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蘆薈怎麼水培
㈠ 水培蘆薈怎麼養殖
水培蘆薈的容器可選擇透明的玻璃瓶,大小根據蘆薈植株的大小決定。水培前選好合適的蘆薈苗,根系盡量發達,取出來後將根部泡在水裡清洗干凈,將附著的土壤去除,適當的修剪,然後放在旁邊晾乾。在容器之中加入靜置後的自來水,放入蘆薈小苗水培,水位不需要太高,水培後放在充足的散光下,定期換水保持清潔。
一、如何水培
1、選擇容器:容器可以選擇透明的玻璃瓶,能觀察到根系的生長情況,也跟蘆薈能搭配起來,比較的美觀。大小根據蘆薈植株的大小決定,不需要太大的。
2、清洗根部:水培之前先選好合適的蘆薈苗,要大一點比較粗壯的,根系盡量發達一些。取出來之後,把蘆薈的根部泡在水裡清洗干凈,將附著的土壤去除,露出白色的根部。之後適當的修剪,把旁邊的小細根剪掉。修剪後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等待一段時間後晾乾。
3、進行水培:自來水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將自來水接出來靜置一段時間,這樣才能保證裡面的氯氣揮發干凈了,之後加入一定的水,放入蘆薈小苗水培,水位不需要太高,能接觸到根系就可以。
二、後期養護注意什麼
水培後要注意好養護,放在充足的散光下,炎熱的夏季需要遮陰,定期換水保持好清潔,不能在渾濁的水質中養,結合換水的時候,每月滴加1-2次的營養液。
㈡ 蘆薈水培的方法是什麼
水培花卉是不用栽培基質,由營養液養育觀賞植物。是目前很有新意的一種家庭種花方式,其最大的優點是清潔衛生,病蟲少,養護簡易,還能觀賞植物根系的生長。
適合水培的花卉,比較廣泛,其包括水生植物、濕生植物、中生植物與一批較不耐旱的植物。家庭水培應該選擇株形適中,花葉美麗的種類,以便案幾擺設。常用的有:鳳眼蓮(水葫蘆)、萍蓬草、旱傘草、合果芋、綠蘿、喜林芋、吊竹梅、富貴竹、棕竹、吊蘭、常春藤、水仙、風信子、朱頂紅、鬱金香、旱金蓮、竹芋、紅背桂、桃葉珊瑚、鳳梨類植物等。
水培容器可以利用多種透明的玻璃器皿,家庭簡易培養也可利用,礦泉水瓶。容器內放置一些彩色玻璃球既可固定根系,又增加了培養器皿的色彩。
水培營養液簡單的通用配方,可用每1000g水加硝酸鈣0.74g,硝酸鉀0.48g,磷酸二氫鉀0.12g,硫酸鎂0.37g。家庭也可以用0.1-0.2%的尿素與磷酸二氫鉀溶液。球根類花卉,與短期水養的觀葉類植物,在化工原料不易購到時亦可用清潔水水養。
水養的水需經常更新,可以減少水質腐敗與增加水中氧氣。瓶養的水位不宜過高,最好讓根基部分,有一部分暴露於空間,以利吸氧
㈢ 怎樣水養蘆薈
很多植物都可以水培的,像綠蘿、吊蘭、蘆薈、風信子等等,你可以從土裡挖出來洗凈根上的土改成水培
二、將土培的植物換成水培的話,最重要的就是根系的呼吸問題。
首先要注意的是植物的根不能完全泡在水裡面,根系需要有5~10厘米裸露再空氣中,那樣即使泡在水裡哥根系吸收不了氧氣,裸露在空氣裡面的根系可以補充一下氧氣。
其次,要勤換水,保持水分中的溶解養分。
再次,就是水培的營養液成分,配比要適當,濃度不能過高!
