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霜指數怎麼選
㈠ 防曬霜的防曬指數怎麼選擇
防曬指數就是指的SPF的數值,選擇防曬指數時,要根據自己在陽光下待的時間選擇。在陽光下待的時間短,要選擇SPF值低的防曬霜,在陽光下待的時間長,要選擇SPF值高的防曬霜。SPF就是通常說得防曬指數,代表防曬產品對紫外線中UVB的防護...
㈡ 防曬霜怎麼選,PA+++是什麼意思
1、日常如何選擇防曬霜
如果是日常護理,建議SPF指數可以低一些,30左右就可以了,PA可以高一些,建議PA++起。如果是去海邊等比較容易曬傷的地方,建議PA+++起。另外,防曬霜中的SPF含有大量的紫外線吸收劑和散射劑,對我們的皮膚會產生很大的負擔,所以回家一定要注意清潔。
2、SPF和PA是什麼
通過以上的分享我們知道,造成我們變黑的主要元兇就是UVA,其次是UVB(相較UVA輕的多)。所以選擇防曬霜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對UVA防護稍微強一些的。其中防曬霜有倆個指標,分別是:SPF和PA。SPF主要防止的就是UVB,PA主要防止的是UVA。其中SPF並不是越多越好,過高的SPF會給我們的皮膚帶來刺激。PA指數後面的+號越多,表示對UVA的防護越強。
平時可多吃蜂膠+VC/VE+膠原蛋白搭配,長期服用祛斑不留痕、消除黑色素。
㈢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指數
一、看使用場合
一般而言出門逛街,選擇防曬指數為15的防曬霜便足夠了,因為外出逛街大多是在商場或者店鋪之中,接觸陽光的時間並不會很長,所以選擇防曬指數15的防曬霜即可。
但是在進行軍訓、海邊游泳等長時間接觸陽光的活動時,最好選擇防曬指數為30的防曬霜,而防曬指數30+的防曬霜完全沒有必要。因此大家可以根據場合來決定如何選擇防曬霜。
二、看膚質
防曬霜的使用和膚質有著很大的關系,一些人的肌膚容易出油,外出稍稍流汗面部便無比油膩,還有一些人的肌膚十分乾燥,即便塗抹高指數的防曬霜,也不會十分油膩,所以根據個人膚質來選擇防曬霜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一般而言,皮膚油膩的人不適宜高指數的防曬霜,因為這會讓本就被油脂堵塞的毛孔,變得更加不透氣,讓肌膚問題變的嚴重,而肌膚較為乾燥的人可以適當選擇防曬指數較高的防曬霜,因為即便稍稍有些油膩,也不會導致毛孔堵塞這種情況出現。當然,15至20防曬指數之間即可,30完全沒有必要。
三、看成分
一些防曬霜之中含有維生素等可以由外而內滋養肌膚的物質,選擇這種防曬霜,比起一些含有很多化學物質的防曬霜要好,因為它們不會損傷肌膚。相對而言質地清澈的防曬霜多是這一類型的,反之,多是其中含有化學物質的防曬霜,此外,質地清澈的防曬霜能夠大大減少肌膚的負擔,避免肌膚損傷這些事情出現。所以選擇時需要注意哦。
四、看一看其他指數
許多朋友選購防曬霜,只會看防曬指數是多少,而很少去了解抗紫外線指數或者其他的一些指數,而這種做法顯然是錯誤,要知道陽光中百分之九十左右都是紫外線,所以除了防曬指數之外,抗紫外線指數顯然是最為重要的。
長期使用抗紫外線指數不合適的防曬霜,很容易導致肌膚暗沉、肌膚粗糙等情況出現,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讓肌膚老化的速度加快,因此選擇防曬霜除了防曬指數以外,對於別的指數同樣要注意才可以哦。
五、選擇正規的防曬霜
化妝品市場一向都很混亂,其中假貨頻出,而防曬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為了避免購買到假貨導致身體受損的情況出現,在購買防曬霜時最好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這樣便可以避免買到假貨。防曬霜的選擇十分重要,如何使用防曬霜同樣十分重要,錯誤的塗抹方式很容易讓防曬霜的效果下降。所以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㈣ 防曬霜的防曬指數怎麼看
低級防曬品防曬指數為SPF2~6,中級是SPF6~8,高等防曬品則為SPF8~12,SPF值在12~30范圍內的產品則屬高強或超高強防曬品。
根據我國在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當所測防曬化妝品產品的SPF值高於30,且減去標准差後仍大於30,最大隻能標注SPF30+,而不能標注實測值。
防曬系數(Sun Protection Factor),英文縮寫為SPF,是指在塗有防曬劑防護的皮膚上產生最小紅斑所需能量,與未加任何防護的皮膚上產生相同程度紅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簡單說來,它就是皮膚抵擋紫外線的時間倍數。
(4)防曬霜指數怎麼選擴展閱讀:
認識誤區
誤區一:SPF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
防曬系數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實際上還必須依照個人的膚質、日曬反應、皮膚色澤、活動狀況及流汗狀況來考量。
