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
1. 醒醐灌頂與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
「醒醐灌頂」是錯誤的,「醍醐灌頂」是正確的,拼音:tíhúguàndǐng,意思是: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徹底醒悟,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近義詞:一語中的、聽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茅塞頓開、大徹大悟、迷途知返、如飲醍醐、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如夢初醒、振聾發聵。
反義詞:妖言惑眾、執迷不悟、頑固不化、死不改悔。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
1、《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2、明·施耐庵《水滸傳》:「宋江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3、明·吳承恩《西遊記》:「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是醍醐灌頂,甘露滋心。」
4、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5、清·曹雪芹《紅樓夢》:「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噯喲了一聲,方笑道:『怪道我們家廟說是鐵檻寺呢,原來有這一說。』」
2. 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
醍醐灌頂,醍醐由牛乳精製而成,最益人體。醍醐灌頂,即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徹底醒悟,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3. 灌頂醍醐是什麼意思
醍醐灌頂,漢語成語,讀音為tí hú guàn dǐng
醍醐由牛乳精製而成,最益人體。醍醐灌頂,即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徹底醒悟,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出自唐朝顧況的《行路難》。
示例:
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3)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辨析
【近義詞】一語中的、聽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茅塞頓開、大徹大悟、迷途知返、如飲醍醐、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如夢初醒、振聾發聵
【反義詞】執迷不悟、頑固不化、死不改悔
4. 字字珠璣醍醐灌頂意思是什麼
1、字字珠璣:珠璣:珠子。每個字都像珍珠一樣。比喻說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美。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任憑是篇篇錦銹;字字珠璣;會不上一名進士。」
2、醍醐灌頂: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比喻聽了精闢高明的意見,受到很大啟發。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翻譯:怎樣才能增長智慧,讓自己不會頭腦發熱保持清醒。
近義詞:
1、字字珠玉[ zì zì zhū yù ] 每一個字都像珍珠、寶玉那樣珍貴值錢。形容文章作的好,聲價高。
出處:明·湯顯祖《邯鄲記·贈試》:「聽的黃榜招賢,盡把所贈資金,引動朝貴,則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翻譯:聽說皇帝發榜文要招賢才,我把所有的錢財都給了朝里的權貴,這樣我的文章就會如同寶玉那樣有價值了。
2、茅塞頓開[ máo sè dùn kāi ] 古人認為路不走則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會被堵塞。茅塞頓開是說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受到啟發,一下子理解領會了道理。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
5. "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
醍醐灌頂的意思: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比喻聽了精闢高明的意見,受到很大啟發。
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出自: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釋義:哪能知灌頂有醍醐,使得我整個人都醒悟了。
示例:他的生動發言讓我感到醍醐灌頂,頓時我的心情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反義詞:執迷不悟、頑固不化、死不改悔
(5)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醍醐灌頂近義詞:茅塞頓開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意思是:古人認為路不走則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會被堵塞。茅塞頓開是說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受到啟發,一下子理解領會了道理。
出自:《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釋義:山坡間的小徑,經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沒有人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恍然大悟、醍醐灌頂、大徹大悟、如夢初醒
6. 醍醐灌頂的真正含義
醍醐灌頂」釋義:由佛教的醍醐喻發展而來,醍醐者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
醍醐灌頂:
【解釋】: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自】: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譯文:怎麼知道有醍醐灌頂,能讓清涼頭不熱。
【示例】: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6)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
1、振聾發聵
【解釋】:聵:天生耳聾,引申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譯文:這幾句話,振聾發聵,想必當時一定有迂腐的儒生曲士以經學談詩的人。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2、茅塞頓開
【解釋】: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裡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自】:《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譯文:山路的小路上,介紹才能成為路;為間不用,那茅草堵塞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7. 醍醐灌頂是什麼意思
醍醐灌頂最常見的用法是佛教中用來比喻通過灌輸佛性智慧使人產生靈感,大徹大悟,從而除卻煩惱、身心清爽的感覺。醍醐灌頂是一個意會詞,是一個很常見的成語,並不是字面理解的指用一桶醍醐從腦袋上直接澆下來。
醍醐由牛乳精製而成,最益人體。醍醐灌頂,即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徹底醒悟,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