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動物喜歡把海藻纏在身上枕浪而睡
A. 那種動物喜歡把海藻纏身上
是海獺。
海獺是鼬科、海獺屬的一種動物。體長130-150厘米,體重30-50千克,尾長30-40厘米,雄性略大於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後肢長而扁平,趾間有蹼,成鰭狀,適於游泳和潛水。
海獺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海獺皮下脂肪較薄,但皮毛極為緻密,每平方厘米皮膚達12.5萬根毛發,為動物界之最。
海獺可潛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為食,常仰泳並將石塊固定於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海獺群居,除繁殖外,幾乎終生海棲。夜間將海藻纏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沖走,並有幾只輪流放哨。
海獺
B. 海獺的速度
海獺是海洋中珍貴稀有的動物。成年雄海獺體長1.47米,體重45千克;雌海獺體形嬌小,體長約1.39米,體重約33千克。海獺頭部很小,身體肥胖,前肢短而裸露,後肢長而扁平,趾件間有蹼,成鰭狀,適於游泳和潛水。尾巴扁而長,約占體長的1/4。海獺僅在休息和生育時上岸,大多時間還是生活在海洋中。它晚間寢於海面,睡覺時用海藻纏住全身,用海藻纏繞住自己的身體,這樣可以防止熟睡後被海浪沖走。可見海獺的警覺性是很高的。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以為只有人類會使用工具,事實證明,動物也會使用工具,海獺就是一個例子。海獺愛吃硬殼動物,如海膽、貽貝、蛤子等。這些動物都有堅硬的外殼,海獺很難咬碎它們。這時,聰明的海獺想到了更堅硬的石塊。它們在海底抓到海膽或其他軟體動物以後,先塞在自己肚皮里的皺摺,再拾一塊石頭,游到水面後仰躺,把石塊放在腹部,然後用前肢抓住海貝用力敲打石塊,直到硬殼敲碎,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了。吃飽以後,海獺把石頭和剩下的食物藏在皮囊中,即使受到海浪沖擊也不會掉落,以備下次食用。
海獺的毛皮十分珍貴,用它製成的衣服是禦寒的極品。海水的傳熱比空氣要快4倍,而海獺缺少一層像鯨那樣厚厚的皮下脂肪以抗寒,它的皮下脂肪僅占體重的1.8%,但是海獺有一身厚厚的皮毛,國東北貂皮雖有「毛皮之王」之稱,但海獺皮比貂皮還要密4倍。它的身體每平方厘米有12.5萬根毛,同時皮毛上還有一層脂肪,即使潛在深水裡也滴水不進。
C. 海獺是怎樣睡覺的
在獺類家族中,海獺的身體最大。它們一般身長1米多,體重近40千克。海獺喜歡過群居生活。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是,海獺群分為雌性和雄性兩種。如果不是交配季節,它們都喜歡和自己的同性夥伴相處。海獺翻筋斗時,隨著身體攪起的水浪,皮毛里進入很多空氣,這使得海獺的禦寒能力和浮力都得到增強。海獺的睡覺十分有趣。每當夜幕降臨,有的海獺便爬上岸來,在岩石上睡覺,但大多數時間海獺卻寢於海面。它們尋找海藻叢生的地方,先是連連打滾,將海藻纏繞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後枕浪而睡,這樣就不會在沉睡中被大浪沖走或沉入海底了。
D. 還有什麼動物有特殊的睡覺方式
有特殊的睡覺方式的動物有:海豚、鯨魚、海獺、貓鼬、馬等。
1、海豚
海豚可以進入極深度的睡眠,就像浮在水面的木頭。而且寬吻海豚在准備沉睡時會把半個大腦以及對側的眼睛關閉,另一半大腦和它對側的眼睛保持運作,來負責觀察周圍環境,並提醒它們適時換氣。大約兩個小時之後,兩側大腦和眼睛互換角色,以便都能獲得休息。
2、鯨魚
生活在海洋中的鯨魚,它的睡眠時間是不固定的,如遇大風大浪,無法得到幽靜的環境時,可以不睡。等風平浪靜以後,便由一條雄性鯨魚,把所有「家庭」中的人員聚集在一起,以鯨頭為中心,相互依偎著,呈輻射狀,漂浮在海面上。
3、海獺
海獺是群居動物,除繁殖外,幾乎終生海棲。夜間將海藻纏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沖走,並有幾只輪流放哨。可潛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為食,常仰泳並將石塊固定於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4、貓鼬
貓鼬晚上會在地洞里睡覺,它們的洞有著復雜的網路系統以及「卧室」。一個貓鼬族群可包含多達40隻,其中包括一隻雄性首領和一隻雌性首領。睡覺時會疊成一堆,相互取暖,並把族群首領壓在最下面以保護它們。
5、馬
馬是站著睡覺,時刻保持警覺。馬這種動物能夠讓腿在不用消耗太多肌肉力量的情況下保持站直,這種身體結構叫做「stayapparatus」。
E. 科學解釋:海獺是怎樣生活的
