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底怎麼找石蟹
Ⅰ 帝王蟹和皇帝蟹有區別嗎
1、科目不同:帝王蟹一般指堪察加擬石蟹,屬於十足目歪尾亞目石蟹科。而皇帝蟹指巨大擬濱蟹,產於澳洲,屬於十足目短尾亞目扇蟹科。
2、生存條件不同:帝王蟹屬於深海蟹類,生存深度達850米之深,生存水溫在2-5℃。分布於澳大利亞西部及南部海域。棲息深度在100至180米。
3、生活環境不同:帝王蟹這類生物多生存在淺灘的渾沙中,棲息在低緯度地區的水域中。皇帝蟹(巨大擬濱蟹),巨大擬濱蟹可以在海洋及河口環境生活,以泥、沙或岩石海床、水生植物及沼澤最為適合。
(1)海藻底怎麼找石蟹擴展閱讀:
帝王蟹的繁殖:
帝王蟹的繁殖速度驚人,每年每隻母蟹可產近萬只成活小蟹。帝王蟹一般每年的四月至六月在大約350米遠的淺灘產卵。這類生物多生存在淺灘的渾沙中,棲息在低緯度地區的水域中。
繁殖季節,雌性帝王蟹和雄性帝王蟹交配後進行孵化,一般來說,在一隻帝王蟹30年左右的壽命中,可生育期為四年。卵的孵化比例大概為16000/80000粒。
皇帝蟹棲息環境:
巨大擬濱蟹可以在海洋及河口環境生活,以泥、沙或岩石海床、水生植物及沼澤最為適合。它們可以抵受4-52‰的鹽度,並能在0-30C的溫度下生存。
故此它們可以在河口的低鹽度環境生存。使用COI基因進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在北海及比斯開灣的群落互有遺傳的不同,而冰島及法羅群島的群落則有更大的不同。由此可見普通濱蟹很難進入較深的水域。
普通濱蟹具有多種方式來將群落擴散,包括壓載水、船體、以海藻等物料包裝、泛舟、幼體隨海流遷徙等。在澳洲的普通濱蟹可以擴散很長的距離,可以是由人類活動所帶動。
Ⅱ 螃蟹養殖技術
(一)扣蟹培育
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經濟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為了把當年的大眼幼體達到商品蟹,目前大多採用塑料大棚暫養技術。選擇水質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滲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積不宜太大,水深不超過1.2米,池形東西向為好,陽光充足,大棚建設可參照農業蔬菜大棚建設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畝用75公斤生石灰潑灑消毒,待葯性消失後,用80目的濾網進水,培育基礎餌料,移植水草(必須嚴格消毒),並設立必要的防逃設施。蟹苗入池時可適當淺些。有利於提高水溫和水中藻類、水草的生長。每天投喂餌料2—3次,投喂豆漿、魚、蝦糜等,投喂進應多投在周邊淺地區,投餌料按體重的4%計算,並隨時注意天氣、水制裁、個體生長,爭餌生物的多寡而定。隨著幼蟹的生長也應增加一些植物性餌料,如:浮萍等優質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質調節,要掌握水質肥而爽,換水時要勤換少換,不要引起水溫和水位的劇烈變化。經過2個月左右的培育可達到扣蟹。
(二)成蟹養殖
成蟹喜歡水質清凈、透明度較大的水體環境,水草叢生,餌料豐富,河蟹生長最適宜,目前大多採用池塘、湖泊、河盪和稻田養殖。現以池塘為主作簡單介紹: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良好污染,選擇粘土、沙土或亞沙土,通氣性好,有利於水草和底棲昆蟲、螺蚌、水蚯蚓等生長繁殖,老池塘要徹底清淤,淤泥不超過 20cm為好,池塘面積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處水深不一,最淺處10cm,池中可造數個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島,島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則,河蟹易掘穴,且不利於晚間爬出水面活動。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產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水域內水草和底棲生物(餌料生物)的多少。在養殖過程中種好水草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種水草除供蟹攝食補充維生素旬,還可以養活相互格鬥、隱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間河蟹成活率的一項有力措施,另外還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態氮、二氧化碳、有機物質、釋放氧氣、穩定水質的作用。群眾也常說「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對於池塘養殖河蟹來說必須下大力氣種好水草,水草的咱類主要有浮萍、滿江紅、水葫蘆、水浮蓮、輪葉黑藻、金魚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時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多採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視各自的情況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畝75公斤。一方面可殺滅敵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體中鈣離子的含量,促進河蟹蛻殼生長。納水後要及時施肥,培育藻類和基礎餌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為宜,如果發現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時清除,以免爭食,為害幼蟹。
