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防曬塗多少
1. 防曬霜一次塗多少好
炎炎夏日下,很多人都隨身攜帶著防曬霜,但是在使用時,有的人一天只塗抹一次,有的人則不停地往身上塗抹,防曬霜究竟多久抹一次才科學?
專家說,一般防曬產品都會有自己的防曬指標,愛買化妝品的女士都能在防曬霜的外包裝上發現PA與SPF的標識。PA表示產品防護長波紫外線的能力,也就是防止皮膚曬黑的能力。PA+代表有效,PA++代表相當有效,PA+++代表非常有效,+號越多代表防曬能力越強。
SPF指產品防護中波紫外線的能力,也就是防止皮膚曬紅、曬傷的能力。一般來說,人的皮膚正常紅斑量的產生約需20分鍾左右,即沒有任何防曬措施時,在陽光下裸露20分鍾後皮膚就會變紅,如果防曬霜的SPF值為8,用它塗抹一次,理論上它對皮膚的保護時間就是20×8=160分鍾左右。若選擇SPF為15的防曬霜,則可在陽光下停留15倍的時間,即300分鍾,依次類推。但實際上,人的皮膚對陽光中紫外線的承受力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
由此可知,在不同的環境下應使用不同的防曬品,在室內工作的職員或婦女可選用SPF10左右、PA+的護膚品;比較容易曬黑或對強光敏感的人或經常在室外工作或活動的人,可使用SPF20、PA++的防曬品;而在烈日下行走或海灘游泳時,則應選擇抗水、抗汗性好的SPF30左右、PA+++的強效防曬品。
不過,專家提醒大家,也不要盲目追求SPF值,實際上SPF與防曬效果並不是成正比倍增的,SPF15的防曬品可以抵禦93%的中波紫外線,而SPF34的防曬品只能多抵禦4%左右的中波紫外線。同時,SPF和PA過高的產品或較油膩,或對皮膚的順延性差,容易堵塞毛孔,引起痤瘡或毛囊炎。
由於防曬霜形成保護膜需要一個過程,因此,一般最好在臉、背部和上肢的裸露部位塗抹防曬霜30分鍾以後再出門,盡量避免在陽光中紫外線最強的時候(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外出。夏天容易出汗,易把防曬霜沖掉,所以應每兩個小時塗抹一次。當處於海灘等陽光強烈的環境中時,則每30~90分鍾就應重新塗抹一次。
2. 如何正確使用防曬霜一般防曬要塗多少才夠
太陽能保護器SPF劑量為2mg/cm2,均勻分布後進行測試,使用時經常用手塗抹。一張只有四個手掌的臉,兩次拍手就能分享數量。即手掌皮膚損失1/3的量,如果SPF值為8,塗抹一次,理論保護時間為20*8=160分鍾;如果是15,可以在陽光下停留15次,也就是300分鍾,以此類推,因此,在使用防曬霜時,需要查看SPF值,並在保護時間非常快的時間內重置防曬霜。
因為我們的皮膚很容易曬黑,事實上,不僅在夏天,無論什麼季節,甚至在陰天,紫外線都不可小覷。雖然短時間內看不見,但黑色素會慢慢積聚在我們體內,久而久之會影響我們的皮膚,不要點塗,循環使用,用網狀污漬,先在臉上塗防曬霜,不要急著均勻擦拭,分不同的點塗防曬霜,橫豎畫線,然後畫圓。這種色斑最均勻,效果最好,手感清新。
3. 日常防曬需要塗多少量的防曬霜呢
防曬現在已經被商家成功洗腦了。就是沒太陽也要抹。本身並沒有量的規定。商家當然是你越多越好。人體其實適當的紫外線吸收是必要的。
4. 防曬塗多少才能達到防曬效果呢
絕大多數人塗防曬霜其實只塗了個心理安慰而已(當然,塗了肯定比沒塗好)。大量調查發現大部分人塗抹防曬霜的量只達到了所需量的25-50%。有人會說,這不還有50%嗎?我塗的是SPF50防曬霜,塗了所需量的一半,不還有SPF25嗎?很抱歉,它們不是線性關系。紐約著名的皮膚科醫生 Dr. Neal Schultz提供了一組數據:
如果防曬霜沒塗夠量
SPF 50的實際防曬效果只有SPF 7
SPF 15的實際防曬效果只有SPF 4
戶外玩耍身上怎麼塗?我們的體表面積每個人各不相同,取個平均值1.73 m2,假設在海邊,除去泳衣和泳褲遮蔽的面積,按照2mg/c㎡的量來塗的話,我們大概需要塗30ml。
5. 防曬霜塗多少才合適
談到防曬對於防止皮膚老化的重要性,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是:「養兒不防老,防曬才防老。」最近有研究人員對1500名英國成年人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大家嚴重低估了自己所需的防曬霜量:67%的人使用的防曬霜都低於推薦量;44%的人防曬霜的使用量不到推薦量的一半。雖然說塗防曬霜有一個標準是每平方厘米兩毫克,但是到底上臉的時候我們應該抹多少才合適呢?
