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上面粗怎么办
㈠ 为什么我种的芦荟总是根特别细,而上面又特别旺盛!
浇水多了吧?
换个大点的花盆也许好点。
一、盆土的配制:
1.盆土配制的四要素:第一,芦荟盆土必须具有一定的蓄水保水能力,能够有效地保证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持续不断的需求,以维持芦荟生命过程中的正常代谢。第二,盆土应具有较好的保肥性,使盆土中的养分能按照芦荟生长发育的需要,均衡持续地释放出来,源源不断地供给芦荟吸收和利用。第三,盆土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保证芦荟根系正常进行呼吸作用。透气过度会造成养分和水分过快流失,芦荟生长不良;透气不好会造成根系呼吸受阻,窒息发黑,甚至烂根。第四,适宜的酸碱度。芦荟喜欢在中性环境下生长,即盆土的pH值应在6.807.0左右为宜。
2.基质的种类:
常用的芦荟 盆栽基质有如下三类:(1)矿物质基质,如河沙、沙壤土、田园土。河沙具极强的排水性和良好的透气性,但保水保肥力差;少壤土具较好的保水保肥和排水通气性;田园土一般较粘重,保水保肥力强,但排水性和透气性稍差。(2)植物性基质,常用的植物性基质有腐殖土、泥炭土和木屑。常用的腐殖土取自树木底下的已腐败的残枝落叶,腐殖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保水和保肥力强,质轻、透气,是最理想的基质。(3)人工基质,用石、岩为材料人工制成,有很强的透水、透气性。但无任何肥料成分,人工基质常用作盆土表面物理性状的改进剂。
3.盆土的配制:
能够长期保护良好的排水、保水、透气和均衡释放养分的优良特性,是保证芦荟健壮生成的关键。所以,根据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进行科学的综合配制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们的经验,用腐殖土、田园土和河沙按2∶2∶1的比例配制的盆土是较理想的芦荟盆栽土;也可用木屑代替河沙,但木屑一定要进行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否则易烧苗。
4.盆土消毒:
为杀灭基质中可能存在的虫卵和病菌,维护芦荟健康生长,盆土最好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烧土消毒、蒸气消毒和药品消毒等。烧土消毒和蒸汽消毒较理想,但一般家庭使用不方便。所以一般家庭宜用药品消毒法,其方法为:按每立方米盆土将400-500毫升的40%福尔马林均匀撒于盆土中,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闷2天后再打开,晾晒3-4天,等药液挥发后即可上盆。
二、芦荟上盆及管理:
1.上盆:
将培育好的芦荟苗移栽到花盆中的过程叫上盆。这一工序做得好坏,对今后盆栽芦荟的生长发育状况关系密切,上盆宜在春夏季进行,室内气温在15-28℃时比较适宜,冬季不宜上盆,因为温度太低,不利于新根发生,甚至还会出现幼苗“腐心”,造成死亡。
2.温度:
芦荟怕寒冷,需要生长在终年无霜的条件下。因为芦荟在5℃左右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造成叶片出水溃烂,最后全株死亡。越冬季节若温度过低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将盆栽芦荟搬至室内,当室内也不能保证在5℃以上时,则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②控制浇水,在冬季尽量少浇或不浇水,使盆土保持干燥,如果空气太干燥,可采取叶面喷水的办法。冬季不节制浇水易造成盆土温度降低,甚至结冰,造成芦荟烂根死亡;③白天气温回升时,尤其是有太阳时宜多见太阳,以补充光照不足和取暖,芦荟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
3.水份:
芦荟耐旱,但怕积水,在盆土过湿排水不良的情况下易造成芦荟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乃至死亡。要使芦荟长得叶茂肉厚,及时适量的浇水很重要。芦荟最适湿度为45%-85%,芦荟浇水与季节有关。冬季时由于温度的原因芦荟的生长受到抑制,应尽量少烧水,一般15-20天浇1次,如果需要可采取叶面喷水,使盆土保持适当干燥,有利于芦荟安全过冬;春季,当温度在15-25℃时,则5-7天浇水1次;夏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一般2-3天浇水1次,另外每天早晚可向叶面喷水,以避免夏天烈日暴晒。由于不同地区气候不一样,因此芦荟浇水要灵活掌握。
4.光照:
芦荟需要充足的阳光,但在高温期让烈日直射会使芦荟停止生长,初植的芦荟不宜多晒太阳。5.基肥和追肥:
芦荟不仅需要N、P、K,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一般盆栽施肥采用基肥和追肥两种形式。基肥是指盆土中所固有的肥,一般用有机肥与基质混合配制。要尽量使用已发酵的有机肥,否则,会造成烧苗。有机肥原料宜采用饼肥、鸡粪、堆肥等。在装盆前,将基质与发酵过的有机肥充分混合,基质与有机肥料的比例为10∶1左右。追肥在装盆以后芦荟生长期间进行,追肥要将肥液稀释后再使用,一般采用不超过2%的尿素或1%的过磷酸钙上清水溶液进行浇施。追肥也可以采用发酵过的有机肥用水稀释进行,这种追肥效果也很好。在追肥时,肥液不宜过浓,否则会产生“肥害”。特别是采用叶面喷施的根外追肥时,肥料浓度不宜超过0.1%。追肥一般可以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
三、芦荟的繁殖:
