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藻面膜 » 北冰洋海藻区域水质怎么样

北冰洋海藻区域水质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1-30 11:38:04

㈠ 青岛现在海上的海藻多吗

从7月5日在八大峡附近海域发现海藻带以来,不断有海藻随海流进入山东青岛海域,且不断生长聚集,已经覆盖了近海多半海域,在胶南、黄岛等地海域也呈蔓延趋势。海藻集体性暴发后,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经过多日集中打捞,目前在近海海域海藻已逐步得到控制。 青岛近海海域为什么出现大面积海藻聚集带?大面积出现的海藻叫什么?岛城的海洋生态环境会不会随着它们的到来而受到影响?针对这些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市海洋与渔业局、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进行了解答。 入侵海藻叫什么 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淑莲介绍说,这种海藻名叫浒苔(俗称青苔),是一种大型底栖藻类,属绿藻门,藻体呈草绿色,主要生长在潮间带的滩涂、岩石上。这种海藻对人体无害,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据介绍,这种海藻的原生地为我国南方淡水湖泊、河流,小时候在海底生长,长大了就漂在海面上。 海藻为何集中暴发 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介绍说,本次大量聚集的漂浮海藻,是从其南方的原生地漂浮而来的。据介绍,前段时间,南方暴发洪水,大量繁育的海藻被冲入南方海域,并随海流大量漂浮至青岛沿海。而此类海藻适宜生长水温为20℃至30℃之见,恰好青岛的海水温度比较匹配,这就为海藻的泛滥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温床。 海藻会不会污染海水 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淑莲介绍说,发现海藻带后,市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人员就到现场进行了取样、分析,从水质监测情况来看,溶解氧、营养盐等项目均未出现异常,奥帆赛场海水水质始终保持在一类水质。因此,可以排除海藻会对海水造成不利影响之说。 对于海藻和海水富营养化有关系,有关专家进行了否定。研究表明,海藻大量聚集不会加速海水的富营养化,而海藻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海藻应如何降伏 有关专家认为,制止海藻泛滥的最实用办法就是人工打捞,这样不会对海洋环境带来其他危害。 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集中打捞是目前防止海藻加快泛滥的主要措施,除了组织人员对浅滩海藻进行打捞外,海洋与渔业部门也在研究预防整治措施

海藻面膜能放在鱼缸里吗会不会影响水质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鱼的生命,最好还是不要乱放东西,让金鱼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㈢ 北冰洋的自然环境

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北冰洋陆棚发达,最宽达1200千米以上。中央横亘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美洲格陵兰岛北岸,峰顶一般距水面1000-2000米。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在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丘和洼地。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零下20到零下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仅75-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北欧海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冰情较轻;暖季多海雾,有些月份每天有雾,甚至连续几昼夜。北极海区,从水面到水深100-225米的水温约为﹣1至﹣1.7℃,在滨海地带水温全年变动很大,从﹣1.5-8℃;而北欧海区,水面温度全年在2-12℃之间。此外,在北冰洋水深100-250米到600-900米处,有来自北大西洋暖流的中间温水层,水温为0-1℃。 北冰洋是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位于地球的最北部,每年都会有独特的极昼与极夜现象出现。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冬半年为“长夜”;4月至9月,夏半年为“长昼”。经过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就是一年。每逢长夜来临,大自然只有美丽的月光和五彩缤纷的极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安慰。在那无边的冰原上,阵阵五颜六色的极光,像突然升起的节日烟火,一下照亮半边天;他时而如舞在半空的彩条,时而像挂在天际的花幕,时而如探照灯一样直射苍穹。但极光的美,无法掩饰北冰洋恶劣的气候。这儿千里冰封,终年雪飘,天气严寒,冰山林立,这里的海冰,约有300万年的历史。
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住,就是在夏季,也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霸占。但即使在这样寒气逼人的天地里,海藻依然生机盎然,海豹、海象时常出没于冰水之间;强悍的北极熊是捕鱼能手,狡猾的北极狐常尾随在后面,企图不劳而获分享剩骨残肉。成群的鱼、雪鱼,长的又肥又壮;善于用冰雪造屋的爱斯基摩人,过着豪迈的游猎生活。在北极地区土着人、因纽特人世世代生活和居住在这里,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他们过着一种没有文字、没有货币、却是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推移,因纽特人已经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冰洋洋流系统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等组成。北冰洋洋流进入大西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兰岛南下的称东格陵兰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称拉布拉多寒流。 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六个月是无昼的黑夜(10月-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