5、放苗
苗種選購,以長江水系生產的蟹苗為佳,要求規格整齊,步足齊全,體質健壯,爬行活躍,無傷無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時要注意溫差。從外地購回的苗種不能直接放入池中,應先在水中浸泡2—3分鍾,取出入置10分鍾,如此重復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適應水溫後,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養為主,特別是魚蝦蟹混養,經濟效益會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隻/畝以內,規格120—150隻/kg的扣蟹。如果條件較差或以養蝦為主可適當減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餌:池塘精養的整個過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飼料,因此飼料的種類、優劣和多少對河蟹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投餌時應堅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則,動物性精料佔40%,水草佔35%,其他植物飼料佔25%,飼料的種類主要有三大類(一)全價性河蟹專用配合飼料;(二)動物性:海、淡水小雜魚,各動物屍體、螺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等;(三)植物性:水草類、浮萍、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等,商品飼料類:山芋、馬玲薯、谷類、麩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養魚那樣,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蟹的活動情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
看季節: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動物飼料,河蟹生長中期特別是5—8月份,要適當加大動物性飼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後期河蟹需要大量營養,以滿足性腺發育,應多投喂動物性飼料,這樣河蟹體重加大,肉味鮮美,飼料的投喂按季節分配一般為3—6月40%,7—10月份60%,水溫10攝氏度以下,蟹的活動量少,攝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當水溫3—5攝氏度,可以不投喂。
看天氣:天氣晴朗時要多投喂,陰雨天要少喂,悶熱天氣,無風下陣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霧天,等霧收後再投喂。
看水質:水質清,可正常投餌,水質濃,適當減少投喂,及時換水。
看蟹的活動情況:一般投喂後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餌量適當,吃不光,說明河蟹食慾不旺或數量過多,應及時分析原因,減少投喂量,蟹在蛻殼期間要適當增加投喂量。
定時:河蟹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夜晚外出覓食,投喂分上午8、9點鍾和下午傍晚兩次進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點:投喂的飼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飼料撒在飼料台或選擇在接近水位線淺水處的斜坡上,以便觀察河蟹吃食,活動情況,隨時增減飼料。河蟹有較強的爭食性,因此要多設點,使河蟹吃得均勻,避免一部分個全小或體質弱的爭不到飼料而造成相互殘殺。
定質:河蟹對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飼料必須具備新鮮適口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定量:「魚一天不吃,三天不長」,河蟹也同樣,這就要求根據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節、天氣、活動情況來確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為存塘蟹體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維持生命,超過適時范圍也影響生長,還增加餌料系數。
投餌時應做到動物性、植物性飼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類,下午投喂蚌肉、螺類、蠶蛹
Ⅲ 石蟹是什麼
石蟹
英文名: Charybdis (Charybdis) natator
拉丁名: Telphusa sp.