三、詳細資料,供參考。
水培技術(1)
1]選擇器具。根據您欲進行花卉水培植物材料的品種,形態,規格,花色得具體情況,選擇能夠與該花木品種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的代用瓶,盆,缸,等器具,按照前面提到的水培器具選擇的原則,購買或加工自製,使之使用得體,觀之高雅,切不可對所用的器具隨手拿來,隨意亂用,以免影響水培花卉的形象和室內裝飾的美觀,做到器具花卉與居室環境取得統一與和諧,以達到較理想的觀賞效果。
[2]脫土洗根。這里闡述的室內花卉水培技術,主要是指土壤栽培改為水培的技術,因此必須做好脫土洗根工作。大家知道,土壤栽培是有機營養,而改為水培以後,則徹底改變為無機營養栽培,其土壤中和附著在根系的有機物都要嚴格的清洗干凈,以免影響水培花卉的正常生長和病蟲害的侵染。
其洗根的方法是:把選好的花卉植株,從土壤中挖出或從花盆中輕輕倒出,先用右手輕提枝莖,左手輕托根系,換出右手輕輕抖動,慢慢拍打,使根部土壤脫落露出全部根系。然後清水中浸泡15-20分鍾,在用手輕輕柔洗根部,經過2-3次的換水清洗,直至根部完全無土,洗根的水清亮透明不含泥沙時方為洗凈。但要十分注意,有些花卉根系堅硬,盤扭錯節,而許多泥土在縫隙之中,必要時可用竹簽或木棍,螺絲刀挖出。必須做到一點泥土不剩,這是水培成功的重要環節之一,切不可疏忽大意。
洗凈泥土後,可根據花卉根系生長情況,適當剪除老根,病根和老葉黃葉。因為水培花卉根部同樣是觀賞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整理根系時亦要考慮其形態的美,對其根葉修剪後,再在清水中清洗一遍,以沖去剪時留下的根毛殘渣,以免帶入水培器具而造成污染。
[3]根部消毒。花卉根系清洗干凈後,配製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置入塑料或搪瓷盆中,其溶液量可根據所浸泡的花卉多少而定,可一次浸泡數株或多株花卉,以淹沒全部根系為標准。待浸泡10-15分鍾後,把花卉植株拿出溶液,再在清水中清洗即可栽植。注意,根部消毒時間不可過長或太短,高錳酸鉀溶液度也不可太濃或太稀。其適當的配比除用天平度衡外,主要靠經驗配製和看溶液的顏色{呈淺紫紅色}而定的。
[4]科學栽植。採用花瓶栽植的,如果是玻璃花瓶,因玻璃較厚有一定的重量,可將花卉捋順根系小心放入花瓶,為使花卉直立不到,可將瓶口周圍用石子或卵石固定,後倒入瓶體內2/3水分即可,注意要把根系舒展。如果採用塑料花瓶,由於質地很輕,即使有水也很難支撐花卉植株,造成頭重腳輕而倒伏。因此,對此類器具在栽植前可先將瓶內裝上一定數量的石粒,以增加花瓶的體重,後再如前把花卉植入花瓶即可。
盆,缸或其它器具栽培;如採用其他無底孔的各種花盆或採用圓形及長形魚缸栽植水培花卉的,就必須考慮水中根系固定問題。其栽植和固定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盆底墊泡沫,根上壓卵石方法。對於株型較大根系較多的花卉,必須利用較深的盆缸。在栽植前先在盆底墊些泡沫塊,在用卵石壓住或夾住大根,讓其直立不倒,再慢倒入水,以淹沒大部根系為准。如春羽,龜背竹等。
第二,支撐架支撐法。對於株型較小或單干直立花卉,為使觀根效果更好,則不採取墊底壓根法,可採用支撐架支撐法,把用竹簽或鋼絲根據盆的大小和形狀做的支撐架,上下左右或周圍固定支撐住花卉植株而不倒伏。如君子蘭,廣東萬年青等。
第三,泡沫封口法。對於利用小型敞口,茶杯,加工過的礦泉水瓶,一次性塑料杯等器具,栽植小型水培花卉的,待花株放入器具內之後,把根據杯口大小做成的兩個半圓形[中間有容莖孔]的泡沫卡住花莖固定在杯口,泡沫板上要用筷子扎一些小孔,以利透氣。後倒入水既成。
第四,立柱攀緣法。自製立柱,一端放入缸底,把花株放入缸內讓根系固定在立柱周圍,後用卵石壓住立柱底座和根系,在用細繩把攀緣花莖固定在立柱上,倒入水既可。如綠籮,禾果芋,喜林芋等。
第五,其它水培法。採用圓形玻璃魚缸,花瓶等器具,先用石子墊底壓根,然後加入彩色水晶土。加水沒根既可。
