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芦荟用量过大会怎么样
A. 芦荟胶囊长期吃对身体有害吗
芦荟胶囊属于保健品,当然特别标注为药品的除外。一般的芦荟胶囊主要用于美容养颜、调节肠胃以及排毒通便。既然是保健品,长期服用当然可以增强免疫力,但是有可能会使人体对芦荟粉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所以最好根据说明合理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十二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
(1)中药芦荟用量过大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经常吃芦荟排毒养颜胶囊的话是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的,注意饮食营养,多休息,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节制用药为好。常吃排毒养颜胶囊直接的后果是,以后如果没有吃,可能会出现便秘,形成依赖性。
另外服用芦荟产生副作用多因芦荟大寒的特性,表现主要是过食寒凉导致的阳虚气虚:如畏寒怕冷、手脚发凉、体质虚弱无力、腰痛肾痛、精神不振、嗜睡无力;凌晨腹泻,或者便秘;小便浓黄、夜尿频多;身浮肿,记忆力减退、脑力不济;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面部色青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十二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
参考资料:芦荟_网络
B. 很多护肤品的成分都有芦荟,芦荟是一种药吗有什么作用
芦荟是一味中药,主要的功效是泻下通便,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
芦荟出自《药性论》,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库拉索芦荟或好角芦荟的叶汁经浓缩后的干燥物。
主产于非洲,我国华南地区也常有栽培。全年可割叶经加工后直接入药。味苦,性寒。归大肠及肝经。
③芦荟粉局部撒敷,或用消毒棉(或油纱布)取其粉堵压出血部位,可治疗外伤出血、小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及牙龈出血等。
C. 长期吃芦荟胶囊对人体有影响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1.引起消化不良 芦荟中含有极为丰富的铁,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铁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2.促使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铁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大量食用芦荟,摄入过多的铁,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希望采纳
D. 长时间服用中药的芦荟粉,有什么副作用吗
看你为什么吃芦荟粉啊?它是寒凉药,不可久服,用久了可能会影响你身体阴阳平衡,引起其它病
E. 长时间服用中药的芦荟粉,有什么副作用吗
看你为什么吃
芦荟粉
啊?它是寒凉药,不可久服,用久了可能会影响你身体
阴阳平衡
,引起其它病
F. 芦荟胶囊吃多了会怎么样
中毒 这种东西每天的摄入量是有限的
下面是查到的 供参考吧
芦荟及芦荟制品的铁含量比较高,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芦荟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等。中医理论认为,芦荟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芦荟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问题1:引起消化不良
芦荟中含有极为丰富的铁,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铁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问题2:促使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铁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长期食用芦荟,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芦荟,摄入过多的铁,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问题3: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德国资深专家指出,芦荟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问题4:导致碘缺乏
芦荟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芦荟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问题5:促使痛风发作
芦荟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G. 芦荟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吗
取芦荟叶片的新鲜过滤汁液服用,大人每次1匙,每天2-3次,小孩子和老人用量可酌减。在服用芦荟鲜汁时也可加入适量的砂糖、柠檬酸果汁等,以改善适口性。成年女性,每天可服用长3厘米、宽4厘米的芦荟叶肉1块。强壮男性,可适当增加(一般可加10%~20%)。小孩和老人,则应酌情减少。妊娠和经期的妇女应避免服用芦荟!!!!!!!!!!!!!
专家提醒:可食用芦荟仅几种 多服芦荟会中毒
