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海藻面膜 » 對蝦塘里有海藻怎麼處理

對蝦塘里有海藻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02-12 06:53:31

❶ 蝦塘里長了很多青苔,怎麼處理啊!

前期需要捕撈青苔,沒有其他辦法,撈到無法撈為止,然後採用膚質酸鈉進行局部潑灑,可以拌用適量殺草葯(量一定要掐准,不然會對蝦產生危害),後期進行芽孢桿菌,加強青苔的分解;然後換水量提高到40,採用光合加氨基酸和果酸進行肥水操作

❷ 白對蝦池池水藻類太旺怎麼辦

水藻太旺,需要殺掉!

水藻太多,對於蝦塘來說,一般指藍藻。其處理辦法如下:
1、常規方法
(1)沿池邊潑灑殺藻劑:一般為含氯制劑或硫酸銅、絡合銅等銅制劑。此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點是對南美白對蝦的刺激大,尤其是銅制劑會抑制蝦的生長;另外一旦用量過大,容易造成轉水,而且藍藻大量死亡後分解產生的毒素進一步加劇了對蝦的危害,易引起事故發生。
(2)大量進水:一些養殖戶在生產中發現,有時通過大量換水(尤其是河水)可以使藍藻死亡。其實原理很簡單,由於藍藻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較差,由於已經適應了原來的環境,一旦水環境突然改變,引起不適,就會造成大量死亡,造成人為的轉水。
此法的缺點首先是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並不是每次進水都有效;其次,水中各項指標的突然變化同樣會引起南美白對蝦的應急反應,造成蝦的免疫力急劇下降並發生不正常蛻殼,在蛻殼期間極易感染各種病害;再者,所進水源因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含有大量致病菌、重金屬元素等有害物質,改變了水體的生態平衡。所以此法不建議使用。
(3)其他方法:一些養殖戶通過混養部分花鰱、羅非魚的方法,利用花鰱控制枝角類的數量,利用羅非魚吃掉部分藍藻及病蝦,防止病害發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具體操作時應注意放養密度,防止密度過大引起缺氧及防止羅非魚同蝦爭奪餌料或吃蝦,造成不利影響。且這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2、控制藍藻的根本方法
(1)控制輪蟲、枝角類的數量,防止其吃掉小型有益藻類。
(2)從藻類繁殖的所需營養成分入手,肥水時盡量使用含有復合硅營養元素的肥水產品,這種肥水產品所含營養元素,藍、綠藻對硅肥吸收速度慢而單細胞藻類(如硅藻)吸收較快,水肥起來時單胞藻類(如硅藻)占優勢,適當控制了藍、綠藻的繁殖。
(3)用微生物制劑抑制藍藻的繁殖。一些復合菌中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通過生態競爭,平衡氮磷比例;通過大量繁殖,和藍藻爭奪氧氣,抑制其光合作用,減緩藍藻繁殖速度,同時穩定PH值;通過分泌胞外活性產物來抑制藍藻的繁殖;所有這些可以有效控制藍藻的發生。
(4)加大肥水力度:無論在防治還是治療藍藻上,在施用活菌制劑的基礎上,一定要加大肥水力度,平衡水體營養元素,從而加快有益藻類的繁殖,使其盡快成為優勢種群,抑制藍藻的繁殖。
(5)注意引進有益藻類:對於有益藻類較少的池塘,可採取引進含有硅藻、綠藻豐富的水20-30cm,然後施用專用生物肥,少量多次的方法,抑制藍藻繁殖。
(6)經常換水:利用藍藻對環境的改變適應能力弱的特點,採用經常換水的方法,保持水質清新,抑制藍藻的大量繁殖,防止藍藻水華的形成;換水時需要注意的是:要抽取藍藻比較集中的下風處表層水,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藍藻數量。
(7)用絮凝劑在藍藻集中的地方潑灑,降低藍藻的密度。
(8)在藍藻集中的地方潑灑殺藻葯物,殺滅藍藻,需要注意的是,要潑灑對南美白對蝦刺激小的葯物,潑灑後還應注意使用解毒劑,減少藍藻死亡後對南美白對蝦造成的傷害。

