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为什么吃海藻
‘壹’ 海牛是什么动物
海牛是水生哺乳动物
‘贰’ 海牛是如何生存的
2000多年来,民间流传着人鱼的传说。说是海里有一种神秘的动物,上半身像女人,下半身似鱼,取名美人鱼。她出没大海,载沉载浮,破惊涛如履平地,驾骇浪似乘扁舟。我国古书上也颇多记载。南朝《放异记》中说,南海有鲛人,身为鱼形,能纺会织,哭时会掉泪。宋朝的《祖异记》中甚至说有个叫查道的人还亲眼见过。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传说。
美洲海牛
其实这美人鱼就是指海牛类。全世界共4种,包括栖于西半球的北美海牛、西非海牛,生活于亚马孙河中的亚马孙海牛及分布我国南海及印度洋、太平洋周围的儒艮。它们均以海草等植物为食,且其肉颇似牛肉,或许是称其为海牛的最大原因。以儒艮而论,虽有人鱼的雅号,却天生一副丑陋的面孔,头小吻钝,唇厚而上翘。口似马蹄,周围触须满布,眼小无光,鼻孔几乎被挤到头顶上。体型倒不小,长可达3米,重400多千克。整个身体轮廓颇似海豚,但粗糙多皱的皮肤,遍布全身的稀疏刚毛和呆钝怯懦的个性,又使它与活泼的海豚迥然有别。儒艮虽是兽,但后肢已退化消失,前肢成鳍状,尾末出现一水平尾鳍,是其主要游泳器官。
儒艮性情安静,行动缓慢,白天总似昏昏欲睡,饱食以后大部时间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消磨时光。苍灰色的体色使它不易被发现。它喜生活于近岸浅海,从不到大洋深海中冒险。每当傍晚或黎明便到处觅食,大口吃着海藻或其他海草。每天要吃几十千克,食量很大。它是靠臼齿磨碎食物,而不是像牛那样的反刍动物。
儒艮生儿育女也离不开水。儒艮的孕期可能为一年。刚出生的小儒艮尾巴向前蜷曲,游泳力弱,母兽常把它托出水面吸入第一口气。儒艮的乳腺位于胸部鳍肢之间,与人的乳房位置相似,这或许是称其美人鱼的最大原因。甚至有人说它是用前肢抱仔半身露出水外喂奶,其状若人。其实它是水平地浮在水面,身体略侧,小儒艮与母体斜成一个角度,口吸在乳头上吃奶。
儒艮喜生活于温暖水域,水温低于15℃时它就容易患肺炎死去。所以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沿海较常见。其他几种海牛也多生活在较温暖的水域。
儒艮(包括其他海牛)的皮可以制革,肉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胜似牛肉。海牛油是贵重的药材,与鳕鱼肝相似,肺病患者或体弱者服用,疗效颇佳。齿和骨可以作象牙雕刻的代用品。儒艮全身都是宝,所以被捕颇多,濒临灭绝,需加强保护。
‘叁’ 海洋生物大多是食肉动物,为什么很少有海洋食草动物
海洋食草动物也有,但是不多,比方说儒艮,海牛这些就是以吃水草为生的,而其他大部分都属于吃荤的,因为海里面的植物相对比较少,因此物种进化的时候,就注定海里面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素食动物,因此绝大部分海洋生物,比方说鱼类要么就是吃虾,或者是浮游生物,个子大一点的也会吃其他的鱼,要是像鲨鱼,虎鲸,哪怕是陆地动物掉下去,它们也是来者不拒的。
一般来说大多数小鱼,小虾都是以浮游生物为主,而大一点的鱼,自然就是吃小鱼和虾了,就如同我们玩的游戏大鱼吃小鱼一样,也是一种弱肉强食的食物链,当然更大的大白鲨,虎鲸则是什么都吃,哪怕是海豹,海狮也是可以吃下去的,不过最大的海洋动物蓝鲸,反而不会猎杀别的动物,依然还是以小型的磷虾以及浮游生物为主。
‘肆’ 哪些动物是海洋清洁工,为什么
海牛
因为海牛食用海藻,所以它被称为海里的“清道夫”。
‘伍’ 海牛为什么叫美人鱼
“美人鱼”这一称谓的由来可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那时美洲大陆刚刚被发现,欧洲各国纷纷派船去美洲探险寻宝。
每当黄昏日落,或者明月高悬的时候,海上漂泊的探险者和水手们,常常会透过弥漫的水雾,看到一些袒胸露肤的美丽“女人”在海上游泳、嬉戏,还有的把自己的“婴儿”抱到胸前喂奶。
而这些“女人”的下身像鱼一样,她们时而出现,时而又被海上的迷雾遮住,因此,“美人鱼”的传说也随之诞生。其实他们看到的是母海牛。
母海牛的乳房丰满,高高隆起,像人的拳头那么大,还生有一对4至5厘米的乳头,当它给幼仔哺乳时,常用两个肥大的胸鳍抱起幼仔露出海面,所以在傍晚或月色朦胧中使人容易产生错觉。
(5)海牛为什么吃海藻扩展阅读:
形态特征
