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怎麼了
A. 蘆薈怎麼使用
1 家裡的蘆薈可以怎麼利用
敷臉
市面上蘆薈膠的原材料就是蘆薈,因此家裡的蘆薈也是可以用來敷臉的,其中的粘液能夠對臉部肌膚起到補水保濕、殺菌消炎的作用,對臉部的褶皺、痘痘、暗斑等有所改善。
護發
家裡的蘆薈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木質素、蘆薈酸、皂素等營養成分,是可以用來護發的,能夠補充頭發豐富的營養,對頭發的斷裂、乾枯等情況有所緩解,具體方法為:將蘆薈清洗干凈,切片,包在紗布中,在熱水中煮成蘆薈鮮汁,用來清洗頭發即可。
2 新鮮蘆薈塗臉一周幾次
一般建議一周3-4次。
新鮮蘆薈雖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用來塗臉具有補水、潤膚、美白、祛斑、消炎等功效,但是蘆薈塗臉次數不宜過多,不僅起不到補水保濕的效果,還會滋補過甚,使肌膚出現長痘、脂肪粒等不適症狀,因此,一般建議一周塗臉3-4次即可,注意塗抹一段時間後,用清水清洗干凈殘留粘液。
3 家種蘆薈可以直接擦臉嗎
並不建議直接擦臉。
雖然家種的蘆薈可以用來擦臉,但是並不建議直接擦臉,因為天然蘆薈中含有豐富的蒽醌、樹脂、蘆薈苷等生物物質,直接塗抹在肌膚上,容易對皮膚屏障功能有所破壞,而且這些物質含有一定的過敏原,肌膚可能會出現瘙癢、紅腫等不適情況,建議將家中的蘆薈外皮和接近外層黃顏色的汁液去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臉部的傷害。
4 簡單自製蘆薈膠方法
1、首先選取肉質肥厚的蘆薈,切去6-7片。
2、然後用流動水將蘆薈清洗干凈,切掉蘆薈的尖頭和兩側,從中間對半切開,用勺子將內部的粘液挖出,放入干凈的容器中。
3、用攪拌器將蘆薈液攪拌成細小的泡泡,再加入維生素C兩粒,瓊脂粉3勺,攪拌均勻。
4、最後將蘆薈液密封把保存在冰箱中,凝結成蘆薈凝膠後即可使用。
B. 新鮮蘆薈在家怎麼處理
一 蘆薈鮮葉外用美容的使用方法
1.新鮮蘆薈葉汁塗抹法 在蘆薈植株下部剪取一小塊蘆薈葉片洗凈,將蘆薈葉的表皮撕去,輕輕地將蘆薈液汁均勻塗於消毒處理後的傷口上,每隔一段時間塗抹一次。
採用這種方法所用的葉片應隨用隨取,能保證蘆薈葉汁新鮮無污染,治療效果也比較明顯。
2.敷貼法 取新鮮蘆薈葉片一塊,面積要略大於患處,將葉片兩邊小齒切除,再從上下表皮中間平行剖開,形成帶有葉肉的兩個薄片。
將其平貼在經過消毒處理的患處,然後用紗布包好。生貼原生蘆薈葉肉能使有效時間延長,一般可以隔半天左右,再換貼一次新葉,使用比較方便。
3.搗爛敷貼法 取新鮮蘆薈一片,先切成小塊,然後用消毒過的玉器或石器將葉塊搗碎成糊狀後敷於患處,再用紗布包好,每天換一次葯。
葉片搗爛後,葉肉和表皮中多種成分充分混合,其殺菌、消炎、消腫、解毒效果更好一些。但**作時要嚴格注意消毒,以免感染。
4.蘆薈濕布法 將蘆薈切碎加水2倍,再放入消毒紗布數塊,浸沒在蘆薈葉汁水中,用小火煮20分鍾,再將紗布和蘆薈汁一起倒入洗凈消毒過的廣口瓶中加蓋保存,隨需隨取。
將蘆薈汁浸紗布貼在患處,可以吸熱消炎,止痛止癢,使用十分方便。
(2)蘆薈怎麼了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早在1918年,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就確認蘆薈(Aloe vera,即庫拉索蘆薈)可食用。如今,庫拉索蘆薈凝膠製品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飲料、果凍、酸奶、罐頭等食品的製作中。
