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利潤一般多少
❶ 面膜創業項目利潤有多高
首先來看看面膜的製作成本,一片面膜的材質具體包括鋁塑膜、珠光膜、藍無紡布、白無紡布、營養液這幾個部分,其中鋁塑膜的成本大約是兩毛錢,珠光膜的成本大約是五分錢,藍無紡布的成本是一毛五,白無紡布的成本是兩毛五,這裡面最貴的就是營養液了,大約在一塊三左右,這樣總得算下來,一片面膜的總成本費用大約就是兩元錢。接下來再來看看面膜的售價,目前市場上的面膜價位相差也是比較大的,最便宜的劣質面膜可能只要一兩塊錢,而比較貴的面膜可以達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一片,當然了,最便宜的和最貴的都不具備普遍性。目前比較普遍的價格通常都在十元左右,也就是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會購買這個價位的面膜,便宜一點的可能在五到十元錢,貴一點的可能在二十元左右,如果是這樣一個價位的話,再按照兩元一片的成本價格來計算的話,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有多大了。
不過想要做面膜這個創業項目,光是只有產品還是不行的,因為產品的利潤再大,也只有把產品賣出去才能實現收益,而按照目前面膜市場的銷售行情來看,想要讓面膜有一個好的銷量,就需要在營銷推廣方面投入比較大的成本,也就是說想要做面膜創業項目的話,不僅僅是要考慮產品本身的成本費用,還需要考慮營銷推廣方面的成本費用,有時候在網上做推廣搞營銷,也是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的。這樣算下來的話,做面膜項目的利潤就要比產品本身的利潤要低一些了。但是只要前期把客戶積累起來,把營銷渠道建立起來,後續在營銷推廣方面的成本費用就會降低下來,這樣所能獲得的利潤收益也就能顯著提升。
❷ 面膜利潤很大嗎
利潤相當的大...!你可以先去了解一下這個行情...
滿意請採納。
❸ 化妝品的利潤有多大
從護膚品的定價來看,護膚品的生產成本大概在零售價格的10%-15%左右,這是普遍的情況,不過也有些良心 品牌,產品成本會上漲到30%-40%,如此看來護膚品毛利是相當可觀的。但護膚品毛利中還要去掉營銷傳播成本、渠道銷售成本,護膚品的利潤就變得非常骨感了。
實體店一般需要考慮店面租金、員工薪酬、進貨成本和店面裝修等等費用,而化妝品製作成本雖然低,但是經 過中間商的一系列操作,化妝品的進貨價會比成本價高出不少。
若是能直接從廠家、品牌方、一級代理商或經銷商拿貨,那麼成本會低很多,利潤也會高很多;若是從其他渠 道拿貨,那麼利潤就相對較低。
不過只要善用銷售技巧、用心服務客戶以及懂得一定的化妝品店面經營經驗,高利潤還是有希望實現的。
(3)面膜利潤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化妝品最重要的成本通常在包裝上面。例如相宜本草的包裝材料成本就佔了總生產成本的55.57%,基本上是原材料的兩倍。2009年,美即面膜的包裝物料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41.6%,與原材料所佔比例成本相當。
化妝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無外乎是加熱、攪拌、乳化、冷卻這幾個環節。這些環節的生產周期都不長。美即面膜從製作到包裝成品的生產周期僅為八天,這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包裝上面。
而參考自然美產品的生產流程,其最核心的幾個生產環節只需不到兩個小時。上述包括原料、包裝材料、生產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構成了化妝品企業的銷售成本。
❹ 化妝品行業利潤怎麼算
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化妝品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但化妝品行業的確「暴利」,但暴利的背後的確藏有玄機。
化妝品行業生產門檻低
以相宜本草為例。相宜本草生產大多都已經外包,自有工廠主要用於研發、試生產等用途,並不進行批量生產。公司的生產設備凈值僅為78.35萬元,其中最主要的設備為均質乳化機。2011年,相宜本草自有工廠生產產品僅為82.5萬件,以平均售價計,這些產品可實現銷售額約2400萬元。足夠使固定資產周轉率高達30次。與相宜本草有類似情況的還有美即面膜的情況。2009年,美即的工廠的設備凈值只有606萬港幣,但它生產面膜超過4000萬片。其收入卻貢獻了當年總營收3.7億港幣中的約80%。
化妝品行業原料也很簡單
美即面膜的生產原料只有有水、精華成分和無紡布。其中,精華的成分為化學綜合劑,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以及乳納酸。相宜本草的原料中最主要的是蠟類、油類、酯類及它們的衍生物類,占總生產成本的10%。其他還包括一些天然提取物、添加劑等。但是,化妝品的原料只佔了生產成本的一小部分。相宜本草只佔生產成本的28.52%。
化妝品最重要的成本通常在包裝上面。例如相宜本草的包裝材料成本就佔了總生產成本的55.57%,基本上是原材料的兩倍。2009年,美即面膜的包裝物料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41.6%,與原材料所佔比例成本相當。
化妝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無外乎是加熱、攪拌、乳化、冷卻這幾個環節。這些環節的生產周期都不長。美即面膜從製作到包裝成品的生產周期僅為八天,這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包裝上面。而參考自然美產品的生產流程,其最核心的幾個生產環節只需不到兩個小時。
