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長得太高怎麼修剪
1. 蘆薈長太高怎麼處理
蘆薈不僅四季常青,給人美得享受,而且還有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因此越來越受人們歡迎。蘆薈長得太高了,可以修剪一下,如果是食用蘆薈,可以拿來做蘆薈面條,也是很不錯的。養護蘆薈的時候,如果光照不好,施肥太多,就會造成蘆薈徒長的情況,
蘆薈長得太高怎麼辦?
蘆薈長得太高了,可以給蘆薈做一次修剪,修剪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也可以把蘆薈從中間剪斷,然後上面部分,去除幾個葉片後,再陰涼處晾曬後,再種在其他花盆中,這樣原本一棵的蘆薈就會變成兩盆。
如果不喜歡再種植,而且是可以食用的蘆薈,也可以利用去掉上面部分葉片,做成蘆薈面條,也是很不錯的。
造成蘆薈徒長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造成蘆薈徒長的主要原因,就是光照。蘆薈可以放在室外養植,因為蘆薈是喜歡陽光的綠植,如果讓蘆薈在蔭蔽的室內養植,那就會容易出現徒長的情況。如果是這種原因,我們可以把蘆薈放在室外養護,如果沒有那個條件,也要把蘆薈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這樣蘆薈就可以葉片碧綠,不再徒長了。
除了光照的原因,還有就是盲目施肥。蘆薈生長的時候,可以不用施肥,也會長得很好,可是有的花友太過於溺愛蘆薈,而且施很多的氮肥,就會導致蘆薈出現徒長的情況。因此給蘆薈施肥的時候,需要選擇薄肥勤施的原則,切不可施肥太多,造成徒長,那樣蘆薈並不漂亮。
蘆薈長得太高了,可以做一次大的修剪,可以用修剪下來的部分扦插一盆新的蘆薈,然後剩下部分再修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也是很不錯的。
2. 蘆薈長太高了怎麼辦
可以用來美容呀,蘆薈美容挺好的,我就天天用.只要把蘆薈葉子裡面的汁塗在臉上,保留15到20分鍾就可以了.可以美白,潤膚.
3. 蘆薈怎麼修剪
蘆薈不叫修剪,叫砍頭。不過很麻煩的
整棵在莖的地方切掉,掰開些葉子出來。晾幹了切口,消毒,用土重新種下。適當遮陽避光。
秋天,春天適合再植。種下去不要經常澆水。
我是澆透一次,等干好一段時間再澆的。
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厘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厘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准,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日常護理:
一、澆水 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施肥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4. 蘆薈長得太高怎麼辦,總是往上漲。我這是棵什麼蘆薈。
對比中國聚會
和庫拉索蘆薈
庫拉索蘆薈(學名:Aloe vera L. Aloe barbadensis miller)原產於美洲西印度群島的庫拉索群島和巴貝多島,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巴貝多蘆薈(Aloe barbadensis Mill)、美國翠葉蘆薈和蕃拉蘆薈(A.vera L.
5. 蘆薈長的太高了怎麼辦
1、砍掉莖部
在砍掉蘆薈莖部之前,可以先把下面不想要的老葉子扒掉一些,只留下觀賞性強、健壯的葉子。這樣好選擇砍的部位,免得砍完以後過一段時間下面的老葉子乾枯,又會變成長脖鹿。扒掉葉子選好位置就可以砍了,砍的時候用鋒利一點的工具,讓傷口比較整齊。別用個銼刀銼半天,傷口像狗啃的一樣。
2、晾乾傷口
蘆薈砍掉一截莖部以後,不要馬上重新栽種,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三到五天,把傷口自然晾乾。如果遇上陰雨天,或者非常潮濕,可以先用多菌靈浸泡傷口處半小時,然後再晾傷口,避免細菌感染導致腐爛。注意是陰涼通風處,不是放到太陽下曬。蘆薈生命力非常強,放三五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3、准備盆土
在蘆薈晾乾傷口的期間,就可以准備盆土了。栽種蘆薈的盆土要疏鬆透氣性好,最好摻點河沙,更合蘆薈的胃口。忌用粘性強的土壤栽種蘆薈,容易爛根,到時候就又要扒出來處理。土壤准備好以後潑點水,讓土壤變得潮濕,注意是潮濕,不是很濕,捏起來不成團,摸上去有點濕的那種。
4、栽種
晾乾傷口的蘆薈就可以栽種了,栽種時不要種得太深,種下三五厘米,按壓根部土壤,讓其和根部充分貼合。如果蘆薈偏向一邊比較嚴重,可以在偏的那邊墊塊石頭、木塊之類的,盡可能栽種直,成活後注意轉動花盆,就能長得比較好看。
5、養護
蘆薈栽種好以後再不要澆水,放到陰涼通風處養護,期間盆土幹了再澆,不要總是澆。等蘆薈的葉子開始變硬有光澤時,就是根須長好了,這時候逐漸見光,進入正常養護。
蘆薈莖部砍掉以後是很好生根的,或者莖部本身就有氣生根,栽種以後氣生根會轉化成土生根,然後開始生長。
6. 蘆薈長太高了怎麼砍頭
你的是木立蘆薈會重新生根再長的。
現在天氣冷不要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