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护肤品成分是属于哪个
Ⅰ 护肤品成分有哪些
1、鞣花酸。它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它除了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生成外,还表现出抗癌、抗氧化的特性。鞣花酸主要用于晒斑形成后的皮肤脱色,对于改善皮肤发炎后的色素沉着、黄褐斑、老年黄雀斑有很好的作用。
2、L-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抗坏血酸主要存在于柠檬类水果、绿叶蔬菜中,是很多爱美人士的美容必备品。由于抗坏血酸容易水解,大多数含这类成分的产品性质并不稳定。
3、曲酸。曲酸是一种霉菌的产物,自1988年开始在日本的护理品市场中被大量地用作皮肤增白剂。是一种较常用的皮肤美白剂,与其它美白剂搭配还可以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4、熊果苷。熊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梨叶和某些药草中的成分,它是一种脱色素,主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美容祛斑的作用。
5、凡士林,油脂类成分,不被皮肤吸收,可在皮肤表面形成油脂膜,防止角质层水分蒸发,起到封闭保湿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护肤品中含有保湿作用的是哪些成分?
人民网-祛斑美白总是没效果?你需要看懂护肤品成分表
Ⅱ 教你看懂护肤品成分表
教你看懂护肤品成分表
教你怎么看懂护肤品成分表,选择适合你的护肤品。成分往往会直接决定一款护肤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会去查看成分表了,但是也有人可能不太了解产品的成分表里的内容。下面就教你看懂护肤品成分表。
教你看懂护肤品成分表1
不管是什么“水”,它们都是水
很多产品为了突显自己“高大上”的特点,增加利润值,会在成分表的位“水”上玩文字游戏,比如“冰川水”、“深海水”、“矿物水”等。但按照相关规定,不管水源如何,护肤品中添加的水在成分表中只能简单的标注为“水”(即water),不能故弄玄虚误导消费者。另外,不管什么样的水,其本质都一样,就算发源地风景如何秀美,或是水源地如何知名,水对于肌肤改善的效果真的不大。
含酒精并非十恶不赦
很多人特别是敏感性肌肤看到护肤品成分表中带有“乙醇”(即酒精)二字就会从心里抵触。但其实,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一些不溶于水的成分必须借助酒精才能充分溶解,只要浓度适中,酒精并不会对肌肤造成刺激,还可以收敛炎症,提升保养品的渗透效果。
溶剂可以忽略
在护肤品成分表中,溶剂(如丁二醇、丙三醇)之类的成分并没有切实改善肌肤的效果,只能辅助起到保湿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但它们很安全,不会对肌肤造成刺激。
不要盲信透明质酸
对于干性肌肤来说,看到成分表中存在“透明质酸”就好像发现救命稻草一样。但透明质酸的作用很有局限性,且浓度通常都在1%一下,所以如果肌肤真的非常容易干燥,多使用一些含有油脂和细胞间质(神经酰胺)成分的`保养品更能起到切实的改善作用。
防腐系统是临界点
在保养品中,苯氧乙醇、山梨酸钾、羟苯甲酯、多元醇类等都是常见的防腐剂,通常会单独出现或是搭配添加形成防腐系统。这些防腐剂添加的浓度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能超过1%,换句话说,如果不属于“猛料”成分,那在防腐系统之后出现的成分,不管被修饰或是宣传的多么华丽,都属于可以不用考虑的鸡肋,对肌肤的改善效果微乎其微。
教你看懂护肤品成分表2
1、如果你需要保湿 ,你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透明质酸、甘油、丁二醇、神经酰胺、牛油果树、矿油、尿囊素、矿物元素等。
2、如果你需要美白 ,你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烟酰胺、曲酸、氨甲环酸、光果甘草提取物、熊果苷等。
3、如果你需要抗老 ,你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烟酰胺、胜肽、氨基酸肽、玻色因、神经酰胺、大豆异黄酮、酚类等。
4、如果你需要抗痘 ,你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羟基酸、水杨酸、辛酰水杨酸、过氧苯甲酰、杜鹃花酸、葡萄糖酸辛、烟酰胺等。
5、如果你需要舒缓 ,你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积雪草苷、神经酰胺、没药醇、卵磷脂、牛油果树、洋甘菊提取物、芦荟汁、甾醇等。
6、含有哪些成分的产品属于全效型产品?
