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什麼動物愛吃
A. 吃藻類的生物有哪些
常見的吃藻類的魚,按照吃藻方式可分為以下幾類:
1.刮食類,如清道夫魚、小精靈魚、鬍子、金苔鼠等,其特徵是嘴有吸盤,可吸在缸壁上刮食藻。
2.啃食類,如小猴飛狐、一線飛狐等,其特徵是可以咬斷絲狀的藻。
3.舔食類,如黑瑪麗等,時不時也會用嘴舔食一些藻。
B. 海里都有什麼動物吃海帶呢
有很多動物都愛吃海帶,但是主要還是包括海膽、對蝦、蝸牛等,這些動物經常吃海帶。這些動物主要生活在海帶森林中,因為海帶不僅能提供食物,還能保護它們免受食肉動物的侵害。給這些海洋生物一個很好的避難所。
(2)海藻什麼動物愛吃擴展閱讀:
海帶地理分布:
1《海帶屬於亞寒帶藻類,是北太平洋特有地方種類,大西洋也有一些海帶分布。海帶大部分都分布於北半球,同時南半球也有少量分布,一般多生長在潮下帶海底岩石上。海帶生長主要受溫度、光照影響、營養鹽和植物激素等等因素影響 。
2、太平洋西北部是海帶的集中生長地,世界上絕大部分海帶種類在這都有分布,其中,經濟價值最大的海帶分布於俄羅斯韃靼海峽西部沿岸、彼得大帝灣和日本北海道等沿海海區。
3、後經過引種,真海帶在韓國東部沿岸海域、南部沿岸海域廣泛分布,也在中國遼東半島沿岸海域、山東半島沿岸海域廣泛分布;利尻海帶也稱鄂霍次克海海帶或奧霍海帶,它在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廣泛分布。
卷邊海帶(也稱菊苣海帶)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和日本北海道廣泛分布;長海帶在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廣泛分布,同時兩地也是這種海帶的特產區,日本和俄羅斯的緯度位置決定了其自然分布海帶種類的多樣性,因此兩國都是自然海帶的主要生產國家。
形態特徵:
藻體為長條扁平葉狀體,褐綠色,有兩條縱溝貫穿於葉片中部,形成中部帶,一般長1.5-3m,寬15-25cm,最長者可達6m,寬可達50cm。
C. 海里什麼動物吃海帶
1、紫海膽
紫海膽成體在自然海區攝食的餌料,包括多種大型海藻類、底棲硅藻類、某些小型貝類及有機碎屑等,其中以海帶、石蒓等海藻類為主。調查與試驗結果還表明,成海膽攝食的餌料與其生活水域的餌料生物種類有關。
當餌料生物豐富時,成海膽對餌料的攝食有一定的選擇性。對綠藻,紅藻、褐藻這三大類海藻,其選擇率的大小依次為褐藻、紅藻、綠藻。褐藻中以對裙帶菜、海帶等最為嗜食。
2、海兔
喜歡在海水清澈、水流暢通、海藻叢生的環境中生活,以各種海藻為食。它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敵本領,就是吃什麼顏色的海藻就變成什麼顏色。如一種吃紅藻的海兔身體呈玫瑰紅色,吃墨角藻的海兔身體就呈棕綠色。
有的海兔體表還長有絨毛狀和樹枝狀的突起,從而使得海兔的體型、體色及花紋與棲息環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這樣就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煩和危險。
(3)海藻什麼動物愛吃擴展閱讀:
海帶不僅是海底動物的食物,對人來說,海帶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菜。
海帶生長在海水中,是一種含碘量非常高的海藻。海帶還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糖、鈣等,含量是菠菜、油菜的好幾倍。
海帶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齊全,比例適當,尤其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其含量十分接近理想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模式。海帶除用作菜外,還可加工成各種風味獨特的食品 。
海帶中的褐藻酸鈉具有降壓作用,對預防白血病和骨痛病也有一定作用;海帶澱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幫助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涼拌和做湯都是常見的吃法,不過脾胃虛寒者和孕婦不宜吃太多。
D. 海藻森林的天敵是哪些生物
海藻森林的天敵是:海膽、蟹、鮑魚。
