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防曬系數最大是多少
『壹』 為什麼國家規定防曬系數不能超過30
防曬指數別"攀高"
在南京東路一家百貨商店,一樓化妝品專櫃銷售人員告訴記者,6月中旬以來,防曬系列的化妝品日銷售額比平時多2倍左右。記者發現,粉餅也標有"防曬"功能,就連唇膏、潤唇膏都註明有"防曬"指數,而這些打著防曬旗號的化妝品賣得格外的好。
防曬化妝品,是否防曬指數越高越好?記者走訪多家商場發現,多數防曬霜的SPF值在20-30之間。也有部分品牌所標防曬指數已經超過30,有的甚至達到40、50。商場導購告訴記者,高倍防曬霜賣得非常緊俏。
據了解,化妝品防曬成分大都是由氧化鋅、氧化鈦等化學物質組成,很多人單純地認為SPF數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其實不然。按照規定,防曬化妝品最高不能超過SPF30,如超過該標準是不符合要求的。
但市場上像 SPF35、SPF40、SPF50這樣的高倍數防曬品為何存在呢?專家表示,商家就是利用了人們普遍認為防曬指數越高防曬效果越好的心理,大力推銷SPF值偏高的防曬產品。我國《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防曬品的最高防曬系數不得超過SPF30。日常美白保養只要選用SPF值在8—15的防曬品,並不需要太高的防曬系數。只有從事經常性戶外活動,才用SPF值在15以上的防曬品,來抵擋紫外線對肌膚的損害。一味追求高倍數防曬霜,反而會造成肌膚不必要的負擔。
可致皮膚癌是危言聳聽嗎?
抹防曬霜不僅為了防曬黑和曬傷,也為了降低患皮膚癌的風險。但英國《每日快報》不久前報道稱,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家在 《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雜志上發表新報告指出,防曬霜中某些化學物質本身就會導致皮膚癌。
『貳』 國家規定防曬霜最高防曬指數是多少
防曬系數SPF是測量防曬品對陽光中紫外線UVB的防禦能力的檢測指數。一個沒有任何防曬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陽光下20分鍾後皮膚會變紅,當他採用SPF15的防曬品時,表示可延長15倍的時間,也就是在300分鍾後皮膚才會被曬紅。
國內一般都是30+,國外會有更高的,比如70。
『叄』 防曬霜最高倍是多少
防曬霜常用的指數有SPF和UVA,SPF最大的指數是SPF50+,UVA最大的指數是PA++++。
SPF防曬系數,是測量防曬品對陽光中紫外線UVB的防禦能力的檢測指數,表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確定的。普通類型皮膚的人用防曬品以SPF8至12為宜;皮膚白皙者用SPF30;對光過敏的人,要選擇SPF值在12至20之間的為宜。
上班族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接觸陽光,因此防曬指數在15以下即可。進行戶外活動的旅遊者,推薦使用SPF20左右的防曬品。在高原烈日下活動或去海灘游泳,宜選用SPF30的防曬品。戶外游泳時宜選擇防水的防曬護膚品,但除游泳外,防水防曬護膚品應少用。
UVAS是日系商品中最廣被採用的標准,防禦效果被區分為三級,即PA+、PA++、PA+++, 即PA+、PA++、PA+++, 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當有效、PA+++表示非常有效。
2013年又加入PA++++,但系數高的產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學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較大一些,容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
(3)國家規定防曬系數最大是多少擴展閱讀
選擇防曬霜的誤區
1、SPF值和PA越高防曬效果越好
防曬系數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實際上還必須依照個人的膚質、日曬反應、皮膚色澤、活動狀況及流汗狀況來考量。
2、全家共用一支防曬產品
防曬品的選擇需要「個性化」,家庭成員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防曬品。
3、價格貴的防曬產品效果更有保證。