保健價值
蘆薈蘊含75種元素,與人體細胞所需物質幾乎完全吻合,有著明顯的保健價值,被人們榮稱為「神奇植物」、「家庭葯箱」。
抗衰老
蘆薈中的粘液(mucin,就是蛋白質),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analoetin等多糖類為核心成分,粘液類物質是防止細胞老化和治療慢性過敏的重要成分。
粘液素存在於人體的肌肉和胃腸粘膜等處,讓組織富有彈性,如果液素不足,肌肉和粘膜就會喪失了彈性而僵硬老化。
構成人體的細胞,如果粘液素不足,細胞就會逐漸衰弱,失去防禦病菌、病毒的能力。另外,粘液素還有壯身、強精作用。
促進癒合
對人工創傷鼠背蘆薈有促進癒合功效,對人工結膜水腫的兔蘆薈可縮短治癒天數。蘆薈漿汁制劑對皮膚創傷、燒傷以及x線局部照射均有保護作用。
強心活血
蘆薈中的異檸檬酸鈣等具有強心、促進血液循環、軟化硬化動脈、降低膽固醇含量、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
使血液循環暢通,減少膽固醇值,減輕心臟負擔,使血壓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免疫和再生
蘆薈素A、創傷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復原的作用,有消炎殺菌、吸熱消腫、軟化皮膚、保持細胞活力的功能,凝膠多糖與愈傷酸聯合還具有癒合創傷活性。
美容價值
蘆薈中含的多糖和多種維生素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增白作用。翠葉蘆薈是最適宜直接美容的蘆薈鮮葉,即庫拉索蘆薈,它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濕、消炎、漂白的性能。
還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傷痕的作用,不僅能防止小皺紋、眼袋、皮膚鬆弛,還能保持皮膚濕潤、嬌嫩,
同時,還可以治療皮膚炎症,對粉刺、雀斑、痤瘡以及燙傷、刀傷、蟲咬等亦有很好的療效。對頭發也同樣有效,能使頭發保持濕潤光滑,預防脫發。
中醫葯
功效
瀉火;解毒;化瘀;殺蟲。主目赤;便秘;白濁;尿血;小兒驚癇;疳積;燒燙傷;婦女閉經;痔瘡;疥瘡;癰癤腫毒;跌打損傷。
葯理作用
殺菌作用,抗炎作用,濕潤美容作用,健胃下泄作用,強心活血作用,免疫和再生作用,免疫與抗腫瘤作用,解毒作用,抗衰老作用,鎮痛、鎮靜作用,防曬作用。
C. 家裡蘆薈快死了,怎麼拯救
蘆薈爛根並不代表植株死亡,還有可能救活,爛根可能是因為澆水太多、施肥太多、盆土不透氣、病蟲害等原因造成的,要及時找出原因,合理應對。1、曬干根部,可先拔出植株,然後把爛的地方割掉,在陰涼處晾乾,不要暴露在強光下,以免曬傷根部,大概需要5天左右,然後放入新土裡即可,大概一個月就生新跟了。2、少澆水,蘆薈喜干,如果在盆里澆水過多會造成根部腐爛,所以不要澆水過勤,春夏兩季大概7天澆水一次即可,秋冬季節盡量不要澆水,可在葉面上灑水。3、少施肥,施肥過多同樣會造成根部腐爛,每年施肥3-4次即可,冬天盡量不要施肥。4、換土,蘆薈適合在排水性良好的疏鬆土質中生長,如果排水性不好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從而導致根莖腐爛。當發生根莖腐爛時,除了注意以上幾點,也要看土壤是否合適,如不合適應及時跟換。5、打葯,當出現爛根情況時,看是不是有病蟲害,及時噴打一些相應的葯物。
搜索
首頁娛樂休閑 花鳥魚蟲
我家的蘆薈快死了,怎麼辦?
