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鈉和酵母菌有什麼區別
A. 在固定化酵母生產酒精中氯化鈣和海藻酸鈉的作用是什麼
在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實驗中,氯化鈣溶液的作用是使膠體聚沉,形成穩定的凝膠珠。
海藻酸鈣是天然凝膠,由海藻酸鈉膠體溶液與氯化鈣反應,即可得到海藻酸鈣凝膠。由於它的親水性強,通透性能好,又可根據鈣的不同濃度,形成具有相當機械強度的海藻酸鈣凝膠。
(1)海藻酸鈉和酵母菌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氯化鈣由鈣和氯兩種元素組成,白色結晶物質,通常以粉末和顆粒的形式出售。氯化鈣具有鹹味,因此是許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也可以在飲料中找到。
氯化鈣的用途包括防止食物變質,人們常用它作為食物防腐劑,它還有助於保持食品的新鮮度,巴氏奶在加工過程中消解了大量的鈣,而添加少量的氯化鈣可以幫助凝固,氯化鈣也是乳酪很重要的添加劑,氯化鈣溶液可以用於冰箱,它是必不可少的冷卻劑。
氯化鈣在常溫下是固體狀態,在較低溫度下,可以溶於水和乙醇,由於它具有較強的吸潮特性,因此它應該始終密封在容器內儲存。如果該化合物暴露於氧氣,會變成液態的形式。它可以用來乾燥其他的有機液體,因此,有時候也作為乾燥劑使用。
該化合物有助於降低水的融化點,比其他化學成分融化冰塊的速度更快,因此在極度嚴寒的條件下,可以用在道路上和人行道上化解結冰,也被廣泛用於造紙工業的添加劑和製造業的染料。
B. 海藻酸鈉濃度低為什麼會使包埋的酵母細胞數目少
海藻酸鈉是膠體物質,濃度高包埋的效果好,濃度低包埋的效果不好,自然包埋的酵母菌細胞數目就少。
C. 海藻酸鈉在固化酵母細胞中的作用
看物各類與包埋式與程度\r\n情況細胞物肯定包埋入海藻酸鈉狹空隙些單細胞原物且體積需要些與酵母菌相宜酵母菌本身真核細胞體積與原物相部真核細胞包埋進都問題起任何實際用途
D. 酵母菌與海藻酸鈉凝膠珠的顏色和形狀
酵母菌呈乳白色或紅色,表面濕潤、粘稠,易被挑起。
細胞的形態通常有球形、卵圓形、臘腸形、橢圓形、檸檬形或藕節形等。比細菌的單細胞個體要大得多,一般為1~5微米′5~30微米。酵母菌無鞭毛,不能游動。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細胞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液泡、線粒體等,有的還具有微體。酵母菌的細胞形態酵母菌的細胞形態酵母菌細胞結構的顯微照片酵母菌的菌落。
藻酸鈉凝膠白色或淡黃色,膠體狀(想像一下果凍)
E. 關於海藻酸鈉的問題
那得看動物的各類與包埋的方式與程度。
正常情況下,多細胞動物肯定是無法包埋入海藻酸鈉狹小的空隙里的,只有一些單細胞的原生動物,而且體積需要小一些,與酵母菌相當為宜。因為酵母菌本身是真核細胞,體積與原生動物相當,因此大部分真核細胞包埋進去都問題不大,只是無法起到任何實際用途。
F. 為什麼要海藻酸鈉溶液冷卻後才能加入酵母細胞
海藻酸鈉溶液是做載體
如果不冷卻
冷遇熱易使酵母細胞破裂
影響實驗
希望可以幫助你
G. 在固定化酵母生產酒精中氯化鈣和海藻酸鈉的作用是什麼求大神幫助
氯化鈣增加酵母菌細胞壁的通透性,海藻酸鈉和氯化鈣可以配成硬一點的凝膠,使酵母菌更易固定
滿意請採納
H. 為什麼固定酵母菌實驗中,如果海藻酸鈉的濃度高,不易形成凝膠珠
稀一點的容易滴下,略有粘滯,形成球狀,可能帶細絲尾巴。
稠了跟鼻涕一樣在操作時很不方便,影響品質的因素:
高濃度海藻酸鈉混合菌液麻煩,要多攪拌。多攪拌後又帶入氣泡,氣泡裹在高濃度海藻酸鈉,根本去不掉,在注射時影響凝膠珠品質。
高濃度海藻酸鈉只能用粗針頭注射,針頭粗也會粘著,難促使形成液滴。
當然,主要原因是高濃度海藻酸鈉不易形成滴狀下落,形成條狀,品相極差。
濃度高海藻酸鈉形成的凝膠珠比濃度低海藻酸鈉的大。(稀的容易滴下)
滴下後不易形成凝膠珠的原因:
CaCl2溶液要求比剛好的濃度略高一些。
CaCl2相對於高濃度海藻酸鈉鈉太稀,海藻酸鈉不能及時定形。
I. 酵母菌的固定化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大概的回憶,沒有數據
海藻酸鈉固定酵母細胞
一、准備
1.對於要用到的酵母前一天活化。(!)