海獺擅長潛水,經常潛到3~10米處活動,有時潛到50米深的海底尋找食物,它們幾乎不到陸地上活動,也從不遠離海岸。與其它海獸相比,海獺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較慢的,每小時僅10~15千米。
海獺性喜群棲,白天常常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在海里嬉鬧、覓食,到了晚上,有時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時間是躺在漂浮於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風暴時,它們就成群地跑到岸邊躲起來。海獺不像其他海獸那樣,一般不作大范圍的回遊,喜歡過定居生活。海獺是一個匠心獨具的 「工程師」,當它上岸時,會把一塊塊石頭搬來構築一個個漂亮的巢穴。它那個細小的 「手」,非常會使用工具。
海獺睡覺十分有趣。夜幕降臨,有的海獺也爬上岸來,在岩石上睡覺,但大多數時間海獺卻寢於海面。它們尋找海藻叢生的地方,先是連連打滾,將海藻纏繞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後枕浪而睡,這樣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沖走或沉入海底的危險。海獺的這種睡覺模式可以有效地抵禦來之岸上的敵害威脅。海獺睡覺時,如果受到敵害的來犯或者受到驚憂,大多數成員立即潛水逃跑,但常有少數成員留下來,以探明引起騷動的原因。一旦發現確有危險時,就用尾巴「噼啪劈啪」地猛擊水面,以此作為報警信號,通知其它成員趕快潛逃。
F. 海獺為什麼五年才能生育一次
海獺,學名:Enhydra lutris(Linnaeus, 1758),鼬科海獺屬的一種動物。體長130-150厘米,體重30-50千克,尾長30-40厘米,雄性略大於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後肢長而扁平,趾間有蹼,成鰭狀,適於游泳和潛水。
群居,除繁殖外,幾乎終生海棲。夜間將海藻纏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沖走,並有幾只輪流放哨。可潛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為食,常仰泳並將石塊固定於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由於生活環境惡劣,能量消耗大,海獺進食量達自身體重的1/3,為動物界之最。
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海獺皮下脂肪較薄,但皮毛極為緻密,每平方厘米皮膚達12.5萬根毛發,亦為動物界之最。高品質的皮毛引來人類捕殺。到1911年,全世界僅存下1000頭,後經過保護才有所回升。
海獺為最小的海洋哺乳類。體呈圓筒形,體長1.40-1.48米,體重32.5-45千克。扁平的尾部占體長的四分之一左右。頭部較短而寬闊。耳殼小。口鼻部較為短鈍,吻端裸出,上唇與臉頰相當發達,覆有濃密的硬須。軀乾肥圓,後部細,形似鼬鼠。前肢短呈圓形,海獺用它來抓取食物、理毛、與使用各種用來敲開貝殼用的工具;後肢扁而寬大,呈鰭狀,有蹼;趾間具蹼。體被剛毛和絨毛。尾長而扁平,呈槳狀。成年雄性在頭部與頸部較雌性粗壯。共有三個亞種,其中阿拉斯加海獺體型比加尼福尼亞州海獺來得大而粗壯。上、下顎各長有8對牙齒。
牙齒寬大,齒尖短鈍,適於咬碎獵物的硬殼。前肢短小,專門取食和梳刷絨毛。後肢寬厚,第1-5趾依次延長,趾間有蹼,5趾連成鰭狀;在游泳時,它們用後肢交替地扒水,產生向前的力。尾巴呈扁平狀,較長,約占身體的四分之一,游泳時可以當舵用。尾與後肢均已進化成專供游水的器官。
海獺除了鼻尖與腳掌,全身覆蓋著濃密的皮毛,每平方厘米有毛12萬5千根,同時皮毛上還有一層脂肪,即使在深水裡也能滴水不透。它們有1層緊密、呈暗褐色至紅棕色的下層絨毛,而其針毛(guard hair,用以保護下層細密絨毛的粗長外毛)較疏鬆,呈淺褐色至黃棕色,特別是在臉部與頭部。初生幼獸有淡而呈暗黃色的毛皮,其針毛在數星期後會轉為淺黃色。
海獺棲息於多種海岸棲地,其范圍由岸石海底和海岸線至沙或泥質的海底。多生活於水深40米以內的范圍,但經常會移動至更深的海域以覓食或進行季節性的移動。
海獺擅長潛水,經常潛到3-10米處活動,有時潛到50米深的海底尋找食物,它們幾乎不到陸地上活動,也從不遠離海岸。與其它海獸相比,海獺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較慢的,每小時僅10-15千米。
海獺性喜群棲,白天常常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在海里嬉鬧、覓食,到了晚上,有時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時間是躺在漂浮於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風暴時,它們就成群地跑到岸邊躲起來。海獺不像其他海獸那樣,一般不作大范圍的回遊,喜歡過定居生活。海獺是一個匠心獨具的 「工程師」,當它上岸時,會把一塊塊石頭搬來構築一個個漂亮的巢穴。它那個細小的 「手」,非常會使用工具。
