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花怎麼養殖
① 海澡花是什麼植物
有一種花叫海藻花,個別品種有微毒,
在無風且陽光充足的時候,在海面或湖面上連綿不絕地盛開。
花朵白色,根莖深入水底,無陽光陰雨天氣以及黑夜的時候,花朵收攏,潛入水底。
② 海藻花又叫水性楊花的原因
(海藻花又被稱作水性楊花,如果水性楊花在俗世是一個貶義詞,那麼,在瀘沽湖,在這水天仙境,請讓它改變。在海藻花身上,水性指花莖柔韌無骨、纖細多姿,楊花指花瓣輕透飄於水上。海藻花干凈,讓水性楊花這個詞也變得干凈起來。)
③ 植物海藻濃縮液可以養花嗎
1、海藻肥用來養花的好處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個海灘,就可以直接採集一些回家,海藻肥可以保持土壤濕潤。
一般是作為盆土上面的覆蓋物,防止水分蒸發,減少澆水,在炎熱乾燥的地方適當覆土是非常關鍵的。
將海藻肥覆蓋在土壤上面也能防止雜草長出來,還能趕走一些害蟲,不過海藻肥有天然的鹽含量,使用幾天之後,鹽含量就會溢出表面。
海藻肥其實是一種廣譜的有機肥料,富含促進植物生長的有益微量元素,海藻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這些都是植物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而且還容易分解,不會誘發病菌。
海藻肥是不含任何人雜草種子的,我以前用過樹皮或乾草製作堆肥,裡面就可能會混有一些雜草種子,養花施肥的時候就可能帶來外來的雜草。
2、海藻的鹽分如何處理
海藻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用軟管沖洗干凈,可以用純凈的淡水浸泡之後再作為有機肥料使用。
3、海藻收集
海藻通常會散落在沙灘上,特別是漲潮的時候海藻是非常輕的,海藻比紫菜之類的要少了蟲子,特別容易收集。
收集起來的還早快就可以作為覆蓋物,可以將它製作成細碎的海藻。
可以用編織袋收集海藻,它們重量非常輕,水也容易排出來,而且容易抓住,注意不要用塑料垃圾袋處理,在收集海藻的時候,手會變得粘乎乎的,可以戴上手套收集。
4、使用注意:
海藻是一種很快分解的覆蓋物,特別是將它放在一個密封的袋子裡面,如果將海藻放在袋子裡面太久,會變得泥濘粘稠,就很難均勻撒到土壤上面了。
如下圖,一般是將海藻覆蓋在土壤上面,大約8到12厘米左右,將腐熟之後的海藻均勻撒在土壤上面,不要讓任何土壤裸露出來,這樣效果會更好。
不過如果是環境比較潮濕的地方,就不要使用,否則會容易導致根腐病。腐熟的海藻放在土壤上面,也會慢慢萎縮,幾天之後就會變得比較鬆散的。
將海藻覆蓋在植物周圍的土壤上面也要注意,不要讓海藻直接接觸植物的根莖,它們只是作為土壤上面的覆蓋物,不能直接接觸植物。
如果海藻不夠多,可以適當搭配一些乾草,也能作為良好的覆蓋物。
5、海藻製作成液肥
將海藻放在水桶或大的玻璃瓶裡面就裝滿水,最後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密封保存幾天之後就變成營養液肥的,直接噴到植物的葉片上,可以用來防止害蟲靠近,也可以直接交到植物周圍的土壤中,當然這種有機液肥味道不怎麼好聞,要放在通風的地方保存。
6、海藻用來製作堆肥
海藻可以直接混入院子里的堆肥裡面,按照一般是作為土壤的調節劑,增加土壤的肥力。
當然,並不是每個花友都靠近海岸,有些朋友認為這篇文章對他們沒有幫助。 實際上,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代替海藻,例如普通的稻草,小麥秸稈或腐爛的木屑,它們是出色的土壤覆蓋物,具有相似的作用。
④ 海藻和海草淡水裡能養嗎
養不了!必須有鑽也的 過濾養殖系統才可以 花鳥魚市場有賣的 但是價額不菲 你可以去看看
