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树和海藻有什么区别
㈠ 绿藻和海藻有区别吗 海草是海藻吗
有区别,海草不是海藻,海藻是海草
㈡ 海藻,海草,海带,海苔,海白菜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海藻是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海洋藻类的总称,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海草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以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海带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类,海苔都是紫菜,但是紫菜不全是海苔。海白菜为藻类植物石莼科孔石莼的藻体。
2、可食用性不同:海藻,海草不能食用。海带,海苔,海白菜经加工后可食用。
(2)铁树和海藻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食用海带时应清洗干净后,根据实际情况用水浸泡并不断换水,一般浸泡6小时以上。如果海带在经水浸泡后像煮烂了一样没有韧性,说明它已经变质了,就不能再食用。
2、海带买回来后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食用。如果不能食用完应把拆封后的海带冷藏在冰箱或冰柜中,因为拆封后的海带在储存过程中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营养成分会有所降解,相反微生物会不断繁殖,有害成分也会不断增加,这些原因都会促使海带发生变质而不能食用。
3、用淘米水泡发海带或在煮海带时加少许食用碱或小苏打,但不可过多,煮软后将海带放在凉水中泡凉,清洗干净,然后捞出即可食用。
㈢ “海藻”跟“海带”有什么区别
海带(学名:Laminaria japonica),英文sea-tangle,sea-tent,kelp,别名:昆布、江白菜。褐藻门的一种可食用的藻类植物,真核多细胞。海带在生物学上第次分为褐藻门海带目海带科和海带属。其中海带目有四科:绳藻科、海带科、翅藻科和巨藻科。
海 藻泛指所有在海里生长的肉眼可见大小多细胞藻类生物。有时,亦包括一些其它近似,但不同种属的生物。藻类涵盖了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界和植物界。属于原生生 物界中的藻类有裸藻门、甲藻门(或称涡鞭毛藻)、隐藻门、金黄藻门(包括硅藻等浮游藻)、红藻门、绿藻门和褐藻门。而生殖构造复杂的轮藻门则属于植物界。 属于大型藻者一般仅有红藻门、绿藻门和褐藻门等为大型肉眼可显而易见之固着性藻类。此类大型藻几乎99%以上之种类栖息于海水环境中,故大型藻类多以海藻称之。另外,有些肉眼可见的固着性蓝绿藻和少数之硅藻严格而言应该亦属于大型藻的范围。
㈣ 海带和海藻有什么区别
海藻多指飘浮于海面上的藻类植物,它包括多种植物。
㈤ 海藻泥和硅藻泥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主要区别有:
1、成分的区别:海藻泥是由深海的矿物质提炼的,海洋藻类死后沉积在海底,经过亿万年的积累和地质变迁成为海藻泥;而硅藻泥的主要原材料硅藻土,是硅藻死后经过一万年沉积演变而成的硅藻泥。
2、用途的区别:海藻泥是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也可用作装修材料;硅藻泥主要用途是建筑材料,如环保涂料,墙面装饰。
3、功能的区别:未经提炼和科学精加工的硅藻泥产品干燥后容易出现掉粉、掉色。虽然海藻泥跟普通泥土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干后手搓会出现掉粉、掉色),但海藻泥天然墙衣经过特殊科技技术加工处理,结合严谨的施工工艺,在不破坏海藻泥本身物理结构和特性的前提下提高产品多孔结构的坚韧性,同时让海藻泥天然墙衣具备有不掉粉、不掉色的特性,硅藻泥没有这个特性。
㈥ 铁树 海藻可以一起用吗
我问问,是不是肿瘤病?