芦荟虽然也能开花结籽,但是这样繁殖很慢。除了培育新品种外,芦荟一般都采用幼苗移栽或扦插技术等进行无性繁殖,其中,较先进的技术是组织培养。一般家庭可采用扦插方法进行芦荟繁殖。通常用来移栽扦插的幼苗是用根部生长的新株,在春秋两季进行最为适宜,因为气温在20-25℃时,芦荟发根速度快,缓苗期短,成活率高。新插的小芽要求土壤要有一定的透气性,生根期不宜多浇水,还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扦插头几天,叶片有些发黄,这是正常现象,生根后会自然返青。为防止无根的小芽腐烂,除要控制浇水外,也可以先将小芽晾一晾,使切口干燥再插入土中,呆要掌握芦荟扦插的这些特点,家庭芦荟繁殖,一般人都可以操作,而且成活率较高。
也许有些帮助
㈡ 为什么我种的芦荟总是根特别细,而上面
芦荟的根就是很细的,很正常
你是不是说主干,下面比较细,
而上面比较粗,如果是这样,也是正常现象
很多芦荟都是这样,新生长的主干粗,
老的一般不变,没有新的部分那么粗
㈢ 怎样使芦荟长得又快又粗
使芦荟长得又快又粗的方法如下:
1、温度、光照: 芦荟多喜光照,在生产季节最好放室外通风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热的季节要适当遮光,冬季应放在高于5℃向阳的地方即可安全过冬。
2、浇水: 芦荟最怕长期积水,土壤过湿则根部缺氧而腐烂枯死,平时向叶片喷雾或淋水,保持销湿即要,待盆土过干时浇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干燥,否则在低温阴湿的环境下极易烂根烂叶。
3、土肥: 芦荟适应性广,但栽植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以沙质壤土为好。一般采用腐叶土和粗砂各半再掺点腐熟的马粪、粪干,鸡鸭粪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长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则生长更好,不宜施过浓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烂根。
4、换盆: 每2-3年应换盆一次。换盆应在春季4月进行,其他季节也可但管理不当易枯死。换盆可换大一号的盆,将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时剔除烂根。盆垫瓦片,上垫2-3厘米炉灰渣、石子、砖块等作排水层,上垫一层培养土,然后放正植株,周围填满新土,轻轻墩实,浇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为度。
5、繁殖: 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扦插可于春季3-4月进行,插条选10-25厘米长的壮枝,切口用利刀削平,涂抹新高脂膜母液于修剪伤口,可防病菌侵入,防止烂根,去掉底部左右两叶片,放置干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干硬,形成坚硬膜后植于掺有少量培养土的粗砂中。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湿即可,放半阴的环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后可全天见光,但不能强光直射,两月后重新上盆单独栽植。分盆繁殖可于3-4月进行,将过密,带根植株用利刀与主根切开,涂抹新高脂膜母液于修剪伤口,可防病菌侵入,防止烂根,另植新盆即可,第一周不必浇水,待伤口结膜后再浇透水。管理同成株。
㈣ 芦荟太大了,下面的茎支撑不住了,怎么办
把主干干枯的地方都截掉,重新养殖上面的小芦荟,长大会成一墩芦荟。也可以更换大盆,在盆内放和芦荟主干一样粗的竹竿再把它固定到竹竿上,这样不容易倒。
芦荟保水性好,耐旱不耐涝。首选土用砂土和苗圃土混合土栽培,不行就直接砂土也无妨。
如果是土的关系,换土把干枯的地方修理掉。如果桩子都枯透了就看看有没有分株直接养分株。只要记得移盆初期最好只晒早晨的阳光,因为根还没长全,容易失水。
(4)芦荟上面粗怎么办扩展阅读:
芦荟好养活,只要日光充足,水量适中即可,春秋两季要施以氮钾磷肥,可以帮助芦荟生长。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可以将其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待其长出根之后再进行正常的浇水施肥养殖。
应根据芦荟的大小选用合适的花盆。如果芦荟大而盆小,就会限制芦荟的生长。如果芦荟小而盆大,就头轻脚重。另外,由于芦荟小而盆大,每次浇水后不见干,会造成烂根。
在种植之前,可以在要换的花盆的透水孔处用类似于瓦片一样的物体压住,这样可以保证透水孔不会堵住,也可以防止泥土弄脏客厅阳台。在冬天芦荟不需要浇水,其他季节不干不浇,干则浇透。也可以在芦荟的叶面上洒水。
㈤ 芦荟上面大,下面小怎么办
大一点的芦荟都是这个样,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比较好,土不干不浇水土干一点没关系,比较耐旱 怕涝
㈥ 大家帮忙看一下,这芦荟长得太高了,下面细上面粗,一碰就晃!刚才差点倒了!这可怎么办还有就是我想把
看图中下面细上面粗,植株不墩实,用木棍支撑不解决根本问题。可把芦荟植株从中下部截断,把上面部分重新扦插。别舍不得噢。等长新根,不再头重脚轻,植株还不会衰老,这样植株才有机会长得更高、更大。象图片中芦荟分蘖应及时除去,避免影响在植株生长。
㈦ 芦荟要怎么养才能长的又大粗
使芦荟长得又快又粗的方法如下: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的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水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公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使芦荟生长不良。