⑤ 上央視的瀘沽湖海菜花成海的原因是什麼呢
麗江,這個地方你一定不陌生,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無數人都聽過他的風景描繪,近日,央視甚至都報道了其壯觀秀麗的景象。這次是直播寧蒗瀘沽湖的海菜花,每年夏天花開水面,花瓣潔白,花香四溢,其植株卻在水中,花因水波而隨波逐流,因此當地人又其名曰名水性楊花。
由於瀘沽湖原生態不被污染的水質,讓水性楊花得以安然無恙的生存,才造就了如此美景。
⑥ 海藻是什麼植物的種子
"海藻"是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等海洋藻類的總稱,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它們一般被認為是簡單的植物,主要特徵為:無維管束組織,沒有真正根、莖、葉的分化現象;不開花,無果實和種子;生殖器官無特化的保護組織,常直接由單一細胞產生孢子或配子;以及無胚胎的形成。
海產藻類(Algae)的統稱,通常固著於海底或某種固體結構上,是基礎細胞所構成的單株或一長串的簡單植物。大量出現時分不出莖或葉的水生植物。以海藻為名的生物囊括了很多種,這些形體差異巨大、橫跨了多種生命體,共同點主要是生活在海水中,可以通過自身體內的色素體以及光合作用來合成有機物。
⑦ 家裡海星怎麼養
家養海星應該在水質、食材、溫度等方面加以注意。首先在水質方面,海星對氨和硝酸鹽十分敏感,所以硝酸鹽和磷酸鹽越低越好;如果水質惡化,海星可能細菌感染,導致皮膚上生瘡或病變。其次,在食材方面,海星類都是肉食性動物,可以取食各種無脊椎動物,或行動較遲緩的海洋動物;主要吃貝類、甲殼類、多毛類、甚至魚類;如牡蠣、鮑魚、海參、螃蟹和扇貝等。大多數海星(除了大量食肉魚類)吃水煮菠菜、甘藍,每兩至三天喂一次,餵食時將食物放海星旁邊,海星如果餓了會飛奔過去食用。最後在溫度方面,家養海星的溫度保持在26—28℃,pH在8.0至8.3之間。另外,飼養海星最好有岩壁,珊瑚,活石,洞穴,角落和碎珊瑚或細砂底物等作為輔助。
⑧ 海藻花的花語是什麼
等待, 對幸福的渴望及無奈吧
⑨ 龍須菜的養殖技術
龍 須 菜 養 殖 技 術
一、栽培模式
1.筏式單養龍須菜。這是主要的栽培形式,其中大多數是在秋、冬、春三季連續栽培龍須菜3茬,少數是全年筏架不上岸,連續栽培4茬。
2.龍須菜與海帶筏式輪養。9月--12月栽培龍須菜,12月--翌年4月栽培海帶,4月--7月栽培龍須菜;少數是7月--9月也栽培龍須菜。
3.龍須菜與牡蠣筏式輪養。在夏、秋、冬三季吊養褶牡蠣,在冬、春季牡蠣收獲後栽培龍須菜1茬--2茬。
二、龍須菜栽培技術
1.海區選擇。①底質:除了凹凸不平的岩礁底質外均可。②水深:冬季大幹潮線下2.0m以上水深。③風浪與水流:目前,由於養殖器材堅固,抗風浪能力強,可以到潮流較急的海區養殖,風浪較小的海區要求潮流暢通。④水質:南方海區水質一般較肥沃,只要養殖季節海區海水比重在1.018以上、沒有工業廢水嚴重污染均可。
2.海區布局。要求呈「品」字形排列。
3.筏架設置
(1)定位打樁。由於龍須菜在南方生產要避開高溫季節的台風期,因此,考慮筏向的主要因素是潮流,筏向要盡可能做到順流。筏子的位置方向確定後,要確定筏長和樁間距離。筏身長度為50m--65m,錨纜繩的純長度為滿潮時水深的2倍--3倍。一台筏子的兩個樁間的水平距離為筏身長度加上錨纜繩與水深構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邊長度的2倍。兩筏之間的距離就是相鄰樁間的樁距,不同的養殖模式則不一樣,有的2.5m--3.0m,有的4.5m--5.5m,這樣即可確定樁位。
樁基材料視海區底質不同而異。沙泥質底的海區應選用大約直徑 13cm、長2m的松木為樁;泥沙底的海區選用大約直徑16cm、長3m以上毛竹為樁;軟泥質底的海區應拋50kg--100kg的鐵錨。注意毛竹末端要打通竹節,長度約佔全長的1/3。除鐵錨外,各樁均要在頂端鑽孔以便系樁繩。