2.用到的針筒、燒杯、玻棒等,事先滅菌。
二、操作
1.配海藻酸鈉,稱量,溶解,小火持續(!),或大火間斷(!)。
2.配氯化鈣溶液。
3.冷卻至略溫(!)(摸摸杯壁可知),加入活化的酵母液,攪拌。
4.用去掉針頭的針筒吸。稀的海藻酸鈉要加針頭注射,濃的不用。
5.在離液面十來公分注射。
6.靜置一段時間。(!)
三、結果
1.把海藻酸鈉小球取出,蒸餾水反復沖洗。(!)
2.把小球放在葡萄糖溶液中,觀察結果。
以下是網上的資料
《酵母細胞的固定化》教學設計
xx第一中學
xxx
20xx年x月xx日
xx:xx
一、實驗原理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是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酶或者細胞固定在一定空間的技術,包括包埋法,化學結合法(將酶分子或細胞相互結合,或將其結合到載體上)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細胞多採用包埋法固定化。因為細胞個大,而酶分子很小,個大的細胞難以被吸附或結合,而個小的酶容易從包埋材料中露出。
常用的包埋載體有明膠、瓊脂糖、海藻酸鈉、醋酸纖維和聚丙烯醯胺等。本實驗選用海藻酸鈉作為載體包埋酵母菌細胞。
二、實驗目的
1.了解細胞固定化的原理;
2.掌握酵母細胞固定化實驗操作。
三、儀器與用具
水浴鍋,20ml注射器,燒杯,三角瓶,玻璃棒,酵母懸液,海藻酸鈉,無水氯化鈣,葡萄糖
三、試劑配製
cacl2溶液:稱取0.83g無水氯化鈣加150ml水溶解待用;
海藻酸鈉溶液:稱取0.7g海藻酸鈉加入10ml水加熱溶液成糊狀;
10%葡萄糖溶液:稱取15g葡萄糖溶液溶於150ml水中。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海藻酸鈉溶液與酵母細胞混合:將溶化好的海藻酸鈉溶液冷卻至室溫,加入已經活化的酵母細胞,用玻璃棒充分攪拌混合均勻。
2.固定化酵母細胞:用20ml注射器吸取海藻酸鈉與酵母細胞混合液,在恆定的高度(建議距液面12~15cm處,過低凝膠珠形狀不規則,過高液體容易飛濺),緩慢將混合液滴加到cacl2中,觀察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膠珠的情形。將凝膠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
左右使其充分固定。
3.固定化酵母細胞發酵:用5ml移液器吸取蒸餾水沖洗固定好的凝膠珠2~3次,然後加入裝有150ml10%葡萄糖溶液的三角瓶中,置於25℃發酵24h,觀察結果。
實驗開始時,凝膠球是沉在燒杯底部,24h後,凝膠球浮在溶液懸浮在上層,而且可以觀察到凝膠球並不斷產生氣泡,說明固定化的酵母細胞正在利用溶液中的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結果凝膠球內包含的二氧化碳氣泡使凝膠球懸浮於溶液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