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面膜時需要注意什麼防腐劑
『壹』 面膜里哪些成分是有害的
面膜里的酒精、苯甲酸類物質、苯氧乙醇、防腐劑、香精、甲醛釋放體等成分都是對人體有害的,但一般正規的面膜產品都會有效的控制或者選擇添加這些成分,因此正確的使用面膜利是大於弊的。
面膜里的酒精、苯甲酸類物質、苯氧乙醇、防腐劑、香精、甲醛釋放體等成分都是對人體有害的,但一般正規的面膜產品都會有效的控制或者選擇添加這些成分,因此正確的使用面膜利是大於弊的。
面膜有害成分有哪些
一:酒精
面膜在臉部貼敷的時感到絲絲涼意,那就是酒精揮發吸熱、瞬間收縮毛孔的直接效果。化妝品常用酒精作為其他營養成分的溶劑,但效果不佳,且長期通過細胞膜滲透的方式去脂會造成皮膚黯淡無光。
二:苯甲酸類物質
該物質是化妝品常用抗真菌劑,但研究顯示該物質接觸皮膚後可能與紫外線(如中波紫外線UVB)反應,增加肌膚老化風險。
三:苯氧乙醇
該物質常用做化妝品防腐劑,但2.2%以上濃度對眼睛刺激性很大,且有低度皮膚過敏危險,且滲入肌膚後無法利用、代謝,長此以往會形成垃圾。
面膜怎麼看好壞
1、看執行標准
首先拿到面膜,看一下面膜背面下方的的執行標准,是否符合QB/T2872,QB/T2872是國家規定的面膜執行標准,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2、看面膜的增稠劑
面膜增稠劑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白色粉末、無色無味、易吸潮,溶水後形成粘稠的,具有拉絲效果,似蛋清的透明液體,具有快速增稠等特點。我們購買面膜一定要看面膜的增稠劑含量是否過多,比如像卡波姆、黃原膠,如果在成分表的第一行,那就說明增稠劑添加太多了,就是傳說中的膠水面膜,這樣的面膜效果不大。
3、看防腐成分表
添加大量的防腐劑,大多數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對皮膚產生損傷及過敏,所以我們在購買面膜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看防腐成分表,如果比如說對羥基苯乙酮、羥苯甲酯等,排名是否靠前,排在第一行,就說明這面膜要麼就是明膠、要麼就是防腐劑,完全不能用的。
4、看膜布
膜布的好壞用手就可以摸出來,表面光滑無雜質的,質感舒適基本都是不錯的,膜布越柔軟,舒適度越好,精華液的承載能力越好,膜布承載能力弱,精華液就會留在包裝內,拿出面膜的時候,精華液滴下來也說明膜布承載能力弱。
面膜的正確使用方法
面膜使用前
1、塗面膜前,應先卸妝、洗臉,必要時也可先去角質,以利面膜的吸收,也避免污垢、灰塵進入毛孔。
2、洗完臉,敷上面膜前,可先以熱毛巾濕敷在臉部三分鍾,然後在面部各處按摩三到五分鍾,提升敷臉的效果。
面膜進行中
1、使用保濕面膜,如果是塗抹式面膜,可以在洗澡的同時進行,特別有利於補水和吸收哦,塗抹式面膜很容易乾燥,如果在洗澡時使用,可以避免強烈的肌膚刺痛感,也能免於肌膚水分被面膜反吸哦!
2、塗面膜的順序,應從頸部、下頜、兩頰、鼻、唇、額頭,由下往上;眼睛周圍、眉毛、上下唇部位則不宜塗面膜。一定要注意塗抹面膜的位置呢!最好先從容易乾燥的T字部位塗起,最後是U區。
面膜使用後
1、面膜塗敷約15分鍾後,可用手指輕觸,若不覺黏手,即可從薄膜邊緣開始,自下而上緩慢揭去。一般而言,面膜乾燥後會促使皮膚緊縮,出現皺紋,所以面膜乾燥時要立刻去掉,切勿長時間停留在皮膚上或過夜。
2、除去面膜後,應用干凈溫水將臉上殘留物洗凈,再以冷毛巾敷面片刻,以促使毛孔收縮,最後塗上潤膚化妝品。千萬注意收斂步驟,有些清潔性或去角質性面膜,如果後期處理不慎,很可能會造成肌膚傷害哦!
