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強白卡是哪個紙廠
㈠ 雲帆白卡紙是哪個紙廠出的
雲帆白卡紙是山東博匯紙業家紙廠出的。因為打開網頁,搜索雲帆白卡紙,了解消息可以知道雲帆白卡紙是山東博匯紙業家紙廠出的。
㈡ (紙)白底白板和白卡有什麼區別
白卡是紙的一個種類,而白底白板是指的顏色!!不是一個概念!!
資料供你參考:
2000年國內進口銅版紙價為10000元/噸,國內銅版紙價為8500-9000元/噸。2000-2002年國內銅版紙廠金東、紫興、大宇等陸續投產,產量大幅增加,而同期進口紙仍保持每年100萬噸的進口量,國內銅版紙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狀況,同時韓國、日本向中國低價出口銅版紙,迫使國內銅版紙價格一路下滑。2003年8月6日銅版紙反傾銷終裁結果中方勝訴,進口量減少40%,總量不足60萬噸。2003年年初開始銅版紙價格逐步上漲,至3月份為7200-7300元/噸,4月份後非典原因,銅版紙消費量銳減,各生產廠庫存急居加大,銅版紙價格大幅下降,價格下跌600-700元/噸,部分廠家銅版紙價格已跌至6000元/噸以下。7月份非典結束後,各紙廠考慮庫存太市場原因,紙價上漲緩慢,國內經過非典後經濟復甦強勁,消費量增加,至年底國內各企業的庫存整體下降。2004年國內銅版紙企業無新增的生產能力,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國內銅版紙消費量每年遞增10-15%,預計將增加30萬噸左右的需求,2004年國內銅版紙總需求為250萬噸左右。銅版紙市場總體供需平衡,需略大於求,將通過國內進出口量進行調節,供需情況變化是2004年銅版紙價格上漲的基礎。
另外很多人認為這次銅版紙價格上漲幅度太大,懷疑是不是有「價格聯盟」之嫌,其實銅版紙的價格漲幅漲的測算,我們應扣除2003年非典對銅版紙價格已接近甚至低於雙膠紙價格,這樣的低價格是背離價值規律的。現在的價格漲幅應當以非典前的7200-7300元/噸為基準,考慮成本及費用變化進行漲幅測算,才是價格與價值相匹配的,從成本的角度看目前價格是較為合理的,並不存在市場炒作的情況。
2000年年初國際漿價為650-700美金/噸,國內銅版紙價為8500-9000元/噸,而現在國際漿由最底谷時的價格上漲為620美金/噸,國內銅版紙價也在7800-8000元左右,所以,原料價格的上漲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最重要的是供需的變化影響最直接。今年白板、白卡等產品價格難於上漲,甚至國內新聞紙價格下降,與國內大規模產能增加及市場供需變化都有很直接的關系。
今年4、5月份是銅版紙消費的旺季,紙價上漲除了受成本的影響外,主要還受供需變化的影響,估計今後紙價上漲將與成本變化趨於一個平衡的價格變化趨勢。
潘壽松 (金東紙業):
這一次漲價主要是基於漿價的持續上漲,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能源短缺、運費增加等各方面引起的。而且,去年的價格一直處於低谷,現在是該上漲的時候了。這也是正常價格規律的反映。
目前,銅版紙價格還會上漲。金東銅版紙最近還會有一次漲價,會最終突破9000元/噸。至於什麼時候能穩定下來,這還要看市場的情況。
張穗玲 (廣東省造紙協會秘書長):
最近,不少紙品的價格確實是漲了,這主要是由國際紙漿價格的上升引起的。由於國內木材資源不足,因而不少造紙企業採用了進口紙漿作為造紙原材料,此番國際漿價上漲,難免會使得企業的造紙成本上升。
另外,高檔次的紙品價格上升的幅度比較大。舉個例子,比如銅版紙,90%左右都會採用國外進口紙漿,因而受到的沖擊自然大得多。目前銅版紙的價格自春節到現在,每噸價格已經漲了1000多元。
㈢ 中國最大的造紙廠是哪個
晨鳴
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造林、制漿、造紙為主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全國首家A、B、H三種股票上市公司,擁有武漢晨鳴、湛江晨鳴、江西晨鳴、吉林晨鳴等10多家生產子公司。總資產500多億元,年紙品生產能力實現600萬噸,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和世界紙業30強,被評為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企業和中國最具競爭力的50家藍籌公司之一, 「晨鳴」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目前,集團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多條國際一流水平的造紙生產線,主導產品為高檔銅版紙、白卡紙、輕塗紙、新聞紙、雙膠紙、電話號簿紙、靜電復印紙、箱板紙、書寫紙、高密度纖維板、強化木地板等,其中7個產品被評為「國家級新產品」,23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4種產品列入「國家免檢產品」,產品遠銷英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經濟效益主要指標連續10多年保持全國同行業首位,在全國同行業率先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和FSC-COC體系認證,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輕工業全國十佳企業、中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150餘項。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機遇和挑戰,晨鳴集團致力於建設綠色生態、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造紙企業,以發展為主題,以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大,兩三年內,公司產能、效益實現翻番,躋身世界造紙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