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多的地方怎么钓鱼
A. 海钓如何选择钓点
选择钓点是钓鱼前最关键的一个步骤,那海钓应该如何选择钓点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以下是是有关海钓的一些知识,仅供参考!
一、水温冷暖,钓点有深有浅
俗话说:“小麦黄,钓鱼忙。”这通常是对钓淡水鱼而言。而对于钓海鱼来说,在我们大连地区流行的话是说:“小麦黄梢,黄黑鱼靠礁。”预示着在北方钓海鱼正是开竿(或动竿)的时机。因此,在“五一”前后水温已逐渐升高,尤其是靠岸边的地方,又升温稍快。究其因由是,烈日当空晒热了潮退去所裸露的礁石和沙砾,大潮涨起后一些礁石就将热传给海水,再加之人们钓鱼往往把钓位选在海湾,这背风向阳,其周围的条件造就了一个特定的气侯带,海湾的温度要高于开阔的海面,故在晚春和初夏之时,靠岸边的水温要相对高些。所以大量的浮游物易迅速繁殖,小鱼小虾也易于云集岸边追食戏耍,而且每当到了这一节气,深水处生长多藻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脱离了苔筏,以及附着的海底礁石大量漂向岸边有些鱼类争抢的佳儿,所以岸边儿食丰富是可以向的,因此,靠近岸边的礁丛、海藻类生长的根部以及附近的泥沙堆积处,往往是黑鱼、偏口鱼和六线鱼索饵的一放乐土,同样是广大渔友于岸边执竿钓和甩线钓的妙处。
当酷暑炙热和严冬之冷时,其钓点则要向深处发展。凡是关于人都清楚,夏至过后,水温增高,天热水暖,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繁衍,故为一年当中的第一个强烈期,自然是在浅处钓鱼的难逢之时。但当到了盛夏这个阶段是属于酷暑难耐之时,鱼儿不仅食欲大减,而且为了躲避高温,如同初冬过后的鱼,为了躲避严寒之冷,开始向深水区游动,寻找较为宜的生存环境,在这段时间里要想一解钓鱼之瘾,则不是岸钓所能办到的。只有乘船或“圈”筏到距岸较远、水深在20—40余米的海域垂钓,找到沉船、暗礁或沙质带作为自己选择的钓点,再配以大钩大坠、鲜饵,其鱼种之杂、个儿之大鱼获之多、刺激之爽,都是岸钓所不能相提并论和媲美的,正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忘不了。”
在此需要补充一点,前面提到的冷钓深、暖钓浅是通常之理,也有例外的。那就是假如你在水深的港口或码头处垂钓,可能就要改写因 冷暖选择钓点的这个原则。码头特别是港口,水深在10—30米左右,当你站在挡浪坝侧徐徐放下钩饵,缓缓提动铅坠,搜索着鱼踪或将海竿佩戴中性旋压式绕线轮,把钩抛向港湾的深,这既有执竿岸钓之兴趣,又有抛竿、船钓之风范。可以说,一年四季都不受水温冷暖、海水深浅之限制。
二、潮汐枯满,钓点有“洋”有边
海水钓和淡水钓若说有所不同,那么首推便是潮汐的影响和制约性较大,故利用闲暇之余从事海钓的渔友,其对潮汐起落的关注是倍加留意、注重的。
