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海藻多怎么处理
A. 池塘水面绿藻如何处理怎么调节鱼塘水质更好
要消除水面的绿藻,更换池水改善水质,平时定期加水或者采用微流水养殖;洗刷与药浴结合,用废旧聚乙烯网片擦洗效果较好,春秋二季每两个月洗刷一次,冬季洗一次;
在5月~9月绿藻繁殖高峰季节,每月洗一次,以保持干净,刷后用8ppm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20分钟,以杀灭残留藻种。
(1)水产海藻多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生长环境
绿藻多见于淡水,常附着于沉水的岩石和木头,或漂浮在死水表面;也有生活于土壤或海水中的种类,浮游种类是水生动物的食物或氧的来源。
绿藻的叶绿体被两层细胞膜包围着,所以有猜测说它们可能是直接由蓝菌的内共生而得来的。部份蓝菌有类似的色素沉着,但这似乎出现不只一次,而绿藻的叶绿体也不再被认为和此类型的关系相近。相对地,绿藻可能和红藻有着相同的祖先。
主要价值
绿藻门的经济价值很高。绿藻在植物进化的研究中也很重要;据认为单细胞的衣藻与陆地植物的祖先相似,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淀粉和油类。绿藻中如石莼、礁膜、浒苔等历来是沿海人民广为采捞的食用海藻。
海产扁藻、小球藻等单细胞绿藻繁生快,产量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作食品、饲料或提取蛋白质、脂肪、叶绿素和核黄素等多种产品。
有的绿藻可作为药用,如小球藻、孔石莼等。此外,利作藻菌共生系统和活性藻的方法来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
B. 海藻怎么养
海藻类的增养殖历史并不长,增养殖的种类也不多,仅有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江篱、麒麟菜等几种。从事养殖的国家都集中在亚洲太平洋沿岸,主要有中国、日本和朝鲜。1987年,世界人工增养殖海藻约313.9万吨,占每年水产养殖产量的23.8%。
日本的海带生产以自然繁殖为主,人工养殖的海带主要用于增养殖方面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展海藻浮鱼礁研究,80年代又提出建设沿岸数百海里海藻林带计划,实现藻林内鱼类、鲍鱼、海胆等自然数目的增加,提高其捕获量。日本把建造海藻林带作为增养殖近海鱼类、海珍品类的一项综合生态战争性措施来实施。日本的紫菜增养殖技术先进,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5。在紫菜增养殖上,实现了选种、自交、单株采果、孢子培育等人工生产化。日本的浮筏养殖、冷藏网换和新品种开发等已形成紫菜生产的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采收、加工等全部机械化。
裙带菜增养殖技术韩国最为先进,最高年产达31.39万吨鲜品。完全实现人工工厂化生产,在育苗方法上多用室内常温育苗,孢子附着基质为维尼纶绳,养殖方法为浮筏式,产量一直稳定。
石花菜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目前全世界产量仅有2万吨~3万吨。江篱也是提取琼胶的一种藻类,主要产地在南美沿海,全世界产量约30000吨干品。美国、日本、菲律宾及印度等国已经开始小规模人工栽培试验。麒麟菜是提取卡拉胶的重要原料,菲律宾采用木桩固定尼龙网片法、浅海浮筏养殖,亩产可达500千克,年产约10000吨。
http://ke..com/view/381105.htm
C. 海藻泛滥的危害
当一些浮游藻类过度繁殖时,会引起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一、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二、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赤潮对水生生物最大的威胁是引起水中缺氧。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三、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D. 如何合理选择水产养殖给水处理和废水排放处理的总体方案
一,水产养殖给水处理的选择
养殖环境
1.提升池塘水位。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2.增加水体溶氧。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3.生物调控水质。各类养殖品种已进入生长的黄金时期,但在摄食旺盛的同时,其排泄物也显着增多,加速了水质的恶化。为此建议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参考网络词条水产养殖http://ke..com/link?url=cpjYGiOHZAbRGXkvHBRrzoo__vdzki2Ult0l4qoK0Gml-q_
2.养殖给水处理技术
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2.1增氧技术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和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工厂化养殖系统中,鱼类正常生长的溶解氧应该达到饱和溶解度的60%,或者在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2mg/l,用于工厂化养殖水体处理的硝化细菌就失去硝化氨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系统溶解氧消耗主要来自养殖鱼类代谢、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氨氮处理等,系统所需溶解氧根据所养鱼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工艺设计中,要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体循环量等因素来确定增氧方式。
