防晒口罩的安全标准是什么
㈠ 口罩的标准有哪些
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
1、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全文强制性标准。该标准所规定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
2、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该标准的4.10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3、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为医药行业标准,于2013年6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规定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4、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下简称口罩)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橙盖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的一次性使用口罩。
5、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涵盖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民用防护等领域。该标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
口罩相关的各种国标、行标、团标、地标、企标及国际标准都可以通过高质通NQI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查询查看。
㈡ 口罩的安全标准和防护等级
按照防护性能,此标准将口罩的防护效果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级;各级对应的防护效果分别不低于90%、85%、75%、65%;各级对应适用的空气质量指数类别分别为:严重污染(即PM2.5浓度达到500μg/m3)、严重及以下污染(即PM2.5浓度≤350μg/m3)、重度及以下污染(即PM2.5浓度≤250μg/m3)、中度及以下污染(即PM2.5浓度≤150μg/m3)。
㈢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法律分析:我们在买口罩类防护用品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了上面的执行标准字样呢,一个安全合格的产品当然少不了这些行业规范,我们国家对口罩类产品都有哪些生产检测标准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d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第四十五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㈣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可以分为95、99、100,其中包括R系列、N系列和P系列口罩。
中国国家标准GB2626-2006 我国的防护口罩的标准,主要参照了美国标准。
一、中国GB2626-2006标准对颗粒物防护口罩的分类:
1、KN类: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 KN90过滤效率≥90% KN95过滤效率≥95% KN100过滤效率≥99.97%;
2、KP类: 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KP90过滤效率≥90% KP95过滤效率≥95% KP100过滤效率≥99.97%。
注:非油性颗粒物:固体和非油性液体颗粒物及微生物,如煤尘、水泥尘、酸雾、油漆雾等;油性颗粒物:油烟、油雾、沥青烟、焦炉烟、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等。
二、在每类滤料中又划分出了3个效率水平:95%,99%,99.97%(或简称为95,99,100)。 我们通常熟知的N系列(由于生物性微粒多属非油性颗粒,因此我们日常防细菌,防流感病毒使用N级即可。)的划分为:
1、N95等级: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 ;
2、N99等级: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9%;
3、N100等级: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9.97%。
以上就是关于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的相关规定。防护效果逐渐增加,以100口罩防护效果最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法律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医疗器械应当有说明书、标签。说明书、标签的内容应当与经注册或者备案的相关内容一致。
医疗器械的说明书、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通用名称、型号、规格;
(二)生产企业的名称和住所、生产地址及联系方式;
(三)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号;
(四)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
(五)产品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
(六)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
(七)安装和使用说明或者图示;
(八)维护和保养方法,特殊储存条件、方法;
(九)产品技术要求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内容。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还应当标明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和医疗器械注册人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由消费者个人自行使用的医疗器械还应当具有安全使用的特别说明。
㈤ 口罩防护等级有哪些
口罩防护等级有工业级、医疗器材和民用型这三类别。
市面上的工业生产防护口罩大多数实行的要以N95、N90等开始的国际标准,或FFP为开始的欧州标准,在我国的防护口罩国家行业标准为GB2626-2006,适用工业生产防护口罩。与国际标准一些类似,分成适用非油溶性细颗粒物过虑的KN类,及其用以油溶性细颗粒物安全防护的KP类。
在其中KN90的过虑率规定超过或相当于90%,而KN95的过虑率则规定超过或相当于95%,KN100的过虑率要超过或相当于99.97%。工业生产防护口罩除开透气率较弱以外,针对病毒感染和病菌的防止功效也不太好。尽管工业生产防护口罩可以合理地过虑PM2.5乃至下列的可吸入颗粒物。
口罩选择方法
口罩的阻尘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对微细粉尘,尤其对2.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为标准。因为这一粒径的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纱布口罩,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
对于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2.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防尘口罩,其滤料活性炭纤维毡垫或无纺布组成,那些小于2.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在穿过此种滤料的过程中被隔阻,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
㈥ 口罩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口罩的执行标准分别是: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是GB 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是YY 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YY/T 0969-2013。
部分产品声称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YZB)也是可选购的范围,原则上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YY)。此外按规定受医疗器械许可监管的医用口罩外包装上会标注产品注册号。
编号规则通常为:X械注准(X是各个省份的简称,如鄂、浙、粤之类)+注册年份+264(表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64分类)+编号。市民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辨别。
口罩的选择方法