抗坏血酸(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视黄醇(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烟酰胺、酵母滤液、凝血酸…………这些都属于较为全效的成分,只要达到一定的添加浓度,在美白、抗老、保湿方面都有出色的效果。
7、成分高端的产品一定好用吗?
在选择护肤品时不能只关注成分这一个方面,因为还有很多因素会决定一款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如原料品质、制作工艺、生产线标准、配方稳定性等。
8、哪些成分可能引起肌肤不适?
水杨酸、果酸、较高浓度的维生素C、维生素A、烟酰胺都有可能引起肌肤不适,所以如果肌肤较为敏感,很容易因刺激而泛红、刺痛,那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保养品之前最好先在小面积肌肤区域内试用,确保肌肤耐受后再大面积涂抹。另外不得不一提的是,不是什么肤质都最好不要使用含有苯甲类防腐剂成分的产品,这种防腐剂容易影响肌肤正常的屏障功能以及细胞新陈代谢,影响肌肤健康。
9、选购产品时除了看成分表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产品的质地以及气味会影响护肤时的愉悦感,而这也会间接影响产品效果的发挥,所以说,在选择那些有大厂牌品质保证产品的前提下,还要亲自试用,感受它与肌肤是否真的契合。更多美容护肤的知识请阅读:护肤品的正确使用顺序 让护肤事半功倍
Ⅲ 护肤品属于激素的成分有哪些
护肤品中的激素一般是糖皮质激素,这只是一个统称,具体可以分为七组:
第一组:倍他米松二丙酸脂,丙脂乌倍他索,醋酸双氟拉松;
第二组:醋酸双氟拉松,氯氟舒松,安西奈德,去羟米松;
第三组:0.5%曲安奈德,艾洛松(膏),氟替卡松,倍他米松;
第四组:醋酸肤轻松,戊酸氢化可的松膏,尤卓可0.1%曲安奈德,0.1%艾洛松(霜);
第五组:0.1曲安奈德霜,0.05%氟替卡松霜,0.2%戊酸氢化可的松膏;
第六组:泼尼卡酯,0.025%曲安奈德霜,0.01%醋酸肤轻松,0.05%地索奈德;
第七组:2.5%氢化可的松,1%氢化可的松,1%醋酸氢化可的松。
另外,长期的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护肤品,容易导致皮肤出现激素脸,激素脸的症状与普通过敏相似,但不同于普通的皮肤敏感或过敏。因为激素不仅严重破坏了皮肤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严重者还会影响整个身体健康,治疗则非常棘手。
Ⅳ 护肤品里含有什么成份才算好的
对于大多女性来说,化妆品护肤品等是每天离不开的东西。每天往脸上、身上涂的就乱七八糟一大堆。比如说,洗面奶、爽肤水、精华液、眼霜、BB、粉饼......简直数不胜数。
试想一下,化妆品中有成千上万种化学成分,有些甚至是对我们有害的。每天抹在我们的脸上,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调查发现,女性脸上平均每天要抹168种成分。所以买化妆品的时候,读懂成分表尤其重要。它可以让你知道你所买的到底有没有你所需要的功效,是否对自己有害。
今天荀草带你读懂这些“成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护肤品功能就是保湿,就先从保湿的成分说起吧。前方高能预警!
