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叶子长黑点怎么办
㈠ 芦荟叶子上有黑点是什么原因
芦荟叶子长黑点有几种原因(因为没有图片不好说,你看看下面几种原因吧):一.芦荟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就变成了黑色.估计你的芦荟有汁液点流出. 二.缺钾,洒点烟灰. 三.水浇的太多..芦荟是最好养的植物,干了浇点水,这是懒人种的植物. 芦荟生命力十分旺盛,极其好养,其生长特性是喜阳光,但惧烈日;喜湿润,但忌积水;耐高温、怕严寒。 1、减少浇水,1星期浇1-2次。 2、不要让叶子接触土壤。 3、防冻。 4、多让芦荟晒太阳,不要暴晒。 具体栽培 : 芦荟是热带植物,它的最大缺点是生性畏寒。但除了怕冷外,算是生殖力旺盛、很不娇气的植物。只要不让它遭受霜雪,平时浇点水,偶而施点肥,成活率就很高。因此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种植。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芦荟种植土是以沼泽土和沙为主,加入腐叶土、草灰、贝壳片即可。粘土不利于排水,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话,平时根本就不需肥料。 浇水 种植芦荟,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则会使药效成分变淡,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根部溃烂。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浇一次水;炎夏之时,每天当太阳下山后浇一次水;秋天的浇水方法与春天相同;冬天芦荟几乎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只要将表面的土壤浇湿即可。 过冬法 芦荟安全越冬温度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叶子里的水分很快会被冻结。
㈡ 我们家的芦荟怎么叶子上长了好多黑点点啊
可能是芦荟褐斑病 ,你要每周一次轮换喷施多菌灵和百菌清600倍的溶液,并在盆土需要浇水时浇灌一次500倍液的多菌灵溶液即可有效防治。注意治痊后只能是新叶不染病,老叶的病斑是不会清除的。注意养护环境的适应,以半阴通风为宜,冬季以充足的光照最好。浇水不干不要浇,浇时要浇透也能预防此病的发生。
但也有可能是感染了芦荟圆斑病。该病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稍凹陷,扩展后病斑圆形、深凹陷,内黑褐色,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灰褐色的霉斑。这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病菌存活在土壤中植株病残体上,借助浇水、工具等传播,可直接从叶片气孔处侵染危害。栽培环境潮湿、通风不畅、高或低温是使病害加重的原因。为防止该病蔓延,建议栽培环境不低于5℃、不高于25℃,湿度控制在40%以下,对植株用百菌清或多菌灵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㈢ 芦荟叶子上有黑斑怎么办
芦荟长黑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清除已发病的组织,以防蔓延感染;
2、降低湿度,特别是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减轻发病几率和严重程度;
3、喷洒多菌灵或者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防治。
4、加强管理。在种植期间确保芦荟生长最低温度在8℃以上,同时减少和控制病源。采取独垄种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氢钾、0.1%代森锌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积水。
芦荟很容易感染黑斑病,黑斑就是由真菌引起的,并且这些黑斑还会逐渐扩大,交叉传染,严重情况下甚至蔓延并穿透整个叶片。其具体症状表现为先发生水渍状的病斑,颜色为黑中带绿,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凹陷,灰褐色。病斑可以逐渐渗透至叶的两面,但不穿孔。
拓展资料:
芦荟(学名:Aloe vera)为阿福花科(又称日光兰科、独尾草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生长习性
芦荟是比较耐旱的,并且怕积水,如果盆土积水过于湿润会导致芦荟叶片萎缩,烂根甚至死亡。但是芦荟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浇水,如果要使芦荟叶色青翠,肉厚充满生机,适量的浇水是重中之重。所以说芦荟是需要浇水的,并且,芦荟生长环境的湿度要保持在45%-85%之间。
浇水时间
芦荟浇水与季节相关联。一般,夏季浇水要频繁,2-3天浇一次,每天早晚还可以向芦荟喷水;春秋季节每周浇一次水就可以;冬季要尽量少浇,半个月浇一次,土壤要保持干燥。
㈣ 我家的芦荟叶子上出现了黑斑,怎么回事
芦荟长黑斑 室内有污染 如果你家里养着芦荟,你可要对它仔细观察了,如果芦荟叶子上长出了黑斑,很有可能是室内污染比较严重的表现,因为芦荟被称为““空气污染报警器”。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它有很强的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芦荟均能吸收二氧化碳、甲醛和有机性挥发物质等有害气体,甚至可以吸收一些吸尘器难以吸到的悬浮颗粒,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高手”。芦荟还被称做“空气污染报警器”,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度,芦荟的叶片上就会出现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以此发出“警报”,提醒人们注意净化空气。 芦荟不仅是净化空气的好手,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芦荟含有芦荟甙、芦荟多糖、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多肽、微量元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发达国家,很多家庭都种植有芦荟,用于小病、小伤的治疗,还可以食用、美容,使芦荟享有“家庭百宝箱”之美称。 如果你家里还没有种植芦荟,就赶紧养一盆吧。