它們大量攝食褐藻,對海藻森林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蟹、鮑魚和其他軟體動物也會破壞海藻森林。海膽是嗜吃海藻的無脊椎動物,而且吃光海藻後,它們會進入休眠狀態,等待新的海藻長出來。
海藻森林主要由海帶目的大型褐藻所構成。巨大海藻森林分布於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在涌升流豐富營養鹽的滋潤下,巨藻可長於60米以上,葉片基部的氣囊,使海藻能向海面上延伸,形成巨大海底森林景觀。
海藻森林的用處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海藻「森林」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由巨藻和其他大型藻類組成的海洋叢林具有快速生長能力,具有高效的碳封存能力。作為海洋「清道夫」的海藻,在充滿二氧化碳的酸性環境中更加頑強。
能改善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酸化、脫氧以及其他全球變暖導致的海洋問題。海藻不僅能中和環境中的酸化和脫氧反應,吸收多餘營養並為至少77個國家的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
還能夠被加工成生物燃料。有研究表明,在牲畜飼料中添加海藻,最多可減少70%由牛和其他牲畜打嗝而產生的甲烷(全球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海藻還可取代石油基肥料,作為農業土壤的添加劑。
以上內容參考:搜狗——海藻森林的天敵是哪些生物
E. 海里什麼蟲子會吃海藻
海蟑螂。
海蟑螂是一種常見的岸棲甲殼類,鮮少在海中活動,但遭遇危險會專逃入海中,以屬生物屍體及有機碎屑為食,為食腐動物。有七對步足,及一雙復眼,因貌似蟑螂而得名。
海蟑螂為世界性分布,亞洲、非洲、美洲沿海均有。在中國分布於沿海各地。其近似種西方海蟑螂主要分布於北美加利福尼亞。
(5)海藻什麼動物愛吃擴展閱讀:
海蟑螂的生活習性
常在岩岸、碼頭、碼頭、舊船等地方成群出現。對於雜食性,喜歡吃海藻,尤其是粘紫菜,還喜歡吃旋藻等經濟藻類。
在中國北方的沿海省份,當冬季溫度低於6℃、水溫低於4℃時,海蟑螂通常會在海浪不濕的高潮區以上的岩石縫隙中冬眠。潛深10~30mm,一般有10~20隻蟑螂聚集在一起。
4月中旬以後,水溫7~8℃開始移動時,5月水溫達到12℃時,均留下休眠裂縫。一般以10~30個個體為一組。
F. 家禽能吃海藻類植物(如紫菜,綠藻)嗎把海藻鹽份用水去除家禽如雞,鴨,鵝等能吃嗎
可以,不過像你說的海藻類,一般都是海藻粉作為飼料用。
海藻粉是以海洋天然海藻為主料,輔以少量海洋微藻精細加工而成。天然海藻粉富含海藻多糖、甘露醇、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和鉀、鐵、鈣、磷、碘、硒、鈷等微量元素。
飼料
天然海藻粉在飼料中廣泛應用海藻粉中含有吲哚乙酸、植物生長激動素、海藻酚等有機物質,用於種植業中作為肥料可以起到抗旱、抗鹽鹼滲透、耐寒、殺菌和促生長作用。將海藻粉製成肥料,不僅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還可以去除農葯殘留物對人體造成危害。將海藻粉添加到飼料中,可以改善肉質、提高產量,並且能夠提高成活率,這主要是因為海藻的風味獨特,而且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質。
飼料家禽飼料
在水產飼料和畜禽飼料中添加,能夠改善飼料的營養結構,提高飼料利用率,調節養殖動物的機體代謝,提高免疫力與抗病力,促進生長,具有其它高蛋白飼料無法比似的特殊價值。
一、在奶牛日糧中添加5%海藻粉,可促進採食量和提高產奶量6%以上,奶中含碘量明顯增加,提高了牛奶的營養價值,奶牛生殖 疾病和乳房疾病明顯減少,配種受胎率提高。海藻粉
二、在哺乳豬飼料中添加4%海藻粉,可提高產奶量8%以上,能提高產活仔豬率,使仔豬生長發育明顯加快,斷奶體重增加。 在育肥豬日糧加入2%-3%海帶粉,日增重可提高18%,節省精飼料2%-4%,料肉比達到3.2-3.1:1,可減少豬發病率。
三、在肉用仔雞日糧加入2%海藻粉,肉雞生長速度可提高15%-20%,飼料轉化率提高12.5%-15%,雞 率明顯降低。 在蛋雞飼料中添加3%海藻粉,不僅能提高飼料轉化率,而且能節約精料,可使雞產蛋率提高7%,破蛋率減少約5%,並且可明顯降低飼料成本, 同時類胡蘿卜素可增加蛋黃琢色度!