海牛是海洋哺乳动物,平均体长范围可达2.8-3.0米,体重400-550千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外观颇像纺锤,头小而头骨厚。人一样的脸,有鼻有眼,眼睛小,眼后有小耳孔。
口里有牙齿,雄性的门齿,突出口外,臼齿像圆筒,没有珐琅质。毛发短而稀,前肢像鳍,没指甲,尾鳍为圆形。它们平时吃海藻和鱼虾为生。
海牛喜欢潜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中潜游达十几分钟之久。它的肺脏、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应很大。
海牛呼吸用它的2个都有“盖”的鼻孔,当仰头露出几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时“盖”就像门一样打开了,吸完气便慢条斯理潜入水中,平时总是慢吞吞不知疲倦游动,有时也爱翻筋斗,但动作迟缓。真像一头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地竖起时,远远看去,还真像神话里的人身鱼尾怪物。
‘陆’ 海牛就是所谓的美人鱼吗
是的,美人鱼是人们根据海牛想象出的一种生物。
现实中,美人鱼并不存在。不过,美人鱼还是有原型的。主流的观点认为,美人鱼是人们根据海牛想象出的一种生物。雌海牛前肢基部腹侧有一对乳房,位置与人相似,哺乳时乳房常常露出水面,常被人眼花误认为“美人鱼”。
动物学的分类上,海牛目包括儒艮与海牛两个科。儒艮是生活于印度-太平洋水域的海牛类,其尾鳍为似鲸类的叉形。儒艮体形巨大、憨态可掬,在我国广东省、台湾省海域也有分布。儒艮的分布范围,正好与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范围部分重叠。因此,不能排除郑和见过“儒艮”的可能性。
(6)海牛为什么吃海藻扩展阅读
传说中的美人鱼就是海牛,这种解释在19世纪末得到了普遍承认。海牛通常生活在热带海洋或湖泊中,体长在1.5~4米之间,体形如一只圆桶,皮肤呈灰白色。它们喜欢在河口或浅湾处栖息,食物为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雌性海牛的乳腺与其他动物不一样,它不是分布在腹部,而是在胸前。所以在为幼子哺乳时,便会用前肢把幼子搂在胸前,头部露在水面上。而且,背上还长着一些稀疏的头发。所以看起来就很像下半身长鱼尾的美人。
据说,在南斯拉夫海岸,有科学家的确发现了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这便是美人鱼在世界上存在过的有力证据。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只动物约于1.2万年前因水底山泥倾泻而被活埋。周围的石灰石使这只雌性动物的尸体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化石。
根据化石,美人鱼高约100厘米,腰部以上极像人类。它的头部比较发达,眼睛没有眼帘。除此之外,它的牙齿非常尖利,完全可以致猎物于死地,应该是一种比较凶猛的食肉鱼类。
‘柒’ 海牛的形态特征
海牛是海洋哺乳动物,平均体长范围可达2.8-3.0米,体重400-550千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外观颇像纺锤,头小而头骨厚。人一样的脸,有鼻有眼,眼睛小,眼后有小耳孔。口里有牙齿,雄性的门齿,突出口外,臼齿像圆筒,没有珐琅质。毛发短而稀,前肢像鳍,没指甲,尾鳍为圆形。它们平时吃海藻和鱼虾为生。每年生一仔。在哺乳时,雌海牛用一对偶鳍将孩子抱在胸前将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喂奶,这一点倒与传说中的美人鱼颇相似。幼儿吃奶时,要把鼻露外面,免得闷死。海牛的牙齿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颊齿脱落了,由后面的补充上。
