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芦荟是什么品种
㈠ 长得像芦荟,边缘带刺,中间带白点的植物叫什么名字
翠花掌
翠花掌(学名:Gonialoe variegata (L.) Boatwr. & J.C.Manning[1]),阿福花科什锦芦荟属[2][1][3],多年生植物。原产于非洲。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耐半荫,不耐寒,忌高温多湿。翠花掌叶色斑斓,花朵鲜艳,是一种既可观叶、又能赏花的小型观赏芦荟。
别名:什锦芦荟、蛇皮掌、千代田锦、斑纹芦荟、虎皮三角掌、燕尾芦荟、斑叶芦荟、花叶芦荟、斑马兰、翠花芦荟、千代田锦芦荟、千代田之光、三角芦荟等
㈡ 带刺的芦荟有什么作用!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蒽醌类又名安特拉归农综合体,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主要存在于汁液里。不过,芦荟的表皮含有大黄素,可以令服用者腹泻,及令孕妇流产,因此芦荟必须去皮食用。
味苦性寒,清肝热、通便、杀虫;此外还用于头痛、大便秘结、小儿惊痫、疳疡疖肿、烧烫伤、癣疮、痔、萎缩性鼻炎、瘰、肝炎、胆道结石、湿癣等。但众多品种之中,只有数个品种可作食用或外用,其中药用价值最佳的品种为翠叶芦荟。
食用价值
并非所有的芦荟都可以药用、食用,其中可药用的只有10多种,而可食用的仅有几种,中国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日本木剑式芦荟食用情况较多,但每次食用的量要有限制。
被国际认可用于食品加工的只有库拉索芦荟凝胶,这种凝胶是以库拉索芦荟叶片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漂烫、杀菌等步骤制成无色透明至乳白色凝胶,可用于各类食品。但食用库拉索芦荟制成的芦荟产品时仍需慎重,因为芦荟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虽可刺激大肠蠕动缓解便秘,但如摄入量太大,则可能引起较强的腹泻。所以,并非人人都可食用。
生态价值
绿色植物对居室的污染空气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美国科学家威廉·沃维尔经过多年测试,发现各种色植物都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养料,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可以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同时配合空气净化喷雾水可快速分解空气中甲醛,达到快速入住标准。
芦荟属为百合科(Liliaceae)的一属,灌木状肉质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原产于非洲。植株多无茎;叶簇生于基部呈莲座状。有几个种的叶锐尖,带刺;花黄或红色,总状花序,花、叶均美观,可供观赏。有些种的汁液可供制作化妆品、泻药和烫伤药。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南非尤盛。
芦荟属一般归于百合科,亦有归入独尾草科或芦荟科的,有记载的约500-600种,若加上变种,杂交种则更多。在中国最常见的芦荟为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植物。茎短或明显。叶肉质,呈莲座状簇生或有时二列着生,先端锐尖,边缘常有硬齿或刺。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花被圆筒状,有时稍弯曲;通常外轮3枚花被片合生至中部;雄蕊6,着生于基部;花丝较长,花药背着;花柱细长,柱头小。蒴果具多数种子。
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茎较短。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萼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生长环境
土质: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的生长不良。[3]
温度:芦荟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在5℃左右停止生长,它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中国的3~10月份,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这个温度。利用大棚保温栽培将解决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芦荟的越冬问题。
