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真的有效嗎感覺沒什麼作用
㈠ 面膜真的有效果嗎
在討論「面膜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前,我想需要考慮一下大家對「有用」一詞是怎麼個定義法,敷一片面膜可以讓你變白?變美?變水潤?祛痘?祛皺?
呵呵,那很抱歉,目前面膜的作用尚未且也不能達到這種效果。(拿正規的面膜護膚品來說,那些見效神速的激素麵膜什麼的就一遍去了)
因此,我認為大家首先應該客觀看待面膜的存在意義——江湖救急型的護膚品。
首先,因為光是面膜的類型就有好多種了(包括貼片型面膜、膏乳狀面膜(睡眠面膜就屬於這種)、泥狀面膜、啫喱/凍膠狀面膜、撕拉型的清潔面膜、軟膜粉(還有海藻粒什麼的)這種需要加水調制的漿狀面膜等等)。
雖然它們之間的成分略有不同,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面膜,它們的作用方式都是一樣的,就是敷在臉上。(皮了一下很開心)那麼,為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沖突,下面的描述我就以比較大眾的且市場銷量最大的補水類的貼片型面膜為例。
我們可以看到,真皮層中的含水量比角質層的含水量多得多了,可相當於一個儲水池了。而隨著皮膚由內往外生長,含水量會越來越低。皮膚乾燥主要是皮膚屏障比較弱導致皮膚水分流失過快,而真皮層往上供給水到角質層的速度又趕不上水流失的速度,因此使得角質層含水量低,從而乾燥、脫皮、粗糙的皮膚狀況。
補水面膜真的補水嗎?
確實有「補水」的作用,但只補充到角質層而不到真皮層。
試想,將一張含有15~30g面膜液的面膜敷在臉上,作用在皮膚表面並形成封閉環境時,會強行將表層的細胞給泡膨脹、泡軟了(即過水合作用),這樣就會形成視覺可觀的皮膚很白嫩、飽滿的表現(不同的角質層厚度表現程度有所差異)。還記得曾有網友將此比喻為泡屍,雖然泡屍的時間更久,但可以說是很形象的了。
然而,由於(健康的)皮膚像是一個不貪杯的老實人,是會進行自我調節的屏障系統。所以進去的水是補得快,失得也快(這就是皮膚的問題了,留不住自己心愛的女人,怎麼能怪別人沒用呢...)。相反,不健康的皮膚就不好說了,容易控制不住寄幾,啥都吸收(防腐劑。香精也不例外),然後貪杯了...接著人體免疫系統的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就會被觸發,引發紅癢大戰。這里也可以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面膜這件東西有利有弊,面膜液含水量是多,能補水也沒有錯,但是(角質層被強行打開的時候)皮膚可沒有識別好壞物質的能力,來者不拒。所以這里的利弊權衡就看自己大家怎麼想了哈。
另外,有的人敷面膜覺得有效,而有的人就認為敷面膜沒效,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離不開膚質的問題。像乾性肌膚的人敷面膜就會比油性肌膚的人敷面膜覺得更有用(因為干皮本身就比較缺水啊)...
如何衡量面膜的補水保濕度?
這里需要提及一個關鍵詞——「經表皮失水率,TEWL」。經表皮失水率就是指經過表皮,在單位時間內流失水分的速度。TEWL值越高,表示單位時間內流失的水分越多,皮膚的保濕能力越弱。
眾多研究表明,面膜的保濕不長久。
這是一個同行的面膜測試,表明面膜敷的越久,皮膚經皮水分流失的情況越大。這個和我們上面說的一致,面膜越久,角質細胞溶脹越嚴重,皮膚防止水分流失的能力越差。
皮膚pH值的測試也顯示面膜會使皮膚pH升高。因為皮膚上的保濕成分大多呈酸性,皮膚整體呈弱酸性5.0~6.0之間,面膜的強力補水相當於保濕成分濃度被稀釋了,pH上升。
關於不同膚質的自身含水量以及敷面膜對皮膚引起過度水合作用的詳細說法,網上有一堆相似又相同的解釋和說法,大家就自行查看吧,我這里不再炒冷飯了。
然後再說一下,貴價面膜與平價面膜差異在哪裡?
