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蘆薈怎麼養
Ⅰ 怎樣養蘆薈
1.花盆挑選
在養殖蘆薈之前,挑選一個大小適中的花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蘆薈苗大盆小,則會抑制蘆薈的健康生長;反之,如果蘆薈苗小盆大,容易導致每次澆水後不容易干,久而久之造成爛根,同時也會顯得頭輕腳重,缺乏美感。
2.土壤選擇
蘆薈喜歡透水性、透氣性良好、不易板結的中性疏鬆土壤,可以選用腐殖土、粗砂、園林土按照4:2:2的比例混合,粗砂的比例不宜過高,因為沙質土壤容易導致水分和養分的流失,造成營養不良。
3.環境溫度
蘆薈喜光耐熱,陽光充足的環境非常有利於蘆薈的生長,因此要每天盡量保持6-7小時的日照,但這不代表光照越多越好,盛夏時最好適度遮蔭,以防止蘆薈被曬傷。
同時它懼寒冷,養殖環境最好在15-30℃之間,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如果低於0℃植株很容易死亡;而高於30℃也容易枯萎,夏季需要噴水增加植株周圍空氣濕度從而降低溫度。
4.水肥管理
蘆薈澆水不要太頻繁,不幹不澆。盛夏時可保持3-5天澆一次的頻率,且盡量在日落以後。冬天澆水頻率適當降低,且最好在中午澆水。春秋澆水頻次和時間不限,觀察植株狀況而定。
蘆薈施肥主要為磷酸鈣或者復合肥。溫度高生長快時多施肥,反之少施肥。蘆薈病蟲害少,一般不需要殺蟲葯。
Ⅱ 蘆薈怎麼養啊有些什麼注意事項啊
蘆薈可以采葉擠汁擦臉,以供皮肢白皙,減少雀斑、青春痘。也可做家庭常備葯物,遇有跌打損傷,生瘡長
癤,作為清熱解毒消炎葯,一般人則把它當作花卉栽培,如何栽培管理呢?首先要知道它的生長習性和對環
境條件的要求。
蘆薈原產於熱帶沙漠,因此它具有如下特點:
一、
喜熱畏寒:它適宜生長溫度在20℃左右,低於零度即會受凍,10℃左右生長近於停頓,因此在溫州冬
天最好種在暖棚中,種在盆中的冬天要放在朝南避風向陽處或室內,減少凍害。
二、
土壤疏鬆:最好是沙性土,如是粘性黃泥,宜加入一半砂子,促進疏鬆透氣,有利排水。
三、
抗旱忌濕:沙漠中很少有水,因此蘆薈被稱為"旱不死的植物",掘起後在太陽下曬幾天也不會乾枯,所
以不澆少澆水影響不大,但土中積水,往往爛根淹死。
四、
喜歡陽光:沙漠中幾乎沒有陰雨天,終日在強烈陽光下。種植地段應能曬到太陽,如長期放在不見天日
之處,生長細小瘦弱。
Ⅲ 蘆薈怎麼養
蘆薈是最好養的植物,其生長特性是喜陽光,但懼烈日;喜濕潤,但忌積水;耐高溫、怕嚴寒。所以要多曬早晚的太陽,大中午不要暴曬。注意澆水,如果天熱就要天天澆,其它時候見干見濕。冬天時最好轉移至室內。這幾點做好,就很容易養好了。
首先買來的苗種在疏鬆的土裡,澆透水,先放在陰涼的地方,過幾天再正常澆水曬太陽。如果是掰下來的小株,可以先在水裡養出根來,再重復上述步驟。
Ⅳ 蘆薈怎麼養啊
家庭盆栽蘆薈,不僅可以美化居室,而且又可以隨時採摘,獲得最新鮮的蘆薈葉片,供家庭保健使用。有人說,家裡種上幾盆蘆薈,就等於請了一位常駐的「私人醫生」。這種說法,雖然未免有些誇張,但也不是全無道理的。蘆薈不論是用作葯物治病,還是用於美容護膚,都只有利用新鮮的蘆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盆土的配製
蘆薈盆栽基質配製有多種多樣的配方,一般常見配方使用腐殖土、田園土和河沙,其比例為4:4:2,實踐證明,這種基質配製比較適宜。用木屑代替河沙,減輕基質重量,增加透氣和透水性,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木屑選用硬雜木的為好,使用前要堆積發酵。
盆土的消毒
作為室內栽培蘆薈用的盆土,最好用前進行消毒,以殺滅基質中可能存在的蟲卵和病菌。常用的方法有燒土消毒、蒸氣消毒和葯品消毒三種方法。
(1) 燒土消毒:把配好的混合基質放在裝有鐵板的爐灶上加溫翻炒。一般在80℃條件下,用30分鍾就可以殺死基質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各種蟲卵。
(2) 蒸汽消毒:將配製好的基質放在容器中蒸透,一般家庭煤爐和煤氣灶都可用來加熱消毒。蒸汽消毒需保持在80℃以上,蒸2小時可以達到徹底消毒的效果。
(3) 葯品消毒:常用40%福爾馬林,每立方米培養基質用400-500毫升葯液均勻撒於基質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蓋平,悶1~2天後再打開,晾曬2~3天,等葯液揮發後再上盆。
上盆和換盆
將培育好的蘆薈種在花盆中的過程稱為上盆。上盆時間:應在春夏季進行。室內氣溫在15-28℃時比較適宜。上盆方法:上盆前選苗是重要關鍵。健壯的蘆薈苗,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並帶有4根以上的自生根。上盆時,先在盆底放一些碎瓦片,以利排水透氣,再填上一些配好的基質,把蘆薈放入盆內,盡量使根系伸展,填土覆蓋好根部,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並稍微壓實,使根繫上下左右與基質緊密接觸,再把盆土填至離盆緣2厘米左右。最後,慢慢向盆內澆透水,上盆就算完成。
上盆後不宜多澆水,一般是不幹不澆,干則澆透。經常向蘆薈葉面噴水,可加快蘆薈返青生根。剛上盆的蘆薈也不要讓陽光直射,可在半陰處養護。