(1) 空气增氧
由于各种增氧机械设备在工厂化养殖池很难应用,因此,空气增氧多采用风机加充气器的办法,以小气泡的形式增氧。这种办法虽然具有使用方便、投资小的特点,但是增氧效率低,一般在1.3kg O2/kW-h(20℃温度),28℃时仅为0.455kg O2/kW-h,养殖密度也只能达到30-40kg/m3。研究工厂化养殖的增氧专用设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2)纯氧增氧
纯氧根据选择的方便性可分为氧气瓶纯氧,液体氧罐和纯氧发生器三种。无论采用那种纯氧增氧,象空气增氧中利用充气器的办法都是非常浪费的,最高只有40%的纯氧可以利用,其余没有溶解的氧气逸出水面而浪费。因此,必须有专门的设备充分利用氧气。常用的
(3) 微气泡增氧
在利用空气和氧气增氧的研究中,为了提高增氧效率和氧气的利用率,各项研究集中在产生微气泡的技术上,有些学者研究了氧气气泡在水中的形成与溶解变化过程,以确定适宜氧气气泡大小。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了利用超声波击碎小气泡的办法,可产生平均直径小于20μm的微气泡,增加了增氧处理的效率。
2. 2悬浮物及其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悬浮物主要由于饵料的投喂而引起。在一次性过流高密度养殖水体试验中,根据饵料投喂量的不同,其含量在5~50mg/l左右。在饲料系数0.9~1.0情况下,鱼体每增重1kg就会产生150~200g悬浮物。因此,作为循环使用的养殖水体,悬浮物在水中的积累是非常迅速的。
养殖水体中鱼类的固体排泄物,在正常代谢的情况下,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在流动的养殖水体中,悬浮物大部分以小于30μm的颗粒存在于水中。悬浮物的比重略大于水,颗粒小、流动性好、有一定的黏附性,在有水流的条件下呈悬浮状态。从养殖水体中去除30μm以下的悬浮物,一直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
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的积累,使水体浑浊,影响养殖鱼类鳃体的过滤和皮肤的呼吸,增加鱼类环境胁迫压力,恶化水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是非常必要的。
2.2 固定式滤床
固定过滤床一般由粗滤、中滤和细滤三层滤料组成。根据其工作水流的不同可分为喷水式滤床(Trickling filter)和压力式滤床(Pressed filter),是比较普遍的过滤方式。固定式滤床可根据需要调整滤料的粒度和过滤层的厚度,过滤不同大小的悬浮颗,达到理想的过滤效果。其应用难度在于设备庞大、效率低、长时间运转容易堵塞,反冲困难。
(2 )滤网过滤
滤网过滤是用细筛网进行悬浮物的过滤,主要有平盘滤网过滤和转鼓滤网过滤。其中转鼓滤网过滤在不断过滤的同时进行反冲洗,过滤效率高、效果好,应用普遍。滤网的网目一般约为30~100μm,可过滤36~67%的悬浮物,网目越小过滤越彻底,但是网目小于60μm就会影响过水性能。为了改善其过滤性能,增加过滤面积,防止堵塞,减少尺寸和反冲用水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3) 浮式滤床
浮式滤床应用比水比重小的塑料球作为过滤介质,在过滤过程中悬浮于水中形成过滤层。塑料浮球具有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过水阻力小的特点,形成过滤层可有效过滤悬浮物。浮球直径为3 mm左右滤床,可过滤100%的30μm以上79%的30μm以下的悬浮物颗粒,获得很好过滤效果。由于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具有结块的特性,为了防止反冲时堵塞和较好的过流量,浮球生物滤器需要频繁的反冲,增加了用水量和应用成本。为了改善其应用效果,必须进一步研究防止堵塞的结构和方法。
(4) 自然沉淀处理
自然沉淀技术是应用鱼池特殊结构或沉淀池,使悬浮物沉淀、集聚并不断排出。设计良好的沉淀池可去除59%~90%悬浮物,其中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悬浮物的沉降流速。有资料表明,应用自然沉淀处理,过流流速应低于4 m/min,适宜流速为1 m/min;单位面积的流量为1.0–2.7 m3/m2h 。自然沉淀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限制了水体循环的流量,从而使结构庞大,增加了成本。
(5) 气泡浮选处理
气泡浮选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气泡发生器持续不断的在水中释放气泡,使气泡形成象筛网一样的过滤屏幕,并利用气泡表面的张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产生微小气泡(直径为10~100μm),使气泡均匀持续与水体有效混合,可有效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气泡越小,效率越高。因此,研究产生微小气泡的发生装置,是该项技术应用的关键。
2.3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是由于养殖鱼类的代谢、残饵和有机物的分解而引起。一次性过流试验表明,高密度流水养殖排水中的氨氮浓度一般为1.4 mg/l左右。投喂的饲料中,大约有40%饲料蛋白的氮被鲑鳟鱼类转化成氨氮(NH3+ NH4+),在饵料系数为1.0的情况下,鲑鳟鱼类每增长1kg就会产生33g N。如不进行处理,氨氮在循环养殖水体中的积累呈快速直线上升的趋势。
养殖鱼类排泄的氨氮中,大约只有7–32%的总氮是包含在悬浮物中,大部分溶解于养殖水体中,分别以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的形式存在,并且随着pH值和温度的变化而相互转化。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氨氮处理先进技术和有效方法,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重要课题。