❸ 如何清除南美白對蝦塘中的青苔

1、保持適宜的透明度是防止青苔發生的根本。一旦青苔發生應盡早清除。先介紹如下方法:
(1)一是施放草木灰,選晴天上午,在池塘上風頭拋撒。每畝池塘用草木灰20-30kg,使其均勻覆蓋在青苔上,一般3天後青苔開始死亡,該方法一般沒有副作用;
(2)二是施用黑土金,又名腐植酸鈉,晴天上午使用,24小時增氧連續開6天。用量為每立方水體3-5克,施用後隔2天再用一次。除了殺青苔,還可改底,雙向調節PH值。
2、南美白對蝦簡介:
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學名凡納對蝦,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綱(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亞目(Natantia)、對蝦科(Penaeidae)、對蝦屬(Penaeus)、Lito-penaeus亞屬,是廣溫廣鹽性熱帶蝦類。
南美白對蝦又俗稱白肢蝦(white-leg shrimp)、白對蝦(white shrimp),曾翻譯為萬氏對蝦,外形酷似中國對蝦、墨吉對蝦,平均壽命至少可以超過32個月。成體最長可達24cm,甲殼較薄,正常體色為淺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紋。步足常呈白堊狀,故有白肢蝦之稱。

❹ 塘里的水藻,誰知道是什麼藻怎麼清除塘里有對蝦。

用養蚯蚓的牛糞

❺ 南美白對蝦有蝦殼漂浮水面怎麼處理

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mamei.Boone,1931)亦稱白腳蝦(White-Leg Shrimp),或稱凡納對蝦,原產地集中在厄瓜多沿岸,是世界上養殖產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我國的人工養殖始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台灣地區早於大陸沿海,目前都已取得了基本穩定的養殖經驗。因其具有較強的可養殖優勢,該蝦種有望成為我國對蝦養殖的替代品種。

形態特徵

1.外部形態特徵:南美白對蝦亦分為頭胸甲和腹部兩部分,蝦體表面大透明的幾丁質甲殼形成外骨胳,常呈淺青色,無斑紋.與其它對蝦相比,其額角不超出第一觸角柄的第二節,相對較短,第一觸角內外鞭等長,且極短小,大觸須青灰色,心臟暗黑色,步足常是白堊色,頭胸甲短,與腹軀之比約為1:3體長而側扁,略是梭形,成體最大體長可達23cm,與中國對蝦酷似。

2.內部構造特徵:南美白對蝦與斑節對蝦及中國對蝦的內部結構基本致,內臟器官大都集中於頭胸部,腹部肌肉最為發達,同樣具有消化、呼吸、循環、排泄、生殖、神經和肌肉七大系統,但其雌蝦不具納精襄,屬具有開放型納精襄的蝦種。

分類與分布

南美白對蝦屬節肢動物門有鰓亞門,甲殼綱、軟甲正綱,十足目、游泳亞目,對蝦科、對蝦屬,為廣鹽、廣溫性的熱帶蝦類.主要分布在秘魯北部至墨西哥桑諾拉一帶,以厄瓜多沿岸最多.因其可育苗期長,生長快,抗病能力強,換肉率高、營養要求低、運輸活力強,已成為世界上僅次於斑節對蝦的第二大養殖品種,除厄瓜多等中南美地區有大量人工養殖外,我國的台灣、山東、廣東、海南的人工養殖也頗具規模,有關單位正在運釀在我國南海海域進行增種流放試驗。