首先,说及满潮待便。从起潮到满朝或称平潮是潮水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运动期间,海底的各种微生物要速度潮水的上涨,活跃地涌向岸边,各种雨鞋也要随着潮水的上涨尾追而上,到岸边有岩石的地方寻觅食物,因此,抓住满潮之机,用手竿3—5米长,既可站在岸边把离岸边处的礁点边选作钓点,又可用海竿带旋压式的绕线轮甩岸边50—100米的有礁和碎礁石的地方,不但有黑鱼可钓还兴许能钓梭鱼或鲈鱼。
其次,说及枯潮钓“洋”。落潮同样是潮水运动的一种形式。潮退时,各种鱼亦随着潮水落去,从周边裸露的礁石下,退到水较深的海域。因此枯潮谈的钓“洋”,是指低潮线一的较深地带。在枯潮期选择钓点方法有三:其一,是借助由岸连绵不断延伸的礁石采取潮退我跟之策,寻点钓。有句成语是说“随波逐流”,用在此处实为妙手偶得。沿着从岸边延伸到海里相连的岩礁,逐渐寻找最佳的钓点,直至潮水退到的最低处(或称低潮线下),站在安全的礁石上,执手竿,抛甩线,专把礁石缝隙、礁洞与藻类丛生的地方选为钓点,是不会钓不着鱼的,偶尔还有大鱼前来趁火打劫刺激得你连呼“够味”。其二,借助风船,带动一线靠“人海战术”,定点钓。在渤海金州湾,因水底很少有礁石大部分海底是沙泥底质,宜于见船放得出,收得回。因此,对于那些用船钓又无,用“圈”钓又怕,用竿钓又少,不钓又瘾难消的鱼迷来说,到10月底和11月份则利用见船,借助见的推动力,深入到距海岸500—1000米以外,使用重坠将钩饵沉入预定的钓点,一线拉开,卧底”闷“,对于钓钻入沙泥里的胖头鱼来说颇为得力,2小时左右收一次线,收获可观。其三,是借助船筏或“圈”,任由“东见南北见”,巧施“直捣黄龙府”妙计找点钓。乘着船与蹬着“圈”钓,这是超越崦、矶钓的高“层次”钓法。这里说的任由“东西南北见”实指不受小组长退潮的帛约,驾着一叶扁舟或蹬着一具“圈”筏,既可以找距岸很远因潮退使暗礁初显的根部为钓点,又可以找到船道或养殖苔筏区、“洋”处的低洼沙泥底质、海底人工投石区为钓点,一般是不会让败北感点有一席之地的。
三、鱼种更换,钓点礁有礁有滩
鱼种不同,其习性不同,其居处也不同,而生儿育女和择食的习性自然要有区别。为此,选择钓点,一是要掌握鱼的习性,即鱼的栖息习性(住)、摄食习性(食)、繁殖习性(育)、洄游习性(行)。二是要掌握所钓海域海底底质、海底地貌。大连地区和海底地貌分为水下滩涂、水下三角洲、浅海平原和水下冲刷深槽。而其海底底质大至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近岸和岛屿周围的岩礁底质区,由近海滩涂延伸到水深10米以内的沙底和泥沙底海区,水深10—20米范围内的泥质海底区。这不同的地貌和差异的海底底质,有的是黑鱼、黄鱼和鳝鱼的栖息这地,有的又是偏口鱼、海鲶鱼、胖头鱼与尖头梭的活动场所,有的又是鲈鱼、梭鱼与蓝点马鲛的上乘居地。在此,我特以胖头鱼、黑鲷和海鳝为例,分述如下。
1、虎鱼。就是在我们大边地区惯称的胖头鱼。这种鱼,在江苏的连云港地区称为“沙光鱼”,在辽西兴城一带沿海的渔民管这种鱼叫“扔巴”。这种鱼的习性,可简单概括为三喜。一是喜戏两合水。胖头鱼适应性很强,海水中能生长,淡水中也能活得很坦然。特别是海水和淡水交汇处的两合水,更是它们求之不得的佳境。抓住这一特点。选择江河入海口处,以及大雨过后淡水流入海的边缘地带,都是胖头鱼的富集区。二是喜栖沙泥地。沙泥地质较软,有利于其穴居。氢,就要把离岸较远的有沙泥质和深水处的养殖笞筏区,作为垂钓和场所,尤其是在11月中旬后,在这些地区除非不挥竿挥竿都是250克以上的大胖头鱼。三是喜食荤饵。胖头鱼对荤饵的喜食程度是别的鱼无法比拟的。其外在表现为“贪”。只要钓点选对,它是见到钩饵,张嘴就抢,上钩后侥幸脱钩,也不离开“吃了生黄豆”之地,一旦钩饵徐徐垂下,竟然“不记豆腥味”狠狠咬钩而去。