(2)下筏。下筏前,錨纜繩要與樁繩連接好,浮綆繩上還需每隔50cm--60cm處綁好吊繩和相應的浮子後下海,每小區台架的兩側還需加固橫繩,浮綆繩、橫繩與錨纜繩連接好,再將松緊不齊的筏子整理好,使間距一致,即構成單式筏架。筏架的松緊度要以最高潮也保持松馳為最適宜。
(3)每小區(約3畝)的用料。除了樁基外,還有2160絲--2800絲的聚乙烯浮綆繩、橫繩、180絲的聚乙烯吊繩和2800絲--3600絲的聚乙烯樁繩、錨纜繩以及浮子等。
4.取苗、夾苗、掛苗
(1)時間。在水溫下降至27℃時,約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苗繩。180絲--360絲聚乙烯繩,有3股3花、3股6花兩種形式,苗繩的捻度必須適宜,太松易掉苗,太緊易傷苗。分苗前幾天要把苗繩處理一下,即新苗繩用水浸泡1天,舊苗繩用200ppm漂白粉消毒、洗凈。
(3)取苗。由於龍須菜基部生長速度慢於頂端,因此,除了要選擇生長良好、顏色紫紅、雜藻較少的龍須菜外,還要盡可能不用基部藻體為種苗。運苗期間要防止藻體乾燥和溫度超過30℃。
(4)夾苗。應採用簇夾法。夾苗量以每米苗繩用50g龍須菜,把剔除雜藻(滸苔等)後當種苗的龍須菜按5g左右為一小簇穿過苗繩,每隔5cm--10cm左右夾一簇苗,應夾在苗中部,兩端露出5cm--6cm。夾苗時,防止陽光曝曬和藻體乾燥,以防藻體脫水和超過溫度上限。
(5)掛苗。把夾好的苗繩兩端和浮埂上的吊繩連結好。
5.栽培管理
(1)水層調節。栽培水層的調節,實際上是調節龍須菜的受光。龍須菜是好光性海藻,過弱的光照生長慢,但過強的光照對生長有抑製作用,甚至色素被陽光分解而褪色變黃,如不及時調整會變白脫落。
(2)調整筏架。除適當增減浮力外,應及時補上被弄斷的繩子;要經常注意檢查筏架的牢固程度,每台筏子的松緊要一致,要求齊正劃一,以保證生產安全,龍須菜受光均勻。
(3)施肥。南方海區水質肥沃,一般不施肥;但在個別季節,局部海區營養鹽不足時應考慮掛袋施肥。
6.收獲曬干
經過 2個月--3個月的生長,龍須菜增重高達100多倍,這時藻體較粗,顏色紫黑,當每米苗繩達到3kg時即可收獲。除非病蟲害嚴重而搶收,否則不宜過早收獲,因為過早收獲的龍須菜含膠量較低。收獲應連苗繩一起上岸,不宜採取割收法而留住基部。要選擇晴天早晨進行,以確保龍須菜能及時曝曬而不變質。如果第一天沒曬干,翌日一定要曬干,以便裝袋保存。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1.蟲害嚴重。2000年--2001年,龍須菜小規模生產時幾乎無蟲害引起藻體嚴重脫落的現象,自2002年春季起,從內灣里區蟲害先發作,並逐步向其它里區發展,甚至連外海區也時有蟲害危脅。蟲害發作時,藻體有蟲害切口,造成嚴重脫落,甚至絕收。害蟲主要是浪飄水蚤,其繁殖速度快,數量驚人,2002年冬季甚至危脅海帶的正常生產。發生蟲害的原因是龍須菜的栽培給害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環境,特別是在夏季,海上還保留著龍須菜養殖筏架甚至龍須菜,造成浪飄水蚤全年均有適宜的棲息環境和適口的餌料生物。因此,為了大量減少浪飄水蚤等害蟲對龍須菜生長的影響,必須考慮在高溫期(又是台風期)進行海區禁養海藻的休耕方法(目前南方高溫期的海區栽培海藻僅有龍須菜一種)。