野生的海牛多半栖息在浅海,从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来,每当海牛离开水以后,它们就像胆小的孩子那样,不停地哭泣,“眼泪”不断地往下流。但是它们流出的并非泪水,而是用来保护眼珠,含有盐分的液体。海牛喜欢潜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中潜游达十几分钟之久。它的肺脏、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应很大。海牛呼吸用它的2个都有“盖”的鼻孔,当仰头露出几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时“盖”就像门一样打开了,吸完气便慢条斯理潜入水中,平时总是慢吞吞不知疲倦游动,有时也爱翻筋斗,但动作迟缓。真像一头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地竖起时,远远看去,还真像神话里的人身鱼尾怪物。
‘捌’ 海牛吃什么
海牛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哺乳动物,海牛的食量很大,每天 能吃水草相当体重的 5%一10%。肠子长达30米,是典型的草食 动物。它吃草象卷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地吃过去,誉有“水中除 草机”之称。这在水草成灾的热带和亚热带某些地区,是很有用 的
儒艮和海牛的区别
儒艮与海牛皆为草食性动物,二者属于海牛目下两科,曾经与大象共祖,海陆变迁时又重新进入海洋的陆地动物。儒艮科下的大海牛早在18世纪就已经灭绝了,目前只剩儒艮这唯一品种,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周边的西安海地区,现实世界中最接近美人鱼传说的生物就是它了,有时还会抱着幼崽在浮出水面喂奶。儒艮与海牛最大的区别在于尾巴,儒艮的尾巴近似于鲸的尾鳍,由中央分岔呈V字形,而海牛的则是蒲扇一样的圆桨状。
儒艮吃什么食物?
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米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掉整株植物。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玖’ 海牛的体型有哪些特征
海牛是哺乳动物,长1.5—4米,体重三四百公斤,有的更大,外观颇像纺锤,头小而头骨厚。人一样的脸,有鼻有眼,眼睛小,眼后有小耳孔。口里有牙齿,雄性的门齿,突出口外,臼齿像圆筒,没有珐琅质。毛发短而稀,前肢像鳍,没指甲,尾鳍为圆形。它们平时吃海藻和鱼虾为生。每年生一个孩子。在哺乳时,雌海牛用一对偶鳍将孩子抱在胸前将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喂奶,这一点倒与传说中的美人鱼颇相似。幼儿吃奶时,要把鼻露外面,免得闷死。海牛的牙齿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颊齿脱落了,由后面的补充上。一头成年的海牛,每天可吃50公斤海生植物,因而有“海洋清道夫”绰号。南美圭亚那曾利用2头海牛清除了首都乔治敦市附近一条水道中的水草,使居民获得了足够的生活用水。
‘拾’ 海牛的生活习性
海牛
海牛外形呈纺锤形,颇似小鲸,但有短颈,与鲸不同。体长2.5~4.0米,体重达360千克左右;海牛皮下储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体温;前肢特化呈桨状鳍肢,没有后肢,但仍保留着一个退化的骨盆;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鳍;胚胎期有毛,初生的幼兽尚有稀疏的短毛,至成体则躯干基本无毛,仅嘴唇周围有须,头部有触毛;头大而圆,唇大,由于短颈,头能灵活地活动,便于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适于在水面呼吸,鼻孔有瓣膜,潜水时封住鼻孔;肠的长度超过20米;胃分两室,贲门室有腺状囊,幽门室有盲囊;眼小,视觉不佳;听觉良好。肺窄而长,无肺小叶;头骨大,但颅室较小,脑不发达。
海牛有3种,即南美海牛(巴西海牛),分布在巴西亚马逊河和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上游及中游,是淡水海牛;北美海牛,主要栖息在加勒比海沿岸,可到江湾中去吃水草;西非海牛,分布在西非海岸、浅湾、河流及乍得湖和喀麦隆湖中。
