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為什麼會有黑斑
① 蘆薈的葉子上怎麼長了大塊的黑斑
蘆薈的葉子上長了大塊的黑斑,一般為病菌引起。通風不良,高溫高濕的環境容易引起該病的發生。另外,盆土過濕,氮肥施用過多等會加速病情的發展。
防治黑斑病的發生主要要從加強栽培管理著手。首先要注意空氣流通,降低空氣濕度,特別要防止高溫高濕的現象發生。澆水時盡量不要住葉片上澆,盆土要干透澆透。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均衡配合使用。切勿偏施氮肥,防止徒長而降低杭病能力。發現病葉時,及時剪除燒毀,剪除傷口。
② 蘆薈黑點是什麼原因
蘆薈葉子長黑點有幾種原因(因為沒有圖片不好說,你看看下面幾種原因吧):
一.蘆薈葉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黃褐色,遇空氣氧化就變成了黑色.估計你的蘆薈有汁液點流出.
二.缺鉀,灑點煙灰.
三.水澆的太多.
.蘆薈是最好養的植物,幹了澆點水,這是懶人種的植物.
蘆薈生命力十分旺盛,極其好養,其生長特性是喜陽光,但懼烈日;喜濕潤,但忌積水;耐高溫、怕嚴寒。
1、減少澆水,1星期澆1-2次。
2、不要讓葉子接觸土壤。
3、防凍。
4、多讓蘆薈曬太陽,不要暴曬。
具體栽培
:
蘆薈是熱帶植物,它的最大缺點是生性畏寒。但除了怕冷外,算是生殖力旺盛、很不嬌氣的植物。只要不讓它遭受霜雪,平時澆點水,偶而施點肥,成活率就很高。因此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種植。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蘆薈種植土是以沼澤土和沙為主,加入腐葉土、草灰、貝殼片即可。粘土不利於排水,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話,平時根本就不需肥料。
澆水
種植蘆薈,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則會使葯效成分變淡,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根部潰爛。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澆一次水;炎夏之時,每天當太陽下山後澆一次水;秋天的澆水方法與春天相同;冬天蘆薈幾乎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只要將表面的土壤澆濕即可。
過冬法
蘆薈安全越冬溫度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葉子里的水分很快會被凍結。
③ 我們家的盆栽蘆薈長了很多黑斑是怎麼回事
你好,蘆薈長黑斑有很多原因,具體幾個不知樓主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操作,一是澆水太多,二是澆水澆到葉面上形成積水,三是通風不好,因為植物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風良好很重要,四是在太陽下暴曬,細心發現一下就可以找出原因,不知是否對答案滿意?
④ 蘆薈葉面為何有黑斑
蘆薈葉面黑斑有以下幾個可能:
一是有可能患了葉斑病.
二是可能你把蘆薈移到了比較寒冷陰暗的地方,因為蘆薈喜歡多光照,溫度過低容易導致它葉面長斑;
三是可能吸入過量有害氣體,蘆薈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如果把蘆薈移動到了有害氣體較多處,如剛裝修好的房子、工礦企業附近等,也容易長黑斑。
⑤ 我家的蘆薈為什麼會長黑斑
蘆薈容易感染一種黑斑病,其症狀是先發生黑中帶綠的水漬狀病斑,後擴展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央凹陷,灰褐色。病斑可以逐漸滲透至葉的兩面,但不穿孔。如果它與您種植的蘆薈上的症狀相似,則可採取以下一些措施:
1.清除已發病的組織,以防蔓延感染;
2.降低濕度,特別是雨後應及時排水,以減輕發病幾率和嚴重程度;
3.噴47%加瑞農可濕性7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乳劑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予以防治。
⑥ 我們家的盆栽蘆薈,幾乎每片葉子都長了很多黑斑,這是怎麼回事
家裡種植的蘆薈葉子變黑估計是蘆薈黑斑病,得病原因主要是空氣,培養土潮濕.可以用百菌清,甲基托不津1000倍液噴灑。
蘆薈黑斑病是嚴重影響蘆薈生長及品質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導致蘆薈整株死亡。
一、症狀及發生規律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水絲狀病斑,後發展成近圓形黑色褐色病斑,個別病斑邊緣呈放射狀,周圍有黃色或黃黑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有許多黑褐色顆粒,葉表下陷,葉肉可利用部分完全喪失。該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條件適宜下借風雨及澆水傳播,並可形成多次侵染。
二、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根據在雲南元江的品比試驗結果:最易感染病斑的品種是華蘆薈,而後依次是元江蘆薈、木立蘆薈、庫拉索蘆薈、皂質蘆薈。故而選用抗病且利用率高的庫拉索、元江蘆薈種植為最佳。
2.種苗消毒及土壤清理。對新引進種苗必須消毒,一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滲泡5至10分鍾,晾乾即可種植。對發病較嚴重病株,應將整株深埋,並對發病區土壤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
