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补水保湿 » 蜜蜂用什么保湿

蜜蜂用什么保湿

发布时间: 2022-11-13 14:04:07

㈠ 蜜蜂箱干燥怎样给蜜蜂保湿

1、用蜂蜜的气味引蜂入箱 大家可以选择一些旧的蜂箱,在里面涂抹一些蜂蜜,然后再把它放到野生蜜蜂经常活动的地方,每天傍晚去观察一下,是否有蜜蜂进入,如果就可以把蜂箱转移走了,移动的距离要超过三千米,不然会出现回蜂的情况。

㈡ 中蜂怎么养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㈢ 蜜蜂和面粉敷面有什么效果

蜜蜂和面粉敷面有保湿、补充肌肤水分及营养。蜂蜜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水性保湿成分,由于本身具有抗菌效果,所以蜂蜜可以长久放置而不会坏掉。古时的埃及人就懂得运用蜂蜜来制作保养品,据说埃及人的900种化妆品及药品中,有500种主要成分都是蜂蜜。他们会运用蜂蜜调合天然植物油以达到舒缓滋润的效果。
下面推荐几钟几种可自己制作面膜:-蜂蜜蛋黄补水面膜
蜂蜜面膜能够供给皮肤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取适量蛋黄,搅拌后加入蜂蜜和杏仁油并搅拌,均匀涂抹到面部后休息10分钟左右,然后用温水洗净即可。
猕猴桃补水面膜
奇异果天然面膜能够供给皮肤充足的水分,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皮肤暗斑,色斑,令皮肤变得更加白皙光泽。将奇异果粉碎后加入适量海藻粉后搅拌均匀,再将制作好的面膜涂抹到面部,10分钟后洗净。
黄瓜眼部补水面膜
黄瓜眼部面膜能够另皮肤变得更加光亮,非常适合深夜使用,将黄瓜切碎后和酸奶混合,然后用2个绿茶带,并在其中加入混合好的黄瓜,放入冰箱5分钟,然后取出冰袋放在眼睛上部10分钟左右。
茶叶红糖补水面膜
茶叶所含的营养成分甚多,经常饮茶的人,皮肤显得滋润好看。将红茶和红糖各两汤匙,加水煲煎,以面粉打底调匀敷面,15分钟以后用湿毛巾擦净脸部。每月涂敷一次,一个月后容颜就会变得滋润白皙.

自制补水面膜材料:
1、南豆腐。(就是超市里卖的,白白的,软软的那种)
2、蜂蜜。(大家都知道蜂蜜有美容的效果。)
3、少量面粉
4、纯净水 简单吧,还很便宜。
自制补水面膜功效:补水保湿
详细制作方法:用小勺取二大勺南豆腐。然后加入适量蜂蜜。绞拌匀,越碎越好。然后放一些面粉,不要太多。然后加适量的纯净水。绞拌均匀!不要太稀。 均匀涂沫到脸上,睡15分钟。这样更容易吸收,但千万别睡过了,不然干掉的面膜会把水粉全吸走。 洗静后,你会发现皮肤真的变得水嫩嫩的。。一星期来个一两次,整个春天就过来了。
蜂蜜保湿面膜 材料:蜂蜜1茶匙(5ml)、蒸馏水100ml、抗菌剂(安息香酸钠或硼酸)0.5g
器材:搅拌用的筷子或金属汤匙、计量匙、电子秤、一个干净的空瓶
做法:直接将材料混合并均匀搅拌,再倒入一个干净的空瓶中。
用法:洗脸或敷面后用化妆棉沾取适量蜂蜜保湿露轻拍脸部肌肤。
适用肌肤:中干性及缺水性肌肤

㈣ 新手怎么养蜂

养蜜蜂要先了解养蜂基本知识,准备养蜂设备,比如蜂箱,蜜蜂的选择,还有场地;蜜蜂采集的花不同,产出的蜂蜜口味也不同。

㈤ 蜂密补水吗

蜂蜜是补水的,蜂蜜中富含水性保湿成分,而且蜂蜜中的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人的皮肤组织相近,所以蜂蜜有着很高的亲肤性,能够非常快速和完全的被肌肤吸收。其较强的润泽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不仅可以防止表皮表面的水分蒸发散失,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补充皮肤所需要的水分,并能自动锁水,为肌肤长效保湿。洗澡或洗脸后将适量蜂蜜或加入适量橄榄油等辅料,涂在脸上或其他部位的皮肤表面,轻轻按摩后,蜂蜜的有效成分便可渗入皮肤内,起到营养皮肤的作用,可使皮肤变得细嫩、滋润、光泽,富有弹性。在冬天,皮肤干燥皲裂,擦一些蜂蜜后可防干燥与皲裂。