在配方工程師眼裡,可以粗暴地說,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面膜液的組成無非就是:水、保濕劑、其他功效活性成分(包括一堆提取物)、增稠劑、膚感調理劑、螯合劑、防腐劑以及香精什麼的。效果如何,關鍵就看各個廠家的生產要求「加不加」和「加多少」的問題。大牌有大牌的優勢,比如有些專利成分是此家獨有的情況也有,另外衛生環境肯定會更加嚴格把控,配方也會更成熟、更穩定;那平價的最大優勢就是性價比的問題了,這其中當然也會有良心商家做良心產品賣良心價格的情況。
另外,再講個一般消費者比較不關注但也很有關系的點,就是不同的面膜基布材質也會影響面膜功效的發揮效果。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貼式面膜載體材質包括無紡布、蠶絲、水凝膠、純棉纖維、生物纖維和竹炭纖維等。
無紡布雖是最早使用的面膜基布類型,但也因為存在一些問題,如對皮膚親和力不佳,吸水性不好,透氣性一般,使用時如同白色面具,視覺感差等問題,後來被一大批新材料所取代。
純棉纖維基布由棉花為原料,通過交叉鋪網法製成的水刺不織布結構,具有吸水性好、導濕性好、拉伸力強、貼膚性好等優點,但棉絮易引起皮膚過敏。
蠶絲面膜基布輕、透、軟、薄,因此貼膚性好,隱形效果佳;同時,蠶絲是多孔性纖維,吸水性強,滲透力佳,保濕度是普通面膜的5-10倍。但蠶絲面膜基布拉伸性差,易破、成型不佳且成本高,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水凝膠面膜是以親水性凝膠作為面膜基質,對皮膚無刺激,內部可以注入各種功效性成分(如熊果苷、維生素E、煙醯胺、谷胱甘肽等成分)而製成功能性面膜,同時貼膚性強,不易蒸發、乾燥,其退熱舒緩的效果對急性皮膚損傷(如過敏、長痘、擦傷)有良好效果,也是目前比較暢銷的面膜之一。
生物纖維素麵膜由葡糖醋桿菌發酵製成的細菌纖維素,是一種兼具生物可降解性與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極強的吸水性、貼膚性和韌性,能貼入皺紋與皮丘深處,因此較一般布織面膜更具提升和緊膚效果。
竹炭纖維面膜是採用純氧高溫及氮氣阻隔延時煅燒毛竹,然後再將其煅燒產物與具有蜂窩狀微孔結構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紡絲而製成,因而竹炭纖維面膜具有較好的吸濕性、透氣性和清深層清潔功效。
最後總結一下:面膜是有用的、也有科學依據,但是效果是短暫性的。溫馨提示,這種短暫性的治療皮膚的方式,還不宜頻繁使用。有的膚質甚至都不太適合敷面膜,像敏感肌、痘痘肌,或者是表面有破皮損傷的皮膚。另外,不同的面膜基布帶來的體驗感也有所不同,(同種面膜液的基礎上)吸水能力強且更服帖的面膜布一般來說「補水」效果更加。
㈡ 面膜真的無用嗎
但面膜確實不是智商稅,畢竟因為以上的原理,確實有一定的作用,只是對於面膜的認知有太多被誇大的地方,婷大人重點說兩點
面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補水,而幾乎沒有保濕的效果,所以面膜並不能取代乳霜類的保濕產品,而且美白抗衰同樣更多需要通過乳霜類的產品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各種問題皮膚比如痘痘敏感,更加不可能通過面膜來改善
而現在太多人都以為面膜是萬能的,不管皮膚出現什麼問題,第一時間總想著用面膜來解決,而事實上面膜真的不可能做到萬能,可以說面膜並不是必需品,只是錦上添花的輔助品而已,婷大人自己其實用面膜是比較少的。