俗名: 善泳蝤
綱目: 梭子蟹科
性味歸經: 咸,寒。 ①《日華子本草》:「涼。」 ②《開寶本草》:「咸,寒,無毒。」 ③ 《玉揪葯解》:「味苦咸,性寒。」入肝、膽經。①《玉揪葯解》:「入手少陰心、足少陽膽經。」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
產地及產期:
分布中國(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日本、印尼、菲律賓、馬來群島、泰國、印度、馬達加斯加及非洲東岸。棲息於沙質或沙泥質海底。
介紹:
頭胸甲隆起,表面密布絨毛,前側齒基部附近的頭胸甲表面具顆粒;頭胸甲後部有長短不等的顆粒隆脊;額具6齒,居中4齒大小相近,前緣鈍;前側緣具6齒,第一齒末端平鈍,第二至四齒大小相近,末端尖銳,末齒刺形;後緣與後側緣均具顆粒隆脊。螯腳粗壯,不等稱,腕節和掌節表面具扁平顆粒;掌節背面具5棘,內外側面的顆粒排成縱列。
體色:
頭胸甲棕色布有紅色斑駁,螯腳大致為鮮紅色。
標本體長:
雄性頭胸甲長69.0毫米,甲寬103.0毫米。
網路有~~
Ⅳ 怎樣捕捉搬山石蟹王
要3級捉妖技能,然後裝備照妖鏡就可以捉了。去獵苑或河邊找,獵苑的話有等級限制的
這個要注意一下哦
Ⅳ 這是什麼種類的螃蟹壽命有多長
河蟹的壽命與其性別、性腺成熟的遲早及生態環境密切有關。以河蟹群體來說,其壽命為2齡。從河蟹大眼幼體開始計算,雄蟹壽命為22個月,其中16~18個月在淡水水域中生活,4~6個月在河口淺海水中度過的,比較集中死亡的時間在4~5月;雌蟹由於抱卵孵育後代,計算其壽命為24個月(2足齡),集中死亡時間為6~7月。因此可以說,河蟹在進行生殖洄遊、完成繁衍後代之後就趨於死亡。
河蟹的壽命與性成熟年齡的關系如此密切,這就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在密集放養的環境中,河蟹生長極其緩慢。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已是2足齡的河蟹,達到正常生殖年齡,但它們的性腺尚未成熟,遲遲未能蛻殼變為「綠蟹」,仍留居江河湖泊,不能下海繁衍後代,這類河蟹的壽命就可達3~4齡。
(2)在養殖的河蟹中,由於積溫高、餌料中動物蛋白質含量高、水中有一定含鹽量等因素的影響,就會出現早熟個體,性腺早熟的河蟹不久也趨死亡,其壽命尚不足1年。
Ⅵ 海底有什麼怪物
1、大烏賊。
由於生活在太平洋幽深的海底,人們對神秘的「大烏賊」了解得並不多。而在水手們之間流行的一個傳說讓這種神秘顯得更加具有傳奇色彩:它們巨大的觸須能夠從海床直接延伸到海平面,它們強有力的吸盤可以撕裂船身。據悉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最大的大烏賊,體長可達20米左右,重約2-3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它的性情極為兇猛,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並能與巨鯨搏鬥。事實上,「大烏賊」一般最大可以長到18米長900公斤重。
2、抹香鯨。
抹香鯨是齒鯨中體型最龐大的一個物種,頭極大,前端鈍,所以又稱為巨頭鯨,也名真甲鯨,成年抹香鯨體長18~25米,體重20~25噸。它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之間的海域中。
3、紅王蟹。
紅王蟹的學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達10公斤,巨大的鉗子能一下夾掉人的手指。展開身長1.5米、重達10公斤的紅王蟹能夠給海洋世界裡的其他生物帶來巨大的災難。紅王蟹成群結隊,瘋狂吞吃蛤和各種貝類動物,也吃海藻、死魚和魚卵。
Ⅶ 赤甲紅螃蟹和石蟹的區別
一、葯用價值上的區別:
1、赤甲紅螃蟹蟹味美而性寒,蟹肉有養筋舒氣之功,而黃酒有醇香性暖、活血驅寒之效,兩者配合,相得益彰。
2、石蟹則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明目之功效。用於濕熱淋濁,帶下,喉痹,癰腫,漆瘡,青盲,目赤,翳膜遮睛。
二、形狀上的區別:
1、赤甲紅螃蟹赤甲紅頭胸甲呈橫卵圓形,甲殼堅硬,螯足粗壯,性凶好鬥,喜棲於低潮線岩礁區和海藻密集區。乳山沿岸岩礁眾多,海藻密布,餌料豐富,是赤甲紅的主要生殖區。
(7)海藻底怎麼找石蟹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乳山的赤甲紅個頭大,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及A族、B族維生素等,營養豐富。當地漁民捕撈赤甲紅,多用蟹籠來誘捕。
乳山赤甲紅春末和中秋最肥,漁民常說「麥黃蟹」「豆黃蟹」,就是指的這兩個季節的蟹子。當地還流傳著「八月蟹子頂蓋肥」「春吃尖臍秋吃圓」的諺語。
前者說的是陰歷八月,是蟹子最肥的時候。後者說的是春天的雄蟹(臍為尖形)個大肉嫩,味道最鮮;秋天的雌蟹(臍為圓形)脂肥膏滿,吃起來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