水分:芦荟和所有植物一样,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㈢ 芦荟带刺是什么品种
所有芦荟都有刺,发个图片过来确认。。
㈣ 带刺的芦荟有什么用途和不带刺的有区别吗
真正的芦荟叶片都有刺,多少、长短不同而已。芦荟是集食用、药用、美容、观赏于一身植物新星。其泌出物(主要有效成分是芦荟素等葱醌类物质)已广泛应用到医药和日化中。芦荟在中国民间就被作为美容、护发和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芦荟胶对蚊叮有一定的止痒作用。芦荟汁液还可以治疗烧烫伤。
㈤ 长的有点像芦荟但是叶上带刺的是什么植物
芦荟的近亲或变种吧
㈥ 芦荟属于有刺植物
芦荟是有刺植物,芦荟叶片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
拓展资料
芦荟的养殖应注意:
(1)芦荟生长较快,应在每年春季出室时换一次盆。盆土可用腐叶土3份、园13份、河沙4份或腐叶土3份、园土2份、河沙3份、珍珠岩2份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并施入少量充分腐熟的鸡粪、骨粉、油渣等有机肥料作基肥。
(2)若每年换一次培养土,养分充足时,生长期间可不施追肥或少施追肥。夏秋两季生长最快,可每15~20天施1次“沃叶水溶肥”。冬春季节可不施肥。
(3)夏季是芦荟的生长旺季,应注意水肥的供应。阳光较强时应适当遮去中午的光照。芦荟不能与喜湿的植物放在一起培养。开花时不使土壤过分干即可。
(4)秋季保证充足的光照,适当浇水。芦荟不耐寒,气温下降后应及时移人有光照的封闭阳台内或房间内,注意控水,使盆土干而不燥。
(5)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10天后再逐渐增加光照。家庭盆栽,春、秋季节放在阳台或室外窗台上接受阳光直射则生长健壮;夏季移至通风良好的半阴处;冬季放室内光照充足的地方,室温不低于10℃为宜。
(6)芦荟要求全年接受充分的阳光。在春季最好移出室外,摆在南面的阳台上,或置于南窗的窗台上,但要避免雨淋。芦荟虽然不喜过湿,但在生长期间,特别是强光照射下,需要充足的水分。若要促进植株向四周伸展,可以把中心部生长过密的叶子均匀地切去一些,这样做也不使植株在强光照射下,由于叶子的密度过大而出现霉烂。
㈦ 芦荟叶片上一点刺都不带的他是哪种芦荟
库拉索芦荟吧 可以美容
㈧ 叶子边缘带刺。有点白,叶片厚是什么品种的芦荟
皂草芦荟,又名皂质芦荟、花叶芦荟
皂草芦荟的叶汁如肥皂水一样,十分滑腻;叶片薄,其上花纹和斑点极多。皂草芦荟也未被载入药典,但被证明外用治疗风湿症效果很好,新鲜叶汁也有一定护肤作用。皂草芦荟的形态特点是,茎高30cm左右,叶片比木芦荟大。耐寒性较强,地下有发达的葡匐茎,可用于繁殖新植株用。皂质芦荟有许多变种,如广叶皂质芦荟,主要用于观赏,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较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皂质芦荟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正背面生长有不规则的白黄色斑纹,从幼苗到成株斑纹不褪。几乎无茎,叶从生。春开橙色花。和其它大多数芦荟不同之处是叶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所以无苦味,无通便效果。对外伤、皮肤病、美容效果好,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叶肉碱性强,内服易引起“烧心”,对溃疡病治疗效果明显。
㈨ 比芦荟的叶要小,很细,有斑点,带刺,像芦荟,是什么植物
……就是芦荟……
中国芦荟(学名:Aloe chinensis Baker),是百合科下的一种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又称斑纹芦荟。也称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名实图考》),蔑草、龙蔑草、龙角、乌七。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
植株全高约80cm。叶近2列簇生,线状披针形,有黄斑,肉质多汁。长15-35cm。边缘有刺状小齿。花葶高达70cm总状花序有花数10朵,花黄绿色,有红斑,花期夏秋。
中国芦荟的根为须根。茎短,直立。叶簇生顶
部,螺旋状排列,有时为二列排列。叶子肥厚,叶片披针形。叶长30-80厘米,叶宽3-16厘米,叶厚2.5-6厘米,叶子先端渐尖,基部略抱茎。叶片浅
绿色,有时有浅白色斑点大而明显,随着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缘有刺状齿。花为总状花序,高40-80厘米,花疏散,呈黄色,有时为紫色或带斑点,
外有膜质苞片。花被筒状,中部以上6裂,雄蕊6枚,子房上位。果为蒴果,三角形,长约0.8厘米。花期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