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出門前擦防曬霜
⑴ 防曬霜為什麼要出門30分鍾前塗抹呢
您好,知我葯妝肌膚顧問很高興幫助您。
因為防曬霜不是塗抹上就有防曬的功效,需要給肌膚吸收的時間。要是純物理的防曬產品是不需要提前塗抹的,因為他是直接作用於肌膚表面,不會被肌膚所收的。防曬霜的防曬效果不會持續一整天,所以,當出汗較多或是在戶外時間較長時就要重新塗抹一次防曬霜。防曬霜一定要塗抹均勻,千萬不要只記得臉部,卻忘記脖子,胳膊等部位。否則,到候就會發現我們除了臉哪都黑,也很不好看啊!耳朵後面也不要忘記哦!
更多肌膚問題歡迎咨詢:知我葯妝在線肌膚專家
⑵ 防曬霜為什麼要出門20分鍾之前塗抹上去!
如果你不是整天在室外活動的人,15的就可以了;要是郊遊那就要30的了;去海邊就更不用說了50的都要隔幾個小時就塗抹.防曬的東東最好不要系數太高的,那樣會增加皮膚的負擔,平時打太陽傘也能有點用的. 我本人不怎麼用防曬的東東,覺得不舒服.但是一定要有UVA ++ 的符號的 防曬才好用
如何科學使用防曬霜
1、不同品牌的防曬霜混合使用是否會對皮膚有害?
肯定不好,最起碼是增加了皮膚過敏的幾率。各個品牌防曬霜的成分是不一致的,如果混用,重疊在皮膚上,有可能造成成分相互干擾或相互排斥,降低了防曬功效,甚至引起皮膚過敏。
2、對於出汗比較多的人,特別是經常在戶外活動的人,是不是在塗抹防曬霜時要注意多塗抹幾次?
出汗越多,補塗的次數就應越勤。如果防曬霜隨著汗液流走或擦掉,再不及時補擦,豈不等於沒塗防曬霜?
3、不同的天氣應該使用多少SPF值的防曬產品?
平時:SPF15、PA+以下就夠了。外出旅遊:SPF15~30、PA++完全可以。游泳:SPF30、PA+++,而且防曬霜一定要防水型的。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尤其在今年,這種界限被打破。今年防曬霜的特點是「高倍數還依然輕薄不油膩,雖然輕薄但卻有很好的防曬效果」。像蘭蔻、碧歐泉、高絲等都有這樣優秀的防曬產品。
4、屬於汗毛有點重的人,每年夏天使用防曬產品後都會感覺汗毛有加重的現象,尤其是臉上,有點擔心,希望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有激素或是什麼化學的東西?
如果感覺每年汗毛都在加重的確應該引起重視,但並不一定是防曬霜的原因,但一定要記住,任何時候使用護膚產品都應該選擇名牌產品,名牌不代表昂貴,而是品質的象徵,是皮膚安全的保證。像玉蘭油、歐萊雅這樣的品牌,別看價格低廉,卻是著名的國際品牌,品質一定是優秀的,像激素、不合格的化學成分等是絕對不會添加到產品中的。5、防曬霜和防曬液的區別在哪裡?什麼樣的膚質應該選用何種產品?使用防曬霜還是防曬液應該是由膚質決定的。一般防曬液適合乾性膚質,而防曬霜適合中性或油性膚質。
6、防曬產品的SPF值越高,代表抗曬能力越強,還是防曬時間越長?
應該說兩方面都有。SPF阻隔UVB紫外線,一般來說SPF15能阻隔93.3%的UVB紫外線,而SPF30大概能阻隔96.6%的UVB紫外線;SPF值15~30之間相差一倍,而阻隔紫外線的能力卻只相差0.3%,非常有限;而對於PA來說,一般PA+的有效防護時間為4個小時,PA++的有效防護時間為8個小時,但如果經常出汗,即使是PA+++,也還是要補擦的。
7、隔離霜和防曬霜有什麼區別?
防曬霜只有防曬功能,而隔離霜除了具有防曬功能,成分中還會添加抗氧化成分、美白成分或維他命成分。隔離霜最大的功勞,是抵擋紫外線給皮膚帶來的傷害,但同時還能隔離臟空氣、臟東西,以減少自由基對皮膚的傷害。如果你是個辦公室族,只是上下班的路上與陽光相遇,就只擦些隔離霜,而沒有必要再塗上一層防曬霜;如果是外出遊玩或到海邊享用「陽光大餐」,那是一定要使用高倍數的防曬霜,對皮膚才安全。
8、我聽說塗完隔離霜後3個小時就要洗掉,要不然就會造成色素沉澱,是這樣嗎?
