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喜欢把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
A. 那种动物喜欢把海藻缠身上
是海獭。
海獭是鼬科、海獭属的一种动物。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尾长30-40厘米,雄性略大于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
海獭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海獭皮下脂肪较薄,但皮毛极为致密,每平方厘米皮肤达12.5万根毛发,为动物界之最。
海獭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为食,常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海獭群居,除繁殖外,几乎终生海栖。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并有几只轮流放哨。
海獭
B. 海獭的速度
海獭是海洋中珍贵稀有的动物。成年雄海獭体长1.47米,体重45千克;雌海獭体形娇小,体长约1.39米,体重约33千克。海獭头部很小,身体肥胖,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件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尾巴扁而长,约占体长的1/4。海獭仅在休息和生育时上岸,大多时间还是生活在海洋中。它晚间寝于海面,睡觉时用海藻缠住全身,用海藻缠绕住自己的身体,这样可以防止熟睡后被海浪冲走。可见海獭的警觉性是很高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以为只有人类会使用工具,事实证明,动物也会使用工具,海獭就是一个例子。海獭爱吃硬壳动物,如海胆、贻贝、蛤子等。这些动物都有坚硬的外壳,海獭很难咬碎它们。这时,聪明的海獭想到了更坚硬的石块。它们在海底抓到海胆或其他软体动物以后,先塞在自己肚皮里的皱摺,再拾一块石头,游到水面后仰躺,把石块放在腹部,然后用前肢抓住海贝用力敲打石块,直到硬壳敲碎,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了。吃饱以后,海獭把石头和剩下的食物藏在皮囊中,即使受到海浪冲击也不会掉落,以备下次食用。
海獭的毛皮十分珍贵,用它制成的衣服是御寒的极品。海水的传热比空气要快4倍,而海獭缺少一层像鲸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以抗寒,它的皮下脂肪仅占体重的1.8%,但是海獭有一身厚厚的皮毛,国东北貂皮虽有“毛皮之王”之称,但海獭皮比貂皮还要密4倍。它的身体每平方厘米有12.5万根毛,同时皮毛上还有一层脂肪,即使潜在深水里也滴水不进。
C. 海獭是怎样睡觉的
在獭类家族中,海獭的身体最大。它们一般身长1米多,体重近40千克。海獭喜欢过群居生活。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海獭群分为雌性和雄性两种。如果不是交配季节,它们都喜欢和自己的同性伙伴相处。海獭翻筋斗时,随着身体搅起的水浪,皮毛里进入很多空气,这使得海獭的御寒能力和浮力都得到增强。海獭的睡觉十分有趣。每当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便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这样就不会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沉入海底了。
D. 还有什么动物有特殊的睡觉方式
有特殊的睡觉方式的动物有:海豚、鲸鱼、海獭、猫鼬、马等。
1、海豚
海豚可以进入极深度的睡眠,就像浮在水面的木头。而且宽吻海豚在准备沉睡时会把半个大脑以及对侧的眼睛关闭,另一半大脑和它对侧的眼睛保持运作,来负责观察周围环境,并提醒它们适时换气。大约两个小时之后,两侧大脑和眼睛互换角色,以便都能获得休息。
2、鲸鱼
生活在海洋中的鲸鱼,它的睡眠时间是不固定的,如遇大风大浪,无法得到幽静的环境时,可以不睡。等风平浪静以后,便由一条雄性鲸鱼,把所有“家庭”中的人员聚集在一起,以鲸头为中心,相互依偎着,呈辐射状,漂浮在海面上。
3、海獭
海獭是群居动物,除繁殖外,几乎终生海栖。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并有几只轮流放哨。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为食,常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4、猫鼬
猫鼬晚上会在地洞里睡觉,它们的洞有着复杂的网络系统以及“卧室”。一个猫鼬族群可包含多达40只,其中包括一只雄性首领和一只雌性首领。睡觉时会叠成一堆,相互取暖,并把族群首领压在最下面以保护它们。
5、马
马是站着睡觉,时刻保持警觉。马这种动物能够让腿在不用消耗太多肌肉力量的情况下保持站直,这种身体结构叫做“stayapparatus”。