氨氮在养殖水体中的积累会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其中非离子氨对鱼类毒性作用很大。工厂化养殖水体的氨氮总量一般不应超过1mg/l,非离子氨不应超过0.05mg/l。由于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相互转换,因此在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同时,应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pH值,从而使非离子氨保持在较低水平。
(1) 空气吹脱
空气吹脱的原理是应用气液相平衡和介质传递亨利定律,在大量充气的条件下,减少了可溶气体的分压,溶解于水体中的氨NH3穿过界面,向空中转移,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空气吹脱的效率直接受到pH值的影响,在高pH值的条件下,氨氮大部分以非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形成溶于水的氨气:
HH4++ OH- NH4OH H2O + NH3↑
在pH值为11.5时,水气体积比为1:107的条件下,空气吹脱可去除95%的氨氮,在正常养殖水体也可获得一定的效果。
空气吹脱应用的关键是pH值的调整,使处理过程既能提高处理的效率,又能适应养殖鱼类对水体pH值的要求。同时空气吹脱需要空气的流量大,养殖水体水温易受影响。
(2) 离子交换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是应用氟石或交换树脂对水体中的氨氮进行交换和吸附。氟石的吸附能力约为1mg/g,设计适宜可吸附95%的氨氮,在达到吸附容量后,可用10%的盐水喷林24小时进行再生,重复使用。在工厂化养殖中应用氟石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再生操作烦琐、时间长。有些研究利用氟石作为生物处理的介质,在氟石上接种硝化细菌,达到提高生物处理效率的目的。
(3)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利用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水中的氨氮进行转化和去除。亚硝化细菌 (Nitrosomonas europaeaandNitrosococcus mobilis)把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细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iand GenusNitrospira)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如果进行彻底脱氮处理,可利用反硝化细菌进行处理。由于反硝化过程是在厌氧条件下(溶解氧低于1mg/l)进行,应用于水产养殖有一定的困难。研究表明,硝酸盐对鱼类的影响很小,一些养殖鱼类可抵抗大于200 mg/l浓度的硝酸盐。因此,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很少应用反硝化过程。
生物处理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有资料显示,应用硝化和亚硝化细菌附着浮球进行氨氮处理,氨氮的转化率为380g /(m3·day),饵料负荷能力为32kg/(m3·day)。
但是,硝化细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在30℃以上,温度降低其活性降低,处理能力下降,低于15℃已经很难利用。有些研究涉及了低温下优势细菌的驯化、培养和利用技术,获得低温下生物处理的良好效果,是水产养殖水体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4) 臭氧氧化处理
臭氧作为消毒和去除悬浮物在水产养殖上获得广泛应用,其也有一定的氨氮氧化效果。研究表明臭氧的直接氧化可去除水体中氨氮的25.8%,在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其氧化效率。臭氧氧化氨氮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上还没有深入研究,利用催化方法提高臭氧氧化氨氮的效率,应用于养殖水体的处理,可为水产养殖的氨氮处理开辟新途径。
(5) 电渗析处理
电渗析处理的原理是水体在电场的两极流动时,水中的带电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阴离子透过阴膜进入阴离子集水槽,阳离子通过阳膜进入阳离子集水槽,从而可把水体中的离子氨去除。由于氨氮在pH值为7的中性条件下,非离子氨仅为氨氮总量的0.55%,99%以上是离子氨,所以电渗析处理可获得好的处理效果。
电渗析处理具有分离效率高、装置紧凑、自动化容易的特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食品、冶金和航天领域的水处理工程。结合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实际,研究可用于养殖水体处理的电渗析设备,应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新领域。
(6)有害气体处理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鱼类代谢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健康非常有害,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过20mg/l时,养殖鱼类就会产生气体压力反应,表现为向水面或增氧设备集中,摄饲明显减少。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水结合进行可逆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也会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从而影响水质。碳酸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因此,采取措施使养殖水体充分与空气接触,就可及时去除养殖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2.4 机械设备去除