誤區二: 全家共用一支防曬產品
防曬品的選擇需要「個性化」,家庭成員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防曬品。
誤區三:價格貴的防曬產品效果更有保證。
防曬用品隔離紫外線的效果在於所含的防曬成分和含量,與價格高低沒有絕對關系。價格高的防曬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使用,還應根據個人膚質、所處的環境和時間來選擇。
㈤ 怎麼根據防曬指數選擇防曬霜一定是越高越好嗎
防曬指數越高,防曬產品對肌膚的負擔就越大。經常在室內的人,選擇防曬指數25-30的防曬產品就可以了;長時間在室外,就需要選擇防曬指數30以上的防曬產品。
不一定是越高越好,要正確使用才能起到防曬效果。最好出門前半小時塗抹均勻,然後,每隔2-3小時需要補塗一次;即使是在室內,每天也需要補塗兩次防曬。
㈥ 防曬指數怎麼看,怎麼看防曬指數
1、在選購防曬霜的時候都會看到瓶子上寫著UVA、PA值、UVB、SPF指數。
(6)防曬霜指數怎麼選擴展閱讀:
等級區分:
《關於發布防曬化妝品防曬效果標識管理要求的公告》(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告2016年第107號)要求,「防曬指數(SPF)的標識應當以產品實際測定的SPF值為依據」。
根據防曬化妝品防曬指數(SPF)的測定方法要求,考慮到測定時的抽樣誤差以及化妝品行業的傳統標識習慣,防曬化妝品防曬指數(SPF)的標識值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SPF值為2~5(包括2和5)時,標識實測SPF值;
(二)SPF值為6~50(包括6和50)時,標識上限為實測SPF值,標識下限為實測值95%可信區間下限值與小於實測值的5的最大整數倍二者間的較小值。
(三)SPF值大於50,且實測值95%可信區間下限值大於50時,防曬化妝品的防曬指數(SPF)應標注「50+」。
當SPF值大於50,且實測值95%可信區間下限值小於或等於50時,標識上限為「50+」,標識下限為實測值95%可信區間的下限值。
㈦ 怎樣挑選防曬霜的倍數,
市售的防曬化妝品上一般都標有SPF三個英文字母及一個阿拉伯數字,所謂SPF即防曬指數。
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曬強度,假設一個人在沒有抹防曬霜的情況下曬15分鍾皮膚開始出現紅斑,那麼抹上SPF15的防曬霜後,可保證她在15分鍾×15分鍾後才會曬傷皮膚,這里「15」是倍數,一個倍數為15分鍾至20分鍾。
目前市場上的防曬產品系數從6倍到40倍不等,倍數越大,防曬時間越長,防曬效果越好;但系數高的產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學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較大一些,容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
一般人認為防曬系數越高,防曬的效果越好,其實不是這樣的。SPF值越高的防曬霜油性越大,反而更增加了皮膚的油膩性,使毛孔容易堵塞。只要不是外出旅遊暴曬,不要用過高防曬霜,SPF值12-15倍的防曬系數的防曬霜就完全能達到防曬效果了。
上班族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接觸陽光,還有隻是逛逛街的MM,因此防曬指數在15以下即可;進行戶外活動的旅遊者,推薦使用SPF20左右的防曬品;在高原烈日下活動或去海灘游泳,宜選用SPF30的防曬品;戶外游泳時宜選擇防水的防曬護膚品,但除游泳外,防水防曬護膚品應少用。
(7)防曬霜指數怎麼選擴展閱讀:
防曬霜需要根據具體的對象來選擇不同SPF或PA值的產品,以達到防曬的目的。
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線隔離開來。防曬乳跟防曬霜,主要區別在於物理性狀,霜劑一般的含水量在60%左右,看上去比較「稠」,呈膏狀; 而乳液,含水量在70%以上,看上去比較稀,有流動性。
一般來講乳液比霜劑清爽,因為水的含量比較高,但配方師仍然可以利用不同的油性成分和增稠劑來調整霜劑的「油膩」程度。所以,還是需要看產品本身。
㈧ 日常防曬霜防曬指數多少合適
亞洲人的膚質,在日常生活中,選擇SPF10-SPF15的防曬系數就可以。
SPF雖然是防曬的重要指標,但並不表示SPF值越高,保護力就越強。SPF越高,化學防曬劑添加的也就越多,而這類防曬劑是有腐蝕性的,添加的越多,腐蝕性也越強。過多的防曬劑還容易滲入皮膚,引發過敏等問題。
所以,防曬系數越高,對皮膚的傷害越大。
(8)防曬霜指數怎麼選擴展閱讀
防曬霜的使用量依據每個人的體重等不同用量也會不同。
一般說來如果是比較厚重的防曬霜,女生臉部需要用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的量,而稀薄的防曬霜則需要2枚硬幣大小的量。
身體其他部位應該再根據裸露的面積適量增添,男士的用量也應該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