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花皮果怎麼防曬
⑴ 花皮果是什麼樣子,果皮腐爛出現霉斑
如果是受到吡蟲啉、噻蟲嗪、螺蟲乙酯等害蟲的侵擾,那麼表皮會變白,並且呈網狀帶有黃絲,摸起來手感非常的黏;如果柑橘果實患上灰霉病時,果皮表面會出現大面積的白色霉斑,汁水聞起來帶有惡心的臭味;受到害蟲侵擾時,需要立即將果實剪下,並且集中進行銷毀,受到灰霉病感染時,需要噴灑含有異菌脲元素的農葯。
花皮果是果皮腐爛的柑橘
灰霉病一般是在開花期時感染的,灰霉病感染的徵兆是,會在花柱上出現小面積的絲網,顏色是淡灰色的;當發現灰霉病時,需要立即噴灑含有異菌脲元素的農葯,並且不要在下雨前噴灑,以免雨水沖掉農葯。
⑵ 柑橘花期的時候,有哪些葯劑是不能夠使用的呢
花期不能使用高毒的農葯,例如有機磷類等。農葯標簽上都會標明低毒、中毒或者高毒,為了安全,盡量選用低毒的農葯。花期不要使用乳油型的葯劑,容易造成幼果花皮的現象花芽萌出一厘米左右開始用葯劑防治,主防柑橘木虱、潛葉蛾、食葉蟲、灰霉病、瘡痂病、薊馬、潰瘍、炭疽、砂皮等,看似繁多,可這樣分,用葯分蟲害葯劑和病害殺菌劑。
⑶ 柑橘浮皮果的發生原因及預防方法
柑橘花皮果問題,主要由兩個影響因素,一個是風路形成的花皮果,在種植密度比較大的果園容易出現,梢枝擦傷形成的。另外一個,嚴重缺硼時,果皮木栓化,容易引起花皮果問題。無論是哪種形成的花皮果,已經形成的結痂是改變不了了,還是做好當期的營養管理工作,盡量提高果實的品質。現在秋梢老熟階段,葉面噴施微補蓋力,補鈣提高果實硬度和品質。
⑷ 臍橙上這些斑紋是怎麼回事求助
臍橙對潰瘍病特別敏感,其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柑桔品種,已成為臍橙產區重要的防病任務。廣大科技人員和果農都在不斷地試驗和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徑,現將防治潰瘍病的技術和各地經驗總結如下,供農戶參考。
一、潰瘍病的發生規律
柑桔潰湯病是國內外植物檢疫對象,影響樹勢、產量和果實品質,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病菌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最低 5℃,致死溫度49-52℃10分鍾。病菌耐乾燥,在室內置玻片上可存活121天,耐低溫,冰凍24小時生活力不受影響,高溫高濕對其生活力影響較大,在30℃時於飽和濕度下,經24小時死亡。酸鹼度范圍為PH6.1-8.8,以PH6.6最適宜。病菌潛伏在病組織(病葉、病梢、病果)內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為其主要越冬場所。翌年春季在適宜的條件下,病部溢出菌濃,借風雨,昆蟲和枝葉接觸傳播至嫩梢、嫩葉和幼果上,幼嫩組織上得保持20分鍾的水膜層,細菌才能從氣孔、皮孔或傷口侵入。潛育期的長短取決於組織老熟度和溫度,一般為3~10天。潰瘍病還有潛伏侵染現象,有的秋梢受侵染冬季不呈現病狀,但看上去健康的枝條上亦可分離到病菌。在氣溫25~30℃下雨量與病害的發生成正相關,高溫多雨季節有利於病菌的繁殖和傳播,雨水是病菌傳播的主要媒介。病斑大小與雨量多少有關,春梢期氣溫低,雨量少,病斑較小;夏秋梢期高溫多雨,則病斑較大。乾旱季節、柑桔雖處於抽梢期,溫度亦適宜,若無雨水,則病害不發生或很少發生。我市各個抽梢期均可發生病害,在溫度適宜、雨水充足的年份發生多,反之則少,一年中夏秋梢發病尤為嚴重。潰瘍病菌一般只侵染一定發育階段的幼嫩組織,對剛抽出來的嫩梢、嫩葉、剛謝花後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組織都不侵染或很少侵染。因為很幼嫩的組織器官各種自然孔口尚未形成,病菌無法侵入。據觀察,新梢幼葉達三分之二長時(萌芽後25-40天)開始發病,後隨新梢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至新梢停止伸長,而葉片尚嫩綠時(萌芽後45-60天)氣孔形成最多,呈開放型,中隙大,染病率最高。其後發病率逐漸下降。當梢已老熟、葉片已革質化時(萌芽後90-120天),氣孔不再形成,原有氣孔多數處於老熟型,中隙極小或閉合,病菌侵入困難,則發病基本停止。幼果在橫經9-58毫米時(落花後30-215天)均可發病,而以幼果橫徑28-32毫米時(落花後60-80天)發病率最高。果實著色後,即不發病。