利用增氧机或暴气设备,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上下交换的水流,使水体充分与大气接触,达到分解碳酸,去除二氧化碳的目的。
2.5 水力设计去除
在设计过程中,回水管和回水槽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使水流在回水过程中充分暴露在大气中,分解碳酸,去除二氧化碳。
2.6 充气去除
在水流通过的水道上设置微气泡释放装置,利用气泡相互积累的特性,使散布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与释放的气泡结合,由气泡把二氧化碳带上水面,达到去除的目的。
2.7消毒杀菌
工厂化水产养殖由于养殖密度高、饵料负载量大,鱼类的代谢在水体中富集了大量营养物资,为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如不及时杀菌消毒,很容易发生疾病,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发生疾病,很快就会蔓延,对养殖生产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系统设计中设置有效的灭菌消毒设备是十分必要的。消毒杀菌主要有臭氧杀菌消毒和紫外线杀菌消毒。
2.8臭氧杀菌消毒
臭氧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强氧化剂,在一定浓度下可破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细胞膜,杀死病原。有资料表明,根据不同需要,养殖水体中含有0.1-0.2mg/l的臭氧,持续1-30分钟就可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理想效果。
臭氧还具有沉淀悬浮物和氧化氨氮的作用,如果能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臭氧将会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9紫外线杀菌消毒
研究表明,一定波长的紫外线(180-300nm)具有很好的灭菌消毒效果。一般养殖水体中消毒的强度为15,000 - 30,000μw sec./cm2,在紫外线强度为30 000μW/cm时,紫外辐射消毒对几种常见鱼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100 %杀灭对虾白斑病需2.67 s;鲤科鱼类的水霉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都只需1.60 s。有些研究进行了紫外线臭氧发生器的试验,在紫外线消毒杀菌的同时,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进行消毒和氨氮的氧化,达到了综合利用目的。
参考《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原文地址:http://www.ep360.cn/qita/201609/3513.html
二.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3.1物理处理技术
常规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中和、吸附、沉淀、曝气等处理方法 , 是废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外排和循环利用处理, 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技术处理效果较好。
(1)过滤技术
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存在 , 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技术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沙滤器等 [1] 在实际处理工程中 , 机械过滤器 ( 微滤机) 是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的方式。沸石过滤器兼有过滤与吸附功能 , 不仅可以去除悬浮物 , 同时又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有效去除重金属、氨氮等溶解态污染物 [ 2] 。
(2)泡沫分离技术
自 20 世纪 70 年代 , 泡沫分离技术已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 3] 。其原理是向被处理水体中通入空气 , 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微小气泡吸着 , 并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 然后分离水面泡沫 , 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污染物的目的。由于泡沫分离技术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 , 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 [4] , 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 , 对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有良好作用。