第六,花卉金魚混養法。利用大型的玻璃魚缸,在魚缸中裝飾小型假山,卵石,在缸底鋪設石粒,在根據山石的布局,栽植與其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的花卉水培植物,如棕竹,白蝶禾果芋,旱傘等。其花卉直立問題,可用纖細的尼龍繩把花莖固定在山石體上。後在裝飾好的缸體內慢慢倒入自來水,倒水時切記不可猛沖山石及花卉植株。待水倒足缸體的2/3時,讓其澄清半個小時,撈出水面在裝飾時留下的雜物,24小時後,視其魚缸大小,放入2-3條金魚。
第七,套盆法。利用兩個大小型號不同的花盆相互疊套而成。外邊的花盆為無底孔花盆,內盆為多個漏孔。栽培時先將營養液倒入外盆,在內盆中植入花卉,石子壓根。放入外盆中。
第八,定植籃栽培法。和套盆法原理一樣,由於定植籃品種單調。造價又高,現已淘汰
水培花卉同其他栽培一樣,也需要一定管理。其管理技術與土壤栽培或基質栽培相比,雖管理比較簡單,技術性不十分復雜,但在整個水培過程中,加強科學管理還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是水培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1]合理施肥。大家知道,水培花卉的介質是水,所用的肥料完全是礦質的無機營養,而且是有多種營養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製而成的。而對於水中所含營養物質,大家也是比較清楚的;花卉所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鉀幾乎為空白,所含微量元素與土壤相比,也是相差懸殊。遠遠不能滿足花卉的正常需要,因此說,對於水培花卉的及時合理施肥。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那麼對水培花卉怎樣掌握施肥特點,施肥數量,施肥時間及施肥技術呢?
第一,應該知道我們所栽的花卉,是利用無底孔的盆,瓶,缸等器具,以水培的方式施用液肥{營養液}這個明顯的特點,因此其施肥技術與其它栽培有所不同。因為土壤栽培的基質為土,而土壤顆粒的表面可以吸附一部分養分,多餘的養分還可以通過盆底的漏孔自動流失,所以它對施肥的濃度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但水培花卉的施肥就不同了,我們所追施的營養液中的各種營養元素全部容解在水中,只要稍微超過花卉對肥料濃度的忍耐程度,就會產生危害。有以上特點所致,對水培花卉施肥量及施肥種類的嚴格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因此,在施用營養液時,應注意盡量選用水培花卉專用肥。並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嚴防施用過多,濃度過大造成肥害。
第二,在施肥數量和施肥時間上,主要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則,並根據其換水的次數,一般每換一次水都要加一次營養肥。以補充換水時造成的肥料流失。
第三,水培花卉還要根據其不同情況,進行科學的合理施肥。
根據不同花卉種類合理施肥:這是因為不同的花卉種類對肥料的適應能力不一樣,一般規律是,根系纖細的花卉種類,如彩葉草,秋海棠等花卉的耐肥性差一點,不需要大量的肥料和較大的濃度。因此,對其施肥時就應掌握,淡,少,稀的原則。而禾果芋,紅寶石,喜林芋等不少花卉則比較耐肥。可掌握少施,勤施肥的原則。另外,觀葉的花卉,其施肥應以氮肥為主,輔助以磷,鉀肥,以保證葉子肥厚,葉面光滑,葉色純正。但必須注意對其葉面具有彩色條紋或斑塊的花卉種類,要適當的少施些氮肥,因其在氮肥過多時會使葉面色彩變淡,甚至消失,應適當的增施磷,鉀肥。對於觀花類的花卉,一定掌握在花芽分化及花芽發育階段,以磷鉀肥為主,適當輔以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長,使營養生長過剩而影響生殖生長造成花朵小,花朵少,花色淡,甚至不開花的不良後果。