隔離霜成分中不應該含有造成色素沉澱的成分,也不應該形成色素斑,除非你買了不合格的產品。
1 按以前膚質選用護膚品 夏季由於油脂分泌的不同,膚質會有所改變,應再做一次膚質檢測。
2 SPF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SPF——防曬系數
計算:一般黃種人皮膚平均能抵擋陽光15分鍾而不被灼傷, SPF15的防曬用品約有225分鍾(15分鍾*SPF15=225)的防曬時間。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
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 游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
3室內、陰天無需用防曬霜。即便在室內,在樹蔭底下,紫外光仍可從四周物體進行折射。就算是陰天,紫外光仍會侵害肌膚。
4 SPF值不能累加塗兩層。
5 臨出門才塗防曬霜。
防曬霜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出門前10—20分鍾應塗防曬霜,而去海灘前30分鍾就應塗好。
6 防曬霜不能在上妝前使用。
7 塗上防曬霜萬事大吉。
通常防曬霜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厘米2毫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
⑶ 為什麼防曬霜要在外出前30分鍾塗,來給我答案
許多的時尚雜志都會這樣指導我們「在出門前的半小時就應該塗上防曬霜了」,這樣的說法不能算錯,不過也不能算完全正確。至於這樣指導的原因,幾乎沒有見到這些媒體說清楚過,我見過一個最可笑的解釋是「防曬成分要塗上皮膚半小時之後才會生效」,似乎作者當防曬成分是定時炸彈,不到時間就不起作用。
那麼究竟為什麼有這樣半個小時的提前量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利用這半個小時,表皮層能夠一定程度的吸收防曬霜中的防曬成分,而一旦進入了表皮層而不是停留在皮膚表面,就不會因為流汗等原因而被沖洗掉了,對於保持較好的防曬效果是有一定幫助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其實也就應該清楚,不是說防曬霜非要在出門前半小時就塗上,臨時抱佛腳也是可以的,但是會比較容易因為流汗、擦拭等原因流失;同時純物理性質的防曬霜也就無需提前塗上了,因為無論多少的提前量,表皮層也不會吸收這些物理性質的防曬成分。
其實,即使提前半個小時塗上防曬霜,也不可能保證完全沒有流失的,因此一定時間之後補塗防曬霜也就成為了一個必要的步驟——事實上,在我看來補塗防曬霜不僅是為了彌補之前流失的防曬成分,更重要的一個意義在於通過補塗來達到防曬產品理論上需要的塗抹量。我之前介紹過了,所有的防曬指標都是基於2mg/cm2的塗抹量來測算的,但是大多數人因為習慣或者考慮質感等問題,實際塗抹量往往只有0.5-1mg/cm2,這樣的話,實際的防曬效果可能只有理論上的20%30%。而補塗防曬產品,就可以把一次的量分兩次塗,通過累加逐漸接近理論上需要的塗抹量。所以即使沒有因為任何原因造成防曬成分的流失,補塗也是有其必要性的。對於這個步驟,傳統上報章雜志上的文章都會建議我們2-3個小時之後塗抹一次,真的這樣是最好的選擇嗎?
Brian
L.
Diffey在一篇題為「When
should
sunscreen
be
reapplied?」的文章中仔細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利用了一個不算太復雜的線形回歸模型來進行計算,具體的細節這里就不轉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找來原始文獻l看看。
我只是引用一個他得出的結果:在暴露在太陽15-30分鍾之後就應該補塗防曬產品了,這樣才能夠使整個時間段中的紫外線保護效果達到最優化。
求採納
⑷ 人為什麼要用防曬霜
因為使用防曬霜,可以防止曬傷、防止光老化、防止曬黑。
防曬霜用法:
⑴根據所處場合選擇具有不同spf
值的防曬霜。所選用防曬霜不僅要有防中波紫外線uvb(曬黑曬傷皮膚)功能,也要有防長波紫外線uva(使皮膚衰老長皺紋)的功能。
⑵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即使在冬天,在室內,在陰天都會存在。在陰天或者樹蔭下,紫外線強度只會減少大約30%。所以防曬霜的使用要四季堅持,風雨無阻。
⑶防曬霜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吸收並發揮作用,所以應在出門前20-30分鍾塗抹。
⑷spf
值不可累加,並且不能在上彩妝後使用,在補用防曬霜時,最好先卸妝後再塗抹。
⑸防曬霜使用需達到一定厚度才有效果。太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太厚又會給皮膚造成負擔。
⑸ 為什麼防曬霜必須出門前半個小時塗抹
任何護膚品都不可能馬上發揮功效,而防曬霜很多都是添加了乳化劑的,需要一定的時間乳化等待皮膚吸收,形成膜層起到更好的防曬作用~
還有一個就是防曬霜不止要提前塗,塗的量還不能少。之前看到過一個實驗報告說,防曬霜少於一個硬幣的量防曬作用是不大的,必須要達到一枚硬幣大小的量才能很好的防護紫外線傷害。
另外,不是說塗了防曬就可以高枕無憂的,一般防曬要根據需求選擇不同防曬指數的防曬霜,還要每兩個小時左右補塗一次!除了擦防曬還可以選擇防曬傘,防曬衫等加強防護。
紫外線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頑固,所以不止要擦防曬霜,曬後還要用一些美白抗衰之類的護膚品喲。曬後修復的面膜也很有必要。
⑹ 為什麼防曬霜要在外出前30分鍾塗
原因很簡單,利用這半個小時,表皮層能夠一定程度的吸收防曬霜中的防曬成分,而一旦進入了表皮層而不是停留在皮膚表面,就不會因為流汗等原因而被沖洗掉了,對於保持較好的防曬效果是有一定幫助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其實也就應該清楚,不是說防曬霜非要在出門前半小時就塗上,臨時抱佛腳也是可以的,但是會比較容易因為流汗、擦拭等原因流失;同時純物理性質的防曬霜也就無需提前塗上了,因為無論多少的提前量,表皮層也不會吸收這些物理性質的防曬成分。
⑺ 為什麼說防曬霜要提前一定時間塗抹
1,防曬產品不會立即形成一層薄膜;
在皮膚上形成薄膜的時間根據劑型的不同而不同,提前擦防曬霜是確保能夠形成薄膜來做好防曬。
2,防水需要時間;
用來防水的成分需要時間來變干形成防水膜。塗完防曬之後越早沾到水,沖走的防曬霜也就越多。
防曬霜是我們一年四季中必備的。無論是陰天還是晴天,都要使用;先取適量的防曬產品於手背,用輕拍的方式塗抹於臉部,塗抹時一定要塗抹均勻,不能忽略脖子,胳膊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