㈥ 土蜜蜂怎样养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的时候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与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的扩展前提下,应该是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的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的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的期间,摇蜜的时候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是应该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就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与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和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的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的后期,应该抓紧造脾。但是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来,使蜂群密集。必要的时候,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的时候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的,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的侵犯,也有利于保温和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土蜂难关。要安全的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以外,还需注意遮荫和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的安静。

㈦ 如何养中华密蜂

养好中蜂的关键,在于王优、群强、蜜足、新脾和密集,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和及时防治病虫害。
一、饲养管理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欧洲幼虫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蜂房链球菌,主要是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花粉和蜂具都能沾染病原,幼虫四季均可感染,但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发病死亡的,主要是2~4日龄的幼虫;少数幼虫在封盖后死亡。
感病的幼虫,外观失去光泽,体色由白转黄,再渐渐转褐黑色而腐烂;也有的未变色即很快腐烂,从背部上可见到明显的白线(气管)。如将虫尸抽出,虫体容易破裂,具有酸臭气味,腐烂物不呈粘胶状,干枯后容易被工蜂清除。发病初期,由于少数幼小死亡,随即被工蜂清除,又因蜂王再度产卵,致使各虫期错杂在一起,呈不正常“花子”现象。如果继续发展,幼虫未到封盖即全部死亡,巢内看不到封盖子。再严重时,子脾全部腐烂,散发出酸臭味,造成蜜蜂离脾,甚至逃群。
中蜂对此病抵抗力很弱,治愈后会复发,必须经常注意防治。发病后,可使用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治疗。一般取任何一种抗菌100万单位,配糠浆四斤,每次每群约喂糖浆0.5-1斤,每隔2-3天喂一次,连续3-5次。
2、中蜂囊状幼虫病:其病原,是一种过滤性病毒。主要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巢脾和蜂具都能沾污病毒。刚死的虫体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一只幼虫尸体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虫致病。幼虫四季均可感病,一般在春秋气温26℃以下时容易流行。特别是群势弱小、饲料不足和保温不良的蜂群,更易感病。发病死亡的,多是6日龄的幼虫,约有三分之一死于封盖前,三分之二死于封盖后。死虫直卧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黄白,后转棕色,头部呈灰色,外皮成为坚韧而透明的囊,内部组织液中出现颗粒状物。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啮开或穿孔。腐臭物不具粘性,干枯后容易清除,随着蜂王重新产卵而出现“花子”,与欧洲幼虫病初期的症状相似。患病群逐渐变弱,极易引起逃群。
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一经感病就容易蔓延流行。但实践证明,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抗病蜂群育王繁殖,结合药物治疗,是能够控制此病的蔓延和危害的。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维持较强的群势,做好蜂群的保温,是预防此病的前提。为了减少病毒对幼虫连续感染,可利用蜂群从分群到新王产卵这段时间的断子期,或人为地幽闭蜂王,造成一段时间的断子期,来打断囊状幼虫病的流行环节。这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另外,在野外花粉不多的发病季节,用少量酵母片或维生素B加入糖浆饲喂蜂群,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平时,注意选择抗病力强的强群培育蜂王,以更换病群的蜂王,可以大大提高蜂群的抗病力。另外,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不耐高温,蜂具和蜂蜜可用煮沸消毒。蜂箱清洗干净后晒干,再用硫磺烟熏10~15分钟,也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药物防治,可随意采用下列中一种:
(1)半枝莲(狭叶韩信草、向天盏、探耳草):用干草一两,加入适量清水,先以猛火煮沸,继以微火续煎15~20分钟,滤渣后,趁热配成浓糖浆,于傍晚可喂8~10框蜂。每隔5~7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2)雄蒜醇合剂:每10框蜂,用精筛雄黄1克、鲜蒜6~8克,捣碎成泥,加75%乙醇(酒精)10毫升,再加蒸馏水40毫升,装入广口瓶内摇匀备用。使用时,将蜂抖入箱底,用清洁的手提喷雾器装进药液,对脾喷雾,每脾两面各喷3~4下,放回原处。喷脾后第三天,病虫尸即被工蜂拖光,治疗效果较好,而且治疗后不易复发。
(3)用马鞭草1两、墨旱莲1两、大蒜头半两,加入适量水煎煮后,过滤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4)用马鞭草1两、积雪草1两、车前草1两、刺苋半两,加入适量水蒸煮后,过滤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5)病毒灵:每框蜂用半片,严重的每框用一片,溶解后配入浓糖浆,每隔3-5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3、巢虫:就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大巢虫和小巢虫两种,会为害巢脾和蜂蜡,特别喜爱侵袭旧巢脾。它们钻入巢房,穿孔蛀食蜡质,并吐丝连结粪粒,围成坠道作为掩护,因此也称为“绵虫”。
大巢虫对巢脾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温暖季节,1-2只受精雌蛾的子代,在两月内就可使整个继箱中贮存的巢脾报废。小巢虫则潜入巢房底蛀害,坠道所穿过的蜜蜂虫、蛹皆受损伤。蜂蛹受害后,工蜂便啮开蛹房封盖,准备抛弃,于是蛹的白色头部便显露出来,俗称为“白头翁”。巢前如看到被工蜂抛弃的死蛹,就很可能是巢虫为害引起的。大、小巢虫为害严重时,能削弱蜂群,甚至引起逃群。
大巢虫以老熟幼虫蛀入框梁或巢箱框槽内结茧越冬,翌春化蛹变成蛾,在箱缝或巢脾上产卵。卵排列单层成块,初呈乳白色,后渐转黄褐色。每只雌蛾可产卵2000-3000粒。卵期约9日,幼虫期约52日,结茧至羽化需12日,夏秋完成一代约经历两个半月。
小巢虫是以老熟的幼虫潜在巢底坠道、箱框缝隙、箱底蜡屑或保温物中越冬,翌春化蛹变成蛾,在箱缝或巢脾上产卵。卵排列单层成块,初呈乳白色,后转黄褐色。每只雌蛾可产卵300-400粒。卵期4~5日,幼虫期约50日,结茧至羽化约需9~10日。茧白色楔状,表面附有粪便,夏秋每代历时2~2.5个月。
防治巢虫应采取综合措施,即将预防措施和药物熏杀结合起来,具体应抓以下四个要点:一是常年饲养强群;二是巢脾及时更新,不用过旧的巢脾;三是保持蜂脾相称,抽出的空脾应及时妥善保存;四是勤扫箱底,及时清除蜡屑污物。同时要抓好两个关键:第一,越夏期蜂箱不能受到太阳光的直射。因越夏阶段气温高,蜂团散开,只有一部分蜜蜂保护巢脾,如果不注意遮荫降温,蜜蜂就散得更开,巢虫就容易进入巢脾为害;第二,越夏期间断子不能过久。在大暑以后,蜂王有一段停卵期,而老蜂驱除巢虫的能力较弱,因此,若到9月上旬蜂王还没有产卵,就应给予奖励饲喂和必要的帮助,促进蜂王产卵,以便及早利用青年蜂抵御巢虫的入侵。
4、胡蜂:是蜜蜂的大敌。它不但会捕杀蜜蜂,劫食蜜蜂的蜜囊和蜂巢中的贮蜜,而且还会用蜜蜂的肌体饲喂幼虫。胡蜂为害,还会引起蜜蜂逃群。特别是我县山区蜂场,常因胡蜂为害而遭到巨大损失。
当野外蜜源丰富的时候,胡蜂也采食花粉和花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由于外界蜜源比较丰富,而且胡蜂还没有大量繁殖,故很少侵犯蜜蜂。到6月底山乌桕流蜜结束后,胡蜂的活动就开始转向蜂场。7月至9月上旬,外界蜜花源枯竭,又正值胡蜂繁殖的高峰期,因此严重为害蜜蜂。到10月份,胡蜂开始逐渐减少;至11月上旬,就只有少量为害了。
胡蜂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23~30℃;18℃以下和35℃以上活动减少。晴天胡蜂多在早晚活动,阴天或雨后则终日活动。如果气候适宜,胡蜂从早到晚都在蜂场上活动甚至在蜂箱的巢门口过夜。
为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大胡蜂、黄胡蜂和小胡蜂三种。它们多营巢于地穴、树洞、壁洞、墙角或树枝上,以雌蜂潜伏越冬。春天3~4月所见的胡蜂均系雌蜂,此期若能大量诱杀,8~9月份胡蜂的为害就会大大减轻。新胡蜂出房后,雌蜂即开始专门产卵。
胡蜂到蜂场活动时,先在蜂场上空打转,然后落在树枝上,寻找目标。看准后,就冲条蜂箱巢门口,发出嗡嗡响声,吓唬守卫蜂。此时守卫蜂也群集巢门口严阵以待,并发出蜂臭 ;巢内部分蜜蜂得到信号后也涌出巢门。如果大胡蜂大批侵入箱内,蜜蜂将无法抵御,以至全群弃巢迁飞。
为了防除胡蜂为害,必须寻找其巢穴,进行消灭,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在胡蜂活动的季节里,蜂巢应换成圆孔巢门或曲道巢门。养蜂者也应随时守在蜂场上,用竹编的小拍或木板条拍杀胡蜂。另外,也可以把打死的胡蜂,集中放在蜂群附近或离蜂群较远的平地上进行诱杀。胡蜂不但喜食蜜蜂,更喜啃同类的尸体。它们一见胡蜂尸体,就会立即扑上,我们可以趁它们啃咬尸体尚未飞起之前进行拍杀。也可以用有关杀虫农药拌在切碎的牛肉、猪肉或蛙肉中,做成毒饵盛于瓷盘或瓦片上,放在蜂场附近进行诱杀。但使用毒饵时,应注意人畜安全。