四、在魚蝦飼料中加入海藻粉,既富營養,又有凝結和防潰散作用。尤其是在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貧乏的水質中使用,對於蝦的生長和病蟲害防治也有明顯的效果。
G. 哪種動物喜歡把海藻纏繞在身上
喜歡把海藻纏繞在身上的動物是海獺。海獺是稀有動物,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屬於群居動物。除了繁殖以外,海獺幾乎終生海棲。在夜間,海獺喜歡將海藻纏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沖走,並且族群里會有幾只輪流放哨。
海獺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長的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有時也吃一些海藻和魚類。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海膽,但海膽的殼很堅硬,靠牙齒是絕對咬不開的,海獺就想出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在水下揀起海膽把它們夾在前肢下邊鬆弛的皮囊中,很快地浮上水面,四條腿朝上仰游著,把從海底揀來的拳頭大小的石塊放在胸前當砧石,用前肢夾著海膽在石塊上撞擊,一旦發現殼敲破了,海獺便馬上將裡面的肉質部分吸食出來。吃飽之後,它們會將石頭保存下來,反復使用。
海獺擅長潛水,經常潛到3~10米處活動,有時潛到50米深的海底尋找食物,它們幾乎不到陸地上活動,也從不遠離海岸。夜晚,它們能在海面上過夜睡覺。與其它海獸相比,海獺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較慢的,每小時僅10~15千米。
H. 那個吃海藻的蜥蜴叫什麼蜥
[pspgundam大知識帖]喜歡吃海藻的蜥蜴-------------------海鬣蜥
科 名:鬣蜥科
中文名:海鬣蜥
學 名:amblyrhynchus cristatus
屬 名:amblyrhynchus
食 性:以海草,螃蟹為食
分 布:加拉巴哥群島。
形態特徵:全長2公尺,頭部上方長有瘤狀突起。此外,尾部呈側扁狀,可適應海中游泳的需求。海鬣蜥有數個亞種,只有胡德島的軀體上有紅色斑紋。
生活習性:群居於海岸的火山岩石區,是最能適應海域生活的蜥蜴。由於加拉巴哥群島周邊為寒潮區,本種必須先進行日光浴以獲得較高的體溫後,方能在短時間內潛入海中覓食。登陸後,仍需再靠日光浴的方式提高體溫。雌性會為搶奪合適的產卵地而爭斗。每胎產卵2——3枚。
海鬣蜥只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島。成年的海鬣蜥能夠長到1.5米長。海鬣蜥長著一條扁平的尾巴,尾巴的長度幾乎等於軀乾的兩倍。海鬣蜥在游泳的時候,長長的尾巴能夠給它足夠的動力。海鬣蜥經常沿著海島的海岸線尋找被海水沖上沙灘的海草、甲殼類動物。海邊的礁石上附著的各種軟體動物,也是海鬣蜥的美味。海鬣蜥還經常下海去捕食。海鬣蜥吃食海藻的時候會攝入超量的鹽分,不過,海鬣蜥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海鬣蜥的鼻子里有一個特殊的部分叫作鹽腺,它可以在咀嚼過程中,將嘴裡食物中過量的鹽分分離出來,然後排出體外。所以,有的時候,人們看到海鬣蜥在打噴嚏,噴出白色的晶體,實際上是在泌鹽。
為了適合潛水的需要,海鬣蜥的身體進化出很多不同於其它蜥蜴的特徵。比如,為了減少潛水時熱量的散失,它們可以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海水的溫度一般是20℃,低於海鬣蜥的體溫。)
海鬣蜥的全身都是深灰色的。但是,正在求愛的海鬣蜥身體的顏色會從灰色變成黑色,而且身上會長出紅色的斑點。進入繁殖季節的海鬣蜥為了繁殖後代,要在海灘的沙地上挖掘一個30厘米深的坑,然後,雌海鬣蜥會在坑裡產下2到3枚卵。海鬣蜥要經過4個月才能孵化出小海鬣蜥。
I. 哪種動物是海藻森林的天敵
海藻森林最大的天敵是海膽。
螞蟻森林之神奇海洋是螞蟻森林推出的一個和海洋公益有關的新游戲,每天可以學習海洋小知識。海膽是嗜吃海藻的無脊椎動物,而且吃光海藻後,它們會進入休眠狀態,等待新的海藻長出來。
海膽是一種以海草為食的無脊椎動物,吃完了海草,就會陷入沉睡,直到新的海草生長。
海膽概述:
海膽(Echinoidea)是棘皮動物門下的一個綱,是一類生活在海洋淺水區的無脊椎動物。主要特徵為體呈球形、盤形或心臟形,無腕。內骨骼互相癒合,形成一個堅固的殼,多數種類口內具復雜的咀嚼器,稱亞里士多德提燈(Aristotle』s lantern),其上具齒,可咀嚼食物。
消化管長管狀,盤曲於體內,以藻類、水螅、蠕蟲為食。多雌雄異體,個體發育中經海膽幼蟲(長腕),後變態成幼海膽,經1-2年才達性成熟。可分為規則海膽亞綱和不規則海膽亞綱兩個亞綱,22目。生種900多種,分隸於225個屬。中國已知約100種,化石種約7000種。
J. 龍蝦吃海藻嘛
龍蝦是偏動物性的雜食性動物,但食性在不同的發育階段稍有差異。剛孵出的幼體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黃為營養,之後不久便攝食輪蟲等小浮游動物,隨著個體不斷增大,攝食較大的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和植物碎屑,成蝦兼食動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動物屍體,也攝食水蚯蚓、搖蚊幼蟲、小型甲殼類及一些水生昆蟲。在人工養殖情況下,幼體可投喂豐年蟲無節幼體、螺旋藻粉等,成蝦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或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輔以動、植物碎屑。
http://www.hudong.com/wiki/%E9%BE%99%E8%99%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