換盆:家庭盆栽蘆薈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換盆時也以春季為好。在換盆時,要掌握正確的脫盆技術。把盆株倒轉,左手托住盆土,右手的手掌猛磕盆沿,連磕幾下,盆與老盆土自然分離。然後將蘆薈連土團一起挪入較大的新盆中,再在盆的四周加上新的盆土,接著,用手把盆土壓實,再澆透水即可。換盆以後,還需放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後再移到有陽光處。
管理和養護
家庭盆栽蘆薈的管理主要包括施肥、澆水和冬季保溫三個方面。
施肥:蘆薈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硫、鈣、鎂、鐵等,其中碳、氫、氧來自於空氣,而其他元素都是從盆栽基質中吸收的。另外,需要硼、錳、鉬、鋅、銅、氯等元素,雖然需要量不大,但不能為其他元素所代替。科學的施肥可使營養得到補充。
澆水:冬季,一般可15-20天澆1次,如果需要可葉面噴水。盡量少澆水,保持盆土乾燥,有利於植株安全過冬;春季,一般5-7天澆1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盆土見干也見濕;夏天,氣溫較高,蒸發量大,需要2-3天澆1次水,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蘆薈葉面噴水。還要注意少受烈日暴曬,減少水分的損失;秋季,蘆薈澆水方法基本與春季相似,要使盆土有干有濕。澆水的時間一般都以清晨和傍晚為好,此時水溫比較接近盆土溫度,可以避免因澆水使盆土的溫度劇變而影響根系的生長。要記住:「盆栽蘆薈,寧干勿濕」。
越冬管理
(1) 溫度要求:蘆薈在我國南方熱帶地區、全年無霜地區如福建南部、廣東沿海、海南等地,可以安全自然越冬外,在其他地區都要加強越冬防凍管理。5℃作為蘆薈越冬最低溫度安全線。掌握蘆薈安全越冬溫度,是家庭盆栽蘆薈成敗的關鍵技術之一。
(2) 增溫保溫的方法:在冬季不很寒冷或在室內有取暖條件的地區,將盆栽蘆薈搬放室內,一般都能安全越冬。當溫度不能保證在5℃以上時,則一定要採取一些相應的保暖措施。如挖長方形的坑穴(俗稱地堂子),自製一種簡易的保溫箱等。
(3) 控制澆水和增加光照:在冬季要盡量少澆水或不澆水,使盆土保持乾燥。如果空氣太乾燥,可採取葉面噴水的。
歡迎到661社區和居家達人們共同交流花卉養殖。
Ⅳ 蘆薈怎麼養才不會死
蘆薈比較好養活的花卉之一,平時澆水不要過濕不易出現死亡的問題。
(1)蘆薈是一種百合科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據考證的野生蘆薈品種300多種,它是多年生百合科肉質草本植物。
(2)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厘米左右。
(3)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Ⅵ 蘆薈怎麼養殖啊
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厘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厘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准,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日常護理:
一、澆水 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施肥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葉片的採摘 :
蘆薈葉片的採摘標准,以生長一年或12片葉以上採摘為宜,翠葉蘆薈要生長一年半以上採摘較好,採摘的葉片要飽滿、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這樣蘆薈的各種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採摘時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葉片基部兩邊各切一道口,然後輕輕一掰,採摘的數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葉為基礎。
Ⅶ 蘆薈怎樣養才長大
說起蘆薈,很多花友們都是比較熟悉的,都會在自己家裡養殖上一盆蘆薈來以供觀賞。但是關於蘆薈怎麼養才能長得快卻並不是很了解,首先要選擇泥瓦盆,然後配製疏鬆沙質土,注意夏季遮光、冬季少澆水和施肥問題就可以很好地養護了。
蘆薈怕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5℃,所以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搬進室內養護,一般到了0℃的時候,就會停止生長,甚至凍傷,所以在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2、初養不見光照
雖說蘆薈喜陽,但是初期養殖的蘆薈由於沒有適應光照,所以不宜見太強的太陽光,只在早上搬出去曬曬太陽即可,過上十天半個月再進行全光照。
3、2~3年換盆
蘆薈不需要每年換盆,但是每隔2~3年換一次盆,換盆最佳的時機在4月份左右,其他季節雖說可以換盆,但是卻不是很好養護,容易死亡.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蘆薈怎麼養才長得快,以及蘆薈養殖注意事項,相信花友們都可以養殖出茂盛的蘆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