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甲殼素是什麼葯
Ⅰ 甲殼素是什麼
甲殼質又名甲殼素,殼多糖,幾丁質,是一種天然氨基多糖高分子物質,分子式為(C8H13NO5)N,分子量在一百萬左右,化學名稱為(1,4)聚-2-乙醯氨基-2-脫氧-D-葡聚糖,性質穩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毒性極小(LD50 16g/kg),且來源廣泛.它是自然界罕見的帶正電荷纖維結構化合物,不溶於水,在酸性水溶液中產生水合作用而逐漸溶脹形成球狀膠囊, pH增大時轉變為線形,同時粘度增大,可溶於濃鹽酸,硫酸,硝酸中,發生裂解,聚合度降低,如在濃鹽酸中加熱100攝氏度可分解為D-胺基葡糖,在濃硫酸中可產生磺酸酯化反應,得到肝素樣作用物質,與濃硝酸則產生硝化甲殼質.在稀鹼中不溶,在濃鹼(>40%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中加熱可使分子中乙醯基脫去65%-95%.在氯仿,乙醇等不溶,可溶於濃HAC,甲酸,石酒酸等.不同原料和制備方法不同,產品理化性質(溶解度,分子量,乙醯基含量,比旋度,粘度)有一定差異.甲殼質在蝦,蟹,龍蝦甲殼中含量較高(約含10%-30%),其為1000-2000個1,4連接-2-乙醯氨基-2-脫氧-D-葡糖(C8H13NO5)N的直接聚合物,分子量100-200萬,N2含量6.3%-6.7%。
甲殼質在C2脫乙醯後,形成2-胺基-2-脫氧-D-葡糖聚合物,脫乙醯程度越高,功能性越好,但由於脫乙醯不能完全,通常所指殼聚糖實質上是甲殼質和殼聚糖的混合物,日本規定殼聚糖含殼聚糖應>85%。甲殼質在酸鹼處理過程中,部分在1,4糖苷鍵發生斷裂,使聚合度降低,聚合度在2-7范圍(聚合度7-8的性能最佳),殼聚糖有兩種異構體,平均分子量為12萬,是米黃至微紅松軟粉末,無臭味,含水量約為60%。可溶於稀HCL和HAC中,其10%的稀HAC溶液粘度為2000-3000CPS,紫外最大吸收峰為196MM,可溶於二元有機溶劑中(如:CH2CL2-TCA,CH2CLCH2CL-TCA等)。由於其分子中含有-NH2和伯,仲-OH多功能團,故可產生醚化,酯化,交聯,螯合等多種化學反應。
甲殼素對人類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字,它廣泛存在於低等植物及甲殼素動物的外殼中。人類最早利用甲殼資源始於中國著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蟹殼有破瘀消積的功能。"蟹"字本身即指:解毒的蟲類。1811年,法國學者布拉諾首先在蘑菇類中發現了甲殼質,從此人類開始了漫長的研究與應用。甲殼胺又稱為幾丁質、殼聚糖、殼糖胺、甲殼素、第六要素等。廣泛存在於蝦蟹、昆蟲、植物的莖葉之中。
甲殼素又名甲殼質、殼聚糖,是一種化學結構與纖維類似的高分子多糖,它廣泛存在於昆蟲、甲殼類動物的硬殼以及菌類的細胞壁中。近年來,研究人員對甲殼素及其衍生物進行了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展示了它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對甲殼素在醫葯上的應用做一簡介,以利於這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一、甲殼素的葯理作用
1.抗菌抗感染 甲殼素及其多種衍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作用,以甲殼素六聚糖為最強。小分子的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質子化銨,質子化銨與細菌帶負電荷的細胞膜作用,吸附和聚沉細菌,同時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胞內,擾亂細菌的新陳代謝及合成而具有抗菌作用。夏文水、吳焱楠研究認為,相對分子量為1500的脫乙醯甲殼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最強,隨著分子量增大,則抑菌作用下降。正光華發現,脫乙醯甲殼素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小腸結尖耶爾氏菌、鼠傷害沙門氏菌和李斯特單核增生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中國紡織大學吳清基教授已成功地將甲殼素製成無紡布、流延膜、塗層紗布等多種醫用敷料用於臨床,其中甲殼素與醋酸製成的無紡布透氣透水性能極佳,用於大面積燒傷燙傷,抗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效果很好。目前上海市每年可生產甲殼素醫用材料約100噸。