2.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
3.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4.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以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窒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上十天半月它才会慢慢适应阳光下茁壮成长。
5.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拓展资料
喜热畏寒:它适宜生长温度在20℃左右,低于零度即会受冻,10℃左右生长近于停顿,因此在温州冬天最好种在暖棚中,种在盆中的冬天要放在朝南避风向阳处或室内,减少冻害。栽植用的土壤最好是沙性土,如是粘性黄泥,宜加入一半砂子,促进疏松透气,有利排水。
芦荟是生长在沙漠的植物,它耐旱忌湿:沙漠中很少有水,因此芦荟被称为"旱不死的植物",掘起后在太阳下晒几天也不会干枯,所以不浇少浇水影响不大,但土中积水,往往烂根淹死。
喜欢阳光:沙漠中几乎没有阴雨天,终日在强烈阳光下。种植地段应能晒到太阳,如长期放在不见天日之处,生长细小瘦弱,但在高温季节还是要避免强阳光照射。适当施肥:肥料少也能生长,但适当施肥,生长旺盛。施肥应以氮肥为主。但最好在移栽时施入有机肥,这样就不用在中间施肥了。
参考资料
1、温度、光照:芦荟多喜光照,在生产季节最好放室外通风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热的季节要适当遮光,冬季应放在高于5℃向阳的地方即可安全过冬。
2、浇水:芦荟最怕长期积水,土壤过湿则根部缺氧而腐烂枯死,平时向叶片喷雾或淋水,保持销湿即要,待盆土过干时浇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干燥,否则在低温阴湿的环境下极易烂根烂叶。
3、土肥:芦荟适应性广,但栽植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以沙质壤土为好。一般采用腐叶土和粗砂各半再掺点腐熟的马粪、粪干,鸡鸭粪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长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则生长更好,不宜施过浓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烂根。
4、换盆:每2-3年应换盆一次。换盆应在春季4月进行,其他季节也可但管理不当易枯死。换盆可换大一号的盆,将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时剔除烂根。
盆垫瓦片,上垫2-3厘米炉灰渣、石子、砖块等作排水层,上垫一层培养土,然后放正植株,周围填满新土,轻轻墩实,浇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为度。
㈧ 芦荟根部很细,上部却越长越粗,叶子也越来越肥厚,
是因为你原先采它的叶子了 下面没有叶子所以就细 上面有叶子就越粗越厚 你可以 1 多覆土 2 从变化出斩断,使之下部重发, 上部发根,不知你能否操作。
㈨ 芦荟要怎么养才能长的又大粗
参考资料
1、温度、光照: 芦荟多喜光照,在生产季节最好放室外通风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热的季节要适当遮光,冬季应放在高于5℃向阳的地方即可安全过冬。
2、浇水: 芦荟最怕长期积水,土壤过湿则根部缺氧而腐烂枯死,平时向叶片喷雾或淋水,保持销湿即要,待盆土过干时浇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干燥,否则在低温阴湿的环境下极易烂根烂叶。
3、土肥: 芦荟适应性广,但栽植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以沙质壤土为好。一般采用腐叶土和粗砂各半再掺点腐熟的马粪、粪干,鸡鸭粪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长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则生长更好,不宜施过浓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烂根。
4、换盆: 每2-3年应换盆一次。换盆应在春季4月进行,其他季节也可但管理不当易枯死。换盆可换大一号的盆,将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时剔除烂根。
盆垫瓦片,上垫2-3厘米炉灰渣、石子、砖块等作排水层,上垫一层培养土,然后放正植株,周围填满新土,轻轻墩实,浇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为度。
㈩ 怎样使芦荟长得又快又粗
芦荟无所谓的,其实长长长粗都可以,如果你确实觉得长长不好看的话,几个建议.1,自己做点花肥,弄个桶,收集枯枝枯叶,装满后在面上撒点土,浇点水,放置一个月,不过这段时间温度低,放一个半月都可以。2,控制顶端优势,把最中间的一根的顶端剪掉,不用太多,一点点就ok了。基本就没问题了,芦荟非常好养的.。
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不仅要施肥,同时还要保证芦荟的生长温度,芦荟怕冷,怕积水、喜光照、喜松土。
这样芦荟就会更好的生长,配合良好的施肥,自然叶子就茁壮了。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