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种的芦荟怎么养
Ⅰ 芦荟怎么养芦荟怎么浇水
芦荟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是非常受环境的盆栽植物,芦荟是比较好养的盆栽,但是也有好多朋友养不了多久就枯死了,还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看着跟徒长一样。 芦荟是属于非常容易养活的植物,但是想要养的又粗又壮,还是需要费一点小心思的,在养护芦荟的时候切忌不能浇水太多,盆内不能有积水,否则容易导致叶片腐烂、枯萎的情况。
总结:芦荟喜欢光照充足,温暖干燥的生长环境,耐干旱,耐半阴,但不耐寒,也不耐水涝,尤其怕土壤长期积水,所以平常养护的时候一定要放在能晒到阳光的位置,如果光照不足,就会导致芦荟叶片越变越薄,越变越窄。芦荟种植的时候建议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基质,如果土壤过于贫瘠又没有在生长季节施肥的话,芦荟下部叶片变干,并且叶片变薄变卷。最容易获取用来栽种芦荟的基质是腐叶土+园土+粗河沙颗粒,按照3:2:5的比例配置,可以让芦荟叶片长的又肥又厚,而且颜色青翠碧绿。
Ⅱ 家里养芦荟需要怎么养
芦荟的栽培技术
一、适宜的环境 。 芦荟天性喜阳,耐旱,而耐潮耐湿能力弱,畏寒;个大,体重,“头重脚轻”,风刮易倒,故芦荟栽培应选择在向阳、背风,地势干燥,利于排水,同时又交通便利的场所栽培。
二、理想的土壤。 芦荟是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生长起来的“沙漠中的百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需要准备特别的土壤;除粘土、板结地不适于芦荟健康生长外,对任何土壤都能适应。基于此,只要将土壤弄碎,加些沙土,使其具有良好的疏松性、透气性、排水性,芦荟就可旺盛的生长。沙土的作用是利于排水,防止根部腐烂;理想的芦荟种植土是一沼泽土和沙土为主,加入腐叶土、草灰、贝壳片,即可配成芦荟生长的理想土壤。
三、 栽培的要领。芦荟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栽培,但如在霜冻还没结束时期,梅雨季节或气温在30度以上的夏天种植的话,即使生命力再旺盛的芦荟,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芦荟种植应尽量避开这些时期,在不会结霜的5月份为佳。如果在花盆种,3--4月份就可以购买。而如有大棚或温室等有保温设施条件的则可以四季栽培。栽培时要注意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场所进行,注意把根部弄干净,尽量不伤及根部,根部过长部分要剪掉,之后防入苗坑或盆中,再轻轻放土,待土放毕后用手轻压表土,尔后浇水,一次浇透,此后一个月内无需再浇水。
四、 施肥的方法芦荟生长并不需很多的肥料,也不必担心芦荟会由于没有肥料而枯萎;倒是若施肥过多有腐烂其根、致其于死地的危险。故,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话,平时就根本不需施肥;如果是生地,需施些元肥,则可在栽植芦荟的半月前,在准备好的土里,掺入鸡粪和油粕,按1平方米500克比例将其混在土里,使其腐烂;9--10月份追肥,可将有机肥一小把施在芦荟根部稍远一点的地方即恰倒好处;较大的芦荟,则应2个月施肥一次;如想让其开花,则应每隔10天左右为其加些油垢、鸡粪、米糠之类的磷酸肥料;冬天(11--3月)是芦荟停止生长的时期,这个期间应停止施肥。
五、 浇水的要点芦荟叶子有贮水功能,其原本生长在沙漠之中,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如果种在土地里,深挖过的土壤既有排水能力,如果种在土地里,深挖过的土壤既有排水能力,也有保水能力,故无浇水的必要。当然,如长时间不下雨,土壤表面干裂,则应根据情况适时浇水;春天移植芦荟时,不宜给太多的水,可每隔5天浇一次水,如连续阴雨则需延长浇水天数;春季和秋季的夜间温度较低,为防止残留在土中的水分冻伤芦荟,浇水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反之,炎热的夏天,含在土中的水分被加热,地温上升太高会伤及芦荟根部,故不宜早上浇水,而应在日落之后进行;冬天,气候寒冷,芦荟进入休眠状态,应停止浇水。总之,芦荟种植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则会使有益成分、药效成分变淡,严重的会使根部腐烂,直到死亡,因此应特别留神。
六、 越冬的技术。芦荟产于南非,耐热怕冷,越冬是关键技术。根据我国情况,广东、广西、福建南部以南地区,不存在越冬防冻问题;而长江流域以南,则需建温室越冬;而庭院、阳台、室内盆栽芦荟,则可“日光越冬”,“干燥越冬”,即在进入11月份以后,注意将花盆移至室内阳光充足,晚上又较保暖的地方,或进入11月份后控制芦荟水分供应,待泥土完全干燥后,将芦荟拔出花盆,去土,用纸包好,置室内干燥、通风、保暖的地方,待到4月份,将其再移植至新的土壤中,它很快又会复苏并茁壮生长。
施肥方法 对盆栽芦荟来说,主要是采用基肥和追肥两种形式。基肥是在装盆前,将肥料与基质充分混合,一般基质中有机肥料的比例为10:1左右,拌匀,再一起装入盆中。用有机肥做基肥时,事先一定要进行完全充分的发酵,否则会产生烧苗现象,使盆栽芦荟受到伤害。