二、潰瘍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強肥水管理。不合理的施肥,會擾亂樹體的營養生長,會使抽梢時期、次數、數量及老熟速度等不一致。一般多施氮肥的情況下會促進病害的發生,如在夏至前後施用大量速效性氮肥易促發大量夏梢,故要控制氮肥施用量,而增施鉀肥量。在麗水地區,投產樹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即采果肥)是全年施肥量最多的一次,佔50%左右,以有機肥、餅肥為主,施適量氮肥,氮肥以恢復樹勢為目的去施。平時施肥視具體情況而定。同時,要加強臍橙園的排水,消除高大的雜草,保持果園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2、防治蟲害。因為潰瘍病極易從傷口侵入,所以要及時進行潛葉蛾、 鳳蝶、象甲蟲、蝸牛等的防治,以減少傷口,切斷病原侵入途徑。
3、控制夏梢,抹除早秋梢,適時放梢。因為夏梢抽發時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也是潛葉蛾為害嚴重時期,及時抹除夏梢和部分早秋梢,控制了病源的侵入,潰瘍病能顯著減少,待7月底或8月份統一放梢後,及時連續地噴幾次化學農葯,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注意雨天或早上露水未乾時禁止抹梢。控梢這項措施具有多方面的好處,不僅可控制潰瘍病的發生,還可以控制潛葉蛾等蟲害的發生,可以防止過多的落果,統一放梢後可以使新梢抽發整齊,促進枝梢健壯,增強果實品質,為翌年的臍橙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4、葯劑防治。可供防治的葯劑有:(1)△等量波爾多液(6月份前使用)150~250倍;(2)*77%可殺得500倍;(3)*15%消病靈500倍;(4)△銅氨合劑(自配);(5)600~800單位/ml農用鏈黴素+1%酒精;(6)47%加瑞農600~1000倍;(7)△氧氯化銅400~600倍;(8)50%代森銨水劑500~800倍;(9)50%托布津800-1000倍;(10)△35%鹼式硫酸銅400倍;(11)△晶體石硫合劑(冬、春用)50-70倍;(12)20%葉青雙500倍;(13)13%菌特青500倍;(14)其它新農葯。註:"*"表示不能與磷酸二氫鉀及微肥混噴;"△"表示不能與其它農葯或微肥等混噴。潰瘍病的葯劑防治應突出以防為主的方針。波爾多液在6月份前使用,6月份後使用易誘發銹壁虱,注意在噴波爾多液後要間隔15~30天後再噴其它農葯。石硫合劑在冬季清園時或春季萌芽前使用,有利於消滅包括其它的病蟲害。其它農葯應輪換使用,以防產生抗葯性。噴霧農葯要及時周到均勻,不留死角,不能混用的農葯堅持獨用。噴葯要掌握各個時期(展葉期至自剪轉綠期,幼果生長期)即春、夏、秋梢在梢長2.5-3.5cm時噴第一次農葯,以後間隔10天左右再噴1-2次;幼果在謝花後10-15天噴第一次農葯,以後間隔15天左右,連續噴2~3次。遇到台風或大雨後要及時噴葯一次,以便保梢保果。
5、冬季清園。採收後,應剪除病枝、枯枝、病葉,颳去樹幹上的病斑,清掃落葉、病果、殘枝,集中燒毀,並噴石硫合劑進行全園消毒。據試驗,清園比不清園的病株率減輕68.1%,,病葉率減輕68.4%,病情指數減少78.4%。
三、潰瘍病周年綜合防治措施
春季臍橙園要疏通排水道,減少春季多雨積水現象,降低臍橙園的濕度,並施好芽前肥。此次施肥以速效氮鉀肥為主,時間宜早不宜遲(2月下旬至3月上旬),當春梢長3cm左右時噴第一次葯,以後每隔15天左右,連續噴幾次波爾多液,直至5月底止或開始抹夏梢止。據各地反映,此期用波爾多液效果較好。以後一段時期(夏梢期)的防治主要採取的是抹梢措施,要求及時全部地抹除一切新抽發的枝梢,直到開始統一放梢為止。放梢後當梢長3cm左右則要結合潛葉蛾的防(潛葉蛾的防治是在梢長一粒米時噴葯),以葯劑防治為主,以後每間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續2~3次,此期噴葯不用波爾多液,採用其它農葯並輪換使用。暴雨後要及時地補噴農葯。采果後,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清園工作,清除一切病枝、病葉、病果、枯枝並用石硫合劑進行消毒,樹干進行塗白,地而覆蓋稻草等物。翌年開春後,當新梢尚未萌發而將要萌發前再噴一次石硫合劑,此期濃度略低於冬季清園時的濃度。此次噴葯對消滅越冬後的病蟲害,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
⑸ 柑橘采前落果時,使用2,4-D的濃度
2,4-D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一種,在保護地栽培中應用十分廣泛。它質優價廉,保花保果效果好,主要在茄子、西紅柿、西葫蘆、苦瓜、冬瓜、甜瓜、西瓜等作物上應用,除保花和保果外,還可以促進瓜果的早熟,減少劣質果的發生。但是,如果2,4-D使用不當,則極易發生葯害,因此在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使用濃度要適宜:西紅柿為13-20毫克/升,茄子、西葫蘆為50-80毫克/升,西瓜為5.5-7.5毫克/升,若濃度過高,塗抹花朵後在塗抹處會出現褪綠的斑痕,花會過早脫落。宜選用含量為1%原液的2毫升玻璃瓶裝2,4-D針劑溶液,不宜選用粉狀2,4-D原粉,因為原粉配製難度大,用起來也不方便。