㈦ 螺旋藻和海藻有什么不同
不一样,
海藻是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海洋藻类的总称,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藻类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古老的低等原核单细胞或多细胞水生植物,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形如钟表发条,呈螺旋状蓝绿色,所以又称为蓝绿藻,原产在墨西哥和非洲中部的乍得热带地区的碱性湖泊中,早就被当地居民食用。
(7)铁树和海藻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螺旋藻以其全面均衡的营养和极高的防病保健价值受到全世界众多科学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高度评价。营养学家和医药学家称它是“地球上的营养冠军”、“药源新星”。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螺旋藻为“人类21世纪最佳保健品”和“未来超级营养食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螺旋藻为“明天最理想、最完美的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也郑重地向全世界推荐“螺旋藻是人类未来最优良的食物资源和未来食粮”。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螺旋藻被近代科学视为“微型营养库”,其中8种营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接近或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标准。蛋白质、糖、脂比例约为60:20:5,营养成分均衡。
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4000mg/kg、维生素高达1320mg/kg,每人每日食用15g干重螺旋藻就能保证必要的营养素来源。螺旋藻以其高营养性、高安全性被FAO誉为“人类景理想最优秀的食品”。
㈧ 【绿藻球和海藻球的区别是什么】
1、用途不同
绿藻球是罕见的可用于装饰水族箱的藻类,可以养殖,还可以制成食品销售。绿球藻细胞所含的蛋白质十分丰富,干重可达50%左右,为生产植物性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海藻球主要用来养殖,只要给其水、阳光、营养液等便能成长。
2、生长速度不同:
海藻球一年平均生长0.5cm,而绿水藻生长迅速一年便可生长3-5cm。
3、形态特征:
绿藻球属多细胞植物。藻体草绿色,丝状聚生,多形成松散的球形或不规则团块漂浮于水底,丝状体纤细柔韧,密生如绒毛。
海藻球是一种淡水性的由细丝状绿藻组成的物种,细丝状的个体在某些情况下会形成绿色球状集合体,外观看起来就像是绿色的毛绒球,大小从直径1公分到30公分都有。
4、生长环境不同:
绿球藻常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水体中,有时在潮湿土壤、岩石、树干上也能发现它的踪迹。它在人工培养下能被大量繁殖,在春秋两季是绿球藻的养殖高产期。
海藻球水温宜保持25℃以下,避免绿球藻受阳光直接照射。
5、分布范围不同:
绿球藻生长的阿寒湖位于北海道的道东地区。
海藻球只在冰岛,苏格兰,日本,爱沙尼亚和2014年在澳大利亚发现。
㈨ 海洋藻类分哪几种有什么区别和用途
红藻门(Rhodophyta)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orphyra)的统称。紫菜含有高达29~35%的蛋白质以及碘、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味鲜美,除食用外还可用以治疗甲状腺肿大和降低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温带为主。现已发现约70余种。自然生长的紫菜数量有限,产量主要来自人工养殖。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条斑紫菜(P.yezoensis) 和甘紫菜(P.tenera)是主要的养殖种类。
简史 早在1400多年前,中国北魏《齐民要术》中就已提到“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以及紫菜的食用方法等。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则有紫菜“生南海中,正青色,附石,取而干之则紫色”的记载。至北宋年间紫菜已成为进贡的珍贵食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不但描述了紫菜的形态和采集方法,还指出紫菜主治“热气烦塞咽喉”,“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紫菜”。养殖历史很悠久。日本渔民可能在17世纪上半叶已用竹枝和树枝采集自然苗,并进而用竹帘和天然纤维水平网帘进行养殖。长期以来紫菜苗只能依赖天然生长,来源有限,故养殖活动的规模不大。1949年英国K.M.德鲁首先发现紫菜一生中很重要的果孢子生长时期是在贝壳中度过的,这为研究天然苗的来源开辟了道路。接着,日本黑木宗尚和中国曾呈奎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揭示了紫菜生活史的全过程,为人工育苗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后,紫菜养殖才进入全人工化生产时期,产量开始得到大幅度提高。