3.2 化学处理技术
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存在养殖生物排泄物等悬浮物 , 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等物质 ,而且也存在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因此 , 利用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学氧化剂的氧化作用 , 氧化分解难生物降解溶解态有机物是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手段。臭氧氧化技术已在西欧、美国和日本被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系统的循环水处理 [ 5] 。此外 , 臭氧不仅能快速降低海水COD , 而且还可大大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 [ 3] 。但所消耗的臭氧量很大。因此采用O 3 / UV 工艺 , 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可减少臭氧的用量。用 O 3 / UV 技术净化湖水可达到水质净化及水体增氧的目的 [6] 。
3.3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收、积累和转化等 , 生物修复可以利用作用生物自身的功能消除污染物或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而降低其毒性, 使退化的或破坏了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或重建。生物修复最大的特点是在系统内不引入大量的外来物质 , 靠作用生物自身的能量而起作用 ; 另一方面, 在适宜的条件下作用生物自行繁衍 , 不需要或极少需要人为施加能量 , 是一个自发过程。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作用、植物作用及水生动物作用等。
(1)微生物作用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微生物净化技术是投菌技术和生物膜技术等。投菌技术是直接向污染水体中接入外源的污染降解菌, 然后利用投加的微生物激活水体中原本存在的可以自净的、但被抑制而不能发挥其功效的微生物, 并通过它们的迅速增殖, 强有力地钳环境与资源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从而消除水域中的有机污染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集中 式生 物系 统 ( central biological system,CBS)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 EM) 及固定化细菌等技术。CBS 技术是由美国 CBS 公司的科学家开发研制的一种高科技生物修复技术, 它是由几十种具备各种功能的微生物组成的一个良性循环的微生物系统。重庆桃化溪在 2000 年 3- 4 月间曾使用 CBS 技术净化河水。结果显示, BOD 的去除率为83. 1% ~ 86. 6% , COD 的去除率为 74. 3% ~80. 9%, 氮的去除率为 53% ~ 68. 2%, 磷的去除率为 74. 3% ~ 80. 9% , 净化效果十分明显 [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通过一定的包埋方式将生化处理菌种固定在一个适宜其繁殖、生长的微环境中的技术, 从而达到有效降解养殖废水中某
些特定污染物的目的 [ 8] 。目前一般是经过富集、培养、筛选得到的高密度生化处理混合菌 , 包埋在海藻酸钠、PVA 等凝胶材料中 [ 1] , 结果使天然海水环境中相对贫乏的菌种在包埋体系中形成优势菌种, 并且使包埋体系中的生化处理菌不易随意流失, 从而达到有效处理养殖废水的目的。由于固定化微生物密度高、活性强、反应速度快, 与常规的微生物挂膜生化处理技相比, 对氨氮和某些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显着去除作用 [ 9] , 因此该技术有望成为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的重要生化处理技术。生物膜技术是废水连续流经固体填料( 碎石、塑料填料等) , 在填料上就会生成生物膜, 生物膜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 起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生物膜法有多种处理构筑物, 其中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和生物流化床等。也可通过共
代谢作用, 利用微生物和植物或动物的共同作用来得到除污效果 [10] 。
(2)植物作用
大型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水体的C、N、P 等营养物质来合成自身, 同时增加水体溶解氧。对大型海藻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 大型海藻组织中具有丰富的氮库, 可以高效地吸收储存大量的营养盐。大型海藻组织中的营养库一般包括: 无机氮库、氨基酸氮库和非蛋白可溶性有机氮库( 如叶绿素、藻红素等) 、蛋白质氮库( 如酶类)等 [ 11] 。在小水体的鱼类养殖系中, 利用海藻吸收养殖废水中的无机营养盐, 能减少水体中约50%的 NH 4 - N, 同时海藻的净产量可以提高18%
[ 12], 另外, 大型海藻对污染环境也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和清洁作用, 有报道表明在受金属和有机污染的海区种植大型海藻, 可以提高水体 DO,降低 BOD、POC 以及铜、锌、铅和镉等金属含量,促进污染区环境的恢复 [ 13] 。藻类可以有效地富
集和降解农药、烷烃、偶氮染料、淀粉、酚类、邻苯二甲酸酯及金属有机染料物等多种有机化合物( 严国安, 1995) 。