生態習性

南美白對蝦常棲息在泥質海底,白晝多匍匐爬行或潛伏在海底表層,夜間活動頻繁,喜靜怕驚,精養至8cm以上時,夜間常騰跳頻繁,自然情況下,幼體隨海流浮游,仔蝦常聚於河口附近,長至幼蝦之後,逐漸移棲至近岸淺海區,長至8-9cm後,便移向深海可達72cm深水域中。適應水溫在25℃一30℃,鹽度在28一34‰,pH值在8.0±0.3,人工飼養時水溫可在16℃一35℃(漸變幅度),鹽度在0.5-40‰(漸變幅度),PH值在7.3-8.6之間.南美白對蝦食性廣而雜,對餌料蛋白(特別是後期對動物蛋白)的要求不高。

近幾年來由於南美白對蝦淡淡水養殖技術己獲得成功,其養殖規模迅速擴大,成為蝦類養殖中增長最快的品種。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許多養殖戶為初次接觸,還不大了解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技術,套用老經驗,碰到了不少問題。針對養殖戶所遇到的問題,結告我們的生產實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做好放苗前的准備工作

首先應做好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時間安排在放苗前15天左右,每畝放生石灰150kg,7天後進水30cm,同時施基肥150kg,培肥水質。目前苗場一般淡化至3‰鹽度,蝦苗最好經強化培育並完全適應淡永後再放入大塘養殖,因此需採用皮條網迸行圍攔,一般每畝攔按50m2標准計算。暫養池鹽度應與苗場鹽度保持一致,同時每噸鹽配比50kg硫酸鎂。為提高成活率可配備相應的增氧設備,每lom2配備一個沖氣頭。

2、一次性放苗量應充足,保證產量

目前南美白對蝦養殖成活率一般可達80%左右,1萬苗可產商品蝦100kg。根捂對今年行情預測,南美白對蝦布場價格應在20元/kg左右,要想有效化解市場風險,必須提高產量。本地區日前盈虧的臨界點在畝產100kg左右,因此當畝產達到200kg以上時,才能保證理想的收益。所以放苗時我們要求畝放養南美自對蝦淡化苗4萬,即便成活率只有50%,也能保證相應的產量。

3、逐步進行淡化,確保成活率

放苗後每天加新鮮水5cm左右,一周後蝦苗完全適應淡水養殖,以後可隨著氣溫升高定期加水,到夏季高溫時,確保養殖水位達到1.5cm以上。

4、掌握合理的投喂量,並定期投喂抗病毒葯物

南美白對蝦養殖前期的投餌要求少而精,除培肥水質保證蝦苗下塘時有充足的基礎餌料外,還應投喂適量高檔餌料(如蝦片、BP等)。經過一周蝦苗適應環境後,以投喂破碎料為主,這時宜全池潑灑,保證蝦苗能得到充足的餌料。當南美白對蝦的規格達到3cm就應投喂顆粒餌料,這時投餌應在池塘四周淺水帶設投餌台,以觀察南美白對蝦的攝食情況。在規格達到7cm以前,一天投喂2次(一般上午8-9點、下午 4-5點);規格達到7cm以後,一天投喂 3-5次。為增強南美白對蝦抗病能力.應定期投喂高效、無殘留的葯物,加大蒜素、免疫多糖、EZO等。

5、配備增氧設施,並在夏季定期開機

當南美白對蝦畝產量達到200kg以上時應配備相應的增氧設施,一般每3畝配備一台1.5kW增氧機。在夏秋生長高峰季節,每天凌晨2點左右就應開機,天氣悶熱時可提前開機,開機時間應保持在1小時以上。天氣晴朗時,可在下午開機至小時,保持水體中溶氧均衡分布。

6、不要頻繁換水,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

在生長高峰季節,由於大量投喂餌料,水質污染較嚴重,常規方法就是大量換水,這就要求要有充足的永源,而目前水污染嚴重,難以保證。在實踐中,我們經常採用徽生物制劑控制水質,效果十分理想。徽生物制劑以光合細菌為主,它能有效分解有機質,降低水中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濃度,保持水質穩定,一般每畝(水深 l.5m)用量3—5kg,一個月潑灑2-3次。