2.降脂和防治動脈硬化 魏濤等採用含膽固醇1%和脫氧膽酸鈉0.2%的合成飼料喂大鼠28天,在誘發高血脂症的同時,經口服脫乙醯甲殼素觀察其對高血脂症的影響。實驗設高脂對照組和低、中、高三個劑量實驗組。結果表明,脫乙醯甲殼素中、高劑量組的總膽固醇及總甘油三酯含量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前者降低了10.5%、14.2%,後者降低了18.8%和26.1%,低、中、高劑量三實驗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分別升高了16.5%、32.7%和50.4%。顧雲等對31例高血脂成人患者進行口服脫乙醯甲殼素降脂試驗,30日後檢查,膽固醇、甘油三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均無明顯變化。
3.抗病毒 許多科學家已從多方面證實了甲殼素硫酸酯的抗病毒活性。Derek Horton等證明氨基上含有SO42-的甲殼素衍生物對血液病毒有顯著抑製作用。1992年Vorcellotti等發現甲殼素磺化衍生物能抑制哺乳動物的病毒感染,特別是能抑制和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抑制其復制的IC50為7微克/毫升,同時也能抑制勞舍氏白血病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
4.抗腫瘤 小分子甲殼素具有優良的抗腫瘤活性,特別是甲殼素六聚糖具有很強的抑制腫瘤的作用。日本愛媛大學奧田教授經實驗確認,甲殼素在64微克/毫升的濃度時就能增強淋巴球細胞殺死癌細胞的作用。鈴木茂生報道,脫乙醯甲殼素能直接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在含有1×105的癌細胞溶液中,加入0.5毫克/毫升的脫乙醯甲殼素,24小時後癌細胞完全死亡。Saiki I報道,硫酸甲殼素和硫酸羧甲基甲殼素對黑色素瘤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且作用呈量效關系。福建師范大學劉艷如等對小白鼠接種S180腫瘤細胞,設對照組和甲殼素實驗組,實驗表明脫乙醯甲殼素對S180小鼠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對其抗腫瘤作用十分關注。
5.抗凝血 Muzzarelli等在五六十年代就充分認識到甲殼素硫酸酯的化學結構與肝素相似,預示此類化合物有抗凝血活性。1985年Hirano報道,分子量26000,O-位雙硫酸酯甲殼素的抗凝血活性是肝素(174單位/毫克)的1.9~2.2倍。
6.其他 張桂英等證明,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良好的抗輻射性能。蔣莉等研究表明,脫乙醯甲殼素能保護肝臟,提高肝臟抗氧化能力。沈陽鐵路總醫院高風蘭應用脫乙醯甲殼素口服治療心絞痛5人、心律失常4人、頑固性心衰4人,均收到滿意療效。此外,某些甲殼素衍生物能結合Fe2+,增強胃腸道的吸收功能,用於治療鐵缺乏症。
7.在甲殼素被發現的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把甲殼素當作廢物,因為甲殼素不溶於水、稀酸、稀鹼和其他有機溶劑,開發的成本要比纖維素直接利用高得多,隨著人類智慧增長,科技發展,人們發現甲殼素有纖維素所沒有的特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含陽離子的可食性動物纖維,也是繼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以外的第六生命要素,甲殼類動物經過化學經過化學或生化處理後生成溶於稀酸的物質--甲殼素和衍生物聚糖,可以應用在工業領域(如取代塑料)、農業領域(不需要農葯的肥料),化妝品領域(調整皮膚等)、醫葯、膜材料和其他環保、健康領域。經過20餘年的不斷研究與臨床實驗,奇跡不斷涌現。既可抑制癌症、肝病、糖尿病,降低膽固醇,又有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老化等一系列神奇功效。由於其巨大的經濟價值,在國內外已廣泛地應用於醫葯、食品、工業等各個領域,目前我國這一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Ⅱ 甲殼素的作用與副作用
甲殼素的醫療作用