面膜一周兩三次就可以了,每次十到十五分鍾即可,敷完面膜之後一定要洗掉並且使用乳霜類的產品進行保濕。
如果是一些功效型的面膜比如美白類的一周一次即可,千萬不要每天敷面膜,因為面膜本身高營養,皮膚也是吸收不了反而增加負擔,就像讓我們頓頓大魚大肉也會消化不良
而且面膜敷太多,導致皮膚過度水合,也會容易導致皮膚出現敏感,有很多敏感肌就是因為面膜用的太多導致的。
最後婷大人來總結一下,面膜不是智商稅,但面膜也絕不是萬能的,只要選擇安全的面膜,並且科學正確地使用,確實能夠讓面膜起到更好的輔助護膚的作用。
也歡迎關注@婷大人護膚,專注分享科學護膚小知識,讓你的皮膚越來越好呀~
相當有用。
有心理作用,如,我用了面膜,我投入了金錢,「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得多麼美麗,人人都愛————看我……
這種心理會極大的煥發起內心的滿足感,優越感,自得感。這種由內到外的內分泌作用,帶來的精神煥發,體現在臉上就是面膜的巨大作用。
這種作用類似於望梅止渴。
類似於傳說中的兩個病人拿錯了化驗單,無絕症的人拿到了「癌症晚期的化驗單」,等不到復查,月余後,如期嚇死了。
相反,真正的「癌症晚期的化驗單」的本主,因無知即無覺,依然活蹦亂跳地如常生活著。
換一個角度思考。
從科學的角度看,從產品生產技術突破的角度看,面膜里是否能保證含有,廣告宣傳里的種種有效成分?
從生理學角度看,人的皮膚,是人體天然的抵抗外界細菌微生物侵襲的第一道屏障,微生物細菌不容易滲透進皮膚表層,面膜里的營養成分也一樣難以達到皮下起作用。
即使面膜承諾的強大的滲透作用,營養成分滲入的同時,如何保證細菌微生物不同時滲入,或如何保證一邊滲入營養成分一邊排斥細菌微生物不滲入?
如此作用停留在皮膚表層,保濕,美白,抗老化,能起多大作用?不同的面膜有什麼區別?
所以,面膜有用沒用?以使用者自我感覺良好為主,你認為面膜有多大作用,它就有多大作用。
面膜怎麼會無用呢?面膜通過增加角質層的水合程度促進精華液的吸收。但是要注意敷面膜的方法以及面膜的成分。建議使用醫用面膜。
那些說敷面膜沒用的人,我只能說你沒有在對的時間,用適合自己的面膜。
大家都知道範冰冰和大s她們都是面膜護膚達人,特別是大s年輕的時候面膜都是從臉敷到腿上,總之全身都是在貼面膜。如果真的沒有用,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喜歡面膜的愛好者??
我一個92年的同事,屬於干皮,但她皮膚真的很軟嫩,出門從來不化妝不塗防曬,就是純素顏,皮膚看起來就是很自然,穩定。她就是典型的不用護膚品和化妝品的人,但是她超級喜歡敷面膜。基本在家裡沒事她都會敷一張,所以面膜基本就替代了她所有的護膚化妝品。而且她用的是平價面膜,像泰國的RAY就是她用的最多的,一盒10片才50
㈢ 面膜有用嗎
面膜有用。
面膜有一定作用,但用處不是特別明顯,而且還要看面膜的主要類型。如果是補水的面膜通常會有效果,但補水一般只能局限在剛剛敷完面膜後,大部分人敷完面膜皮膚會感覺很水嫩但之後就又恢復常態。
使用面膜,應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符合國家面膜生產標準的合格產品,避免使用三無、小作坊生產的不合格產品。
敷面膜應該注意:
1、敷面膜前先清洗皮膚
女性朋友們在敷面膜之前,首先要把自己臉上的妝給卸掉。然後再用適合自己膚質的洗面奶清洗皮膚,把臉部擦乾凈之後,就可以把面膜敷在面部上了。在敷面膜之前一定要先清洗皮膚,這樣的話對皮膚的毛孔也有很好的疏通作用,有利於皮膚吸收面膜的精華。
2、敷面膜時間不要太長