2、黑鲷。大连地区一般称其为海鲋。海鲋属于浅海暖温性底栖鱼类。这种鱼有三个突出习性:一个是行得“独”。是说其洄游习性很独特,它随着潮汐的周期顺流而动,极其有规律可循。每个月农历的初一(朔)、十五(望)两个大潮汐一到来,海鲋便三五成群或集众结队,纷纷游向岸边索食,其规律的准确性,常被一些钓鱼人称“几乎准确性得像时钟一样”。故在一些地区流传着“要钓海鲋,须待初一和十五”的说法。这不但是有其道理的',而且还有“大潮大咬”、“小潮小咬”、“无潮不咬”之说。使潮汐更成了垂钓海鲋之人,在时间上作为选定钓点河忽略的一个因素。第二个是住得“杂”。通常是喜欢栖息在岩礁或沙泥质海区。故选择钓点的决窍是:选在潮流畅通有些风浪的中低潮线下的礁石上,选在有藻类生长和藤壶类附着生长淹没的海滩岩根处,选在沙滩与泥底交界的地方,不宁发把钓点选在码头附近停船只水域。比如位于渤海金州湾的荞麦山码头,每当“十一”过后,好多垂钓海鲋的高手一时都汇集于此。一日之间看到的,是钓具的检阅,是妙招和大施展,是钓获量的大比赛。更有甚者觉得白天钓了一日不过瘾,晚上还要熬神“夜战”。在一个多月里,这城成了钓海鲋的胜地。再一个是吃得“刁”。说其刁,是指它吃食犹如淡水鱼中的鲤鱼,狡猾而又谨慎。表现是一扫,二看,三逗。就是先用尾声扫扫,静观其变,再用嘴触其钩饵。碰到这种鱼的钓手,一般是在海鲋头两次触逗钩饵时沉住气稳住神,不予理会。直至第三次触逗的手感传来的时候,正是其吞饵拖钩欲跑之时,当机立断。提竿而起,一条活蹦乱跳的海鲋就成了你的囊中之物。
3、海鳝。在黄渤两海皆有其踪,属于底栖性鱼类。海鳝的习性我把它归纳为这样一句话:住,则晴天障碍物下躲;动,为昼夜浪高浪小活泼。话说得透彻一些便是:在天气晴朗,水中透明底大时,白天几乎是一动不动躲藏在海藻丛生的泥沙底中或泥质洞穴里及其他障碍物下面。所以,在这种天气要钓到海鳝是很难的。提到:“昼夜浪高浪小活泼”,猛眼一看这话似有矛盾。然而,白天只有在海浪大水质浑浊的条件下,它才游动四方,寻得一腹之饱,此进方可钓到。若在夜幕的笼罩之下,惟有风平浪静它才活泼地到处游动觅食,困而上鱼率也高。相反,如果还像白天那样风大浪高,要钓海鳝则会化为泡影。
四、气象转变,钓点找浑边、靠网前
要钓鱼与要钓到某种目标鱼,其风力、风向以及雨后等因素,都影响到钓点选择。
1、雨后伴风砂,挥竿溜边钓。
一场大寸过后,有淙淙的雨水,顺着村屯的小溪,顺着两山夹着的雨裂沟一起流入大海的沿岸。雨水带来了大量的草籽和昆虫,促使浮游物繁衍,也诱惑鱼类摄食。天若有情,再有五六级的西南见吹来,沿岸水质比较浑,会叫垂钓兴高采烈地放声高呼:“天助我也!”提到风对垂钓的影响,我这只是联系自己在渤海金州湾垂钓经验谈的,各地的海况不同,其具体情况也必然也有所不同,惟有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话说回来,就是在不刮西南见、不是雨后之天,假设利用好诸多条件,照旧会在你选定的钓点上创造奇迹。