㈤ 我家芦荟叶子上长黑斑,请问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黑斑病。
通风不良,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另外,盆土过湿,氮肥施用过多等会加速病情的发展。
㈥ 芦荟上的叶子有黑点 该怎么处理 是不是病了
你的芦荟是黑斑病,防治方法如下:
芦荟黑斑病是严重影响芦荟生长及品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可导致芦荟整株死亡。
一、症状及发生规律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水丝状病斑,后发展成近圆形黑色褐色病斑,个别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周围有黄色或黄黑色晕圈。发病后期,病斑上有许多黑褐色颗粒,叶表下陷,叶肉可利用部分完全丧失。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条件适宜下借风雨及浇水传播,并可形成多次侵染。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在云南元江的品比试验结果:最易感染病斑的品种是华芦荟,而后依次是元江芦荟、木立芦荟、库拉索芦荟、皂质芦荟。故而选用抗病且利用率高的库拉索、元江芦荟种植为最佳。
2.种苗消毒及土壤清理。对新引进种苗必须消毒,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渗泡5至10分钟,晾干即可种植。对发病较严重病株,应将整株深埋,并对发病区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消毒。
3.加强管理。在种植期间确保芦荟生长最低温度在8℃以上,同时减少和控制病源。采取独垄种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氢钾、0.1%代森锌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积水。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芦荟黑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
㈦ 芦荟叶子为什么会出现黑点
原因好多,一是真菌感染,要喷"多菌清"。
二是浇水太多,根部太闷。
三是空气质量差。
四是土太粘,要加点沙子。
另外,一发现有黑斑,可用小刀轻轻抹去,注意不要伤到叶肉,因为黑斑会传染的。
㈧ 芦荟长黑点了什么原因怎么治
可能是芦荟褐斑病 ,你要每周一次轮换喷施多菌灵和百菌清600倍的溶液,并在盆土需要浇水时浇灌一次500倍液的多菌灵溶液即可有效防治。注意治痊后只能是新叶不染病,老叶的病斑是不会清除的。注意养护环境的适应,以半阴通风为宜,冬季以充足的光照最好。浇水不干不要浇,浇时要浇透也能预防此病的发生。
但也有可能是感染了芦荟圆斑病。该病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稍凹陷,扩展后病斑圆形、深凹陷,内黑褐色,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灰褐色的霉斑。这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病菌存活在土壤中植株病残体上,借助浇水、工具等传播,可直接从叶片气孔处侵染危害。栽培环境潮湿、通风不畅、高或低温是使病害加重的原因。为防止该病蔓延,建议栽培环境不低于5℃、不高于25℃,湿度控制在40%以下,对植株用百菌清或多菌灵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㈨ 芦荟叶子上有黑斑点是怎么回事
芦荟叶子上有黑斑,是因为患上了黑斑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引发的疾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得。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修剪销毁:发现芦荟患病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它的病叶剪除,剪下的叶子需要集中起来烧掉,以免病菌的传播导致其复发。修剪后要给剪口消毒,可以在上面涂抹草木灰,以免其感染。
2、通风降湿:想要避免芦荟患病,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尤其是在湿度较高的时候,通过加速空气流通,可以降低它的湿度,减少病菌滋生的可能,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植株,也能起到遏制病情恶化的效果。
3、注意喷药:在黑斑病的高发期,通过提前喷药可以有效的进行预防。常见的药物有甲基托布津以及多菌灵,根据其浓度不同,需要兑入一定比例的水,稀释后再进行喷洒。通常每周喷一次,连续喷三周即可。
4、日常管理:给芦荟提供良好的日常管理,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首先要注意温度,气温要保持在8℃以上,同时还要让它充分受光。平时可以补充碧卡硅溶磷酸二氢钾或代森锌,提高其抗病能力,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