1,glycerin 甘油 。保湿和滋润。
2,petrolatum 凡士林。保湿和滋润。
3,dimethicone 二甲硅油。清爽。
4,lactobacillus 乳酸菌提取物。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5,cucumber friut extract 小黄瓜箤取。保湿、镇定。
6,sunflower seedcake 葵花籽箤取。消除自由基。
7,trehalose 海藻糖。保湿。
8,tocophryl acetate 维生素E。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和抗氧化。
9,silica 二氧化硅。给皮肤保护膜,锁住水分。
10,ceramide 神经酰胺。高效保湿,维持水油平衡。
11,oleth-10 油醇醚10、laureth-4 月桂醇4、laureth-23 月桂醇23 。乳化剂。只看名字荀草也是不明白究竟在化妆品中有啥作用。其实啊,乳化剂很多用于洗洁化妆品中,主要是起泡、洗净、增溶、润湿等作用。
12,phenoxyethanol 苯氧乙醇、methylparaben 苯甲酸甲酯。防腐剂
13,butylene glycol 丁二醇。清爽保湿
14,laminaria saccharina extract 海藻箤取。补水、保湿。
15,saccharomyces lysate extract 酵母箤取物。活化角质。
16,barely extract 大麦箤取。抗氧化。
17,caffeine 咖啡因。消除水肿
18,sodium hyaluronate 透明质酸。保湿、修复皮肤组织。
19,chamimlla recutita 洋甘菊箤取。镇静、消炎。
20,eastin 弹力蛋白。补充胶原蛋白。
21,collagen 胶原蛋白。维持皮肤弹性。
22,paraffium liquim 液体石蜡。顺滑保湿剂。
23,carbomer 卡波姆胶。增稠剂。
24,glucose 葡萄糖。保湿。
25,sodium palmoyl glutamate 棕榈酰谷氨基酸、sodium lauroyl glutamate 月桂酰谷氨基酸。表面剂。
26,talc 滑石粉。光滑控油。
27,potassium myristate 肉豆蔻酸钾。表面乳化剂
28,serine 丝氨酸。保湿。
29,allantoin 尿囊素。镇定、消炎、抗敏。
30,polyvinyl alcohol 聚乙烯醇。保湿、黏膜。
以上就是荀草为你整理的常见的成分,另外,含有下面这几种成分的化妆品要慎用。
美白化妆品中容易见到的成分:汞、曲酸、对苯二酚。汞也就是水银,对皮肤有快速美白的作用。短时间内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对皮肤的损伤特别大。渐渐皮肤衰老严重,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皮肤癌。
其实含有汞的化妆品起到的是毁容的作用,慎用啊慎用啊。这种化妆品是被国家禁止的,大家购买护肤品的时候一定要背面看看清楚。
曲酸,美白效果很强,从真菌中提取,有毒性。日本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物质会造成小白鼠的死亡,具有致癌性。
对苯二酸,很多美白、淡化雀斑的化妆品中普遍含有这种成分,但是它也具有致癌、损伤皮肤等危害。
铅,铅一般在彩妆中很常见。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使得妆容更持久不脱落。我们国家制定的标准是含量是小于万分之一,认为在这个范围内对人体无害。但是,其他国家如美国的化妆品含铅标准,比我国的标准范围还要低。
对于孕妇来说,含铅的化妆品是绝对禁用的。其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
小伙伴一定要擦亮眼睛再买化妆品哦,美很重要,但是健康第一呢。
Ⅳ 怎么看护肤品的成分
护肤品的成分都会在产品上注明的,并且正规产品都是经过药监局备案的,所有成分都会标明,并且一般蕴含成分越高在成分表中的位置也就越靠前,如果产品成分中出现了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或者是防腐成分,那么其含量也会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Ⅵ 怎么查护肤品的成分表
护肤品成分 1分钟让你会看护肤品的成分表
读懂成分表
一、护肤领域,无论是面霜、乳液、化妆水还是面膜,总体成分主要可以分为四种:主体成分、保湿剂、有效成分、防腐剂。
而且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护肤品的成分表应该按照成分的含量从多到少依次排列,所以你如果查看你手上的护肤品成分表会发现,水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二、成分表的主要规则
1、所有成分,都使用标准名称—INCI名称(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又称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如果暂时没有INCI名称,才使用俗名。
2、所有在中国出售的产品,都必须使用简体中文标注成分表
3、所有成分的排列顺序,按含量,浓度由高到低,依次降序排列。含量在1%以下的成分,可在最后一种含量大于等于1%的成分随意排列。
三、怎样判断不同成分的大致含量?