1、抗菌抗感染:甲殼素及其多種衍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作用,以甲殼素六聚糖為最強。小分子的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質子化銨,質子化銨與細菌帶負電荷的細胞膜作用,吸附和聚沉細菌,同時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胞內,擾亂細菌的新陳代謝及合成而具有抗菌作用。夏文水、吳焱楠研究認為,相對分子量為1500的脫乙醯甲殼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最強,隨著分子量增大,則抑菌作用下降。正光華發現,脫乙醯甲殼素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小腸結尖耶爾氏菌、鼠傷害沙門氏菌和李斯特單核增生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中國紡織大學吳清基教授已成功地將甲殼素製成無紡布、流延膜、塗層紗布等多種醫用敷料用於臨床,其中甲殼素與醋酸製成的無紡布透氣透水性能極佳,用於大面積燒傷燙傷,抗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效果很好。目前上海市每年可生產甲殼素醫用材料約100噸。
2、降脂和防治動脈硬化:魏濤等採用含膽固醇1%和脫氧膽酸鈉0.2%的合成飼料喂大鼠28天,在誘發高血脂症的同時,經口服脫乙醯甲殼素觀察其對高血脂症的影響。實驗設高脂對照組和低、中、高三個劑量實驗組。結果表明,脫乙醯甲殼素中、高劑量組的總膽固醇及總甘油三酯含量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前者降低了10.5%、14.2%,後者降低了18.8%和26.1%,低、中、高劑量三實驗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分別升高了16.5%、32.7%和50.4%。顧雲等對31例高血脂成人患者進行口服脫乙醯甲殼素降脂試驗,30日後檢查,膽固醇、甘油三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均無明顯變化。
3、抗病毒:許多科學家已從多方面證實了甲殼素硫酸酯的抗病毒活性。DerekHorton等證明氨基上含有SO42-的甲殼素衍生物對血液病毒有顯著抑製作用。1992年Vorcellotti等發現甲殼素磺化衍生物能抑制哺乳動物的病毒感染,特別是能抑制和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抑制其復制的IC50為7微克/毫升,同時也能抑制勞舍氏白血病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
4、抗腫瘤:小分子甲殼素具有優良的抗腫瘤活性,特別是甲殼素六聚糖具有很強的抑制腫瘤的作用。日本愛媛大學奧田教授經實驗確認,甲殼素在64微克/毫升的濃度時就能增強淋巴球細胞殺死癌細胞的作用。鈴木茂生報道,脫乙醯甲殼素能直接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在含有1×105的癌細胞溶液中,加入0.5毫克/毫升的脫乙醯甲殼素,24小時後癌細胞完全死亡。Saiki報道,硫酸甲殼素和硫酸羧甲基甲殼素對黑色素瘤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且作用呈量效關系。福建師范大學劉艷如等對小白鼠接種S180腫瘤細胞,設對照組和甲殼素實驗組,實驗表明脫乙醯甲殼素對S180小鼠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對其抗腫瘤作用十分關注。
5、抗凝血:Muzzarelli等在五六十年代就充分認識到甲殼素硫酸酯的化學結構與肝素相似,預示此類化合物有抗凝血活性。1985年Hirano報道,分子量26000,O-位雙硫酸酯甲殼素的抗凝血活性是肝素(174單位/毫克)的1.9~2.2倍。
6、其他:張桂英等證明,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良好的抗輻射性能。蔣莉等研究表明,脫乙醯甲殼素能保護肝臟,提高肝臟抗氧化能力。沈陽鐵路總醫院高風蘭應用脫乙醯甲殼素口服治療心絞痛5人、心律失常4人、頑固性心衰4人,均收到滿意療效。此外,某些甲殼素衍生物能結合Fe2+,增強胃腸道的吸收功能,用於治療鐵缺乏症。
甲殼素基本上沒什麼附作用。不過有句成語叫「過猶不及」,也不要短時間內使用大量的甲殼素哦
Ⅲ 甲殼素是抗生素葯嗎
你好!