2.局部病爛。2002年春季,局部地區開始發現龍須菜病爛現象,發生病爛的藻體基部及分枝處多是白點、中空或淺黃色圓點,部分藻體呈黃綠色,病藻色澤不鮮艷,脫落的藻體較易腐爛。發生病爛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引起,但主要因素有:①種質退化。龍須菜是一種無性繁殖的海藻,在南方海區經過多茬養殖(特別是夏季高溫),影響其生理代謝,抗逆能力下降,一旦環境不適宜就容易造成病爛。②光照變化。冬季向春季過渡期間,光照強度經常突變,如果沒有及時調節水層,就會引起其生理性病變。③密度過大。由於前幾茬龍須菜生長效益良好,導致海區養殖密度過量,水流不暢,局部營養鹽不足等不利條件,影響了龍須菜正常生長,降低了抗病能力。④夾苗不科學。目前,大多數養殖戶認為增加苗量可以增加單位產量,海米苗繩用苗量是技術規程的幾倍,致使苗種夾得成團過密,甚至有的養殖戶不是單簇夾苗而是連簇夾苗,造成每簇龍須菜里外受光差別過大,容易病爛。
要減少龍須菜病爛發生,必須做到:①改良種質。每年從北方引進龍須菜,建立擴種基地,於第二茬生產時全面改用不經南方渡夏的龍須菜,以保持龍須菜原有的種質,同時,每隔幾年應再人工選育龍須菜原種 1次。②合理布局。養殖布局較合理的興化灣內,其病爛狀況輕,蟲害也少。③科學管理。不但夾苗要規范,而且要經常調節水層,特別是天氣突變時,龍須菜寧可距離水面多些而長得慢些,不宜被強光長時間照射。同時,局部海區營養鹽不足時,可施用銨肥,銨肥對害蟲有一定的驅除作用。
⑩ 海藻花是什麼季節開放
據相關資料顯示,海棠農歷3月—5月、陽歷4月到6月開花,有「花中神仙」、「花貴妃」、「國艷」之稱。
海棠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四季海棠等多種。
1、西府海棠4月開花。
2、垂絲海棠3月開花。
3、貼梗海棠4月開花。
4、木瓜海棠春秋兩季開花。
生長環境
平原或山地,海拔50-2000米。
產地分布
原產中國,在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都有栽培。本種為中國著名觀賞樹種,華北、華東各地習見栽培。
植物文化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海棠素有「國艷」之譽,栽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贊賞海棠。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優點於一身而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難怪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了。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蘇東坡為之傾倒,有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因此海棠有雅號「解語花」。
歷史上以海棠為題材的名畫也不勝枚舉,譬如宋代佚名《海棠蛺蝶圖》、現代大師張大千晚年畫的《海棠春睡圖》等等。
海棠花常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海棠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海棠花常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地。
西府海棠樹態峭立,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北京中山公園栽植西府海棠近百株,集中栽植於南壇門外一線和內壇等景區。海棠的花形較大,新長出的嫩葉簇擁著四至七朵花綴滿枝條。「千朵萬朵壓枝低」,長長的枝條彎垂下來,沿南壇門外一線形成一條海棠花廊。人在花下,香風陣陣,不時有花瓣隨風飄落,有如花雨,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