因此,研究人員貼心提醒:1.時刻記得防曬。2.提前30分鍾塗好防曬霜。3.不要只在炎炎夏日才想起防曬,即使是多雲的陰天,也還有80%的紫外線能透過重重雲層把人曬黑、曬老、曬傷。4.重復塗。5.正確使用防曬霜,塗足夠的量。
6. 日常防曬多少系數就可以了
SPF值越高,防曬時間越長。SPF值,即防曬系數,一般黃種人皮膚平均能抵擋陽光15分鍾而不被灼傷,那麼使用SPF15的防紫外線光用品,便有約225分鍾(15分鍾×SPF15)的防曬時間。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
他唯帝提醒:兒童的皮膚非常嬌嫩,容易曬傷,且曬傷時間短,所以兒童級的一般選擇SPF50以上的防曬用品,約500分鍾(10分鍾×SPF50)的防曬時間。
SPF雖然是防曬的重要指標,但並不表示SPF值越高,保護力就越強。例如SPF15有93%的保護能力,而SPF34卻只有97%的保護能力,但是,SPF值越大,其通透性越差,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分泌與呼吸。根據皮膚醫學專家的研究,以東方人的膚質來說,日常防護可選用SPF10~SPF15的防曬品;如果從事游泳、打球等戶外休閑活動,SPF20就足以抵抗紫外線的傷害,而不會給肌膚造成負擔。 我們在購買防曬產品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選擇適當防曬系數(SPF值)的產品,還要搞清該產品有無防UVA的功能,這樣,您才能買到您需要的產品。
根據皮膚科專家的研究,最適當的防曬系數是介於SPF15到SPF30之間即可,因為,一般來說,SPF15的產品能夠阻擋93.3%的UVB,而SPF30的防曬系數則就可以抵擋96.6%的UVB了呢。此外,由於防曬系數過高的產品,相對而言質地也會比較油膩、厚重,會容易產生阻塞毛孔的現象,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且一些屬於化學性防曬的高系數防曬品,在經過長波紫外線的照射下,吸收熱能後,多半會轉換成其它物質,導致肌膚出現過敏的現象,所以,我們要特別提醒你,在挑選防曬產品時,除了考慮防曬系數之外,不妨多看看它附屬的成份,或者先試用看看,再去做最後的決定。
市售的防曬化妝品上一般都標有SPF三個英文字母及一個阿拉伯數字。所謂SPF(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即防曬指數。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曬強度,假設一個人在沒有抹防曬霜的情況下曬15分鍾皮膚開始出現紅斑,那麼抹上SPF15的防曬霜後,可保證她在15分鍾×15分鍾後才會曬傷皮膚,這里「15」是倍數,一個倍數為15分鍾至20分鍾。市場上的防曬產品系數從6倍到40倍不等,倍數越大,防曬時間越長,防曬效果越好;但系數高的產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學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較大一些,容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以前,防曬化妝品的系數越高,質地和觸感越是黏膩、不透氣,油性皮膚惟恐避之不及。雖然防曬新品的系數日漸偏高,但大部分品牌都很好地消滅了油膩的缺陷,顧客再不必擔心不透氣。
防曬劑有兩種:紫外線吸收劑和紫外線屏蔽劑(如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超微細粉末)。SPF達到20以上的產品不含二氧化鈦是不可能的。防曬劑在吸收紫外線的同時,對皮膚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紫外線吸收劑過量,還會成為皮膚的負擔,因此,選擇什麼樣的防曬品,要根據你的工作場所、時間及陽光的強度來決定。
皮膚性質
選用防曬化妝品要避免引起皮膚過敏,使用某一新產品前,最好先在手背或手臂內側或耳根處試塗一下,待24小時後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才可使用。防曬品系數
SPF值越高,防曬時間越長。SPF值,即防曬系數,一般黃種人皮膚平均能抵擋陽光15分鍾而不被灼傷,那麼使用SPF15的防紫外線光用品,便有約225分鍾(15分鍾×SPF15)的防曬時間。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兒童的皮膚非常嬌嫩,容易曬傷,且曬傷時間短,所以兒童級的一般選擇SPF50以上的防曬用品,約500分鍾(10分鍾×SPF50)的防曬時間。使用時間
防曬品不能在上妝前使用,也不可臨出門才塗防曬霜。防曬品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出門前10~20分鍾應塗防曬霜,而去海灘前30分鍾就應塗好。使用量