生物学特性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配子体世代)和微小的丝状体(孢子体世代)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叶状体行有性生殖,由营养细胞分别转化成雌、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脱离藻体释放于海水中,随海水的流动而附着于具有石灰质的贝壳等基质上,萌发并钻入壳内生长。成长为丝状体。丝状体生长到一定程度产生壳孢子囊枝,进而分裂形成壳孢子。壳孢子放出后即附着于岩石或人工设置的木桩、网帘上直接萌发成叶状体。此外,某些种类的叶状体还可进行无性繁殖,由营养细胞转化为单孢子,放散附着后直接长成叶状体。单孢子在养殖生产上亦是重要苗源之一。
紫菜叶状体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潮流通畅、营养盐丰富的海区。耐干性强;适宜光照强度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属高产作物。对低温的适应力随藻体水分含量不同而变化,在快速干燥至含水20%时,经-20℃左右的低温冷藏数月到1年,放回海水中仍能恢复活力。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广,但以1.020~1.025为宜。丝状体耐干性差,要求低光照,故自然分布于低潮线以下。在气温开始下降、有海水流动的条件下,壳孢子形成后往往在每天上午9~11时大量放散,呈明显的日周期性。
养殖 整个过程可分为丝状体培育与叶状体养殖两个阶段。
丝状体培育 即人工采集果孢子,经培育丝状体形成壳孢子囊枝,最后形成壳孢子的过程。一般在育苗室内进行。分贝壳丝状体培育和自由丝状体培育两种方式。培养贝壳丝状体在 2、3月到9月进行。育苗室多为东西走向,以天窗和侧窗采光,或增设人工光源。培育池可分平面与立体两种。前者水深20~30厘米,培养基质——贝壳(多为文蛤壳)平放池底;后者池深50~70厘米,贝壳吊挂于池中。春季进行培育时,挑选优良紫菜放散的果孢子制成果孢子水,均匀喷撒在贝壳上,使之钻入壳内,经4~5个月即可形成壳孢子。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①调整光强。初期为3000勒克斯,到形成壳孢子囊枝后逐渐降至500勒克斯左右;②施加营养盐。可根据不同生长期按一定比例施用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③控制水温。使在整个丝状培育期间不受夏季高温和秋季提早降温影响,保证按期采苗。
自由丝状体培育是把果孢子置于玻璃瓶内培养,使其自然生长成丝状体。培养期间的生态条件与同种紫菜的贝壳丝状体基本一致。自由丝状体多作为育种手段进行2次采苗施用,但作为生产方式仍局限于个别地区。
叶状体养殖 主要包括采壳孢子(又称采苗)、出苗管理及成菜养殖几个工序。壳孢子可在秋季海水下降到一定温度,当坛紫菜贝壳丝状体(27℃以下)和条斑紫菜丝状体(20℃以下)上的壳孢子成熟并开始放散时采集。人工培育的丝状体可在室内或海区进行收集。室内采苗时,将合成纤维或棕绳编制成网帘作为附着基质放于培养池中,使壳孢子自然附着于上;几小时后,将网帘下海张挂。海区采苗时需将网帘和人工培育的丝状体均置于海中预先设放的装置内,使壳孢子自然附于网帘上。因壳孢子放散有日周期性,放散高峰多在上午10~11点之间,因此采苗一般均需在上午进行。此外也可利用自由丝状体采壳孢子。
网帘下海到肉眼见苗为出苗期。为了早出壮苗、全苗,须将网帘置于适宜潮位,及时清除杂藻并施肥。到成叶期要合理施肥、防止病害并适时采收。日本采用的冷藏网技术,即在幼苗长到1~3厘米时,将其快速干燥至含水量20%,连同网帘置入-20℃冷库密封保藏数十天至1年后再放回海区继续生长,既有助于避开病害发生期,又可用冷藏网帘替换紫菜质量下降的网帘,使生产的紫菜保持幼嫩。
叶状体的养殖按网帘在海区的安置方式可分为半浮动式和全浮动筏式(见藻类养殖),前者适用于浅海滩涂,后者主要用于深海海区。这两种方式现在都采用全人工培养丝状体和人工采苗提供苗源,在生产上占主要地位。此外,中国尚有菜坛式养殖法,主要利用天然壳孢子在岩礁上养殖,单位产量高,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产不稳定。中国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将条斑紫菜与坛紫菜的体细胞附着于网帘上培养叶状体也已成功。
病害 丝状体培育期间最常见的病害有黄斑病、泥红病等,均系微生物所致,净化水质和稳定培养条件即可避免。叶状体常见病为赤腐病和壶状菌病,主要靠合理密植和合理采收加以防止,严重时可采用前述冷藏网技术。
收获与加工 叶状体约经半年时间培育后,至翌年春季可用机械或手工定期多次收割鲜菜。鲜菜经切割、清洗制饼和干燥后做成商品紫菜出售。干品既可作烹调原料,也可经再次加工成为罐头和其他食品供直接食用。
--------------------------------------------------
紫菜
紫菜为藻类植物红毛菜科坛紫草
PorphyrahaitanensisT.J.changetB.F.Zheng. 条斑紫菜P.yezoensisUeda.
同紫菜P.suborbiculataKjellm. 甘紫菜P.teneraKjellm. 等多种野生紫菜的
藻体。藻体紫色,一般高12—30 厘米,养殖的坛紫菜最长达4 米以上。分布
辽宁至广东沿海。
紫菜每百克可食部含水分10.3 克,蛋白质28.2 克,脂肪0.2 克,碳水
化台物48.3 克,钙343 毫克,磷457 毫克,铁33.2 毫克,胡萝卜素1.23
毫克,维生素B10.44 毫克,维生素B22.07 毫克,尼克酸5.1 毫克,维生素
Cl 毫克,碘1.8 毫克。
紫菜性味甘咸寒,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用于甲
状腺肿、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脚气、高血压等。《本草纲目》载“瘿
瘤脚气者宜食之”。《随息居饮食谱》载“和血养心”。脾胃虚寒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