追肥 是在装盆以后,在芦荟生长期间进行。追肥要将肥液黧后再施用。一般采用浓度不超过2%的尿素或1%的过磷酸钙上清水溶液进行浇施。在追肥时,肥液不宜过浓,否则会产生“肥害”。特别是采用叶面喷施的根外追肥时,肥料浓度不得超过0.1%。追肥一般可以每隔20~30天进行1次,也可根据盆栽芦荟生长情况和不同季节进行追肥,一般春秋生长较快,可以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冬季生长慢,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浇水 盆栽芦荟对水分的要求与其他盆栽植物不同。芦荟耐干旱能力特强,甚至3~5个月不浇水,也不会干死。但也不能片面认为,芦荟喜欢干旱。虽然长期不浇水,芦荟还是活着,但是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干瘪无汁,利用价值也大大降低。所以,给芦荟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宜。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Ⅲ 芦荟怎么养
"不可能活了"还没有那么严重,"下边的叶子全蔫了"是"最近一个多月没见太阳"造成的。挽救的办法:
1、检查一下盆土是干?是湿?盆底留的小孔是否完全漏不出水?如果盆土很干,再摇一瑶
芦荟
躯干,如果没松动,不容易拔出来,说明
根系
还好,只是缺水,死不了;如果盆土是湿的,再加水,如果见盆底漏出水来,说明根系不会受涝,能充分汲受
有效水
,更死不了。(今后浇水就要不干不浇、浇就浇透)
2、将已充分浇好水的芦荟移至通风良好、每天有三四个小时
阳光照射
的凉台上,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就在天晴日子里:上午8点至11点、下午15点至18点搬出室外,接受阳光散射,蔫叶很快就会改观的。
3、起死回生:不论盆土是干是湿,只要主干是松动的,很容易拔出来,说明盆底漏洞全堵塞,漏不出水,根系长时间在积水中受涝,已腐烂,输送不了
养分
使
叶片
甘蔫。把整珠拔出后,如果芦蔸没烂,只要将烂根剪掉重栽就可以。如果芦蔸甚至连着芦蔸的茎都烂了,就把烂的部份全锯掉,
伤口
最好要平整,同时剥去20厘米以内的蔫叶,(剥叶时注意别伤及茎)把没有蔸的芦荟放置明亮通风良好的地方5至7天,待伤口结痂后,把它栽入不干不湿的泥盆内,放置明亮通风良好的地方,经常向
叶面
喷
点水
,盆土保持不干不湿,一个月之内便会生根并开始生长,如果浇水、施肥、
光照
、温度处理得当,它会突飞猛长。
Ⅳ 盆栽芦荟的养殖方法
盆栽芦荟的养殖方法
土壤:以沼泽土和河沙为主,加入适量腐叶土、草木灰和贝壳片,没有贝壳片,可加入少量骨粉。
光照:喜充足散射光,如果希望芦荟开花,则冬季室温需保持10℃以上。
温度:生长室温为15-35℃,安全越冬温度为5℃以上,低于0℃会发生冻害。
湿度:芦荟最适湿度为45%-85%。
浇水:芦荟耐旱不耐湿,通常每周浇水1-2次,夏季高温可每天浇水一次,冬季浇水只需将表面土壤浇湿即可,切记不能积水,否则可能导致烂根。
施肥: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平时可无需施肥。以液肥为主,用量适中。
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为主。分株繁殖:整个生长期都可进行,以春秋两季最好。芦荟的基部会长出许多小分株,切下后重新种植即可成活。扦插繁殖:对于分株发达和茎节容易伸长的芦荟品种特别适宜。在去除顶芽后,侧芽迅猛的发育,长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插穗。芦荟的扦插主要采用茎插和根插,叶插成功率较低。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和细菌性病害。以预防为主,如加强肥水管理和施用保护剂等。病害发生后,及时去除感染部位,以防止病害蔓延。并可以用内吸传导的治疗剂,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直接施用,能杀死芦荟体内的病原菌,并控制病害蔓延。
摆放:芦荟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幼苗盆栽可以置于书桌、案头、窗台等地方,中、大型盆栽可摆放在阳台、客厅、居室内。
Ⅳ 东向阳台应该如何养好芦荟
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的芦荟一般都是由小苗到大都是在人工提供的比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虽然芦荟的栽培难度不大,但是被我们栽培后环境往往没有之前的环境优越,特别是向东的阳台,如何才能让芦荟在东向阳台上长好呢?
芦荟
东向阳台光照较弱,可不遮荫。运回后置阳台内光照明亮而不直晒场地,保持盆土湿润,15~20天后逐步移至阳台面,此时很有可能叶色仍旧发暗,但已经经过一段适应时间,会很快恢复正常。浇水宜早晨或傍晚,喷水最好在晚上。7~10天转盆1次,月余追液肥1次,发现土壤板结浅中耕松土,随时拔除杂草。入秋后不干不浇水,籍前移入室内或封闭阳台光照充足场地,如仍需在东向阳台养护,盆土保持偏干,室温高也勿浇水,花盆外壁中下部无湿痕时再浇一次透水,浇水后室温不能低于12度,使其基本处于干旱的休眠状态。浇水、喷水水温需与室温基本相同,特别是喷水,如果水温过低,温差过大,会破坏表皮组织,造成干黄色斑点或斑块,造成斑点或斑块将无法弥补,室外自然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逐步移至阳台面有直晒光照场地,转入常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