㈧ 蜜蜂过冬用什么保暖

一、防饿 整个越冬期的饲料是否质优量足,是蜜蜂越冬成败的基础。饲料质优,蜜蜂食后大部分被消化掉,蜂群安静稳定、寿命长、不春衰、春繁迅速;饲料质劣,蜜蜂食后消化少,剩下渣子多,粪便在肠内容纳易形成大肚病,轻者部分病死,重者全群灭亡。优质饲料应在秋末提取封盖时蜜脾,以槐花蜜、枣花蜜为最佳;流蜜过后,应早喂优质糖浆或白糖液,让蜜蜂充分酿造。

二、防热 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2—8℃,蜂群在箱内团结靠食蜜糖维持生命,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8℃以上的天数比较多,蜜蜂活动量大,饲料消耗多,工蜂老化快,不易春繁,故须防热。方法是,可用通风、洒水或吹电风扇降温。

三、防寒 越冬的蜜蜂处在-2℃以下气温中活动量也会增大,主要是加大食量,并不停地摆腹,靠活动产生热能抵御严寒。这样,既消耗大量饲料又使工蜂老化缩短寿命。防寒的方法是:小蜂群应在白天多晒太阳,夜晚尽量把巢门关小,填补箱缝和风洞。

四、防燥 在长期无雨雪的干燥冬季,应在蜂场内适当喷水,增加湿度,以防止蜜蜂燥渴和饲料干燥结晶。因为蜜蜂没有牙齿,所以饲料结晶干硬就无法食用。

五、防潮 冬季蜂箱内的湿度以70%—80%为佳。湿度在80%以上饲料易变稀、变质,蜜蜂食后易拉痢。如果蜂场湿度较大,蜂箱下应放一层塑料薄膜,或在蜂箱周围撒生石灰和干炉渣,也可在10℃以上的晴天中有计划地让蜜蜂进行爽飞、排泄。