(3) 水生动物作用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致力于利用水生动物对水体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来净化污水, 通过水生动物直接吸收营养盐类、有机碎屑、细菌和浮游植物, 取得明显的效果。能净化污水的水生动物主要有滤食性鱼类, 双壳
贝类以及水 氵蚤 等小型浮游动物等。
{1}. 鱼类的净化作用
遮目鱼在海中生活时以底栖藻类及多细胞植物碎屑为饵, 它是我国台湾省虾池中混养的主要鱼类, 另外, 梭鱼、鲻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也能利用藻类及有机碎屑, 可与对虾混养, 起净化水质的作用。据对鲻鱼食性分析, 腐败有机物占 38% ~ 50%, 砂粒 28%~ 30%,蓝绿藻 12%~ 16%, 硅藻 15% ~ 18% , 无脊椎动物 0. 2% ~ 2%
{2}双壳贝类的净化作用 ? 双壳贝类多是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饵料的, 通过其滤食活动, 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在对虾养殖池塘中, 可混养缢蛏、牡蛎、文蛤、扇贝等, 来减轻池水的富营养化, 而且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据张德玉报道( 1991) 虾池混养适量扇贝会起到净水的作用, 放养扇贝前化学耗氧量在6. 5mg/ L, 放养扇贝后到 8 月 10 日降到2. 70mg/ L, 8 月 15 日降到 2. 24 mg/ L。
{3}.水 氵蚤 等小型浮游动物的净化作用
水 氵蚤等小型浮游动物的食物主要是细菌、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等, 其滤食活动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4}. 生物净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传统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大多是对自然生长的微生物群体加以选择、繁殖利用, 对污染物的降解水平较低, 必须进行遗传学改造, 定向选育出降解环境与资源能力极高的工程菌种, 才能大幅度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以适应废水处理要求 [ 14] 。人工构建的降解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 一般具有生长迅速, 絮凝性能较好和对难降解污染物及有毒有害污染物具有较高的专一降解能力。已发现抗汞、抗镉、抗铅等具有抗重金属基因的多种菌株。生物的净化功能依靠生物酶的催化作用而实现。为了提高生
物酶活性, 固定化技术是当今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细胞是多酶系统, 固定化细胞稳定性好, 催化效率高, 其成本低, 因而固定化细胞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参考河北渔业 2007 年第 2 期( 总第 158 期)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郑佳瑞)
E. 海藻的吃法有哪些
海藻的食用处理方法
食用前应将海藻先短时间泡洗,然后蒸熟,再清洗切丝。
海藻的吃法(做法)大全
海藻凉粉的做法
材料:清水、海冻菜、白醋。
做法:
1、海冻菜清水浸泡。时间是3个小时左右。
2、清洗。摘除杂质。
3、放入清水,淋一勺白醋。上锅小火煮。
4、煮到海冻菜变成细毛毛,锅里的水变成粘稠状。关火。
5、过滤。
6、过滤好的汤汁,可以放入冰箱,也可以自然放凉,我选择自然放凉。
7、放置一夜后,凉粉自然成型。
海藻绿豆粥的做法
材料:大米200g、糯米100g、绿豆100g、海藻芽30g。
做法:
1、大米、糯米和绿豆一起放入锅中,用清水淘净。
2、加水入锅,水面高于米6cm左右,大火煮开,转小火。
3、海藻芽用清水浸泡15分钟左右。
4、泡发后的海藻芽,洗去表面浮盐。
5、将海藻芽切碎。
6、煮至米和绿豆熟软,加入海藻芽,再煮5分钟即可出锅。
海藻鱼头豆腐汤的做法
材料:草鱼头1个、草鱼尾1个、南豆腐250g、海藻芽200g、虾皮10g、蒜2瓣、葱1段、姜1块、盐少许。
做法:
1、剁下鱼头、鱼尾,洗净。
2、海藻芽用清水浸泡待用。
3、蒜切片,姜切丝,葱剖开、切小段。
4、锅中加水,放入蒜片和葱段,大火煮。
5、水沸后放入清洗干净的鱼头和鱼尾汆烫,去血水。
6、鱼头、鱼尾稍变色即可捞出,用清水冲去表面浮沫。
7、海藻芽捞出,洗净,切丝待用。
8、豆腐洗净,切小块。
9、锅烧热,放少许油,下入葱姜蒜爆香,放入鱼头、鱼尾,快速翻炒几下至变色。
10、将炒过的鱼头、鱼尾,连同葱姜蒜和油一同倒入砂锅。
11、加入1000ml水。
12、大火煮至水沸,放入豆腐块。
13、转小火炖40分钟左右,放入海藻芽。
14、加入洗净的虾皮。
15、继续炖15分钟左右,关火,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调味。
哪些人不能吃海藻、海藻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海藻
脾胃虚寒者忌食用。
2、海藻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合。尤其适合缺碘者、淋巴结、甲状腺肿大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患者。
3、海藻的食用禁忌
无食用禁忌。
F. 水产养殖中海藻过多怎么办
水藻多了,水质会变的很差,缺氧是肯定的。所以要定期打捞。打捞下来的水藻,可以当作肥料灌溉土壤,一举两得
G. 海水鱼缸怎么清洗
海水缸
鱼缸清理是观赏鱼爱好者们常常要做的事情,为了保持水质,去除水中的藻类以及其他垃圾杂质,给鱼儿们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需要也必须定时的清洁鱼缸,对于庞大的海水缸,我们该怎么清理呢?