7、捕撈應分批多次,提高產量

本地區南美白對蝦放養多在5月底、6月初,8月份巳有一部分達到商品規格,且此時市場價格相對較高,可採用地籠捕撈。在實際生產中,我們在清晨4點放籠,一個小時後即可收起。數量可根據銷量確定,一般一條地籠可收5kg左右。收起來的南美白對蝦可放入配備增氧設備的網箱,將小規格的蝦放入池塘繼續養殖,捕大留小可提高產量,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❻ 池塘水面綠藻如何處理怎麼調節魚塘水質更好

要消除水面的綠藻,更換池水改善水質,平時定期加水或者採用微流水養殖;洗刷與葯浴結合,用廢舊聚乙烯網片擦洗效果較好,春秋二季每兩個月洗刷一次,冬季洗一次;

在5月~9月綠藻繁殖高峰季節,每月洗一次,以保持干凈,刷後用8ppm硫酸銅溶液浸泡15分鍾~20分鍾,以殺滅殘留藻種。

(6)對蝦塘里有海藻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綠藻多見於淡水,常附著於沉水的岩石和木頭,或漂浮在死水表面;也有生活於土壤或海水中的種類,浮游種類是水生動物的食物或氧的來源。

綠藻的葉綠體被兩層細胞膜包圍著,所以有猜測說它們可能是直接由藍菌的內共生而得來的。部份藍菌有類似的色素沉著,但這似乎出現不只一次,而綠藻的葉綠體也不再被認為和此類型的關系相近。相對地,綠藻可能和紅藻有著相同的祖先。

主要價值

綠藻門的經濟價值很高。綠藻在植物進化的研究中也很重要;據認為單細胞的衣藻與陸地植物的祖先相似,貯藏的營養物質主要為澱粉和油類。綠藻中如石蒓、礁膜、滸苔等歷來是沿海人民廣為采撈的食用海藻。

海產扁藻、小球藻等單細胞綠藻繁生快,產量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糖類、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可作食品、飼料或提取蛋白質、脂肪、葉綠素和核黃素等多種產品。

有的綠藻可作為葯用,如小球藻、孔石蒓等。此外,利作藻菌共生系統和活性藻的方法來處理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

❼ 蝦塘里長滿了浮萍怎麼辦

把他拿掉就可以了呀

❽ 白對蝦塘有藍藻水太清放什麼才能肥水

蝦塘肥水要在消毒劑作用消失後進行。肥水劑有很多種,可用市售的肥水劑,也可用有機肥或無機肥。有機肥一般使用牛糞、豬糞等,使用前應先發酵、消毒,再裝袋放在池中浸泡,直接把有機肥撒在池中易引起副作用。無機肥較常用的有尿素和過磷酸鈣,用量為尿素7~10千克/畝,過磷酸鈣濃度為尿素的1/4左右,以後每3~4天用一次,用量為***的1/3,一般20天左右水色即能穩定。不用類型的蝦塘採用不同的肥水方法,一般來說,泥塘直接用無機肥,沙質底、高位池和鋪地膜池塘的肥水比較困難,用無機肥和有機肥相結合的方法效果較好。

施肥量以水體肥瘦程度靈活掌握,要少而勤,遵循「白天施、晚上不施;晴天施、陰雨天不施;水色淺施、水色濃不施」的原則。待透明度至30厘米左右,水色呈茶褐色或綠豆色、黃綠色時,則表明池水中已經繁殖了相當數量的生物餌料了,測試水溫、鹽度、pH值、溶解氧等指標達到要求。

❾ 白對蝦養殖中水面有雜質如何處理

有效防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對蝦偷病方法:
需要根據養殖的實際情況,不能盲目的偏信報道。水質混濁很有可能是放養密度過大,也可能是吸附性的地改投的過多,導致池底絮凝層打破亞硝酸鹽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也是放養密度大,或者是轉水了,再就下雨藻也很有可能導致升高,這個最好是提前預防。如果對蝦現在還在偷,適當的減少料的投喂,然後使用光和細菌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等降氮菌。加倍量使用抗應激產品和硬殼產品,後期亞硝酸鹽高了,很有可能造成脫殼未遂和軟殼,加倍量解毒。