上述包括原料、包裝材料、生產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構成了化妝品企業的銷售成本。但這些成本占化妝品企業總成本的比例依然很低。相宜本草和美即面膜的銷售成本比例分別為19.7%和23.1%。相對應的這兩家企業的毛利率分別為80.3%和76.9%,可見其毛利相當之高。
這里毛利的計算還未考慮渠道成本。不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基本上都沒有品牌自建渠道的。他們都是通過分銷商或者終端零售商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這些市場主體還會分走相當大一部分的利潤。銷售成本、品牌利潤、渠道利潤最終構成了化妝品的終端零售價。這三部分當中,銷售成本所佔的比例較低,這也是人們抨擊化妝品暴利的主要依據。渠道的意義在於使消費者能夠直接接觸產品,但是商家在其中獲得了相當高的利潤。品牌商的利潤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於品牌形象的塑造。
❺ 想代理一款面膜品牌,有什麼好的品牌嗎
面膜可以說是微商中做的最多的,我朋友圈的朋友基本上都會或多或少做面膜。
一、面膜是高利潤據我所知面膜絕對是暴力產品的代表,面膜的利潤大概在100%左右
二、重復購買力面膜是日常消耗品,每個人每周都需要幾塊面膜
三、高受眾不僅僅是女生,現在男生都開始關注面膜了。
四、展示方面,售後簡單朋友圈裡銷售面膜的方式無非就是自己試用展示,買家展示等等,都很容易,而且面膜基本上不存在售後服務。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面膜的見效很快,而且一般人很難區分面膜的性價比。
❻ 做瑪麗博士雲面膜利潤空間怎麼樣總代冒死揭露代理價格
現在面膜市場的利潤是比較大的,而且市場前景十分廣泛,因為女性在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護膚品後,會常年使用。況且面膜屬於消耗品,一張只用一次。給顧客推薦時,要根據膚質推薦,並且介紹面膜的保濕型,在面膜所含的增稠型的精華液中,最常見的保濕劑為各類小分子多元醇類,比如甘油,丙二醇,丁間二醇等。這類保濕劑的保濕原理在於分子結構中含有羥基,通過氫鍵能夠結合周圍的水分子起到保濕作用。
在選擇品牌時要選擇流暢度這些大企業的品牌,產品有保障,公司有實力。上海流暢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流暢度集團旗下控股公司。此外,集團旗下控股公司還有:上海流暢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典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美國卡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
❼ 一年凈利潤超6億元,美妝新秀敷爾佳的醫美面膜有能賺錢
這一品牌的面膜的確特別賺錢,因為該品牌的需求量較多,而且利潤較高。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收入,而且也能夠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我們不僅能夠享受更好的服務,而且也能夠成為更有品位的人。
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且也能夠購買更多的美妝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極具誘惑力,而且也能夠極大地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一年凈利潤超6億元,美妝新秀敷爾佳的醫美面膜多能賺錢?該公司真的特別賺錢,之所以這么說的原因有三個:
一、這個產品的需求量較大。
該公司旗下的產品之所以會這么賺錢,就是因為我們的確更加需要這種類型的產品,而且也會大量購入這些產品。正是因為我們不僅會花費更多的資金購買醫美面膜,而且也能夠更加支持該公司的發展,所以這個公司才能夠賺取更多的利潤。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
❽ 大家來討論下,面膜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別聽那些瞎BB了,出除了部分是真有內涵,市場上可以說99%的都是垃圾。面膜的利潤在百倍數百倍,所以淘寶才有那麼多賣面膜各種所謂的自己的工廠如何如何,其實就是找個小廠注冊個品牌,到手成本一片幾毛錢不到1塊,也就是說,他動不動9塊9一盒必需賣10盒才發貨他都賺的流油,就是很多1元一盒的特價搶貨也不會賠多少,畢竟這種他根本就不多投放。
真的好面膜非常少,絕大多數都是表面補水的垃圾,你在家弄個香蕉西紅柿黃瓜泥敷臉上都比那些破垃圾好。
但是大多人就是上那個當。有些主播還會跟你吹什麼其實一些大牌都是找他們代工的,其實東西沒區別,信他們1成你都死。他們下面一大堆的刷屏的喊好,都是設置好的機器人,都是套路。
絕大多數的面膜就是水膜,沒什麼精華液(就精華液貴,一般是一升從百元到300多元不等)。而面膜紙就算不是最低廉的無紡布也不值錢,各種材料最貴就1-2元。
就算是好面膜成本,物料+水電+稅+人力+地租等平攤下來都不貴,因為是大批量生產,而且廠房都是偏遠地區,地租便宜、人力便宜,真的xxx工業園的才有幾個,那種地方監管嚴格,各種排放查的太嚴。
正規頂級好東西,也不會超4-5元一片。
而無紡布+可以忽略不計的精華液+水的這類充斥了絕大部分市場的水膜,成本1元都不到
❾ 做面膜代理需要什麼條件
面膜代理不需要加盟費,個人建議你先考慮自己有沒有出手的渠道,這個解決了,在哪裡拿貨都可以,如果有量了,建議走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