防曬用品隔離紫外線的效果在於所含的防曬成分和含量,與價格高低沒有絕對關系。價格高的防曬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使用,還應根據個人膚質、所處的環境和時間來選擇。
『肆』 防曬霜SPF最高是多少
防曬霜SPF最高可達到95以上。
低級防曬品防曬指數為SPF2~6,中級是SPF6~8,高等防曬品則為SPF8~12,SPF值在12~30范圍內的產品則屬高強或超高強防曬品。
根據我國在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當所測防曬化妝品產品的SPF值高於30,且減去標准差後仍大於30,最大隻能標注SPF30+,而不能標注實測值。
《關於發布防曬化妝品防曬效果標識管理要求的公告》(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告2016年第107號)要求,「防曬指數(SPF)的標識應當以產品實際測定的SPF值為依據」。根據防曬化妝品防曬指數(SPF)的測定方法要求,考慮到測定時的抽樣誤差以及化妝品行業的傳統標識習慣,防曬化妝品防曬指數(SPF)的標識值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SPF值為2~5(包括2和5)時,標識實測SPF值;
(二)SPF值為6~50(包括6和50)時,標識上限為實測SPF值,標識下限為實測值95%可信區間下限值與小於實測值的5的最大整數倍二者間的較小值。
(三)SPF值大於50,且實測值95%可信區間下限值大於50時,防曬化妝品的防曬指數(SPF)應標注「50+」;當SPF值大於50,且實測值95%可信區間下限值小於或等於50時,標識上限為「50+」,標識下限為實測值95%可信區間的下限值。
(4)國家規定防曬系數最大是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防曬霜並不是SPF指數越高防曬效果就越好,如果一味追求高防曬系數,反而會給肌膚造成不必要的負擔。通常,外出逛街時選用SPF指數為8~15的防曬霜就可以了,而如果外出遊玩、游泳或日光浴時則需選用SPF指數在30~50左右的產品。
一般環境下,普通類型皮膚的人用防曬品以SPF8至12為宜;皮膚白皙者用SPF30;對光過敏的人,要選擇SPF值在12至20之間的為宜。上班族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接觸陽光,因此防曬指數在15以下即可。
進行戶外活動的旅遊者,推薦使用SPF20左右的防曬品。在高原烈日下活動或去海灘游泳,宜選用SPF30的防曬品。戶外游泳時宜選擇防水的防曬護膚品,但除游泳外,防水防曬護膚品應少用。
『伍』 防曬霜的最高防曬指數是多少
防曬指數只是說防曬維持的時間而已,如果老擦老擦,低點的度數也是可以的,一般18-25度春秋比較合適,夏天25-30比較好.
『陸』 中國最高防曬霜指數
國內的最高就是30,相同的東西在國外標注著SPF50的,到了中國也得換成SPF30
『柒』 防曬最高指數是多少
防曬指數最高是50,但是防曬指數不是越高越好。
防曬系數(SPF)是以具體數值表示產品防禦中波紫外線的能力,是評價防曬化妝品保護皮膚避免發生日曬紅斑/曬傷能力的防護指標。SPF是防曬指數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SPF值越大,防日曬紅斑/曬傷效果越好。
防曬化妝品的防曬功效是指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在化妝品標簽上常用防曬指數(SPF值)/防曬等級(PA)來表示。
計算公式:
防曬產品能有效的抵抗紫外線UVA和UVB對皮膚的損害。在完全不使用防曬的情況下,在陽光中待多久的時間,皮膚才會稍微變成淡紅色;然後將所需的時間與SPF的值相乘,即可得出防曬品的保護時間,即防曬品上所標示的SPF值即為其所提供的保護指標。
最小紅斑量,是引起皮膚紅斑其范圍達到照射邊緣所需要的紫外線照射最低劑量或最短時間。防曬指數,是引起被防曬化妝品防護的皮膚產生紅斑所需的最小紅斑量與未被防護的皮膚產生紅斑所需的最小紅斑量之比。
『捌』 為什麼國內規定防曬霜不可以超過50倍呢
因為SPF數值越大,防曬的化學物質就越多,有的化學成分長期大量使用,會損傷皮膚,甚至導致皮膚癌等。
SPF雖然是防曬的重要指標,但並不表示SPF值越高,保護力就越強。防曬劑並不持久,防曬指數越高,化學防曬劑添加的也就越多,而這類防曬劑是有腐蝕性的,添加的越多,腐蝕性也越強。過多的防曬劑還容易滲入皮膚,引發過敏等問題。
例如SPF15有93%的保護能力,而SPF34卻只有97%的保護能力,但是,SPF值越大,其通透性越差,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分泌與呼吸。