3.加強管理。在種植期間確保蘆薈生長最低溫度在8℃以上,同時減少和控制病源。採取獨壟種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氫鉀、0.1%代森鋅等,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同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
4.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蘆薈黑斑病的發生及防治
⑦ 蘆薈葉子上有黑斑怎麼辦
蘆薈長黑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清除已發病的組織,以防蔓延感染;
2、降低濕度,特別是雨後應及時排水,以減輕發病幾率和嚴重程度;
3、噴灑多菌靈或者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進行防治。
4、加強管理。在種植期間確保蘆薈生長最低溫度在8℃以上,同時減少和控制病源。採取獨壟種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氫鉀、0.1%代森鋅等,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同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
蘆薈很容易感染黑斑病,黑斑就是由真菌引起的,並且這些黑斑還會逐漸擴大,交叉傳染,嚴重情況下甚至蔓延並穿透整個葉片。其具體症狀表現為先發生水漬狀的病斑,顏色為黑中帶綠,後逐漸擴展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央凹陷,灰褐色。病斑可以逐漸滲透至葉的兩面,但不穿孔。
拓展資料:
蘆薈(學名:Aloe vera)為阿福花科(又稱日光蘭科、獨尾草科)蘆薈屬的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狀或生於莖頂,葉常披針形或葉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為傘形、總狀、穗狀、圓錐形等,色呈紅、黃或具赤色斑點,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連合成筒狀。
生長習性
蘆薈是比較耐旱的,並且怕積水,如果盆土積水過於濕潤會導致蘆薈葉片萎縮,爛根甚至死亡。但是蘆薈在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澆水,如果要使蘆薈葉色青翠,肉厚充滿生機,適量的澆水是重中之重。所以說蘆薈是需要澆水的,並且,蘆薈生長環境的濕度要保持在45%-85%之間。
澆水時間
蘆薈澆水與季節相關聯。一般,夏季澆水要頻繁,2-3天澆一次,每天早晚還可以向蘆薈噴水;春秋季節每周澆一次水就可以;冬季要盡量少澆,半個月澆一次,土壤要保持乾燥。
⑧ 蘆薈葉子上有黑斑點是怎麼回事
蘆薈葉子上有黑斑,是因為患上了黑斑病。這是一種由真菌引發的疾病,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容易得。
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修剪銷毀:發現蘆薈患病後,一定要第一時間將它的病葉剪除,剪下的葉子需要集中起來燒掉,以免病菌的傳播導致其復發。修剪後要給剪口消毒,可以在上面塗抹草木灰,以免其感染。
2、通風降濕:想要避免蘆薈患病,平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尤其是在濕度較高的時候,通過加速空氣流通,可以降低它的濕度,減少病菌滋生的可能,同時對於已經患病的植株,也能起到遏制病情惡化的效果。
3、注意噴葯:在黑斑病的高發期,通過提前噴葯可以有效的進行預防。常見的葯物有甲基托布津以及多菌靈,根據其濃度不同,需要兌入一定比例的水,稀釋後再進行噴灑。通常每周噴一次,連續噴三周即可。
4、日常管理:給蘆薈提供良好的日常管理,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首先要注意溫度,氣溫要保持在8℃以上,同時還要讓它充分受光。平時可以補充碧卡硅溶磷酸二氫鉀或代森鋅,提高其抗病能力,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
⑨ 蘆薈葉片出現黑斑是怎麼回事應怎樣處理
蘆薈黑斑病是嚴重影響蘆薈生長及品質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導致蘆薈種植的絕收。
症狀:
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水絲狀病斑,後發展成近圓形黑色褐色病斑,個別病斑邊緣呈放射狀,周圍有黃色或黃黑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有許多黑褐色顆粒,葉表下陷,葉肉可利用部分完全喪失。
防治方法:
種苗消毒及土壤清理。對新引進種苗必須消毒,一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滲泡5至10分鍾,晾乾即可種植。對發病較嚴重病株,應將整株深埋,並對發病區土壤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
蘆薈葉片上的黑斑,一是由於環境不適造成的生長衰弱,二是由於病菌乘虛而入侵染所致。
一般應改善養護環境並結合噴葯進行防治,現在可將其放於光照充足處,不要遮蔭,盆土宜乾燥後再澆水,暫時不需澆水、施肥。空氣濕度也不宜太大,溫度宜保持在10℃以上。
噴施「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敵力脫」等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