六、防光 蜜蜂具有趋光的特性,室外光照强时会出箱散飞。冬季蜂场如在室外,就要予以遮盖、避光,以尽量减少蜜蜂空飞而消耗体能。

七、防闷 蜜蜂在箱内越冬时刻离不开新鲜空气,所以要防止死蜂尸体、杂物堵塞巢门而闷死。大雪天,更要防止积雪将巢门封闭。

八防震 蜜蜂喜欢安静的环境,怕震动(声响),尤其是在越冬后期体质很弱,腹内积粪难以忍受,若受震动惊吓往往落脾冻僵死亡。因此,在蜂场内严禁敲击发出剧烈声响的器械和燃放鞭炮等。

九、防病 蜂箱要保持清洁卫生,注意消毒,防止蜂螨等病虫害发生。

十防敌 冬季,老鼠会啃蜂箱吃蜂毁脾。若在蜂场发现有老鼠活动,则要用毒饵、器械等进行捕杀。

㈨ 蜂蜡的美容作用与功效

蜂蜡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购物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蜂蜡的美容作用与功效,希望对你有用!

蜂蜡基本概述

药名:蜂蜡

别名:川蜡、黄蜡、黄占、白蜡、蜂白蜡、蜜蜡

性味:甘,微温。

归经:胃经。

功效:收涩,敛疮,生肌,止痛。

主治: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溶化和服,5--10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溶化调敷。

来源:蜂蜡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分泌的蜡。将蜂巢置水中加热,滤过,冷凝取蜡或再精制而成。

蜂蜡的成分

蜂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形成的酯。蜂蜡的化学成份因蜂种和产地不同,略有差异,主要化学成份是:碳水化合物14%,单酯类42%,二酯类14%,三酯类3%,羟基单酯类4%,羟基多酯类8%,酸性多酯类1%游离酸12%,及 其它 物质2%。此外,蜂蜡还含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尚有少量的芳香物质、色素和微量元素等。

蜂蜡的美容作用与功效

美发:

蜂蜜可补充头发因吹风整烫染发而流失的养分,对抗蓬松毛燥,使秀发回复柔软光泽。只要在洗头前,将蜂蜜倒于头发上,按摩头发,待20-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发。能使梳理不当及受损的头发恢复本色、湿润、浓密及光泽。

美肤:

未调配的蜂蜜,本身即具有美容疗效:将蜂蜜溶于36度~38度的热水中,便是最方便的泡澡润肤处方﹔将一大匙蜂蜜与200ml蒸馏水混匀装入瓶中冷藏保存,变成了最天然净化保湿露。 由于蜂蜜是一种水溶性的保湿剂,能将皮肤水分紧紧锁住,提供优异的保湿滋润效果,使肤质变得柔软有弹性,特别适合在冷飕飕的天气里,用来滋润皮肤。另外,由于蜂蜜的亲肤性相当高,蛋白质分子大小与皮肤组织相近,吸收渗透力佳,能迅速补充皮肤的养分及滋润,干性和敏感性肌肤最适合不过,其中的天然胺基酸还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道天然保护膜,防止水分向外流失,回复肌肤的健康机制。

蜂蜡护唇膏:

材料:蜂蜡5ml (棒状 15ml)

椰子油 40ml(可以用其他植物油代替哦)

用具:量杯, 微波炉台煮水的锅子、碗一个、搅拌用的筷子或金属汤匙、计量匙、小面霜罐一个或护唇膏管瓶。

做法:将蜂蜡和植物油加热溶解(隔水加热或用微波炉加热约1分钟),再加入植物精油均匀撬拌,倒入小面霜罐中(护唇膏管瓶)待凉后凝固即可使用。

热点内容
蕊肤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发布:2023-08-31 22:03:54 浏览:2026
质地较浓防晒霜怎么使用 发布:2023-08-31 22:00:02 浏览:1226
专业化妆师如何贴双眼皮 发布:2023-08-31 21:58:43 浏览:1086
鸡蛋清加什么美白祛斑最快 发布:2023-08-31 21:58:35 浏览:1036
资生堂樱花美白淡斑精华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794
孕妇喝什么美白饮最好 发布:2023-08-31 21:55:12 浏览:1711
玛西化妆品怎么样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306
为什么护肤品一旦停了就严重 发布:2023-08-31 21:50:21 浏览:1279
补水什么时间做 发布:2023-08-31 21:47:15 浏览:1278
为什么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晒 发布:2023-08-31 21:45:25 浏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