2、望断南飞雁,围着圈网转。
望断南飞雁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一句,借用在这里是提深秋。北方沿海每当到了这个季节,气象预报里提到北见字眼的频率增多,是事实。面对北见徐徐吹来,海水很清,有些鱼类,尤其是大连地区鱼迷们常钓的胖头鱼。尽管潮满潮枯的影响不怎么大,开始在水深处游动。这时用手竿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换上带轮的甩竿也是望洋兴叹,难抹一无所获的记忆。要说派上用场的,便是船或“圈”。
综上所述,海钓钓点的选择,不是某一单方面所能确定的,是各个相关因素的有机结合。我国从南到北沿海的海岸、岛屿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比较复杂。要做到选准钓点必须依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具体条件,并与同鱼相关联的因素一并考虑,方能摸索出一条适宜本地、合乎自己的择钓点之路。
海钓技巧
1、用竿。
竿子不能多,最好选用调性为中性、长3米的海竿1支,中号钩,配3号左右的线,以使钓组轻便灵巧,随手操控。
2、用饵。
钓饵为固态饵,如蚯蚓、鲜虾或酒糟、青玉米粒、玉米粑、小粒薯块等,以保证在扯动中不脱钩。饵形宜小不宜大,如 以钓鲫鱼为主,最佳用饵为蚯蚓。
3、钓点。
在钓点上不要做窝,逗钓必须不断扯动钓饵,使其由远至近地移动,令鱼在此过程中发现饵而追咬,故所钓到的鱼大都是散游着的,做固定窝反而碍事。逗钓的钓点(场)主要考虑水底相对干净,以不挂钩为标准,置于平整或坡形均无妨,甚至在斜坡间钓鲫鱼、鲤鱼效果奇佳。
4、对象。
要找鲫鱼、鲤鱼多的水域下钩。在主钓的淡水中,尤以鲫鱼、鲤鱼喜追逐动感中的物体,钓鱼人正是利用他们的这一特性,在逗钓中引其上钩。
5、钓浅。
要在相对浅些的水域施钓。正常情况下雨多半活动于浅水区,游动速度也较快,就容易发现移动中的钓饵,而在深水区的鱼相对处于静止或缓慢游动中,并且由于水深压力大,光线弱暗,鱼缺乏快速追撵钓饵的客观条件。
6、移动。
在逗钓中恰到好处地移动线钩,会增加鱼发现钩饵的机会。首先,钩饵投得远些,如50~60米;其次,移动要有规律,每隔2~3分钟轻扬竿尖后仰移动1~2米的距离,如此反复进行,直至鱼咬钩,或移动至近岸2~3米方可重新投出;第三,不能死守一点,提逗两次均无鱼咬钩时,就要考虑移位投钓;第四,可追泡钓,气候好的情况下,较远的水域常有不少鱼泡冒出,把竿投向泛泡的前方,不断移动靠近,会令逗钓事半功倍;第五,注意移动中鱼咬钩,在鱼类异常活跃的时候,往往在竿移动过程中就有鱼咬钩,钓者要有思想准备,手感异常时就要快速扬竿。
正确操控各种钓法,是克鱼制胜的法宝。海竿钓技术运用的精炼鱼准确,完全取决于钓者求知的态度与对实践的总结和感悟。善于汲取他人的经验,用于实战中,加以修正完善,也是快速增长技艺的一条捷径;而长期注意悉心积累每一次垂钓的经验,加以剖析和修正,得来的亦是最扎实的功夫。
B. 出海船钓也是不少海钓爱好者的选择,在海面上,船钓有哪几种方式
出海船钓也是不少海钓爱好者的选择,在海面上,船钓有哪几种方式?
