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盆種蘆薈
1. 蘆薈用什麼土種最好
蘆薈用松軟的土種最好。
要想蘆薈生長長得好,首先是得讓它的根部有充足的呼吸空間。土壤並不是越緊致才越好,相反,越緊致的土壤反而更難養好植物,有特殊愛好的除外哦,一般來說植物都會更喜歡松軟透氣一些的土壤類型,這樣根部能夠充分伸展,也有呼吸的空隙,水分也可以從中滲透下來,不至於因為土壤顆粒過於緊密而被阻擋在外面。
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2. 這是蘆薈的什麼品種適合用哪種盆養
皂質蘆薈,又叫斑紋蘆薈。蘆薈最好用泥盆,透氣透水非常好。放在南面陽台上,光照合適,不會淋雨,生長良好。
3. 大蘆薈種只什麼盆好看'
如果想它長得好,用又大又深的盆、缸或者桶種。當然缸和桶下面都要打洞。
4. 種植蘆薈用多大花盆才好
種植蘆薈不需要很大的花盆,蘆薈有小而且可以向外延長的只要一個口徑比手掌稍微大點的花盆就行。
5. 如何能種植好盆栽蘆薈
種植蘆薈需要注意如下三個問題: ①選好品種 ②繁殖幼苗 ③栽培管理 品種選擇 如何選購品種,是種植蘆薈的重要問題。一般植株結實,容易種植,葯效成分又多,以葯用為准選購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葉片要寬大,肉質要厚。蘆薈葉越寬大,肉越厚,其葯效成分就越多。 2.莖要粗,葉與葉之間要緊密。蘆薈的葉與葉之間如果有一段距離,表示它是在短時期內急速成長,在溫室培育的蘆薈一般都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時候葉片內部含水分多,葯效成分較少。 3.葉片略帶黃色。充分吸收陽光的蘆薈,葉片上略帶黃色色澤。葉片翠綠的蘆薈似乎效果更佳,其實這種蘆薈只適宜用來觀賞,但是葯用成分卻較差。 除此之外,選購時最好選葉刺較尖及單株的蘆薈。 蘆薈屬植物種類繁多,但真正能入葯的種類並不很多,載入我國葯典的只有3種,加上載入世界各國葯典的種類,總計也不過5~6種。而大多數的蘆薈屬於觀賞種類,雖然這些觀賞種類中也有被發現為有葯用價值的,但由於其植株矮小,產量不高,因此不宜作為葯用原料。為方便廣大群眾引種栽培的需要,對有代表性蘆薈種類及其特點作簡單介紹。 幼苗繁殖 幼苗繁殖是蘆薈栽培中的重要一環。 蘆薈苗的繁殖可用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在南部非洲蘆薈的原產地,許多種類都是採用收獲種子,用種子繁殖。引種地區氣候條件變異很大,一般常用的是分株繁殖,其次是扦插繁殖。目前隨著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有些單位已開始了蘆薈的組培技術繁殖法。此法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傳統的繁殖方法一般繁殖量很少,且需要時間較長,而組培技術可在很短時間里培育出極大量的新植株,繁殖系數極高。 本部分對分株法、扦插法和組培法做簡要介紹。 栽培管理 蘆薈是熱帶植物,它的最大缺點是生性畏寒。但除了怕冷外,算是生殖力旺盛、很不嬌氣的植物。只要不讓它遭受霜雪,平時澆點水,偶而施點肥,成活率就很高。因此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種植。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蘆薈種植土是以沼澤土和沙為主,加入腐葉土、草灰、貝殼片即可。粘土不利於排水,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話,平時根本就不需肥料。 澆水 種植蘆薈,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則會使葯效成分變淡,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根部潰爛。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澆一次水;炎夏之時,每天當太陽下山後澆一次水;秋天的澆水方法與春天相同;冬天蘆薈幾乎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只要將表面的土壤澆濕即可。 過冬法 蘆薈安全越冬溫度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葉子里的水分很快會被凍結。到了這時候,便是它的生命終結之時。 1.簡易過冬法 種在花盆裡。進入11月以後,應盡量將花盆移到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 2.乾燥過冬法 進入11月份就要控制水分供給量,讓泥土保持乾燥。待泥土完全乾燥後,將蘆薈拔出花盆,拂去上面的泥土,用大紙袋包好,放於屋內不佔空間的地方。到來年4月份,移植到新的土壤中,就會像以往一樣茁壯成長。 3.利用塑料薄膜或簡易的木造溫室 塑料薄膜溫室的保溫性能絕佳,但是白天陽光充足時,室內的氣溫有時會上升到30攝氏度左右,所以要打開門窗讓它通風;夜晚氣溫下降前要關好門窗,不要讓熱度流走。 簡易的木造溫室同樣也有晝夜溫差過大這一毛病,所以要採取相同的方法。在花盆與花盆之間塞些落葉或發泡性苯乙烯也是降低溫差的一種辦法。進入3月份以後,白天可以去除遮蔽物以降低白天與夜晚的溫差。 開花 蘆薈不開花的原因有兩點:①日照不足;②長時間沒有更換花盆。若打算讓蘆薈今年開花,在5月份就應實行插枝,夏季讓它充分照射陽光。每隔10天左右就加些油垢、雞糞、米糠之類的磷酸肥料。進入11月份時別染上寒氣,年末一定會開花。開花株必須:①莖部直徑在2.5公分以上;②株長40公分以上,而且根部健全生長。
6. 種蘆薈的盆有要求嗎
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最好放置於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在炎夏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因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稍濕即可,待盆土過干時澆水。冬季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以沙質壤土為好,並確保證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http://..com/question/1078601.html
http://..com/question/362008.html
7. 花盆種蘆薈用什麼肥料好
蘆薈盆栽一般用的肥料有以下幾種:
1、臭味小的微酸性水肥(氮為主):
淘米水、面湯、餃子湯經15天以上發酵可直接施用或兌一倍水施用的水溶液。一周一次。對盆土有改良團粒結構作用。
2、臭味大的微酸性水肥(氮為主):
油菜花生豆粕,或雞、鴨、魚、肉下腳料泡製經一月以上發酵,需兌水2倍以上施用的水溶液。一周一次,對盆土有改良團粒結構作用。
3、臭味大的微鹼性水肥(氮為主):
小便經24小時以上發酵,需兌水兩倍施用的水溶液(小便屬鹼性,可作為調節土壤酸鹼的水肥)。對長期施用微酸性肥的盆栽,偶爾施用一二次對植物生長很有改善。對盆土有改良團粒結構作用。
4、衛生無味化肥——復合化肥:
復合肥含植物所需的氮磷鉀三要素,可以給君子蘭、蘭花、紅掌等以腐葉、碎陶粒、泥碳等培養土,以及陳年各種盆栽老土的缺磷鉀補充。一月一次,每次施用量10-20粒施於盆邊一寸深土下(須經20天以上的分解方可被植物逐漸吸收)。對盆土無改良團粒結構作用。
5、衛生無味——尿素等氮素化肥:
適合於無條件制備或不允許帶氣味的辦公室和會議室盆栽的氮肥補充。一月一次,每次施用量10-20粒施於盆邊一寸深土下(須經20天以上的分解方可被植物逐漸吸收)。對盆土無改良團粒結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