❿ 南美白對蝦水落藻底臟如何處理

一、蝦塘出現藍藻後的處理方法
(1)在蝦塘出現藍藻的初期或者不是很嚴重的時候,可用牧海解毒劑1瓶(1~2畝)全池潑灑,開動增氧機;第二天用安泰爾每畝1包(400克)+黑神底改(或底質保健素)1包1~2畝浸泡3~10個小時後全池潑灑。
(2)如果發生藍藻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需要潑灑葯劑殺滅藍藻,一般為含氯制劑二氧化氯或硫酸銅、絡合銅等,使用葯物處理後,水質會變渾濁。此法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但缺點是對南美白對蝦有刺激,另外一旦用量過大,容易造成轉水,而且藍藻大量死亡後分解產生的毒素進一步加劇了對蝦的危害,易引起事故發生,所以要嚴格掌握好使用量。我們建議不要一次性全部殺滅藍藻,以免水質變化太過劇烈。處理完後要使用牧海解毒劑,減少藍藻死亡後對南美白對蝦造成的傷害。
(3)處理好藍藻後,往往水體透明度會變大,水質會變差些,就要及時採用培育優良水色的方法來培育好蝦塘的水色,恢復到正常的養殖管理,定期做好水質和底質的養護,避免藍藻的再次發生。
二、影響池塘底質的主要原因
(1)大量的殘餌、排泄物、動植物屍體中殘余的蛋白質、脂肪、澱粉等為病原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營養條件,造成病原生物的大量繁殖。
(2)大量而頻繁的排換水使池塘泥土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流失,造成塘底「沙漠化」,失去應有的生物活性,從而逐漸喪失自凈功能;塘底滲漏,保水、保肥的功能減退。
(3)頻繁大量使用化學葯物消毒,殺滅大量有益微生物,使病原微生物產生抗體,蝦塘生態逐步失去平衡,致使底質日益惡化。

養水先護底
底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水質,水質的好壞是底質的表現形式,通常人們是通過水質的變化再知道底質的變化,改善底質是改善水質的基礎。病原通過塘底的有機污染物生長繁殖,再通過水體擴散傳播。因此,養水要先護底。

提倡生物護底
在蝦塘養殖生態系統中,底質、水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養殖的密度人為的強化、增大,單靠自然的自凈功能已經效率很微弱了,因此需要人工添加相應高密度的有益微生物,才能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這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
底質養護的正確方法是採用有益微生物底質改良劑。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是綠色無公害養殖對蝦的重要技術手段;採用微生物技術改良、養護底質和水質,是對蝦養殖技術的重大突破。在精養南美白對蝦中,殘餌、糞便、對蝦的代謝產物等嚴重地污染著養蝦池,為滋生病原生物創造了條件。使用有益微生物在蝦池可很快分解這些有機污物,不需要使用化學葯品,減少環境的污染。使用有益微生物可防止底質惡化,可抑制病原生物的生長,有利於對蝦健康生長。
養殖過程中,需要定期使用優質的微生物底質養護劑黑神底改、底質保健素、護底康、底質保護神,能及時有效的將殘餌、對蝦排泄物、動植物屍體等影響底質變壞的隱患分解消除,不僅養護了底質和水質,而且能起到控制病原生物蔓延擴散的作用。

養殖水體指標生態調控
養蝦池塘水體是對蝦的生活環境,水質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影響對蝦的生存、生長和餌料利用率。在目前蝦病流行較嚴重的情況下,做好水質監測與調控,對減少和預防蝦病的發生顯得更為重要。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2304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279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1172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1117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70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789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379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361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328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