根據季節和氣溫合理施肥:一般在夏季高溫時,花卉對肥料濃度的適應性降低,所以此時應降低施肥的濃度,特別是一些害怕炎熱酷暑的花卉,在高溫季節既進入休眠狀態,花卉體內的生理活動較慢,生長也處於半停止和停止狀態。對於此類花卉,此時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
根據花卉的生長勢施肥:大家知道,我們室內的光照條件都是比較差的。雖然室內所養觀葉花卉大都是喜陰或半喜陰環境,但在長時期缺少光照,或在光照過弱的情況下,其植株的長勢也會比較瘦弱的,因此對肥料濃度的適應性也會降低,所以,對在光照條件較差環境中生長不良,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植株生長不良時,應該停止施肥,或少施肥,並盡量降低施肥的濃度。
施肥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剛水培的花卉,還未適應水中的環境,常常會出現葉色變黃或個別爛根現行,此時不要急於施肥,可停十天左右,待適應了環境或扎出新的水生根後在施肥。二是不要在水中直接施入尿素,因為尿素是一種人工無機合成的有機肥料,水培是無菌或少菌狀態下的栽培,如果直接施用尿素,不但花卉不能吸收營養,而且還會使一些有害的細菌或微生物很快繁殖而引起水的污染,並對花卉產生氨氣侵害而造成花卉中毒。三是如發現施肥過濃造成花卉的根系腐爛,並導致水質變劣而污染發臭時,應迅速剪除朽根,並及時換水和洗根。
[2]換水洗根。水培花卉的管理技術換水洗根,是保證水培花卉生長良好的重要一環。那麼對與水培花卉為什麼要換水洗根呢?一是植物生長的條件主要是水分,養分和空氣,水培花卉的水分和養分絕對能保證其需要,而水中氧氣的含氧量會隨著花卉的生長而日漸減少,當減少到一定程度時,既會對花卉生長由於缺氧而產生影響,雖然空氣中的氧氣會不斷向水中補充但其補充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二是水培花卉生長在水裡的根系,一方面吸收水中的養分,另一方面又向水中排放一些有機物質,也有廢物或毒素,並在水中沉積。而這些有機物在土壤栽培時主要是溶解土壤中不易被根系吸收的養分,而廢物和毒素則分布在土壤的空間或從盆底的漏孔中流出,不會被根系吸收而影響花卉的正常生長。而水培的容器中沒有底孔,這些有機物,廢物或毒素均沉積在水中,很容易再次被植物吸入體內,如此反復吸收,排泄,再吸收,再排泄的惡性循環,十分不利於花卉的正常生長及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三是水培花卉經常向水裡施入的營養肥,除一部分礦質元素被根系吸收外其餘的則殘留在水裡,當殘留的物質達到一定數量時,也會對花卉產生一定的危害。四是水培花卉長期生長在水中的根系,會產生一種黏液,黏液多時不但影響花卉根系對營養的吸收,而且還會對水造成污染。由於上述原因,必須對水培花卉進行定期換水和洗根的管理。
那麼,我們怎樣掌握換水洗根技術和換水洗根時間呢?一是根據不同的花卉種類及其對水培條件適應的情況,進行定期換水。有些花卉,特別是水生或濕生花卉,十分適應水培的環境,水栽後可較快地在原根繫上繼續生出新根,且生長良好。對於這些花卉,換水時間間隔可以長一些。而有些花卉水栽後不很適應水培環境,其恢復生長緩慢,甚至水栽後會出現根系腐爛。對於這些花卉,在剛進入水培環境初期,應經常換水,甚至1-2天換一次水。直至萌發出新根並恢復正常生長之後才能逐漸減少換水次數。二是根據氣溫的高低及植物的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其溫度越高,水中的含氧量越少;溫度越低,水中的含氧量越高。另一方面,溫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強,消耗的氧氣越多;溫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氧氣越少。因此說,氣溫高時含氧量減少,氣溫低時水中含氧量多。所以,在高溫季節應勤換水,低溫季節換水時間間隔長一些。三是掌握花卉生長正常且植株強壯的,換水時間長一些,由於種種原因造成花卉植株生長不良的,則換水勤一些。
