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白卡是哪个纸厂
㈠ 云帆白卡纸是哪个纸厂出的
云帆白卡纸是山东博汇纸业家纸厂出的。因为打开网页,搜索云帆白卡纸,了解消息可以知道云帆白卡纸是山东博汇纸业家纸厂出的。
㈡ (纸)白底白板和白卡有什么区别
白卡是纸的一个种类,而白底白板是指的颜色!!不是一个概念!!
资料供你参考:
2000年国内进口铜版纸价为10000元/吨,国内铜版纸价为8500-9000元/吨。2000-2002年国内铜版纸厂金东、紫兴、大宇等陆续投产,产量大幅增加,而同期进口纸仍保持每年100万吨的进口量,国内铜版纸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状况,同时韩国、日本向中国低价出口铜版纸,迫使国内铜版纸价格一路下滑。2003年8月6日铜版纸反倾销终裁结果中方胜诉,进口量减少40%,总量不足60万吨。2003年年初开始铜版纸价格逐步上涨,至3月份为7200-7300元/吨,4月份后非典原因,铜版纸消费量锐减,各生产厂库存急居加大,铜版纸价格大幅下降,价格下跌600-700元/吨,部分厂家铜版纸价格已跌至6000元/吨以下。7月份非典结束后,各纸厂考虑库存太市场原因,纸价上涨缓慢,国内经过非典后经济复苏强劲,消费量增加,至年底国内各企业的库存整体下降。2004年国内铜版纸企业无新增的生产能力,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国内铜版纸消费量每年递增10-15%,预计将增加30万吨左右的需求,2004年国内铜版纸总需求为250万吨左右。铜版纸市场总体供需平衡,需略大于求,将通过国内进出口量进行调节,供需情况变化是2004年铜版纸价格上涨的基础。
另外很多人认为这次铜版纸价格上涨幅度太大,怀疑是不是有“价格联盟”之嫌,其实铜版纸的价格涨幅涨的测算,我们应扣除2003年非典对铜版纸价格已接近甚至低于双胶纸价格,这样的低价格是背离价值规律的。现在的价格涨幅应当以非典前的7200-7300元/吨为基准,考虑成本及费用变化进行涨幅测算,才是价格与价值相匹配的,从成本的角度看目前价格是较为合理的,并不存在市场炒作的情况。
2000年年初国际浆价为650-700美金/吨,国内铜版纸价为8500-9000元/吨,而现在国际浆由最底谷时的价格上涨为620美金/吨,国内铜版纸价也在7800-8000元左右,所以,原料价格的上涨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最重要的是供需的变化影响最直接。今年白板、白卡等产品价格难于上涨,甚至国内新闻纸价格下降,与国内大规模产能增加及市场供需变化都有很直接的关系。
今年4、5月份是铜版纸消费的旺季,纸价上涨除了受成本的影响外,主要还受供需变化的影响,估计今后纸价上涨将与成本变化趋于一个平衡的价格变化趋势。
潘寿松 (金东纸业):
这一次涨价主要是基于浆价的持续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能源短缺、运费增加等各方面引起的。而且,去年的价格一直处于低谷,现在是该上涨的时候了。这也是正常价格规律的反映。
目前,铜版纸价格还会上涨。金东铜版纸最近还会有一次涨价,会最终突破9000元/吨。至于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这还要看市场的情况。
张穗玲 (广东省造纸协会秘书长):
最近,不少纸品的价格确实是涨了,这主要是由国际纸浆价格的上升引起的。由于国内木材资源不足,因而不少造纸企业采用了进口纸浆作为造纸原材料,此番国际浆价上涨,难免会使得企业的造纸成本上升。
另外,高档次的纸品价格上升的幅度比较大。举个例子,比如铜版纸,90%左右都会采用国外进口纸浆,因而受到的冲击自然大得多。目前铜版纸的价格自春节到现在,每吨价格已经涨了1000多元。
㈢ 中国最大的造纸厂是哪个
晨鸣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造林、制浆、造纸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国首家A、B、H三种股票上市公司,拥有武汉晨鸣、湛江晨鸣、江西晨鸣、吉林晨鸣等10多家生产子公司。总资产500多亿元,年纸品生产能力实现600万吨,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纸业30强,被评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的50家蓝筹公司之一, “晨鸣”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目前,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多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造纸生产线,主导产品为高档铜版纸、白卡纸、轻涂纸、新闻纸、双胶纸、电话号簿纸、静电复印纸、箱板纸、书写纸、高密度纤维板、强化木地板等,其中7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23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4种产品列入“国家免检产品”,产品远销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连续10多年保持全国同行业首位,在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和FSC-COC体系认证,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轻工业全国十佳企业、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50余项。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晨鸣集团致力于建设绿色生态、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造纸企业,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两三年内,公司产能、效益实现翻番,跻身世界造纸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