指定钓
即抛下锚让船停在固定不动的水域,随后钓鱼。目标鱼关键以临海底栖鱼类为主导,如:石斑鱼、黄花鱼、海鳗、墨斗鱼、乌贼等。假如临海周边,有人力鱼场、藻类区或岩礁群等优质钓位,船钓者可驱船至这种场地,将船抛下锚,随后开展指定钓。
船钓线组:船钓线组关键有三种,其一是无漂船钓线组,从上至下依次是主线、三角转环,三角转环上联接两根子线,一条子线联接渔钩、一条子线联接铅坠;其二是有漂船钓线组,特点是三角转环和铅坠中间有一个水里漂;其三是船钓多钩线组,这类线组相近谈水钓的串钩线组。
总的来说,船钓说白了就是指在大海中钓鱼,在海洋中钓鱼比在谈水中钓鱼繁杂得多,普遍的目标鸟有鲈鱼、黄花鱼、银鳕鱼、刀鱼、石斑鱼、海鳗鱼、鲷鱼等,常见的线组有浮钓线组、沉下去线组、拖钓线组、船钓线组等。
C. 钓鱼海藻可以打窝吗
一般来讲,传统钩法,无论海钓,还是淡水钓,也无沦春、夏、秋、冬,耍想钓得多,钓得大,钓得持久,都要打窝于聚鱼,渔池也是如此.台湾钓法钓前不打寓子,但台湾钓法是诱钓结合,使用的钓饵也是诱饵,在开钓前试深浅、调浮标时,放的饵料较大,其味足香,等于打窝子,钓时饵料不断扩散,边钓边打窝子,鱼也越豪越多,这说明,钓鱼打窝于是重要的。
D. 海藻钓罗非可以不
可以。
海藻应该用大部分作打窝用,少部分作饵垂钓,打窝宜量少勤打诱鱼留鱼,效果佳,鱼获满满,成分单一的海藻,由于属于植物蛋白,腥味不明显,一般是在夏季加腥使用的。
E. 海边怎么钓鱼新手
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很多北方的钓友已经封竿猫冬等待明年在进行垂钓活动。而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还比较温暖,如果有机会到南方一定要记得带上鱼竿,来体验一下在南方海钓的独特魅力,这里首推筏钓的方式,轻松惬意。海筏和淡水筏钓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本文就来详细聊一聊关于海筏的一些技巧,想要海筏渔获好,要先从下面3点入手:
什么鱼种更适合海筏,海筏的优势在哪里?
海筏的装备有哪些,有什么特殊技巧?
窝料和钓饵如何选择更有效?
只有了解了上述三个关键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海筏的魅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垂钓。海筏的场所有很多,游船定点筏钓,驻船码头筏钓,鱼排筏钓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本文重点谈一谈效果最好的鱼排筏钓,钓鱼装备简单,安全性高,渔获也非常丰富,因此:
选择轻松安全的筏钓来垂钓,对象鱼最好是鱼排养殖的鱼种,投放的饲料可以吸引大量对象鱼。
海筏的装备简单,容易上手,特别适合短期垂钓的需求,稍稍掌握技巧后渔获就很不错。
筏钓同样也可以打窝,有效的打窝和适合的钓饵是钓好鱼的关键因素。
海上鱼排是筏钓的最佳场所
海筏想要渔获好,首先选好目标鱼
海钓有很多种不同的钓法,每一种钓法目标鱼都不同,所以如果选择了海筏,那么就要有针对性的去垂钓特殊的鱼种,这样才能保证有较好的渔获,如果海筏选择黑鲷类作为对象鱼,恐怕渔获不会太好。鱼排都是在近海处,以近海鱼种为主,再了解一下当地鱼排主要养殖什么经济鱼种,这样就好进行判断了,一般来说:
想要过瘾就以底层小鱼为目标鱼,小体型海鱼如短棘鲾、火点和大量珊瑚鱼数量是非常多的,甚至都不需要打窝,直接挂沙蚕做钓,一天也能收获不少,可以很快的体验到海筏的魅力。
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垂钓稍大体型的鱼种,臭肚、金鼓鳗、乌头、鲳鱼等,这些对象鱼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如果第一次接触海筏,钓到这些鱼就需要一点运气,不过您看了本文后,相信会让您钓获这些对象鱼的几率大增。