海牛生活在浅海及河口,仅少数种类(如南美海牛)栖息在河流中。御敌能力不强,行动迟缓。每天吃27~45千克水草,因而浅海和河口的航道很少被水草阻塞。肉、皮和脂肪均可利用。因滥捕而数量锐减,乃至绝灭。雄海牛睾丸生在腹腔中。雌兽具双角子宫,环状胎盘。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约1年,每胎在水中产1仔。生出后,母兽把幼兽举出水面,驮在背上,过两小时,又逐渐把幼兽浸到水中,幼兽便能随着母兽游泳。海牛吃水草须潜入水中,10~16分钟后浮至水面呼吸。
美丽的传说
陆地有黄牛,树上有天牛,海里会不会有海牛?答案是肯定的:有!海牛少见,有人指其为鱼,也有人指其为鲸,因生活在海里,又以鼻呼吸,故不足为奇。海牛就是塑造美人鱼的原型。 其实,它一点儿也不美,既无秀发,又不苗条。皮肤不但不嫩白, 反而是钢灰色的。脸庞非但不美,还有一嘴大胡子(触须),而且鼻短唇厚,是个十足的丑八怪。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还没有撩开它神秘面纱的“美人鱼”是什么样儿。
古今中外都有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它被描述为半人半鱼的海怪,上身是裸体的美女,下身是鱼身鱼尾。“她们”经常在月明之夜,半立水中,怀抱婴儿哺乳。您如果去过山西太原晋词,或者波兰首都华沙,就会看到它们的塑像。您如果读过荷马史诗《奥德赛》、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就会看到关于从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来。每当海牛离开水以后,他们就像胆小的孩子那样,不停地哭泣, “眼泪”不断地往下流。但是它们流出的并非泪水,而是用来保护眼珠,含有盐分的液体。海牛喜欢潜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 中潜游达十几分钟之久。它的肺脏、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 应很大。那么海牛是怎样呼吸呢?原来它的2个鼻孔都有“盖”, 当仰头露出几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时“盖”就像门一样打开了,吸 完气便慢条斯理潜入水中,平时总是慢吞吞不知疲倦游动,有时也爱翻筋斗,但动作迟缓。真像一头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地竖起时,远远看去,还真像神话里的人身鱼尾怪物呢。
海牛是哺乳动物,长1.5— 4米,体重三四百公斤,有的更 大,外观颇像纺锤,头小而头骨厚。人一样的脸,有鼻有眼,眼 睛小,眼后有小耳孔。口里有牙齿,雄性的门齿,突出口外,臼齿像圆筒,没有珐琅质。毛发短而稀,前肢像鳍,没指甲,尾鳍为圆形。它们平时吃海藻和鱼虾为生。每年生一个孩子。在哺乳 时,雌海牛用一对偶鳍将孩子抱在胸前将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喂奶,这一点倒与传说中的美人鱼颇相似。幼儿吃奶时,要把鼻 露外面,免得闷死。海牛的牙齿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颊齿 脱落了,由后面的补充上。一头成年的海牛,每天可吃50公斤海 生植物,因而有“海洋清道夫”绰号。南美圭亚那曾利用2头海牛清除了首都乔治敦市附近一条水道中的水草,使居民获得了足 够的生活用水。
传说“美人鱼”会唱歌,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在西方广泛流传了。其实海牛并不会唱歌,此谜不久前才揭晓,那是美国海洋动物学家派恩和埃尔经过长期的水下观察才发现的。波兰首都华沙的城徽是一个拿着长剑和盾的“美人鱼”,它成了华沙的“守护神”。海牛是珍稀海生动物,是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我国早已把广西合浦沙田海域划为保护区。
大象的远亲
海牛与陆生牛一样都是哺乳动物。据考证,海牛原是陆地上 的“居民”,但与陆生牛不是同一“老祖宗”乃是大象的远亲。 近亿年前,由于大自然的变迁或缺乏御牧能力而被迫下海谋生。 由于长期适应水环境,其相貌与体型与大象无相同之处。但在某 些方面仍有共同点:身躯庞大,海牛的肤色、皮厚(3—4cm)似大象,且均为草食动物。
海牛的户籍