通常防曬品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厘米2毫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且SPF值不能累加,塗兩層SPF10的防曬霜,都只有一層SPF10的保護效果。防曬品種
混合使用會增加皮膚過敏的可能性。各個品牌防曬品的成分是不一致的,如果混用,重疊在皮膚上,有可能造成成分相互干擾或相互排斥,降低了防曬功效,甚至引起皮膚過敏。保存
如果長時間受熱或太陽直曬,防曬品效果可能降低。不可使用變質的防曬化妝品,因為它不僅防曬效果下降,而且更有可能刺激皮膚。
防曬系數
很多人在購買防曬品時,總以為防曬系數愈高就愈好,其實防曬系數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實際上還必須依照個人的膚質、日曬反應、皮膚色澤、活動狀況及流汗狀況來考量,一般而言東方人日常防護保養只要選擇防曬系數SPF15左右即可,因為SPF15表示可以阻隔15分之14的UVB,即93.3%的UVB;就算是SPF30,也只是阻隔96.6%的UVB,差異並不大。至於PA值,則是1996年才被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承認的「防UVA測定標准」,以「+」數目區分等級,PA+表有效、PA++表相當有效、PA+++表非常有效。
防曬可以說是最基礎的保養工作,因為肌膚的老化與紫外線侵害百分之百相關!而且防曬的重點並不在於防曬系數的高低,不分季節與年齡、天天使用,才能真正達到防曬的目的。
一般防曬劑多由物理性成分氧化鋅、二氧化鈦,與化學性紫外線吸收劑、散亂劑製成,物理性防曬劑較溫和但含量愈多愈厚重,容易阻塞毛孔;而化學性防曬劑雖然較清爽,但卻容易引起過敏。另一方面,防曬系數越高所含的防曬成分越多,不僅容易造成毛孔阻塞,肌膚也會感到油膩不舒服,因為不舒服的負擔感造成使用意願降低,不喜歡天天使用或者沒有擦足夠的量,反而使防曬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有些消費者以為防曬品只要多塗抹幾次就等於SPF值與PA值也就跟著相乘,其實是錯誤觀念,因為不論重復塗抹幾次,其功效都是一樣的。除此之外,防曬品的種類幾乎已涵蓋各種保養程序,包括乳液、隔離霜、粉底到粉餅都已加入防曬成分,但可千萬別以為塗抹不同防曬品SPF值與PA值也會跟著相加,而是以所塗抹產品中最高系數為准。
正確觀念是,不管在室內或戶外,完善的防曬措施不是一味加高防曬系數,而是隨著流汗及擦拭的流失隨時補充防曬品,才能達到最佳的防曬效果。
正確的防曬觀念由於隔離成分必須滲透至角質表層後,才能發揮長時間的吸收隔離效果,因此必須提前在出門前30分鍾就先擦拭完畢,出門前在補充一次,使用的劑量上,每次至少須有1~2ml的量,方可達到最佳的隔離成效,並且盡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時段出門(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同時善用各種輔助用品,如洋傘、帽子、長袖衣服、太陽眼鏡等,共同抵抗紫外線的入侵。
7. 防曬霜要塗多少才合適
防曬霜不能省,要在皮膚上達到一定的厚度才有效果
並且如果是長時間的戶外活動的話,過兩三小時最好再塗一次
防曬霜拆過封後,最好就在那個夏天用完,不要留到第二年的夏天哦
8. 平常防曬一般是用SPF多少的>
SPF是防曬系數,例如:如果你在不塗防曬產品的情況下,在陽光下停留20分鍾後,你的皮膚回稍稍變成淡紅色,則防曬系數15的產品可保護你達5小時之久。
20(分鍾)*15(SPF)=300分鍾(5小時)
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
使用時間要恰當:防曬品不能在上妝前使用,也不可臨出門才塗防曬霜。防曬品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出門前10~20分鍾應塗防曬霜,而去海灘前30分鍾就應塗好。
使用量要足夠:通常防曬品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厘米2毫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且SPF值不能累加,塗兩層SPF10的防曬霜,都只有一層SPF10的保護效果。
很多人在購買防曬品時,總以為防曬系數愈高就愈好,其實防曬系數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實際上還必須依照個人的膚質、日曬反應、皮膚色澤、活動狀況及流汗狀況來考量,一般而言東方人日常防護保養只要選擇防曬系數SPF15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