一、清理步骤
1、把清洁用具准备妥当。
除了淡水鱼缸的基本清洁用具,海水鱼缸还有特别的需求。聚齐下列用具:
准备妥当你所需更换的水量用于清洁缸内玻璃的海藻清洁垫专用来清洁鱼缸的大水桶(10公升或以上)简便虹吸式底砂清洁器(非电池操作)如果此次你更换过滤筒,则需过滤介质(过滤筒、海绵、竹碳片等)可安全用于鱼缸的玻璃清洁剂或醋溶液、混合盐、pH 试纸一支折射计、湿度计或盐度探针、一支温度计、用分开的容器装10%浓度漂白溶剂(选择性)
2、清除海藻。
使用海藻清洁垫去除鱼缸内部的藻渣。可用金属刀片或塑料刀片清除积累已久、难以去除的残留物。
3、把水吸出。
海水鱼缸只需每两个星期更换10%的水。这应已足够去除水里的硝酸盐。启动虹吸管,让水流到大水桶里。
4、清洁底砂。
推着底砂清洁器穿过底砂。鱼的排泄物、剩余的食物和其它碎屑将被吸进清洁器里。如果你的鱼较小、较脆弱或娇嫩,你可以把从未穿过的丝袜套在虹吸管的末端(惟需确保丝袜网格足够大到能让碎屑通过)。至于底沙,仅用虹吸管的软管部分,而非塑料管。在底部2.5厘米上的地方握着软管吸废弃物,切勿干扰到沙。
5、清洁装饰物。
可用海藻清洁垫或从未使用过的软毛牙刷,在吸出来的缸水中擦拭装饰物上的海藻。你也可把装饰物移出鱼缸,浸在10%浓度漂白溶剂15分钟。然后把沸水倒在装饰物上,待它们风干后才放回鱼缸里。
6、检查盐蠕变。
当海水蒸发到鱼缸顶部,会留下硬壳状的残留物,这叫做盐蠕变。用海藻清洁海绵把它清除,并把失去的水分补回。
7、混合盐水溶液并放入鱼缸。
海水鱼缸的加水工作比淡水鱼缸还复杂。你需要确保水温、盐度和酸碱值都在鱼的可承受范围内。在你清洗鱼缸的前一晚就作此准备。购买蒸馏水或反渗水。你可在杂货店购得这些。把水放入干净的塑料桶里,最好是专用的塑料桶。可在宠物店购买特别的热水器,把水桶里的水弄热。加入混合盐。单步操作的混合盐可在宠物店购得。根据包装上的指示和你的水量添加混合盐。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是每3.8公升的水添加约135毫克(半杯)的混合盐。让水暴露在空气中静置一夜。第二天早上,用折射计、湿度计或盐度探针来检查盐度。理想的读数为1.021和1.025之间。此外也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咸水鱼适合的温度应为73和82华氏度之间(23和28摄氏度之间)。
二、红泥藻处理方法
1、提高水流速度,减少喂食,检查灯泡的使用寿命。
2、减少喂食,勤换水,避免添加剂
3、能看到红泥藻的地方,采用虹吸出来
4、用钢刷刷掉
5、把蛋分调得敏感些
6、及时清除过滤棉上附着的红泥藻或用抄网将水中飘动的红泥藻捞出
没有足够的灯光,红泥藻就会饿死。但是缸内养的珊瑚的话,就会有担忧。其实最简单的方式是关闭灯光3天。如果水族箱内以软珊瑚和鱼类为主,不必为光照周期担心的话就可以采用关灯的办法来去除红泥藻;如果水族箱内有LPS、海葵、五爪贝等生物,这种方法一样是安全的。如果有SPS,那么要考虑一下了。
三、鱼缸清洗器
鱼缸清洁器是这样工作的:将清洁器插入鱼缸中,拉活塞时,进水球阀被水顶开、而排水球阀被迫关闭,金鱼粪便随水一起抽入筒内;推活塞时,筒内压强大、筒外压强小,进水球阀被迫关闭、排水球阀被顶开,水经过滤网压回鱼缸,而污物被过滤网过滤掉。这样经过几次推拉,鱼缸内的粪便就被清除了。