根据成分表的规则,是可以判断大致的成分含量的。
成分表的前半部分,含量较高;而防腐成分、香料含量通常不能超过一定的上限,一般含量是低于1%的;
一些常用的成分如透明质酸钠、卡波姆含量一定是小于1%的,像透明纸酸钠,含量达到1%的话,产品也许会粘稠到拉丝一米长,所以不可能高于这个比例。
含量 >1% 的才有用吗
大体来说,有这么几种情况:
1、有的功效成分确实在 1% 以上的时候效果比较好;
比如烟酰胺、维C及衍生物、果酸、水杨酸等等,他们常用的成分浓度基本都在 1% 以上,可以通过成分表来判断是作为主要功效成分还是主打辅助。
这类成分的话,一般是浓度越高越有刺激性,需要其他方面的平衡,而且更高的浓度也不一定就意味着更好的效果,也和配方、剂型关系非常大。
只能说这些成分大于1%会比较好,不见得越高越好,像是 10%含量的会比5%的好,也是不一定的。
2、不需要/不能添加到 1% 以上
这种其实也很多,有的是因为浓度太高了刺激性太高,也有的也许就是浓度太高了实在太贵。
A醇是典型的刺激性比较高的成分,因为作用的过程中会破坏皮肤屏障,所以大多数品牌都不太建议白天用,因为破坏屏障之后会更容易受到 UV 的伤害。
Ⅶ 如何查询护肤品成分
如何查询护肤品成分看懂护肤品成分表的方法
1、不管是什么“水”,它们都是水
很多产品为了突显自己“高大上”的特点,增加利润值,会在成分表的第一位“水”上玩文字游戏,比如“冰川水”、“深海水”、“矿物水”等。但按照相关规定,不管水源如何,护肤品中添加的水在成分表中只能简单的标注为“水”(即water),不能故弄玄虚误导消费者。另外,不管什么样的水,其本质都一样,就算发源地风景如何秀美,或是水源地如何知名,水对于肌肤改善的效果真的不大。
2、 含酒精并非十恶不赦
很多人特别是敏感性肌肤看到护肤品成分表中带有“乙醇”(即酒精)二字就会从心里抵触。但其实,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一些不溶于水的成分必须借助酒精才能充分溶解,只要浓度适中,酒精并不会对肌肤造成刺激,还可以收敛炎症,提升保养品的渗透效果。
3、溶剂可以忽略
在护肤品成分表中,溶剂(如丁二醇、丙三醇)之类的成分并没有切实改善肌肤的效果,只能辅助起到保湿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但它们很安全,不会对肌肤造成刺激。
4、防腐系统是临界点
在保养品中,苯氧乙醇、山梨酸钾、羟苯甲酯、多元醇类等都是常见的防腐剂,通常会单独出现或是搭配添加形成防腐系统。这些防腐剂添加的浓度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能超过1%,换句话说,如果不属于“猛料”成分,那在防腐系统之后出现的成分,不管被修饰或是宣传的多么华丽,都属于可以不用考虑的鸡肋,对肌肤的改善效果微乎其微。
5、浓稠是胶质成分的功劳
保养品浓稠并不能和高营养划等号,很多时候是靠添加胶质才实现的视觉假象。为了增加卖相,很多保养品中会加入大量胶质成分,比如黄原胶、卡波姆或是淀粉衍生物,这些成分能营造比较浓郁的质地外观和清爽的使用感,但事实上对肌肤无益也无害。
6、小心美白障眼法
如果你曾经留心就不难发现,在使用过某些品牌的美白面膜或是美白面霜之后,肌肤瞬间就焕亮起来,但你绝对不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产品本身的功效,而是其中加入了一些二氧化钛、云母等颗粒或矿物成分,这些经常出现在底妆中的成分添加在保养品中时只是厂商在玩视觉障眼法,在卸妆清洁之后,肌肤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
这些成分究竟有什么作用?
1、常见的护理成分:帮助皮肤更滋润、更紧致、更少皱纹
2、维生素C及衍生物:抗氧化、增强肌肤弹性、减淡皱纹等“全方位效能”
3、水杨酸:主要用于去角质
4、神经酰胺:保湿、锁水、抗老化
5、硫磺:帮助改善青春痘等特定皮肤问题
6、乙醇:俗称酒精,收敛皮肤、防御微生物
7、超氧化物歧化酶:俗称SOD,是一种能够清除人体多余自由基的抗氧化酶,能够有效缓解因外界环境不利因素(日晒、辐射、废气等)带来的肌肤问题。
如何通过成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养品?
1、如果需要保湿,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包含种类不限,达到浓度即可):透明质酸、甘油、丁二醇、神经酰胺、牛油果树、矿油、尿囊素、矿物元素等。
2、如果需要美白,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包含种类不限,达到浓度即可):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烟酰胺、曲酸、氨甲环酸、光果甘草提取物、熊果苷等。
3、如果需要抗老,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包含种类不限,达到浓度即可):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烟酰胺、胜肽、氨基酸肽、玻色因、神经酰胺、大豆异黄酮、酚类等。
4、如果需要抗痘,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包含种类不限,达到浓度即可):羟基酸、水杨酸、辛酰水杨酸、过氧苯甲酰、杜鹃花酸、葡萄糖酸辛、烟酰胺等。
5、如果需要舒缓,选择的保养品中应该含有这些成分(包含种类不限,达到浓度即可):积雪草苷、神经酰胺、没药醇、卵磷脂、牛油果树、洋甘菊提取物、芦荟汁、甾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