正規的面膜產品都會控制好對人體不利成分的添加,前提是正規的產品,因此選購面膜要選知名的品牌,是比較有保障的。
『貳』 敏感肌怎麼挑選面膜需要注意那些點
第1點就是首先要選擇溫和型的面膜,溫和對所有的敏感肌膚來說都是前提,敏感肌在護膚中一切應該遵循的就是一切從簡,很多清潔類的面膜效果不錯,但原理都比較粗暴,健康的肌膚都不能用,更別說非常脆弱的敏感肌膚了,所以說在選擇面膜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溫和的清潔面膜,一個月一次或者兩次就可以不要過量。
『叄』 怎麼選擇好面膜注意哪些點
1.價格不能太便宜。
三五元一片的面膜除去各種費用,真正用在產品上的成本恐怕只有幾毛錢,這樣做出一片面膜也不會太好。很多非常便宜的面膜,都被檢測出添加了大量的熒光增白劑。
2.學看成分表。
比如排在防腐劑、卡波姆(聚丙烯酸交聯樹脂)、透明質酸鈉後面的成分一般添加量都是極低的。一般而言,有效成分需要達到足夠的濃度才可起到相應的效果,添加量過低往往只是美化一下成分表而已。而且,面膜一般不需要有非常復雜的防腐成分,防腐劑用得過多的建議謹慎使用。某些防腐劑比較刺激,導致過敏的概率較高,需要注意避免不良反應,例如甲基異噻唑啉酮。
3.快速變白效果要留心。
比如在面膜中加入大量的二氧化鈦,使用之後覺得膚色變亮,其實很可能是因為臉上殘留了二氧化鈦而導致的「假白」而已。好在它是無害的。之前有個朋友,敷完面膜能讓臉保持白皙兩天,兩三天後就恢復原樣,這種情況常是添加了熒光增白劑所致。
很多人用了某些面膜之後效果非常好,皮膚變得白里透紅,但是一停用,皮膚就開始刺癢、潮紅、乾燥用此面膜又變好了。這類產品要十分警惕其中是否含有類固醇激素成分。若不小心使用了這種產品,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4.盡量僻免選擇有刺激性的產品。
面膜作為促進皮膚吸收的密集護理產品,在促進皮膚水合、促進有效成分吸收的同時,也會方便刺激性、有害性成分的滲入,所以其中有刺激性的成分越低越好。面膜的生產工藝十分嚴格,要將膜袋材料、膜布滅菌後再注入面膜液方可。但有些產品為省成本,不做滅菌,直接加較高濃度的防腐劑,有的產品撕開時就一股濃重的甲醛味(一種非常刺鼻又有點酸的氣味),使用時干萬要小心。另外,也應當避免一些去角質成分(果酸等)對皮膚造成刺激,不能臉都辣得痛了還覺得這是由於臉部缺水引|起,還繼續做面膜「補水」,這對皮膚是無益的。
『肆』 大家選擇面膜的標準是什麼
正確選面膜的六個標准:
1、不用廉價面膜
不要買太便宜的面膜,因為三五塊錢一片的面貼膜除去各種費用後,真正用在產品上的成本恐怕只有幾毛錢。淘寶上某款面膜僅售1元/片,據說是最暢銷的面膜,但是該產品竟然連成分表都沒有,研究人員測試後發現它明顯是添加了大量的熒光劑,根本沒有真正美白肌膚的效果。
2、看成分表避免坑爹貨
通常排在防腐劑,如卡波姆(聚丙烯酸交聯樹脂)、透明質酸鈉後面的成分添加量都低於1%,基本可以忽略不看,我們著重看這些標志性成分以前的有效成分。靠前的有效成分越多,面膜給你帶來的有效性就會越大。
3、不要被假白欺騙
二氧化鈦、熒光增白劑,可以讓皮膚短期內「變白」,而這個白絕對是「假」的。如在面膜中加入大量的二氧化鈦,這時的白是因為皮膚上殘留了二氧化鈦而導致的視覺假白而已。加入熒光劑的美白面膜,也許會讓臉保持兩天美白,但之後就會恢復原樣了。防止熒光劑騙人面膜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備一個波長為365nm的紫外燈小手電筒就能識別,辨別方法是用紫外燈照射面膜,如有類似照射復印紙的強烈藍白色熒光,基本就可認定是故意添加了熒光劑。
4、奇妙感覺不代表效果
還有所謂的活氧泡泡麵膜,號稱含有大量活氧能促進肌膚美白,塗在皮膚上後一分鍾左右就可以冒出非常細密的白色泡泡。分析其成分時發現原來不過是添加了一種發泡劑而已,在體溫加熱面膜時就會發出泡泡,而且其成分中竟然連一種功效性成分都沒有,就這樣的產品售價卻非常高,無非是利用了視覺上的欺騙,讓人覺得神奇、物有所值。
5、遠離刺激成分
在選購面膜的時候盡量避免具有刺激性的成分,比如一些高濃度去角質的成分,畢竟長時間敷在臉上的東西,具有高濃度的去角質成分,很可能引起肌膚問題。還有一類刺激成分是防腐劑,通常面膜不需要有非常復雜的防腐成分。可是在分析某款面膜成分時卻發現,它總共只有非常簡單的十幾種成分,竟使用了多達6種防腐劑。眾所周知,化妝品都要加防腐劑,但量一定要適度,防腐劑越多刺激性越大,大約40%的化妝品接觸性皮炎都是由防腐劑引發,所以這種添加過多防腐劑的面膜還是不要用為好。
6、見效太快要小心