鱼缸清洁器简捷实用、效果良好。材料可因地制宜,尺寸则依据鱼缸的大小而定。但制作时必须注意两点:
一、球阀与阀门、活塞与抽水简要密闭好,否则水会抽不进来。
二、球阀不可太重,太重了它可能不听话,难以自动关闭或打开阀门。
H. 海上网箱养鱼的渔网上很多海藻 用什么东西能去除海藻呢
藻类植被生长旺盛能吸引各种水生动物的索饵、繁殖、栖息,从而达到优化海底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同时藻类能进行光和作用,为海水补充溶解氧,还能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净化水体,保护水域环境,另一方面,很多海藻还具有食用、药用价值,例如海带、紫菜等可用于食用,还有一些藻类可制造各种护肤品。
如果多了以后,可以人工采集,可以卖钱。
I. 海藻干货怎么做好吃
海藻是一种很熟欢迎的海产品,也是一种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的食物。海藻的做法有很多种,既可以凉拌,可以炒,也可以做汤,不同的做法,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味道,能够满足不同人的胃口和需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冰爽海藻、凉拌水晶藻以及海藻蛋花汤这三种食物的做法!
一、冰爽海藻
1、海藻放在水中浸泡2-3小时,泡出多余的盐分。然后放在热水中烫一下,捞出放在冰水中冷却后沥干水分。
2.将沥干水分的海藻加入糖,鸡精,蒜末(蒜粉),油辣椒,芝麻油拌匀,芝麻油尽量多一些,放入冰箱冷藏吃的时候撒入少许芝麻即可。家里有料理机打一些冰沙搬入更加爽口。
饮食小常识
1、海藻中含有大量的能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碘,常食有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血管富有弹性,从而保障皮肤营养的正常供应。
2、海藻中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丰富,能防止皮肤干燥,常食还可使干性皮肤富有光泽,油性皮肤可改善油脂分泌。
3、海藻中所含维生素丰富,可维护上皮组织健康生长,减少色素斑点。
二、凉拌水晶藻
1.水晶藻放入清水中浸泡约2小时
2.水晶藻在开水中汆烫一会儿
3.立即捞出浸入冰水中
4.凉后捞出沥干水分,并调入适量白醋
5.调入适量糖
6.调入适量盐,拌匀
7.撒入适量白芝麻拌匀即可
烹饪技巧
1、浸泡水晶藻是为了泡去表层的盐分,否则会很咸。
2、汆烫时间不可过久,一会儿即可,否则影响口感。
3、浸泡冰水可以使口感更脆嫩,泡凉水也可。
4、口味偏重的,可以再加入适量花椒粉和芝麻油,不过,个人比较偏爱这只有糖醋盐的清爽味道。
三、海藻蛋花汤
1.海藻泡发,洗净
2.上锅烧水
3.水开后下海藻
4.再开后下鸡蛋
5.拌均后下油盐
6.出锅
J. 海藻泡多了怎么办
可以和朋友一起敷的,家人也行,或者把脖子那里也敷上,也可以给脖子补补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