如題。
lv綠色的舉報
全部回答
一輩子為君
2018-12-08
00
蘆薈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又有良好的治病、健身、美容作用,深受人們喜愛。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選擇適宜土壤。蘆薈喜歡排水性好的松軟沙壤土,每盆盆土內的沙子佔五分之一,山坡土佔五分之二,農家肥佔五分之一,再加上少量園土。
無論蘆薈苗齡大小,每年都需換一次土。換土時,不能將原土球破壞,要將連同苗木的土球放入更大一號的花盆裡,盆底部和土球周邊空隙加入混合好的肥土即可。 二、控制光照溫度。蘆薈喜歡明亮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但忌強光暴曬。
春冬季節要增加光照時間,夏秋季節應半光照射,避免陽光直射。蘆薈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攝氏度,最低溫度不能低於2攝氏度。 三、注意澆水施肥。盡管蘆薈喜歡水分,但不能天天澆水,水分更不能過量。
澆灌用的水一定要干凈、無菌,如用生自來水最好放置7天-10天以後再用。 視盆土干濕情況,春冬季節少澆一點,夏秋季節可多澆一些。一般每3個月施肥一次,用小棍在盆土上扎三四個小孔,每個小孔內施入幾粒發酵好的黃豆粒或發酵水。
D. 怎樣養蘆薈
1.花盆挑選
在養殖蘆薈之前,挑選一個大小適中的花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蘆薈苗大盆小,則會抑制蘆薈的健康生長;反之,如果蘆薈苗小盆大,容易導致每次澆水後不容易干,久而久之造成爛根,同時也會顯得頭輕腳重,缺乏美感。
2.土壤選擇
蘆薈喜歡透水性、透氣性良好、不易板結的中性疏鬆土壤,可以選用腐殖土、粗砂、園林土按照4:2:2的比例混合,粗砂的比例不宜過高,因為沙質土壤容易導致水分和養分的流失,造成營養不良。
3.環境溫度
蘆薈喜光耐熱,陽光充足的環境非常有利於蘆薈的生長,因此要每天盡量保持6-7小時的日照,但這不代表光照越多越好,盛夏時最好適度遮蔭,以防止蘆薈被曬傷。
同時它懼寒冷,養殖環境最好在15-30℃之間,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如果低於0℃植株很容易死亡;而高於30℃也容易枯萎,夏季需要噴水增加植株周圍空氣濕度從而降低溫度。
4.水肥管理
蘆薈澆水不要太頻繁,不幹不澆。盛夏時可保持3-5天澆一次的頻率,且盡量在日落以後。冬天澆水頻率適當降低,且最好在中午澆水。春秋澆水頻次和時間不限,觀察植株狀況而定。
蘆薈施肥主要為磷酸鈣或者復合肥。溫度高生長快時多施肥,反之少施肥。蘆薈病蟲害少,一般不需要殺蟲葯。
E. 我家蘆薈快死了,怎麼救活它呀
一般蘆薈是不容易死的,就算瀕臨死亡,也可以嘗試搶救下,有救活的可能。蘆薈爛根可能是因為澆水太多、施肥太多、盆土不透氣等原因造成的,要及時找出原因,合理應對。下面提供搶救的兩個步驟:
1.曬干根部,可先拔出植株,然後把爛的地方割掉,在陰涼處晾乾,不要暴露在強光下,以免曬傷根部,大概需要5天左右,然後放入新土裡即可,大概一個月就生新根了。
2.少澆水,蘆薈喜干,如果在盆里澆水過多會造成根部腐爛,所以不要澆水過勤,春夏兩季大概7天澆水一次即可,秋冬季節盡量不要澆水,可在葉面上灑水。
F. 蘆薈怎樣養才長大
說起蘆薈,很多花友們都是比較熟悉的,都會在自己家裡養殖上一盆蘆薈來以供觀賞。但是關於蘆薈怎麼養才能長得快卻並不是很了解,首先要選擇泥瓦盆,然後配製疏鬆沙質土,注意夏季遮光、冬季少澆水和施肥問題就可以很好地養護了。
蘆薈怕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5℃,所以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搬進室內養護,一般到了0℃的時候,就會停止生長,甚至凍傷,所以在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2、初養不見光照
雖說蘆薈喜陽,但是初期養殖的蘆薈由於沒有適應光照,所以不宜見太強的太陽光,只在早上搬出去曬曬太陽即可,過上十天半個月再進行全光照。
3、2~3年換盆
蘆薈不需要每年換盆,但是每隔2~3年換一次盆,換盆最佳的時機在4月份左右,其他季節雖說可以換盆,但是卻不是很好養護,容易死亡.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蘆薈怎麼養才長得快,以及蘆薈養殖注意事項,相信花友們都可以養殖出茂盛的蘆薈!