最可恨的是廠家在面膜中添加重金屬或者激素類成分,此類面膜快速奇效,能在短時間內祛斑美白、對抗炎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斑點會出現嚴重的反撲,甚至還會引起重金屬中毒或者激素依賴性皮炎,無論哪一樣後果都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伍』 怎麼選擇好面膜注意哪些點
1、看膚質。購買面膜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類型,要知道不用的面膜功效也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膚質來綜合挑選。如果用起來不舒適,一定要馬上停用。如果你想嘗試一種新的面膜,可以先把面膜中的精華液塗在耳後試一下,沒有特殊反應再用。
2、不要購買刺激性大的面膜。在購買面膜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它的成分,如果其中有刺激性過大的成分千萬不要購買,不然會傷害面部。要選擇那種質量好,塗抹起來效果好的面膜。
3、面膜並不是越薄越好。很多的人都比較喜歡用那種質地輕薄的面膜,覺得用起來不會對面部產生強大的刺激感。但是你要知道厚的面膜並非不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可以。太薄了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太厚的話也會對肌膚造成傷害,一定要選擇適中的。
4、不要購買廉價面膜。太過便宜的面膜千萬不要購買,不然沒有保障,用完以後即使過敏了也沒有人會負責。所一在購買面膜的時候一定要挑選那種衛生狀況良好,沒有什麼副作用的類型,這樣對肌膚也好一些。
而且敷面膜的時候也要注意,千萬不能一直敷,這樣沒有效果,一周保持兩到三次就可以了,不僅能夠美白還能夠為面部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果天天敷的話一定會對皮膚造成較大的傷害性,容易起痘痘
『陸』 化妝品里一般用什麼防腐劑
常用防腐劑有哪些?
1 甲醛和甲醛供體
這類防腐劑通過釋放少量游離甲醛,產生防腐功效,但積累超過一定濃度的甲醛對皮膚有刺激性,引發皮炎,所以有些國家已經禁用這一類的防腐劑。
這類防腐劑常見的有:DMDM-乙內醯脲、季銨鹽-15、雙咪唑烷基脲
這類防腐劑對皮膚薄較為敏感的部位有明顯刺激,如眼周產品、面膜類產品、嬰幼兒用產品。此外,孕婦哺乳期和敏感肌慎用。
2 尼泊金酯類
尼泊金酯是一個大類防腐劑,常見的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簡稱羥苯X酯(甲乙丙丁),英文名為paraben,所以以後即使是買國外大牌的護膚品只要看到有XXparaben的字樣就知道是尼泊金酯。
尼泊金酯是一類很有爭議的防腐劑,美國FDA認為羥苯丙酯是安全的。但是歐盟認為三歲以下兒童停留類產品是禁止添加的,會引起皮膚過敏,和紫外線接觸可能老化皮膚。
尼泊金酯中甲酯和丁酯比較常用,甲酯相對安全,丁酯過敏反應大一些。
3 異噻唑啉酮類
這類防腐劑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一般會合用,俗稱卡松。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MCI/MI)是一種廣譜的防腐劑,對所有微生物都有較好的抗菌活性。
現在歐盟已經建議各品牌盡早換配方,日本和加拿大是限制添加。
4 酚類
這類防腐劑有苯氧乙醇、苯甲醇、苯乙醇。
苯氧乙醇是很好的溶劑和防腐劑,常被用作羥苯酯類和其他防腐劑的復配溶劑。
在歐盟苯甲醇被列為香精過敏源。苯乙醇是一種芳香醇,帶有玫瑰花香的氣味,不在我國和歐盟的化妝品防腐清單中,苯氧乙醇在化妝品中的限定使用濃度最高為1%。
三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
5 酸類
這類防腐劑有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山梨酸鉀、水楊酸等。雖然危害較小,但是防腐能力較弱,經不起高溫,容易變質。
我國和歐盟對水楊酸規定最大允許濃度為0.5%。
『柒』 面膜中哪些成分對皮膚不好
面膜什麼成分對皮膚有傷害
兒童面霜當中經常見到苯氧乙醇,它作為防腐劑相對來講比較溫和安全,但也有量限制。面膜當中添加苯氧乙醇超過了0.1%就會存在刺激性。香精比較好理解,一般在面膜護膚品當中會明確寫出來,化妝品當中加入香精主要是調和產品氣味,對敏感肌或者是問題肌膚來說這是一種過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