(8)國家規定防曬系數最大是多少擴展閱讀:
日光防護系數(SPF)和防曬指數(PA)說了算。SPF表示UVB的防護效果,後面的系數指紫外線對皮膚的照射不致傷害的一個時間范圍。
例如:一般亞洲人在強烈日曬下,皮膚只需10分鍾左右即可發生紅斑,如果防曬產品SPF值為15,那麼理論上,塗抹後可在太陽下停留150分鍾而皮膚不被曬紅。
當產品SPF值在2~50時,防曬效果逐漸提高;當產品的實測SPF值大於50時,效果增加就不太明顯了。防護UVA的防曬指數以PA表示。
也就是在日照多久之內不會被曬黑,分為4級:PA+、PA++、PA+++、PA++++,PA等級越高,表示防曬黑的能力越強。
何黎提醒,在高原、室外活動者要選擇SPF大於30、PA+++的防曬產品,在平原、室內活動者,可選擇SPF大於20、PA++的防曬產品。
在外出前20分鍾~30分鍾要塗抹防曬霜,並且在室外每天要塗抹3~4次防曬霜才能起到很好的防曬效果。李利也指出,一般在塗抹防曬霜時,用量應達到2毫克/厘米2;但生活中人們一般塗擦量只有該劑量的1/4~1/2,防曬效果大大降低。
『玖』 常用防曬霜防曬指數最高是多少
防曬指數最高是50,但是防曬指數不是越高越好。 一般環境下,普通類型皮膚的人用防曬品以SPF8至12為宜;皮膚白皙者用SPF30;對光過敏的人,要選擇SPF值在12至20之間的為宜。上班族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接觸陽光,因此防曬指數在15以下即可。進行戶外活動的旅遊者,推薦使用SPF20左右的防曬品。在高原烈日下活動或去海灘游泳,宜選用SPF30的防曬品。戶外游泳時宜選擇防水的防曬護膚品,但除游泳外,防水防曬護膚品應少用。
『拾』 防曬霜的SPF值不宜超過30
市面常見的防曬霜成分表
麥素寧濾光圈也叫對苯二亞甲基二樟腦磺酸,水溶性的化學防曬劑(藉助成膜性的物質在肌膚表面形成一道紫外線吞噬屏障,吸收紫外線,發揮抗曬作用),最有效的UVA(紫外線A) 防曬劑之一,然而它無法吸收的UVA的全部波段,且在陽光下暴露兩小時後就會分解部分,故需和其它添加劑配合。
繼續看下一個,二氧化鈦,常見物理防曬劑(通過在防曬產品中添加物理性顆粒或是粉末,將照到皮膚上的紫外線反射出去而達到防曬效果的產品),幾乎不會被皮膚吸收,安全性較高。然而想要效果好,需提高其添加濃度,它本身又有高吸油吸水性,因此使用後會造成皮膚乾燥脫皮。
氧化鋅作為防曬霜成分的歷史較為悠久,它也是物理防曬劑,可以反射散射UVA、UVB。暫時沒有研究表明它對人體有害,但塗抹多了也會引起皮膚乾燥的問題,因此如何在滿足安全且高防曬要求之後將其納米化是一個重要課題。
如何提升SPF的值?顯然易見的一個辦法就是復合使用曬方劑。比如化學防曬劑和物理防曬劑結合使用。化學防曬劑質地細膩,適合油性皮膚,但少量會被皮膚吸收,從而導致過敏。物理防曬劑安全性高一些,但是皮膚乾燥、毛孔阻塞等問題又冒出來了。更有甚者,可能影響皮膚毛孔呼吸等功能,增加皮膚負擔,導致皮膚長痤瘡或是發炎等症狀。
因此,SPF值真的越高越好?或者越高越沒用?
要知道,防曬霜等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不是任何生產化妝品的企業都能生產的,必須經過衛生行政部門的批准,拿到批准文號後才能生產。而市場上沒有批號的防曬霜也不在少數,這里也要提醒消費者購買防曬霜的時候要注意看一看有沒標注的特殊用途化妝品許可批件號。
最後說說我國規定,的確如此,我國《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防曬品的最高防曬系數不得超過 SPF30。有些進口的防曬霜上面標著SPF50、70,這並不代表你買的產品不合格,只是不符合我國規定而已。
至於國家為什麼要這么規定——其一,SPF30夠用了,其二,我們亞洲人種和歐美人種膚質並不相同,SPF是針對他們皮膚提出的概念,因為白種人陽光暴曬下易長紅斑,相對而言,我們不那麼容易受灼傷。因此,SPF值偏低一點也是可以合理的。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膚質較好,完全可以挑戰SPF值高的產品。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不用擔心市面上流傳的“防曬品致癌說”,相關成分前文已有分析。其實防曬不僅不致癌,還防癌。它們不僅能防曬傷,還能通過減少紫外線輻射損傷降低皮膚癌發病幾率。
了解清楚防曬霜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防曬衣的防曬效果又如何呢?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張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