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么补水呀怎么办
A. 学前儿童如何补水最科学学前儿童饮水应注意哪些误区
孩子多大开始需要喝水??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6个月以内的孩子要纯母乳喂养,母乳中的水分就可以满足婴儿的需要。6个月以上的婴儿应该逐步添加辅食,辅食要以流质为主,其中应含大量水分。从孩子6个月开始加辅食后,可以适当喝水。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喝多少水?
不同年龄孩子的基础代谢、身体活动情况不一样,每日所需的水量也不一样。在这里建议:半岁到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喝0.9升水;1岁到4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喝1.3升水;4岁到6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喝1.7升水。
孩子什么时候不宜喝水?什么时候喝水最好?
一般来说,饭前1个小时内及吃饭时都不宜大量喝水,因为孩子的消化能力一般比较弱,饭前和饭时大量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猛烈运动后也不宜大量喝水,剧烈运动后,身体细胞处于剧烈缺水的状态,猛然补水过多,会让细胞吸水膨胀。建议孩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喝水,少量多次。一定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已经缺水,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哪些液体食物是可以替代水的,哪些又是不能替代的?
传统饮食中含的水分(包括汤、水果、粥、蔬菜等)是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是可以替代水的。果汁、各种饮料中虽然含水,但因为其中含有能量或其他物质,我们不建议孩子把其当成水分的主要来源,最好还是喝白开水补充水分。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儿童专用饮用水是真的吗?
这种儿童专用水的商业炒作的成分很大,因为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水,目前国家还没有标准来规范,所有概念都是商家自己提出来的。其实,一般的家庭饮用水使用自来水就很好,只要煮沸,自来水中超标的细菌就会被杀死,足以满足从婴儿到成人的安全饮水需求。
如何培养孩子喝水的好习惯?
首先,家长从小就要让孩子习惯清淡饮食,少给孩子喝甜饮料。其次,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自己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家里最好不要有甜饮料。最后,让孩子随时都有白开水喝,经常提醒孩子喝水,出门养成带白开水的习惯。
B. 孩子运动过程中如何补水
当运动时间<1小时,可补充简单的纯水,持续≥1小时的剧烈运动就必须补充运动饮料。这样除了解决口渴问题,还能进一步解除体渴,补充身体所需能量。
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100-150ml/次,10分钟一次)。通常一小时补水不能超过800ml,运动过程中大量血液流入肌肉,消化系统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此时大量补水胃肠无法高效吸收,水堆积在胃肠道,从而影响呼吸。
C. 夏日炎炎,如何正确给宝宝补水呢宝宝的喝水量应该如何掌握
少年儿童的的正常的喝水量:能够参考体重计算,一般情况,每公斤重量用水量:0-1岁为120-160mL,1-2岁为120-150mL,2-3岁为110-140mL。假如天气热和运动量大,还能够适当提升。夏天天气热,少年儿童假如健身运动多,大量出汗,要提升喝水量。父母必须保证小孩在夏季获得充足的水份保持健康和活跃性,并协助培养终身优良的饮用水习惯性。小孩比成人更容易脱干,由于它的人体并没有制冷得那样合理,在炎炎夏日更风险。当血液排出汗的速度更快于被替代的速率时,这类风险便会发生,
但是塑造婴儿喝水的习惯性。每次吃完宝宝辅食或者奶以后,都能够喂宝宝喝点水,不但能够清理口腔,还可以培养小孩固定时间饮水的习惯性。随后,给孩子选一个他喜欢的杯子。拥有自己喜欢的杯子,也可以协助小宝宝多饮水。在饭桌和宝宝的活动场地准备好杯子,宝宝玩的口干时见到杯子顺理成章便会拿起来喝一口,父母边上守候时也需要注意立即端水给宝宝喝。再者,父母要言传身教,平常在婴儿眼前也喝白开水,不喝别的健康饮品,引导孩子多饮水。当看见别的小朋友喝水时,还可以正确引导孩子喝水。
D. 孩子皮肤干燥用什么补水
平时会给孩子用哈丁宝贝的精华油补水喷雾,轻轻一按,就能喷雾,雾感是比较细腻的那种,不会挂珠,补水保湿作用很好,可以让皮肤不再干燥。
E. 哪些表现说明宝宝缺水了家长该如何给宝宝补水才正确
哪些表现说明宝宝缺水了?家长该如何给宝宝补水才正确?