甲殼素不是抗生素葯,甲殼質具有抗癌抑制癌、瘤細胞轉移,提高人體免疫力及護肝解毒作用。尤其適用於糖尿病、肝腎病、高血壓、肥胖等症,有利於預防癌細胞病變,感謝你對問病網的支持。
祝你健康!
Ⅳ 甲殼素安全么
通俗地說,甲殼素(幾丁聚糖)是一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人們應用現代生物新技術,由節肢動物外骨骼和軟體動物內骨骼及海藻中(代表是螃蟹)提取具有優秀理化性質和卓越生物活性的一種多糖物質。江西三抗企業集團是我國首批通過國家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的甲殼素保健品生產企業,是屬國家質量、信譽、服務AAAA級企業,獲得榮譽不計其數,更是「3.15誠信品牌建設單位」。
Ⅳ 海藻甲殼素是什麼成份
海藻甲殼素就是成分,活性高,養分傳導快,更利於作物吸收。對作物根、葉、花、果高度安全,無肥害,無毒副作用。提高座果率、果實膨大快,上色著色好,促早熟,調高含水含糖量、口感好、營養豐富、防止作物畸形果。
Ⅵ 甲殼素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甲殼素:
「甲殼素」被歐美學術界稱之為繼蛋白質、月旨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五大生命要素之後的「第六大生命要素」,作為糖尿病、高血脂病服用的良方,是21世紀醫療保健品發展方向。從甲殼素提取的氨基葡萄糖是一種能促進人體內黏多糖的合成,提高關節潤滑液的黏性,從而改善關節軟骨的代謝和促進軟骨組織的生長。
甲殼素的作用:
一、 降血糖
甲殼素的化學結構與植物纖維非常相似,都是六碳糖的聚合體,因而有動物纖維之稱。甲殼素具有鹼性,可把PH值調到弱鹼性,使人體處於鹼性體質提高胰島素利用率,降低血糖,有利於糖尿病的防止。
二、 降血脂
甲殼素帶正電荷與帶負電荷的膽汁酸結合排除體外,影響脂肪的乳化。甲殼素與膽汁酸結合並排出體外,膽汁酸排出增加,減少了膽囊中膽汁酸量,致使肝臟從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以補充其不足,使血液中膽固醇下降。
三、 降血壓
甲殼素是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基因,可與食鹽中的氯離子結合,隨糞便排出體外,減少氯離子的吸收。降低血糖中的氯離子濃度,使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活性降低,致使血管緊張素11形成減少,使內緩激肽增加,血管擴張作用增強,血壓下降。
四、強化人體免疫、活化淋巴細胞
甲殼素具有強化人體免疫力,增強細胞免疫、活化淋巴細胞之功效,甲殼素可使體液PH值偏鹼性,創造了淋巴細胞攻擊癌細胞的最佳環境,提高殺傷癌細胞的功能。甲殼素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活化巨噬細胞,增強其吞噬能力。
五、抑制非正常細胞生長、擴散和轉移
甲殼素是帶正電荷的聚陽離子,能吸附到癌變的細胞表面,並使電荷中和,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起到抑制和防止腫瘤擴展和轉移的作用。
六、提高抗腫瘤葯物的療效
低分子量的甲殼素和5-氟脲嘧啶抗腫瘤葯物,可提高其治療腫瘤的療效。幾丁聚糖的水解產物葡萄糖肽可以合成氯脲毒素,該葯物作為抗腫瘤葯物已在臨床應用。
七、排除放射治療和抗癌葯物細胞毒物質
放射治療時服用甲殼素,其陽離子多糖與自由基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可結合成復合物或吸附後排出體外,可有效的保護正常組織不收損害。另外,甲殼素可有效消除使用抗癌葯物帶來的有害物質,減緩對臟器的損傷,對臟器起到保護作用,並可減輕化療出現的不良反應。
(6)海藻甲殼素是什麼葯擴展閱讀:
甲殼質