芦荟有500多个品种,但可以入药的只有十几种,可以食用的只有几种。华芦荟、上海农学院培育的上农大叶芦荟等可作为食物食用,而作为观赏植物的芦荟一般不能入药、食用,如不夜城芦荟、翠花掌。作为蔬菜食用的芦荟,依然有一定量的限制,而且必须去皮。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杨建荣教授提醒说,目前的研究表明,芦荟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在抗癌、美容等方面确有其独特疗效。然而,不同品种的芦荟,药性、药效有很大差别,不同体质的人使用芦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芦荟含有的芦荟大黄素有“泄下通便”之效,吃多了导致腹泻。体质虚弱者和少年儿童过量食用,可出现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红肿、皮肤粗糙等现象,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芦荟能使女性内脏器官充血,促进子宫运动,孕、经期妇女服用容易引起腹痛、导致流血或严重出血。患有痔疮出血、鼻出血的患者,也不要服用芦荟,否则,会引起病情恶化。 中医用药规定,芦荟内服一般不宜超过5克,中毒量为9-15克,毒症状多在8-12小时内出现,轻者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剧烈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出血性胃炎等,严重者则由于对肾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中毒后可引起急性肾炎,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若孕妇服之过量则容易引起流产。 芦荟品种繁多,但长久以来被认为具有保健效果和可食用的芦荟却只局限在几个品种。
库拉索芦荟
又称翠叶芦荟或美国芦荟。平均每株有12~15片叶子,呈螺旋状排列,叶片宽厚汁多,呈粉绿色并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子四周长菜刺状小齿。
特性:可用于医学、美容和食用。其原汁、浓缩汁及结晶粉,可作为各种保健食品的原料。因其含丰富的胶质,对皮肤的保健和美容具有十分显着的效果,所以也常作为美容化妆品的原料。
木立芦荟
又名小木芦荟,亦称日本芦荟、木剑芦荟、树芦荟,因其外形如直立的树木而得名。叶子呈灰绿色细而长、凝胶含量少,除了可以生吃、打果汁外,也适合做成食用的家庭菜,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木立芦荟很早就被视为民间药草而广受欢迎,目前被认为是最好的药用芦荟品种,已在日本和许多国家投入商业化生产。
特性:可用于医学、美容和食用。
中国芦荟
又称斑纹芦荟,是库芦荟的变种。其茎短,幼苗叶成两列,叶面叶背都有白色斑点,不随叶子的生长成而褪色。分株能力极强,有较强的适应性。
特性: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嫩叶可做芦荟色拉的原料食用。
开普芦荟
又称好望角芦荟。其茎直立,高度可达3—6米,叶长60—80厘米,叶子可达30—50片、大而坚硬、带有尖刺、深绿色至蓝绿色,无侧枝。
特性:可用于医学上。世界各国的许多药典中记录的芦荟都是开普芦荟。它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
皂质芦荟
茎杆短,绿叶长达50厘米左右稍向下弯,叶上有美丽的白色斑条纹,纹理清楚,叶片宽大肉质厚,含凝胶质较多,药性缓和,在民间常作药用,但在药典中没有记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特性:可作药用,也可用于美容。
H. 芦荟用量一般多少克
一般食用芦荟9—15克就可发生中毒,吃多了会造成上吐下泻,成人每天不能超过30克。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多肉质植物,原产于非洲南部,属内共有500多个品种。芦荟含有搜索数十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2、B6、B12)以及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且有清热通便、杀虫、生肌治伤、抗菌消炎等功效。食用新鲜芦荟是自然保健的好办法。具体食用方法有生嚼芦荟叶肉、饮芦荟法、饮芦荟鲜叶茶、饮芦荟酒(参照其他水果浸酒法,一般与50度白酒按1∶1.2的比例调制,存放3~4周后即可饮用)等。
芦荟纵然有千般好,但食用时必须注意:成人以每天服食15克鲜叶为宜,少儿、老人等酌减20%~50%;便秘者可略多吃,以便更起效;体质虚寒、脾胃虚弱者少食为妙;孕妇和经期中的妇女绝对不能食用,因为芦荟可扩大末梢神经毛细血管,促进子宫运动,引发严重出血甚至导致流产。
芦荟有300多个品种,可以入药的只有十多种,而可食用的仅有几种,主要能食用的三种有库拉索芦荟(又称美国芦荟、翠叶芦荟),木立芦荟(又称日本芦荟)和中国芦荟(又称斑纹芦荟、中华芦荟),还有两种可用于药用的芦荟有开普芦荟(又称好望角芦荟、非洲芦荟),皂质芦荟。除了这几种,其他的一般只能观赏,不能药用,更不能当饭吃。
注意事项
由于各人体质不同,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天吃鲜叶30克左右是没有问题的,体质虚的人每天10至20克较为安全。由于食用芦荟引起的小泻对人不会产生严重危害,少吃或停吃则很快恢复无碍。
食用芦荟时应当先做皮试,如果没有异常现象,方能使用。因为有些人的体质对芦荟有过敏现象,如出现红肿、剌痛、起疙瘩、腹痛等,严重的腹部还会有灼热感。
I. 芦荟吃多了有哪些副作用芦荟的最佳食用量
芦荟吃多了有哪些副作用?
1、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芦荟可以加速食物的消化,那么就有通便的功效,若是大量食用的话,就会引发腹泻,不利于肠胃的健康。
2、发生食物中毒
芦荟中的所含的芦荟碱、芦荟泄甙这两种物质会刺激肠胃,那么就会引发恶心、呕吐等等的中毒症状。所以一定要适量的食用,不可过量。
3、加重肾脏负担
芦荟富含铁元素,一旦经过氧化,那么铁元素就会转化成氮废物,这种物质就需要经过肾脏排出,那么芦荟吃多了肾脏的负担是非常大的。
芦荟的最佳食用量?
作为中药材的芦荟叶汁的浓缩干燥物,口服剂量是每天2~5克。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身体较弱者应视具体情况而减少用量;如果服用过量、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重者出现出血性肠炎、便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孕妇会出现骨盆充血甚至流产等后果。
作为蔬菜食用的新鲜芦荟,其药性、作用较芦荟干燥物平和,但食用时依然有量的限制,一般常规用量为每天15克左右,体弱者应酌减,长期服用新鲜芦荟,也会导致月经量过多甚至流产等,所以不可长期超大量的食用。
J. 芦荟吃多了怎么办
芦荟为泻下通便的中药之一。芦荟属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夏、秋开淡橘红色花,有好望角芦荟(产非洲)、库拉索芦荟(产南美洲)和斑纹芦荟(产我国南方诸省区),为我国南方有毒植物。芦荟全株均含有毒成分芦荟碱和芦荟泻甙(芦荟大黄素甙)。入丸、散用每次1.5~4.5克,过量者可引起中毒发生。 症状 过量服用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出血性胃炎和肠炎、剧烈腹痛、腹泻,甚则失水和心脏遭到抑制而出现心动过缓,孕妇还会引起流产事故。 急救措施 1.立即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2.口服浓绿茶或3%鞣酸溶液洗胃; 3.鸡蛋清4~5个加入活性炭10克调服; 4.补液并纠正电解质失衡; 5.腹痛予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或予吗啡; 6.孕妇禁用吗啡,可予黄体酮、维生素E保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