一些妈妈为了宝宝获得充足的水分,会定时给宝宝饮水,有时候他并不想喝水,妈妈也会要求他补充水分。其实这种做法有些欠妥,因为宝宝的身体有一定自主调节能力,有时候宝宝不乐意喝水是因为他根本不缺水。这时候妈妈强迫他喝水,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变得讨厌喝水。家长们给宝宝喝白开水,也要掌握好时间,这样有助于促进宝宝的消化和适当补充水分。可以在每餐前的半个小时给宝宝喂水,可以稀释胃酸,促进宝宝更好地消化吸收、提高食欲,在两餐之间要喂宝宝喝一点白开水,但切忌过量,饮用过量的水一旦宝宝不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就容易出现腹泻问题,所以,给宝宝喝白开水不仅要找对时间,而且要控制好量。
F. 夏天孩子出汗多容易脱水 如何科学给孩子补水
夏季补水三原则
1、补水以白开水最佳,宝宝出汗很多、烦躁不安甚至大便干燥,就是脱水的迹象,及时补水是防止脱水的最佳途径,而与体温温度相似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此外,4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夏天也可以适当喝水。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不仅要注意喝水,在制作辅食时,口味一定要注意清淡,避免加过多盐或糖而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从而加重脱水。
2、如果宝宝不爱喝水,妈妈可以尝试用果汁、粥品、糖水等花样补水餐,宝宝补充充足水分。
宝宝补水餐一:冬瓜粥
材料:冬瓜200克、大米适量
制作方法:冬瓜去瓤、连皮洗净,切成小方块。大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煮,至瓜烂、米熟、粥稠即可。
适合人群:1岁以上的宝宝
补水效果:冬瓜微寒,性凉,有补水、清热解暑、利尿、祛火等保健功效。如果夏季孩子不爱喝水或者容易上火,妈妈不妨做些冬瓜粥给宝宝吃。
宝宝补水餐二:清凉酸梅汁
材料:酸梅50克、山楂50克、大枣10克、薄荷叶10克,如果是新鲜的薄荷叶就要加50克左右,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酸梅、山楂、大枣洗净,一起加水煮沸,30分钟后加入薄荷,再煮5分钟即可。如果太酸,多加糖后兑水1~2倍,加冰或冷藏最佳。
补水效果:酸梅有助于体内血液酸碱平衡,还能为宝宝体内补充额外的水分。肝火旺的人宜多吃酸梅,不但能降低肝火,更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酸梅还可以促进唾液腺与胃液腺的分泌,所以能生津止渴。
G. 孩子呕吐脱水,有哪些补水办法
孩子呕吐如果非常严重的话,那么也是很有可能会出现脱水的现象。如果说孩子轻度的脱水的话,我们是可以选择给孩子冲泡一些淡盐水来进行补水。但如果说孩子重度脱水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让医生帮助孩子进行专业性的治疗。
三、总结。
平时不要去给孩子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否则的话也是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身体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而且也是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肠胃非常的难受。因为孩子的肠胃本身就是比较弱的,所以说家长平时给孩子准备饭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要注意小编以上所说的这些事情,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孩子呕吐的情况。
H. 学前儿童如何补水最科学学前儿童饮水应注意哪些误区
不同年龄儿童水量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建议,10岁以下孩子,对于水的需求量因年龄有所不同:
6个月~1岁,每天水总摄入量为900毫升(奶/食物+饮水),其中饮奶量为500~700毫升;
1~2岁,水总摄入量1300毫升(奶/食物+饮水),其中饮奶量400~600毫升;
2~3岁,饮水量600~700毫升;
4~5岁,700~800毫升;
5~7岁,800毫升;
7~10岁,1000毫升。
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量指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水平时。如果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或进行中等以上身体活动时,应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
以上适宜摄入量可以理解为日常的“及格线”,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灵活调整。
小窍门:
除了参考摄入量建议,还有一个窍门是观察孩子的尿液颜色。
如果颜色透明清亮或稍微有点黄,说明喝水比较好;
如果尿液颜色明显浓缩发黄,要立即补水。
孩子正在成长,需要比成人更多的水来维持身体的运作,若是身体脱水2%,大脑得到的水就会更少,血液循环更差,因而容易发生头晕目眩,导致思维不清,最终会让孩子的身体和心智表现下降20%!
因此,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科学喝水的习惯。
怎样喝水才称得上科学
1、饮水时切忌大口吞咽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2、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
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3、睡前少喝、睡后多喝
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眼皮浮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而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
4、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煮开并沸腾3分钟的开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被蒸发掉,同时又能保持水中对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喝生水的害处很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水中的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导致膀胱癌、直肠癌的机会增加。
5、要喝新鲜开水,不喝放置过久的水
新鲜开水,不但无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但如果时间过长或者饮用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仅没有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由此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并不鲜见。
I. 儿童运动中如何正确补水
1、运动前可以喝足量的白开水,最佳补水时间是运动前30分钟。运动前补充水分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提前一段时间则可以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
2、通常来说,短时间运动过程中无需补水,天气炎热或大运动量时可每15-30分钟补充100-300毫升水。
3、运动后要带着孩子一起做些舒缓的运动进行“冷身”。如果出汗较多,一定尽快换上干爽的衣物,以免感冒。运动后水和能量的补充要及时合理,补水时间一般在运动后10至15分钟左右,切记不要立刻补水,更不要补充功能性饮料。补充能量以少量糖分为主,例如吃一块巧克力。
4、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无论运动还是平常,喝水都要多饮少喝,让身体慢慢吸收水分。饮水速度一定要慢,应该沉住气一口一口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