根據以上幾個方面,對於換水洗根的要求,大致可以掌握以下原則;炎熱夏季,4-5天換一次水,春,秋季節可一周左右換一次水。冬季的換水時間應長一些,一般15-20天換一次水即可。在換水的同時,要十分細心地洗去根部的黏液,切記不可弄斷或弄傷根系。如發現器具,山石等有青苔時,應及時清除。以提高觀賞價值和利於花卉正常生長。
[3]噴水洗葉。水培花卉特別是室內的水培觀葉植物,其大多數喜歡較高的空氣濕度,如果室內空氣過於乾燥,會造成葉片焦尖或焦邊。從而影響花卉的觀賞價值。因此,平時應經常往植株上噴水,從而提高空氣的濕度,有利於花卉正常生長。
[4]適當通風。前邊我們講過,水培花卉的好壞,與水中含氧量有直接關系,而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又與室內人員的活動和通風的好壞有關。在室內通風不良而人員又活動頻繁時,水中的含氧量迅速減少,會對水培花卉的生長產生影響,而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狀況,可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因此,對於養有水培花卉的地方,應加強通風,以保持室內清新空氣和花卉良好生長。
[5]及時修剪。對於一些生長茂盛和根系比較發達的水培花卉,當植株的枝桿長的過長影響株型時,應將過長的枝條及時修剪,以免影響觀賞,剪下的枝條還可以插入該花卉的器具中,讓其生根成長,使整個植株更加豐滿完美。其剪根的時間最好在春季花卉開始生長時進行,也可以結合換水,隨時剪去多餘的,老化的,腐爛的根系,以利正常生長。
[6]保持衛生。我們知道,水培花卉是無機營養,最忌有機物進入水中,更不能用有機肥料。因此經常保持水培花卉的清潔衛生,是確保其良好生長的關鍵措施。所以平時不要向水培花卉中投放食物,及有機肥料。也不能隨意將手深入水中,以保證所用水質不變質,不污染,使其清潔衛生,保證花卉生長。
[7]冬季保暖。水培花卉冬季保暖工作,是比較難辦的一項管理內容,一般掌握溫度在8度以上,對於大部分水培花卉不至於受害,其最低溫度達不到5度的棚室,就必須採用必要的保暖措施。
㈣ 蘆薈怎麼水養
首先要知道它的生長習性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蘆薈原產於熱帶沙漠,因此它具有如下特點:
一、喜熱畏寒:它適宜生長溫度在20℃左右,低於零度即會受凍,10℃左右生長近於停頓,因此在溫州冬天最好種在暖棚中,種在盆中的冬天要放在朝南避風向陽處或室內,減少凍害。
二、土壤疏鬆:最好是沙性土,如是粘性黃泥,宜加入一半砂子,促進疏鬆透氣,有利排水。
三、抗旱忌濕:沙漠中很少有水,因此蘆薈被稱為"旱不死的植物",掘起後在太陽下曬幾天也不會乾枯,所以不澆少澆水影響不大,但土中積水,往往爛根淹死。
四、 喜歡陽光:沙漠中幾乎沒有陰雨天,終日在強烈陽光下。種植地段應能曬到太陽,如長期放在不見天日之處,生長細小瘦弱。
五、 適當施肥:肥料少也能生長,但適當施肥,生長旺盛。
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最好放置於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在炎夏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因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稍濕即可,待盆土過干時澆水。冬季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以沙質壤土為好,並確保證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我的家裡養了幾盆蘆薈。一盆庫拉索蘆薈,一盆木立蘆薈、一盆黑魔殿蘆薈、不夜城蘆薈、。好幾年了,長勢一直很好,生機昂然、鬱郁蔥蔥、青翠高雅、秀色醉人。
以下是我的養殖經驗:
蘆薈的栽培及繁殖