二、2,4-D的使用方法:2,4-D只能處理盛花期的花朵,莖葉上不能使用,否則極易發生葯害。常用處理方法有噴花法和塗抹法兩種。噴花法是將葯液置於小噴花壺中噴當天開花的花蕊中間,讓整個花朵內部都均勻沾上2,4-D液。塗抹法是用毛筆蘸取葯液,在花柄的彎節處輕輕塗抹一層2,4-D葯液。噴花法工作效率高,塗抹法保花保果效果好,實際操作當中選用一種方法即可。
三、對花的處理:最合理的處理時間是開花的當天,也可以在開花後的一天使用2,4-D液。花未全開的不宜使用,花蕾過小的容易灼傷花蕾;開花48小時後不宜使用,此時使用保花保果不理想。同一花朵不宜連續使用,因為2,4-D用量過大會發生燒花和果實品質下降、畸形果增多等情況。為了避免連續使用2,4-D,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區別於作物顏色的顏料,如滑石粉、墨汁等加以區別,但不能用呈酸性或呈鹼性的顏料做區別劑。為了使作物豐產,在大面積使用2,4-D前最好是小規模對作物做實驗之後再大面積使用。
四、時間和氣候的選擇:在實際使用時,應把握氣溫高時用低濃度、氣溫低時用高濃度。一般選擇上午9時至12時之間處理新開的花朵。使用時間過早,花朵帶露水會降低葯效,影響使用的效果;使用時間過晚,處理花朵會導致落花及落果。
五、其他應注意事項:2,4-D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不能用噴霧器代替噴花和塗抹,否則會發生大面積的葯害,使作物失去應有的經濟價值;處理花朵時葯液不能沾染到莖和枝條上;2,4-D液中可以適當加入萬霉靈等葯物;如果發生輕微葯害,可以用0.3%的紅糖溶液進行全株噴霧,並加強通風排濕。
⑹ 想要避開在柑橘開花期用葯,應該如何提前防治和護理柑橘
提到柑橘的花期,相信很多果農朋友們都知道,柑橘花期的管理是柑橘整個生育期管理的重中之重。為什麼呢?第一,花期管理得好,花多,後期坐果才會多,這樣才能保證後期的高產、豐收。第二,柑橘花期是柑橘抵抗力比較弱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間段通常需要使用低毒、安全的葯劑,然而花期也是柑橘蟲害共同高發的一個時期,使用這樣的葯劑一般效果並不理想。於是怎麼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同時達到保花增產的目的成了很多果農朋友的一大心病。今天重點給大家介紹在柑橘種植過程中最有代表性、危害最大的三種蟲害,同時也給大家帶來對付花期蟲害的具體防治方法,這些用葯配方基本覆蓋了柑橘花期的所有蟲害,可以起到兼治的效果,咱們接著往下看。
一、認識花蕾蛆1.什麼是花蕾蛆(蕾癭蚊)
1.柑橘花期用葯須知
1) 必須從花露白時開始實施綜合防治方案;
2) 花開30%直至花謝80%期間禁止用葯,因為在這段時間用葯容易造成葯害;
3)禁止使用高毒農葯、有機磷農葯、有機硫農葯、部分調節劑(如毒死蜱、炔蟎特、赤黴素);
4)禁止使用各種農葯的乳油劑型、各種助劑、各種油劑(如毒死蜱乳油、有機硅、橘皮精油、礦物油);
5)使用農葯時盡可能選用懸浮劑、微囊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等比較安全的劑型。
2.綜合防治方案推薦
1)防病殺蟲方案:
防治對象:薊馬、花蕾蛆、紅蜘蛛、蚜蟲、木虱、灰霉病、脂點黃斑病、炭疽病、瘡痂病、潰瘍病等
組合配方: 43%聯苯肼酯3000倍+15%乙蟎唑3000倍+氟氯·啶蟲脒750倍+5%阿維菌素1500倍+ 30%松脂酸銅1000倍+50%啶醯菌胺1000倍+80%代森錳鋅800倍
2)促梢、成花、壯花方案:
芸苔素內酯8000倍或海科收1000倍+磷酸二氫鉀500倍+液體硼1500倍
3)保花保果方案:
赤霉酸4000倍2次、2000倍1次+芸苔素內酯10000倍或海科收1000倍+磷酸二氫鉀500倍+液體硼1500倍
總結正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柑橘花期是柑橘整個生育期中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求我們必須在這期間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在防治蟲害的時候,充分認識蟲害,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危害症狀,同時注意用葯時的要點,有針對性地使用安全又高效的葯劑進行防治,減小蟲害對果園的影響,從而達到果園的健康生長和高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