口罩的阻尘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对微细粉尘,尤其对2.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为标准。因为这一粒径的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纱布口罩,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
对于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2.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防尘口罩,其滤料活性炭纤维毡垫或无纺布组成,那些小于2.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在穿过此种滤料的过程中被隔阻,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口罩
㈦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院(NIOSH)将口罩中间这层滤网的材质分为下列三种:
1.N系列:N代表Notresistanttooil,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
2.R系列:R代表Resistantto oil,可用来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悬浮微粒。
3.P系列:P代表oilProof,可用来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悬浮微粒。
按滤网材质的最低过滤效率,又可将口罩分为下列三种等级:
1.95等级:表示最低过滤效率为95%。2.99等级:表示最低过滤效率为99%。3.100等级:表示最低过滤效率为99.97%。防尘口罩通常用来阻隔灰尘或废气,无法滤除病菌。要应对各种流感,我们应选择使用外科手术口罩,因为这种口罩的中间有一层过滤网,能阻挡5微米(100万分之一米)或以上粒径的颗粒。所以,N95、R95、P95以及滤菌功能更高的N99、R99、P99,甚至N100、R100及P100等型口罩,都能有效过滤悬浮微粒或病菌。
N95医用防护口罩和N95口罩虽然只有2个字的差别{上图为带呼吸阀非医用N95,因为医用N95不能有呼吸阀},对于外行人来说也许看不出来差异,但是从用途上来说也是天壤之别,
N95医用防护口罩和N95口罩的相同点:
防护等级相同,均通过N95等级检测,符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及健康协会标准(NIOSH)N95认可。隔滤的微粒,直径可小至0.3微米。在测试中,隔阻直径0.075微米的微粒,成功率有95%。冠状病毒肺炎(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直径约0.1至0.12微米。所以理论上都是可以用来防流感病毒的,故而在发生疫情时均可认为是标准的防护口罩。
㈧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d
2020-04-02 23:01:11
我们在买口罩类防护用品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了上面的执行标准字样呢,一个安全合格的产品当然少不了这些行业规范,我们国家对口罩类产品都有哪些生产检测标准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d
口罩都有哪些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目前主要分为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日常防护三类。目前国内常见的口罩,基本上都是四个标准体系:国标、美标、欧盟标准和日标。 说明:YY开头的代表医药行业标准,GB开头的代表国家标准,即国标。【口罩产品大全】
一、劳保口罩标准
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全文强制性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所规定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率将口罩分为 90(KN90、KP90)、95(KN95、 KP95)、100(KN100、KP100)三个等级。
GB2626-2006 面罩的分类
GB2626-2006面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L/min。呼吸阻抗的指标要求为:吸气阻力不超过 350pa,呼气阻力不超过 250pa。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物呼吸器,标准的修订版本GB 2626-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已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计划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增加了呼吸器材料、产品可拆卸部件的泄漏性检测方法等要求。
二、医疗卫生口罩标准
中国的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现有两个。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及 GB19083-2010《医用防护 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口罩的检测在现有国家的标准中涉及到三个: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由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为医药行业标准,于2005年1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规定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YY0469-2011 口罩的分类
注:该标准的 BFE 测试流量为 28.3L/min; PFE 测试流量为(30±2)L/min,试验面积为 100cm2 ; 呼吸阻力 的测试流量为 8L/min,试验面积为5.06cm2。有合成血液穿透要求:将2mL合成血液以 10.7KPa(80 mmHg) 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YY0469-2011 口罩微生物指标
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于2011年8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该标准的4.10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GB19083-2010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2)L/min,口罩的吸气阻力不超过 343.2Pa(35 mm H2O)。有合成血液穿 透要求:将 2mL 合成血液以 10.7KPa(80 mmHg)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GB19083-2010 口罩微生物指标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是按照YY/T 0969-2013标准进行检测的,虽然是属于一次性用品,但是防护效果不比防护型口罩差,标准YY/T 0969-2013对于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三、日常防护类口罩标准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于2016年11月1日实施。该标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
GB/T 32610-2016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GB/T 32610-2016 口罩的防护效果要求
GB/T 32610-2016 口罩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L/min。当口罩的防护级别达到 A 级,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Ⅰ级或Ⅱ级, 当口罩的防护级别在 B、C、D 级时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Ⅱ级或Ⅲ级。
T/CNTAC 55-2020、T/CNITA 09104-2020《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2020年3月,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民用卫生口罩领域标准的空白,改变了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现状。13项标准指标为口罩性能保驾护航。该标准口罩分为成人口罩和儿童口罩,规格按照大中小三类区分,可有效阻隔飞沫、花粉、微生物等颗粒物传播,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不仅适合复工、复学佩戴,也满足疫情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防护的要求。
除此国标外,还有一项由中国纺织商业协会提出制定的团体标准 TAJ1001-2015《PM2.5 防护口 罩》,该标准是针对雾霾防护而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