E. 科学解释:海獭是怎样生活的
海獭擅长潜水,经常潜到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也从不远离海岸。与其它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较慢的,每小时仅10~15千米。
海獭性喜群栖,白天常常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在海里嬉闹、觅食,到了晚上,有时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时间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风暴时,它们就成群地跑到岸边躲起来。海獭不像其他海兽那样,一般不作大范围的回游,喜欢过定居生活。海獭是一个匠心独具的 “工程师”,当它上岸时,会把一块块石头搬来构筑一个个漂亮的巢穴。它那个细小的 “手”,非常会使用工具。
海獭睡觉十分有趣。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也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这样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沉入海底的危险。海獭的这种睡觉模式可以有效地抵御来之岸上的敌害威胁。海獭睡觉时,如果受到敌害的来犯或者受到惊忧,大多数成员立即潜水逃跑,但常有少数成员留下来,以探明引起骚动的原因。一旦发现确有危险时,就用尾巴“噼啪劈啪”地猛击水面,以此作为报警信号,通知其它成员赶快潜逃。
F. 海獭为什么五年才能生育一次
海獭,学名:Enhydra lutris(Linnaeus, 1758),鼬科海獭属的一种动物。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尾长30-40厘米,雄性略大于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
群居,除繁殖外,几乎终生海栖。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并有几只轮流放哨。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为食,常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由于生活环境恶劣,能量消耗大,海獭进食量达自身体重的1/3,为动物界之最。
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海獭皮下脂肪较薄,但皮毛极为致密,每平方厘米皮肤达12.5万根毛发,亦为动物界之最。高品质的皮毛引来人类捕杀。到1911年,全世界仅存下1000头,后经过保护才有所回升。
海獭为最小的海洋哺乳类。体呈圆筒形,体长1.40-1.48米,体重32.5-45千克。扁平的尾部占体长的四分之一左右。头部较短而宽阔。耳壳小。口鼻部较为短钝,吻端裸出,上唇与脸颊相当发达,覆有浓密的硬须。躯干肥圆,后部细,形似鼬鼠。前肢短呈圆形,海獭用它来抓取食物、理毛、与使用各种用来敲开贝壳用的工具;后肢扁而宽大,呈鳍状,有蹼;趾间具蹼。体被刚毛和绒毛。尾长而扁平,呈桨状。成年雄性在头部与颈部较雌性粗壮。共有三个亚种,其中阿拉斯加海獭体型比加尼福尼亚州海獭来得大而粗壮。上、下颚各长有8对牙齿。
牙齿宽大,齿尖短钝,适于咬碎猎物的硬壳。前肢短小,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宽厚,第1-5趾依次延长,趾间有蹼,5趾连成鳍状;在游泳时,它们用后肢交替地扒水,产生向前的力。尾巴呈扁平状,较长,约占身体的四分之一,游泳时可以当舵用。尾与后肢均已进化成专供游水的器官。
海獭除了鼻尖与脚掌,全身覆盖着浓密的皮毛,每平方厘米有毛12万5千根,同时皮毛上还有一层脂肪,即使在深水里也能滴水不透。它们有1层紧密、呈暗褐色至红棕色的下层绒毛,而其针毛(guard hair,用以保护下层细密绒毛的粗长外毛)较疏松,呈浅褐色至黄棕色,特别是在脸部与头部。初生幼兽有淡而呈暗黄色的毛皮,其针毛在数星期后会转为浅黄色。
海獭栖息于多种海岸栖地,其范围由岸石海底和海岸线至沙或泥质的海底。多生活于水深40米以内的范围,但经常会移动至更深的海域以觅食或进行季节性的移动。
海獭擅长潜水,经常潜到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也从不远离海岸。与其它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较慢的,每小时仅10-15千米。
海獭性喜群栖,白天常常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在海里嬉闹、觅食,到了晚上,有时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时间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风暴时,它们就成群地跑到岸边躲起来。海獭不像其他海兽那样,一般不作大范围的回游,喜欢过定居生活。海獭是一个匠心独具的 “工程师”,当它上岸时,会把一块块石头搬来构筑一个个漂亮的巢穴。它那个细小的 “手”,非常会使用工具。