其他各地不同的对象鱼种,就不一一累述了,这里额外提到一点的是,诸如红友、立鱼、牛港等鱼也存在这些海域内,但这些鱼种不太适合筏钓,一般很难钓获。如果您时间充裕,可以额外带一只矶钓竿,筏竿挂饵后等待,然后单独使用浮游矶钓法来垂钓这些鱼种,本文就不详细介绍了。
只有了解了你垂钓的海域中什么对象鱼比较多,什么对象鱼更适合使用筏钓,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垂钓。同时海里的小杂鱼尤其是小体型的珊瑚鱼非常多,这些鱼荤素不忌,如果想要小中取大,就要在窝料和钓饵上下一番功夫,否则可能还没等到目标鱼的到来,钓饵就被抢食一空。尤其海鱼性情凶猛,如果是针对最小的大鱼,如臭肚,金鼓鳗,没有适当的对策的话,钓一天可能都是小鱼,如果您有这样的烦恼,请继续往下看,我们来详细解答。
海筏的装备虽然简单,但也需要有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钓好鱼就需要一些趁手的钓具,相对于台钓来说,海筏的装备就显得很简单了,但也有其独特的一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筏钓竿,长度要适中,最好选择可以伸缩变尺寸的筏钓竿,我个人倾向1-1.3米。如果是不能伸缩的,建议使用8-90公分长度,尤其是海筏时,很多鱼排过道比较狭小,太长的筏竿不利于操作。
竿稍建议使用全钛材质的,虽然价格稍贵一点,但遇到大鱼的时候就知道好处了,断竿稍的几率要小的多,半钛的竿稍我遇到乌头鱼的时候断过几次了,所以现在我使用的都是全钛竿稍。同时要注意多购买几种不同规格的竿稍,建议从0.5、0.8和1号都有,海水常常有水流,哪怕是近岸的鱼排上,水流大的时候2、30克的铅坠都无法到底,过重的铅坠会把竿稍的弧度拉的很大,在垂钓一些轻口鱼是信号很不明显。
专用的筏钓轮最好,如果没有可以使用水滴轮替代,纺车轮因为体积过大,收放不方便就不做推荐了。如果有海钓专用轮更好,但价格不菲,可以根据个人经济情况斟酌购买。但无论是海钓专用还是淡水用筏轮,垂钓过后一定要使用清水冲洗,尤其是淡水用筏轮在落入海水后一定要打开外壳仔细冲洗,上油爆护,否则极易生锈。线组根据你垂钓的鱼种来选择,但大多数情况下线组使用1号PE线或者3号尼龙线也足够使用了,针对不同鱼种选择不同的子线,有台钓双钩方式,也有串钩方式。如果是串钩建议使用自己手绑的方式,这样可以随时调整子线的长度和间距,最好在串钩最底部的八字环上再系一个子线,可以保证贴底,有些鱼很喜欢在底部觅食。鱼钩的选择也是根据对象鱼来挑选的,从0.3号千又鱼钩到2号都可以,这个没有什么具体的规格,完全看你垂钓什么鱼种。
窝料和钓饵如何选择更有效
一般垂钓小体型海鱼不需要打窝,在一个钓点钓一段时间发现没口后就可以转移钓点,鱼排上面钓位非常多,甚至有时候只需要走几米鱼口就不同,所以筏钓需要不停的更换钓位,记得在筏钓竿上系好失手绳,另外一头系在身上,防止掉落在海里。
如果是针对一些稍大体型鱼种如乌头、金鼓鳗等,打窝的效果更好,海钓窝料没有台钓那么复杂,而且同样需要少打勤打。从经济角度出发来看,小鸡饲料是比较实用的窝料,再购买乌头大师商品饵料混合在一起打窝。不过这种方法在水流大的时候基本无。针对这种情况,我常常在渔具店购买一块虾砖,然后分成4份,每次携带2份放在保温箱内。到达鱼排后,用一个小网兜装一块虾砖进去,在放入几个80克的铅坠,系紧后用绳子放下去,主要要尽量系在鱼排木板的内侧,这样挂住鱼钩的概率就很小了。南极虾砖味道很膻,在网兜内鱼又抢不走,为了配合诱鱼效果,我往往会在往兜里再放一团小鸡饲料来诱鱼,效果不错,换钓位的时候拉起网兜到新钓点后在放下去,2块虾砖足可以让我钓一天使用了,实在没有钓饵了还可以直接挂虾使用,方便的很。
打好窝后,钓饵就简单一些了,沙蚕、海钓面饵、蜜制虾仁等都可以使用,如果是针对乌头鱼可以选择鱼排上的养殖颗粒,效果比较好。而如果是针对臭肚或者金鼓鳗,鱼排下面的浮筒上长满了海藻,抓一把后甩干水,将海藻绕在鱼钩上垂钓效果最佳。如果不会把海藻绕在鱼钩上,那么使用红虫夹子先用皮筋把海藻套住,然后再挂在鱼钩上也很方便。不知道为什么我在海南筏钓的时候,当地人不使用这种方式,可能他们不知道红虫夹这个小配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