㈣ 请问用海藻面膜种出来的植物叫什么种植龟缸里对水质有没有坏处

那是:假酸浆,一种茄科植物,种子外层有胶质。假酸浆无法水培,暂时发芽而已,很快就会死亡

㈤ 海藻长毛是坏了么

海藻长毛不是坏了藻球的毛可以清理水中的垃圾,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海藻有毛毛的。

海藻生长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区域—海洋与陆地交接的地方,在这里海浪的冲击力比较缓和,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加上阳光充足无论是红藻或褐藻,虽然颜色不同都含有叶绿素,可以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营养成分

海藻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称为亲糖蛋白,它对特定糖类具有亲和性而与之非共价结合。亲糖蛋白和细胞膜糖分子结合后会造成细胞沉降现象因此是一种凝集素。

亲糖蛋白普遍存在于陆上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尤其在豆科植物种子里更是丰富。亲糖蛋白藉其辨识糖类的特性,在生物的防御生长生殖营养储藏及生物共生上扮演重要角色。亲糖蛋白也可应用于血球分离检测,药物载体免疫抗体的产生及抗癌药物的医药用途上。

㈥ 大海水的特点……急啊!!

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
原来,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一般说来,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这三种波长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并且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紫光的波长最短,反射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呈紫色呢?科学实验证明,原来人的眼睛是有一定偏见的,人的眼睛对紫光的感受能力很弱,所以对海水反射的紫色很不敏感,因此视而不见,相反,人的眼睛对蓝、绿光却比较敏感。
海洋绝大多数是蓝色的,如果海水中悬浮物质比较多,或者其他原因的影响,大海的颜色就不再是蓝色的了。如我国的黄海,它是古代黄河的入海口,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流入海中,把蓝色的海水“染黄”了。虽然现在的黄河改向渤海倾泻,但黄海北面经渤海海峡与渤海相通,加上它要承受淮河、灌河等河流注入的河水,所以海面仍然呈现浅黄的颜色。
在印度洋西北部,亚、非两洲之间的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海里生长着一种红褐色的海藻,由于这种海藻终年大量繁生,把海面染成一片红色,红海因此而得名。
太平洋东北部的加利福尼亚湾,南部有血红色的海藻群栖,北部有科罗拉多河在雨季时带来的大量红土,海水呈现一片红褐色,被称为朱海。
白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它深人俄罗斯西北部内陆,北极圈穿过白海。白海由于所处纬度高,气候严寒,终年冰雪茫茫,加之白海有机物含量少,海水呈现一片白色,故名“白海”。
黑海表面有顿河、第聂伯河、多鹅河等淡水注入,密度较小;黑海的深层是来自地中海的高盐水,密度较大。上下海水之间形成了密度飞跃层,严重阻碍了上下水层的水交换。黑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进行水交换。由于海峡又窄又浅,大大限制了黑海与地中海的水交换,所以黑海深层缺乏氧气,上层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秽物和死亡后的尸体沉至深处腐烂发臭,大量的污泥浊水,使海洋变黑了。加之黑海地区经常阴雨如晦,风暴逞凶,就更增加了黑的感觉。
赤潮也可使海水颜色出现异常。赤潮是一种由于局部海区的浮游生物突发性地急剧繁殖并聚集在一起的现象。赤潮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海洋浮游生物是什么种类。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砖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某些硅藻赤潮则呈黄褐色或红褐色。
另外,由于太阳时而隐没在云层之中,时而透过云层放出光芒,海洋的颜色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㈦ 海藻美肤面膜补水效果怎么样

海藻美肤面膜补水效果很好。

海藻面膜以海藻泥提取物的矿物质成分,对肌肤有多种护肤功效,如控油清洁毛孔,提供充足的水分,镇静疲劳、粗糙的皮肤,使皮肤维持细腻,有光泽等。

(7)北冰洋海藻区域水质怎么样扩展阅读:

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

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

面膜,是护肤品中的一个类别。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弥补卸妆与洗脸仍然不足的清洁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其它精华成分实现其它的保养功能,例如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等。

㈧ 淡水湖里长绿海藻对湖水有什么危害

楼主说的应该是“蓝藻”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 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在蓝藻中还有一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用。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蓝藻也不全是蓝色的,不同的蓝藻含有一些不同的色素,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红海就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水呈现出红色。
[编辑本段]分类与科属
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
蓝藻属蓝藻门分为两纲: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有藻殖段。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有些蓝藻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
[编辑本段]形态
蓝藻细胞模式图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含叶绿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是藻红素、藻蓝素和别藻蓝素的总称)。一般说,凡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量较大的,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同样,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多呈红色,如生于红海中的一种蓝藻,名叫红海束毛藻,由于它含的藻红素量多,藻体呈红色,而且繁殖的也快,故使海水也呈红色,红海便由此而得名。蓝藻虽无叶绿体,但在电镜下可见细胞质中有很多光合膜,叫类囊体,各种光合色素均附于其上,光合作用过程在此进行。蓝藻的细胞壁和细菌的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类似,主要为肽聚糖(糖和多肽形成的一类化合物);贮藏的光合产物主要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等。细胞壁分内外两层,内层是纤维素的,少数人认为是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的。外层是胶质衣鞘以果胶质为主,或有少量纤维素。内壁可继续向外分泌胶质增加到胶鞘中。有些种类的胶鞘很坚密拌可有层理,有些种类胶鞘很易水化,相邻细胞的胶鞘可互相溶和。胶鞘中可有棕、红、灰等非光合作用色素。蓝藻的藻体有单细胞体的、群体的和丝状体的。最简单的是单细胞体。有些单细胞体由于细胞分裂后子细胞包埋在胶化的母细胞壁内而成为群体,如若反复分裂,群体中的细胞可以很多,较大的群体可以破裂成数个较小的群体。有些单细胞体由于附着生活,有了基部和顶部的极性分化,丝状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按同一个分裂面反复分裂、子细胞相接而形成的。有些丝状体上的细胞都一样,有些丝状体上有异形胞的分化;有的丝状体有伪枝或真分枝,有的丝状体的顶部细胞逐渐尖窄成为毛体,这也叫有极性的分化。丝状体也可以连成群体,包在公共的胶质衣鞘中,这是多细胞个体组成的群体。
[编辑本段]繁殖与价值
蓝藻的繁殖方式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包括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另一种为某些蓝藻可产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进行无性生殖。孢子无鞭毛。目前尚未发现蓝藻有真正的有性生殖。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进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着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编辑本段]危害与天敌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
蓝藻等藻类是鲢鱼的食物,可以通过投放此类鱼苗来治理藻类,防止藻类爆发。
[编辑本段]爆发原因
蓝藻爆发成因为富营养化。过量的养分主要来自于以下这些源头:
1. 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2. 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3. 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4. 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
5. 燃烧矿物燃料,在波罗的海中约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约13%的氮来源于此

㈨ 海藻泛滥的危害

当一些浮游藻类过度繁殖时,会引起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一、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二、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赤潮对水生生物最大的威胁是引起水中缺氧。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三、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热点内容
蕊肤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发布:2023-08-31 22:03:54 浏览:1664
质地较浓防晒霜怎么使用 发布:2023-08-31 22:00:02 浏览:1129
专业化妆师如何贴双眼皮 发布:2023-08-31 21:58:43 浏览:995
鸡蛋清加什么美白祛斑最快 发布:2023-08-31 21:58:35 浏览:952
资生堂樱花美白淡斑精华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700
孕妇喝什么美白饮最好 发布:2023-08-31 21:55:12 浏览:1625
玛西化妆品怎么样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209
为什么护肤品一旦停了就严重 发布:2023-08-31 21:50:21 浏览:1185
补水什么时间做 发布:2023-08-31 21:47:15 浏览:1172
为什么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晒 发布:2023-08-31 21:45:25 浏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