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根是怎么回事
A. 芦荟根漏外面了怎么回事
芦荟根会四处生长,甚至脱离土地和水面,漏外面了很正常的。
B. 芦荟根发黄了,怎么回事啊
芦荟喜欢水,但是你的那个是那种袖珍盆的吧,那种的特别容易浇水过量
,那种小盆不透气的。
你现在就别浇水了,拿到阳台上有光的地方凉着吧。
只要根的部分没黄,就能绿过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C. 为什么我种的芦荟总是根特别细,而上面又特别旺盛!
浇水多了吧?
换个大点的花盆也许好点。
一、盆土的配制:
1.盆土配制的四要素:第一,芦荟盆土必须具有一定的蓄水保水能力,能够有效地保证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持续不断的需求,以维持芦荟生命过程中的正常代谢。第二,盆土应具有较好的保肥性,使盆土中的养分能按照芦荟生长发育的需要,均衡持续地释放出来,源源不断地供给芦荟吸收和利用。第三,盆土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保证芦荟根系正常进行呼吸作用。透气过度会造成养分和水分过快流失,芦荟生长不良;透气不好会造成根系呼吸受阻,窒息发黑,甚至烂根。第四,适宜的酸碱度。芦荟喜欢在中性环境下生长,即盆土的pH值应在6.807.0左右为宜。
2.基质的种类:
常用的芦荟 盆栽基质有如下三类:(1)矿物质基质,如河沙、沙壤土、田园土。河沙具极强的排水性和良好的透气性,但保水保肥力差;少壤土具较好的保水保肥和排水通气性;田园土一般较粘重,保水保肥力强,但排水性和透气性稍差。(2)植物性基质,常用的植物性基质有腐殖土、泥炭土和木屑。常用的腐殖土取自树木底下的已腐败的残枝落叶,腐殖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保水和保肥力强,质轻、透气,是最理想的基质。(3)人工基质,用石、岩为材料人工制成,有很强的透水、透气性。但无任何肥料成分,人工基质常用作盆土表面物理性状的改进剂。
3.盆土的配制:
能够长期保护良好的排水、保水、透气和均衡释放养分的优良特性,是保证芦荟健壮生成的关键。所以,根据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进行科学的综合配制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们的经验,用腐殖土、田园土和河沙按2∶2∶1的比例配制的盆土是较理想的芦荟盆栽土;也可用木屑代替河沙,但木屑一定要进行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否则易烧苗。
4.盆土消毒:
为杀灭基质中可能存在的虫卵和病菌,维护芦荟健康生长,盆土最好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烧土消毒、蒸气消毒和药品消毒等。烧土消毒和蒸汽消毒较理想,但一般家庭使用不方便。所以一般家庭宜用药品消毒法,其方法为:按每立方米盆土将400-500毫升的40%福尔马林均匀撒于盆土中,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闷2天后再打开,晾晒3-4天,等药液挥发后即可上盆。
二、芦荟上盆及管理:
1.上盆:
将培育好的芦荟苗移栽到花盆中的过程叫上盆。这一工序做得好坏,对今后盆栽芦荟的生长发育状况关系密切,上盆宜在春夏季进行,室内气温在15-28℃时比较适宜,冬季不宜上盆,因为温度太低,不利于新根发生,甚至还会出现幼苗“腐心”,造成死亡。
2.温度:
芦荟怕寒冷,需要生长在终年无霜的条件下。因为芦荟在5℃左右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造成叶片出水溃烂,最后全株死亡。越冬季节若温度过低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将盆栽芦荟搬至室内,当室内也不能保证在5℃以上时,则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②控制浇水,在冬季尽量少浇或不浇水,使盆土保持干燥,如果空气太干燥,可采取叶面喷水的办法。冬季不节制浇水易造成盆土温度降低,甚至结冰,造成芦荟烂根死亡;③白天气温回升时,尤其是有太阳时宜多见太阳,以补充光照不足和取暖,芦荟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
3.水份:
芦荟耐旱,但怕积水,在盆土过湿排水不良的情况下易造成芦荟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乃至死亡。要使芦荟长得叶茂肉厚,及时适量的浇水很重要。芦荟最适湿度为45%-85%,芦荟浇水与季节有关。冬季时由于温度的原因芦荟的生长受到抑制,应尽量少烧水,一般15-20天浇1次,如果需要可采取叶面喷水,使盆土保持适当干燥,有利于芦荟安全过冬;春季,当温度在15-25℃时,则5-7天浇水1次;夏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一般2-3天浇水1次,另外每天早晚可向叶面喷水,以避免夏天烈日暴晒。由于不同地区气候不一样,因此芦荟浇水要灵活掌握。
4.光照:
芦荟需要充足的阳光,但在高温期让烈日直射会使芦荟停止生长,初植的芦荟不宜多晒太阳。5.基肥和追肥:
芦荟不仅需要N、P、K,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一般盆栽施肥采用基肥和追肥两种形式。基肥是指盆土中所固有的肥,一般用有机肥与基质混合配制。要尽量使用已发酵的有机肥,否则,会造成烧苗。有机肥原料宜采用饼肥、鸡粪、堆肥等。在装盆前,将基质与发酵过的有机肥充分混合,基质与有机肥料的比例为10∶1左右。追肥在装盆以后芦荟生长期间进行,追肥要将肥液稀释后再使用,一般采用不超过2%的尿素或1%的过磷酸钙上清水溶液进行浇施。追肥也可以采用发酵过的有机肥用水稀释进行,这种追肥效果也很好。在追肥时,肥液不宜过浓,否则会产生“肥害”。特别是采用叶面喷施的根外追肥时,肥料浓度不宜超过0.1%。追肥一般可以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
三、芦荟的繁殖:
芦荟虽然也能开花结籽,但是这样繁殖很慢。除了培育新品种外,芦荟一般都采用幼苗移栽或扦插技术等进行无性繁殖,其中,较先进的技术是组织培养。一般家庭可采用扦插方法进行芦荟繁殖。通常用来移栽扦插的幼苗是用根部生长的新株,在春秋两季进行最为适宜,因为气温在20-25℃时,芦荟发根速度快,缓苗期短,成活率高。新插的小芽要求土壤要有一定的透气性,生根期不宜多浇水,还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扦插头几天,叶片有些发黄,这是正常现象,生根后会自然返青。为防止无根的小芽腐烂,除要控制浇水外,也可以先将小芽晾一晾,使切口干燥再插入土中,呆要掌握芦荟扦插的这些特点,家庭芦荟繁殖,一般人都可以操作,而且成活率较高。
也许有些帮助
D. 为什么芦荟根很细却还是长得很快
芦荟的根是不分主次根的,芦荟就属于这种植物,用空根盆种的话会促发很多毛根的,根系越多长得越快,因为植物都是靠毛根吸收养分的呢
E. 芦荟根变黑怎么办
是水多造成的。剪去腐烂的根部也就是发黑的部分,清洗干净,然后在光线不强的地方晾晒半天,等切口变干,不在有水分渗出时重新栽盆,浇上水(注意水不要浇多了)放置在半阴地方等它自然发根。生根以前每次浇水要等土干了再浇(土表发白)也是不能浇多了。
芦荟是多肉植物,它的叶片本身含有很多的水分,是很耐旱的,平时干一点无所谓,就是不能水多,会烂根。
F. 芦荟根是直根还是须根
直根系的基本都是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如:女贞、冬青卫矛、牡丹、芍药、黄杨、樟树、紫藤、紫茉莉、悬铃木、刺桐等。
须根系的基本都是单子叶植物和蕨类,如:麦冬、百合、水仙、石蒜、兰花、竹子、龙舌兰、丝兰、玉簪、文竹、龙血树、吊兰等。
G. 芦荟根上长小疙瘩是怎么了
指导意见:
你好,这个是慢性咽喉炎导致的,你可以去医院进行雾化治疗的,以及吃些消炎药了
H. 芦荟根都烂掉了,只剩下叶子了,还能救活吗
芦荟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
一般来说,芦荟烂根主要是因为浇水太多导致盆内积水严重,施肥过多造成的肥害,还有盆土板结不透气导致根系无法呼吸等等,但芦荟根部腐烂只剩下叶片后还是可以使用叶片救活的。
当芦荟根部出现腐烂时,需要及时将株植从盆中脱出,用消毒后的剪刀将腐烂的地方剪切掉,然后将其放置阴凉处晾干 ,晾干后再重新栽种即可。只剩下叶片也是可以如此操作的。
芦荟喜干,重新栽种后,在接下来的养护过程中,需要少浇水,少施肥,气温较高时每隔一周左右的时间浇一次就行,气温较低时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
I. 芦荟如何养好根 怎么养好芦荟根
1、给芦荟施肥,首先是在施肥方面需要注意到的事情,芦荟可以长出老桩来,但是它需要的肥料的事并不多的,每次给它添加的时候不用添加太多,就可以支持它生产了。但是在夏季和冬季的时候,是不用给芦荟添加肥料的,这时候给它添加肥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并不能如我们所愿,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在春季秋季的时候给芦荟多施一些肥,施肥的频率多一些,然后每次施肥量少一些,这样的话就可以多吸收一些,不会造成肥多腐根的现象。
2、养芦荟阳光要合适,在养芦荟的阳光方面需要注意到的问题,其实如果是说养护芦荟的话,给芦荟晒多了阳光反而会伤害到芦荟,容易造成叶子缺水的现象,许多花友经常会把芦荟放在外面来养护,这个时候阳光如果比较弱的话,还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要是阳光特别的强烈的话,就会对芦荟造成一定的不好的伤害了。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放在阳光太过于强烈的地方,但是阳光太少了,也会对芦荟产生不好的影响,那就是芦荟叶子特别容易长长,长的不好看,所以建议大家放在散射光多的地方,阳光稍微少一点,有合适的就可以了。
3、给芦荟浇水,还有就是要注意点芦荟浇水,芦荟的根可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伤害到它了,而给它浇水就很容易伤害到它。浇水的方法不对,芦荟的根就很容易坏,大家在给芦荟浇水的时候,注意到盆里的土壤的情况。
如果土壤干燥了给它浇水就一定要浇透,如果土壤还没有干燥就不要急着浇水,不然会造成水多的现象,对芦荟的生长不好。
J. 你好,芦荟花盆里有骚味是怎么回事呀
根部腐蚀及浇水囤积散发出异味。建议:
一、松土后浇水,一次性浇透,待晾干后再浇。
二、花盆底部有漏水口。
三、对泥土浇水是定期的,对花卉植株浇水可不定期(根据品种及习性),最好是喷雾型浇法。
四、临时除味可选择喷洒一些无伤害性的除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