很多女性朋友們認為敷面膜時間越長,對皮膚的吸收也有好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面膜的時間超過20分鍾的話,就容易出現風乾的情況,臉部的水分容易被面膜吸走。這樣的話就會對臉部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敷面膜的時間不要太長,太長的話容易對皮膚有影響。
3、敷面膜的次數不要太頻繁
我們的人體皮膚內部都會分泌一定的皮脂,這些皮脂對於我們的皮膚有比較不錯的保濕效果。所以我們在敷面膜的時候,一定不可以太過頻繁,一般來說,一周敷兩次面膜或三次面膜就可以了,不然的話就容易讓皮膚產生一種依賴感,大大減少皮膚油脂的分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面膜
㈣ 面膜管用嗎
我覺得敷面膜還是有效的,最顯而易見的是,如果三兩天不敷面膜,就感覺皮膚有隱隱刺疼的感覺,然後臉上也有點癢,但是敷了補水面膜後,這樣的感覺就沒有了。所以個人覺得敷面膜還是有效的。
再一個說面膜有用還是沒用,就看你對針對哪一塊了,有的面膜說是補水,有的面膜是美白,還有的面膜是淡斑,因為我一直喜歡用補水的,所以我認為它有用,至於淡斑美白,沒用過,所以也沒有發言權了。
其實說白了,本著一顆隨意的心就可以了,自己想敷面膜就敷面膜,至於結果有用還是沒用,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但只要選對了,堅持了,結局總歸不錯的。
㈤ 面膜到底有沒有效果
敷面膜真的有用。
正規廠家生產、符合國家面膜生產標準的面膜一般是有用的,其具體功效由所含有效成分決定。使用面膜,應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符合國家面膜生產標準的合格產品,避免使用三無、小作坊生產的不合格產品。使用面膜不宜期待值過高,短期見到明顯效果的面膜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建議規律護膚,堅持護膚,不追求速效。
一般來說,面膜是有一定效果的,市面上常見的面膜主要功效是清潔、保濕、舒緩皮膚、緊致皮膚等,其具體效果由面膜所含的有效成分、個人膚質等因素決定。如保濕面膜,一般可以通過保濕劑將水分鎖在面膜內,軟化皮膚角質層,讓皮膚更加水潤透亮,起到短時間的鎖水保濕效果。
㈥ 問一問:敷面膜到底有沒有用敷面膜真的有效果嗎
敷面膜有用嗎?
面膜的效果有很多作用,首先是膚質,健康的皮膚吸收很快,只要進行適當的護膚,效果會特別明顯;另一個影響因素是口罩的質量。優質面膜的成分比較溫和,成分更容易被皮膚吸收。長期使用自然會有效果;最後一個因素是使用時間。用一天的效果和用三周的效果絕對不一樣,所以要堅持護膚,合理護膚。
以及廉價劣質面膜的危害:
1.面膜中的水楊酸可以去除死皮,抑制痘痘,調節水油平衡,但如果水楊酸含量特別高,會灼傷皮膚。
2.面膜中的酒精成分也很重要。酒精的揮發性會帶走皮膚水分。其高分解能力在分解面部油脂的同時,也破壞了皮膚自身的水脂膜,導致角質纖維化,皮膚老化脆弱。
3.有些含果酸的面膜有美白效果。其實他們是用酸腐蝕皮膚,讓皮膚變薄,從而有美白去角質的效果。雖然用的時候效果很明顯,但是很快就會發現皮膚變薄變敏感。仔細看,可以看到皮膚下的毛細血管。果酸還具有很高的光敏性。塗抹後皮膚在陽光下特別容易曬黑,色斑等症狀會加重。一定要買質量好的面膜,不要一次買太多。買多了放冰箱,也能讓面膜收縮毛孔。可以早晚敷面膜,敷面膜也可以讓皮膚更滋潤,讓妝容更持久。關鍵是不會干脫皮,不會油膩上妝,不過這里有一點要注意。含有美白成分的面膜不適合早上敷,有些美白成分會吸收紫外線,造成曬傷,出現很多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