醫葯
甲殼質的產物作為堅韌和強的材料利於作為外科線。另外有一些不尋常的特性,甲殼素加速人體傷口癒合,甲殼素甚至成為一個單獨的傷口癒合劑。 在生醫材料上的相關應用研究非常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生物毒性、價格低廉、容易改質、機械強度較好等優點。
美容
甲殼素對細胞無排斥力,具有修復細胞之功效,並能減緩過敏性肌膚,且日本研究證實甲殼素具有抗氧化的能力,能活化細胞,防止細胞老化,促進細胞新生帶。甲殼素中亦含有高效保濕成份,它的β葡聚糖也能有效使肌膚含水保濕。
Ⅶ 甲殼素是什麼,有什麼功效
甲殼素是幾丁質和幾丁聚醣(幾丁胺醣)的合稱。
1、抗菌作用——甲殼質、甲殼胺可以抑制葡萄狀球菌和綠膿菌等細菌的增殖,以及鐮刀菌(Fusarium)等黴菌(Escherichia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 Salmonella typhimurium,Candida albicans) 的生殖。甲殼胺纖維與棉花混紡針織布經某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檢測其對金葡萄、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高99%以上。抗菌除臭作用顯著。
2、免疫力強化作用——甲殼質、甲殼胺能夠使對免疫力起主導作用的大食細胞活性化,提高免疫力。
3、細胞活性化作用——促進LYSOZYME的分泌,幫助傷口癒合。
4、吸附氯離子作用——吸附導致高血壓病變的主要因素氯離子,防治高血壓,起到預防效果。
5、降低膽固醇作用——抑制膽固醇的生成,去除多餘脂肪成分。
6、止血作用——具有可以使起到止血作用的血小板開始凝血作用。
7、凝結作用- 吸附、去除放射能物質及重金屬。
8、徐放性效果- 保護和漸漸釋放葯效。
9、增加有效菌- 增加雙歧桿菌等有效菌的繁殖。
10、抗癌- 強化可以消滅癌細胞的淋巴球,防止癌細胞的轉移。
11、生物分解效果- 對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分解。
Ⅷ 農用甲殼素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農用甲殼素的功效與作用:
一、功效
1、農用甲殼素除了可以作為殺蟲劑、殺菌劑,還可以和有機肥料混合使用,並且可以發揮生物的可降解性和相容性。
2、甲殼素對農葯和化學肥料具有增效的作用,比如在防治某一農作物的蟲害或者病毒時,加一些甲殼素可以使葯效發揮的更好。
二、作用
1、甲殼素可以促進植物對氮磷鉀的吸收,還可以強壯植物的機體、縮短植物的生長周期,同時它對於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具有明顯的效果。
2、甲殼素可以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的品質和產量,並且它還具有廣譜的抗菌系,可以誘導農作物產生多種的抗病物質。
農用甲殼素使用用法:
1、甲殼素的主要功效是可以非常好的對抗土壤中的各種細菌和病毒,比如他可以殺除各種蚜蟲,一般蚜蟲在接觸甲殼素之後的4-12個小時之內就會死亡,所以使用過甲殼樹的肥料一般會呈現出比較健康的狀態。
2、在病菌量特別多的土壤上每天早上10點之前或者是下午4點之後,取一定量的甲殼素撒在土壤之中,然後再將土壤翻新,讓土壤跟甲殼素接觸的更均勻,這樣即可有效地滅殺細菌和病菌。
3、甲殼素也可以使用在農作物的開花和膨果這兩個時期,比如種植瓜類或者是蔬菜等作物時可畝用2.5-5公斤左右的甲殼素進行噴施,每隔10天噴1次,大概噴施2-3次之後效果就會比較明顯。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甲殼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