夜幕降臨,有的海獺也爬上岸來,在岩石上睡覺,但大多數時間海獺卻寢於海面。它們尋找海藻叢生的地方,先是連連打滾,將海藻纏繞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後枕浪而睡,這樣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沖走或沉入海底的危險。海獺的這種睡覺模式可以有效地抵禦來之岸上的敵害威脅。海獺睡覺時,如果受到敵害的來犯或者受到驚憂,大多數成員立即潛水逃跑,但常有少數成員留下來,以探明引起騷動的原因。一旦發現確有危險時,就用尾巴「噼啪劈啪」地猛擊水面,以此作為報警信號,通知其它成員趕快潛逃。
海獺上岸後行動遲鈍,憑借靈敏的聽覺和嗅覺察覺危險。嗅覺十分靈敏,能夠嗅到8千米以外人吸煙的味道。要是有人在海濱上走過之後,如果不經幾次潮水把人留下的氣味刷掉,它們就不會上岸。這種靈敏的嗅覺有利於它們及早發現敵害。
海獺平時總是用相當多的時間來梳理、舔擦自己,皮毛、頭尾和四肢都不放過,連胸腹部這個「餐桌」也都洗得一干二凈,它的這種「梳妝」是為了自己的生存,海獺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護作用,如果皮毛亂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穢,海水就會直接浸透皮膚,把身體的熱量散失掉,因而會被凍死。
海獺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長的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有時也吃一些海藻和魚類。在水面進食時常採取仰泳姿態,有時以同樣姿式攜帶幼仔出遊。海獺是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動物之一,通常一天要消耗其體重的三分之一那麼多的海鮮。
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海膽,但海膽的殼很堅硬,靠牙齒是絕對咬不開的,海獺就想出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它們在海底抓到海膽或其它軟體動物以後,先把獵物挾藏在兩個前肢下面鬆弛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後仰躺,把隨身攜帶的約有拳頭大的方形石塊放在胸腹上作砧板,然後用前肢抓住獵物使勁往石頭上撞擊,擊幾下以後看一下獵物的外殼是否破碎,若未破碎,則繼續用力撞擊,直到殼裂肉露為止,一旦發現殼敲破了,海獺便馬上將裡面的肉質部分吸食出來。吃飽之後,海獺把石頭和吃剩的食物藏在皮囊中,即使海浪沖擊也不會失落,以備再用。
G. 哪種動物喜歡把海藻纏身上
海獺
海獺睡覺時和海面上漂浮的海藻躺在一起
偶爾也會睡在岩石上
它們把海藻纏在身上當做安全帶
可以避免在沉睡中被海浪沖走
還可以抵禦岸上的危險
H. 萌的讓人受不了的海獺,到底是用什麼方式睡覺的
海獺是漂浮在水上睡覺的,在睡覺的時候會牽住對方的手,如果是一隻海獺的話,睡覺會用海藻纏住自己,以防自己被水流沖走,而海獺媽媽則會把寶寶放在自己身子上面這樣睡覺。
I. 什麼動物喜歡把海藻纏在身上
喜歡把海藻纏著身上的動物是海懶,海懶在睡覺的時候喜歡把海藻纏在身上,估計是怕睡覺的時候飄走,海獺水性嫻熟,善於游泳和潛水,在水面時,習慣於把頭、背和尾巴露出來,因此常被人們誤認為是水怪。有時候仰卧著縮起腳,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所以才會把海藻纏著身上。
J. 海獺是幾級保護動物
海獺是二級保護動物。海獺體長130-150厘米,體重30-50千克,尾長30-40厘米,雄性略大於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後肢長而扁平,趾間有蹼,成鰭狀,適於游泳和潛水。
海獺夜間將海藻纏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沖走,並有幾只輪流放哨。可潛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為食,常仰泳並將石塊固定於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海獺的生活習性。
海獺性喜群棲,白天常常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在海里嬉鬧、覓食,到了晚上,有時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時間是躺在漂浮於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風暴時,它們就成群地跑到岸邊躲起來。海獺不像其他海獸那樣,一般不作大范圍的回遊,喜歡過定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