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也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这样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沉入海底的危险。海獭的这种睡觉模式可以有效地抵御来之岸上的敌害威胁。海獭睡觉时,如果受到敌害的来犯或者受到惊忧,大多数成员立即潜水逃跑,但常有少数成员留下来,以探明引起骚动的原因。一旦发现确有危险时,就用尾巴“噼啪劈啪”地猛击水面,以此作为报警信号,通知其它成员赶快潜逃。
海獭上岸后行动迟钝,凭借灵敏的听觉和嗅觉察觉危险。嗅觉十分灵敏,能够嗅到8千米以外人吸烟的味道。要是有人在海滨上走过之后,如果不经几次潮水把人留下的气味刷掉,它们就不会上岸。这种灵敏的嗅觉有利于它们及早发现敌害。
海獭平时总是用相当多的时间来梳理、舔擦自己,皮毛、头尾和四肢都不放过,连胸腹部这个“餐桌”也都洗得一干二净,它的这种“梳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海獭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护作用,如果皮毛乱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秽,海水就会直接浸透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因而会被冻死。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有时也吃一些海藻和鱼类。在水面进食时常采取仰泳姿态,有时以同样姿式携带幼仔出游。海獭是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动物之一,通常一天要消耗其体重的三分之一那么多的海鲜。
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是海胆,但海胆的壳很坚硬,靠牙齿是绝对咬不开的,海獭就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它们在海底抓到海胆或其它软体动物以后,先把猎物挟藏在两个前肢下面松弛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后仰躺,把随身携带的约有拳头大的方形石块放在胸腹上作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猎物使劲往石头上撞击,击几下以后看一下猎物的外壳是否破碎,若未破碎,则继续用力撞击,直到壳裂肉露为止,一旦发现壳敲破了,海獭便马上将里面的肉质部分吸食出来。吃饱之后,海獭把石头和吃剩的食物藏在皮囊中,即使海浪冲击也不会失落,以备再用。
G. 哪种动物喜欢把海藻缠身上
海獭
海獭睡觉时和海面上漂浮的海藻躺在一起
偶尔也会睡在岩石上
它们把海藻缠在身上当做安全带
可以避免在沉睡中被海浪冲走
还可以抵御岸上的危险
H. 萌的让人受不了的海獭,到底是用什么方式睡觉的
海獭是漂浮在水上睡觉的,在睡觉的时候会牵住对方的手,如果是一只海獭的话,睡觉会用海藻缠住自己,以防自己被水流冲走,而海獭妈妈则会把宝宝放在自己身子上面这样睡觉。
I. 什么动物喜欢把海藻缠在身上
喜欢把海藻缠着身上的动物是海懒,海懒在睡觉的时候喜欢把海藻缠在身上,估计是怕睡觉的时候飘走,海獭水性娴熟,善于游泳和潜水,在水面时,习惯于把头、背和尾巴露出来,因此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水怪。有时候仰卧着缩起脚,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所以才会把海藻缠着身上。
J. 海獭是几级保护动物
海獭是二级保护动物。海獭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尾长30-40厘米,雄性略大于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
海獭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并有几只轮流放哨。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为食,常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海獭的生活习性。
海獭性喜群栖,白天常常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在海里嬉闹、觅食,到了晚上,有时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时间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风暴时,它们就成群地跑到岸边躲起来。海獭不像其他海兽那样,一般不作大范围的回游,喜欢过定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