海牛隶于海洋哺乳动物海牛目,世界上有三种:西非海牛、 南美海牛 (亚马逊海牛)、北美海牛(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 我国不出产海牛,但我国北京动物园却有海牛,这是1976年 1月 墨西哥政府对我国赠送一对大熊猫的回礼。经精心饲养,这对海牛已在我国传宗接代。刚生下的小海牛体长1.2米,体重34公斤 全身被稀疏白毛。成年体长平均3米,重450公斤。在自然界有的海牛可长达6米,重900多公斤。寿命可到“而立”之年。海牛从 出生到“长大成人”,雌海牛需七八年,怀孕期14个月,每胎一 仔,隔2—3年生育一次。
海牛的模样有“美人鱼”之说。其实,它的“面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正如航海家哥伦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记中写到: “美人鱼”不像寓言中描写的那么惹人喜爱。它有两只深陷的小眼,没有耳轮,偌大的鼻子连着上唇,隆然鼓起,两只可以闭合 的鼻孔位于顶端;下唇内敛,嘴边生着稀疏的短髭。前身两侧各 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条,顶端外侧尚有指甲,与大象相似,但也无任何用处。后肢退化,肥大的身躯向后渐渐收小,末端有一似鱼尾鳍的扁平尾巴。
“水中除草机”
海牛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哺乳动物,海牛的食量很大,每天能吃水草相当体重的 5%一10%。肠子长达30米,是典型的草食动物。它吃草象卷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地吃过去,誉有“水中除草机”之称。这在水草成灾的热带和亚热带某些地区,是很有用的。在那些地方,水草阻碍水电站发电,堵塞河道和水渠,妨碍航行,还给人类带来丝虫病、脑炎和血吸虫病等、非洲有一种叫水生风信子的水草,曾在刚果河上游的1600公里的河道蔓延生长,堵塞严重,连小船也无法通行,当地居民由于粮食运不进去,被迫背井离乡。扎伊尔政府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花了100万美元,沿河撤除莠剂,仅隔2周,这种水草又加倍生长出来。后来,在河道放入2头海牛,这一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海牛与陆生牛一样,都能为人类做出贡献,我们对海牛的研究还太少了。然而,在人类对海牛的了解还不太多的今天,海牛却已面临断种绝代的境地。
海牛濒临灭绝
1493年,哥伦布航行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比亚克河河口, 看到不计其数的海牛时,他在日记中说当时他都惊呆了。然而, 加勒比海牛今天的命运如同我国的大熊猫,正濒临灭绝。原来, 海牛长期遭到捕杀。因为海牛肉细嫩味美,脂肪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DHA和EPA,还可以提炼润滑油,皮可以制耐磨皮革, 甚至肋骨也可作象牙的代用品,全身是宝。这是导致它灭绝的根本原因。
1973年,美国等北美和拉美国家,都先后把它列入濒危动物名单,加以保护。但海牛仍然在逐年减少,除了人为偷捕,无意中杀害也很严重。如美国佛罗里达沿海,因水质污染,连年发生赤潮,海牛也连年死亡不断。去年死304头,超过1990年创下的年死206头的最高记录。
早年有报道,说海牛听力灵敏,可是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证实,海牛的听力较差。据资料报道,仅在佛罗里达半岛周围,每年被螺旋桨和高速快艇撞死的海牛就有百多头。为了不使海牛成为昔日的恐龙,近年来,加勒比海周围各国除了划定海中禁捕区,还成立了各种宣传和保护海牛的“俱乐部”。据最近一次调查,加勒比海牛只有2600头,也有人说仅有千头左右。墨西哥政府赠送给我国的海牛,可见其珍贵程度。
海牛与“美人鱼”
海牛看似笨拙,实际上很灵活,在水中每小时游速可达25公里。这与陆生草食动物自卫能力差,却善于奔跑出于同样原因。 海牛的前肢是运动器官,也能与体躯形成一定角度,托浮幼仔吮乳。雌海牛前肢基部腹侧有1对乳房、位置与人相似。加勒比海牛外文名是“manati”,在古代加勒比语言中的意思是“妇女的乳房”,因海牛的乳房颇像人的乳房,因此土着人以此为它取名 雌海牛因哺乳幼仔,肥大的乳房常露出水面,这就成了航海水手 眼花误认为的“美人鱼”而流传至今。至于“美人鱼”常被描绘成头披长发的美女,这与海牛生活在海藻丛中,出水时头上披有水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