G. 蘆薈吃多了會怎麼樣
蘆薈是百合科多年生多肉質植物,原產於非洲南部,屬內共有500多個品種。蘆薈含有數十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2、B6、B12)以及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礦物質,且有清熱通便、殺蟲、生肌治傷、抗菌消炎等功效。 食用新鮮蘆薈是自然保健的好辦法。具體食用方法有生嚼蘆薈葉肉、飲蘆薈法、飲蘆薈鮮葉茶、飲蘆薈酒(參照其他水果浸酒法,一般與50度白酒按1∶1.2的比例調制,存放3~4周後即可飲用)等。 蘆薈縱然有千般好,但食用時必須注意:成人以每天服食15克鮮葉為宜,少兒、老人等酌減20%~50%;便秘者可略多吃,以便更起效;體質虛寒、脾胃虛弱者少食為妙;孕婦和經期中的婦女絕對不能食用,因為蘆薈可擴大末梢神經毛細血管,促進子宮運動,引發嚴重出血甚至導致流產。
H. 我的蘆薈葉子斷了,怎樣處理
沒關系的,不影響蘆薈本身的生長,只要不使斷面接觸水而腐爛,待它干後就可以癒合了。不過,斷處不能再長出新的葉尖了。為了美觀,你可以忍痛掰下整個葉子。
蘆薈葉子斷了,只要沒有腐爛,就不用擔心,斷面乾燥也沒有事的。
蘆薈喜溫怕冷,當氣溫降低至15℃時即停止生長,降至0℃以下時開始死亡,因此北方地區須大棚種植或室內盆栽,蘆薈是熱帶、亞熱帶喜光植物,生長要求有充足的陽光、空氣。
同時,蘆薈又是熱帶沙漠肉質植物,忌積水、潮濕、不通風透氣。
蘆薈適合在透氣性強、滲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需肥量不大,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
I. 蘆薈葉子怎麼變得干癟了
1、缺水導致的
如果蘆薈葉子都干癟掉了,可能是缺水了。
解決方法
將它移到陰涼的地方進行澆水等待它恢復即可。
2、缺鉀引起的
如果蘆薈葉子干癟的部分多在下半部分,邊緣呈焦枯狀,那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缺鉀了。
解決方法
只要弄點鉀肥就可以了。
3、根系受傷引起的
蘆薈如果只是幾片葉子干癟,其它的看上去好好的,那就可能是受傷了,可以看看是不是根系處與莖干處松脫了,或者葉片上受傷了。
4、土壤不適合蘆薈引起的
如果是土壤問題,那要及時換土。
解決方法
最好用"園土+腐葉土+細河沙",比例4:4:2,總之,蘆薈的根需要透氣,土壤排水性一定要好。
(9)蘆薈怎麼了擴展閱讀
1、澆水
蘆薈生命力旺盛,一般不容易死,枯萎和死亡的唯一原因也是爛根。只要學會了澆水,怎樣它都不會死!
蘆薈本身比較喜歡濕潤的環境,但比較耐旱,輕易不會死亡。給蘆薈澆水,夏季可以多澆些,其他三季控制水量,10天左右一次,一次澆透。任何時候都不要在蘆薈花盆中積水。
澆水時間:春、夏季應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應在中午進行。
澆水最好使用深井水或雨水,自來水應曬後再用。澆水後注意鬆土,以減少水分蒸發,有利於發生新根。鬆土可用竹簽、8號鐵絲製成的單齒或雙齒小耙來進行鬆土,深度以1.5~2厘米為好。鬆土可切斷毛細管,使盆土保持最佳的水分狀態。
2、換盆
蘆薈換盆最好在春季,在養殖兩年後應該換一個大一號的盆來養殖。在換盆時要注意將爛根剔除,保留根部抓住的土壤。用新土培好後要澆透水一次,保證土壤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