蘆薈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多肉植物,葉基生、簇生,狹長披針形,深綠色,呈尖舌狀,邊緣有刺狀小齒。夏秋在花莖上開花,總狀花序,穗狀,花橙紅色,蒴果三角形。幼苗期葉片為2列狀排列,植株長大後葉片呈蓮座狀著生。蘆薈四季青翠,清新素雅,既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及葯用價值。
栽培技術蘆薈原產非洲,喜溫暖,耐乾旱,不耐寒,喜光,喜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栽培容易,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只要施足有機肥作基肥,平時不追肥。一般家養的蘆薈品種以美國蘆薈、中國蘆薈和日本蘆薈為主。相比而言,美國蘆薈個大肉多,葉片飽滿多汁;中國蘆薈個小,汁多液黏;日本蘆薈葉片薄而卷。它們的共性是喜光,要求陽光充足。生長環境過於蔭蔽,蘆薈的生長速度將放慢,還容易引起葉片長得又長又細。但也不可一味長期置於陽光下,光線過於強烈,會導致蘆薈處於半休眠狀態或停止生長,經太陽高溫暴曬易枯梢。
蘆薈喜溫暖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被凍傷。當陽台上的溫度逐漸降至5℃以下時,就應把它移置到室內環境中。
蘆薈忌潮濕的環境,更怕積水,所以澆水不能過量,一般5天至10 天澆一次即可。判斷是否應該澆水了,以盆中的土是否干透為標准。冬季更要控制澆水,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容易爛根。在高溫高濕季節,蘆薈易得黑斑病,一般用600倍代森錳鋅進行防治。
繁殖方法蘆薈可以用扦插法和分株法進行繁殖。
1.扦插法:春季3月至4月間進行,剪取生長健壯老株頂端作插穗,插條長10厘米至15厘米,剪去基部兩側葉,放在陰涼處2天至3天,待切口稍干,插於培養土中,保持盆土濕潤,20天至30天生根。
2.分株法:每年春天換盆時,將幼株從老株上撥離下來,另行上盆栽植。新上盆幼株要控制澆水,夏季放在室外通風、半陰處,每天下午澆水,冬季保持5℃以上的溫度,放在室內乾燥有陽光的地方,才能生長良好。
近些年來,蘆薈以其特有的美容、葯用價值,正在迅速走進百姓家庭,家庭種養蘆薈,必須掌握其生長習性。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㈤ 蘆薈一片葉子怎麼水培能活嗎
蘆薈可以水培,在蘆薈進行水培的時候根不能觸及水面,根要離水面有一段距離。水培一段時間後,它新長的水培根就會自己往水裡生長。另外在養護的過程中,不要再太陽下曬,注意換水,最好瓶子遮下光,遮黑有助於生根。如果要加營養液,等長出水生根後再加,否則很容易爛根的。
㈥ 水培蘆薈怎麼養 水培蘆薈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蘆薈不是水生花卉,一般不宜成活。若水培蘆薈,需先清洗凈根上的土,注意不可傷根。將根系從定植籃孔中直接插入,固定即可。水位宜低不宜高。根在水中即可,甚至可以更少一些(保持一個月的適應期,以後再增加水量)。在未生長出水生根之前,需每天用水泵定時抽水循環,以保持水中氧氣充足。水中先不可加營養液,防治爛根。
在水培過程中,當花卉葉尖出現水珠時,需適當降低水位,讓更多的根系暴露在空氣中,減少水中的浸泡比例。換水時間,春、秋季5~10天。夏季5天左右換一次水。冬季10~15天換一次,根露出一半或三分之一即可。萌發出水生根後,可進行正常養護。
㈦ 蘆薈一片葉子怎麼水培
如果有根系是可以水培的,但是只有葉子沒有根系,估計存活不了。
生根方法:
把葉子放在溫暖的地方,耐心等待切面變干並長出一層薄膜。這個過程少則幾天,多則兩個星期。薄膜能將切面和土壤中的細菌隔絕開。蘆薈葉受到感染不久就會腐爛。
找一個底部有排水孔的花盆。和大部分植物一樣,蘆薈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澇。如果花盆沒有排水孔,土壤就會積水,導致植物爛根進而死亡。就算是蘆薈這種生命力頑強的植物也經不住這樣的「致命傷害」。
將花盆裝滿多肉植物專用土,然後灑點水把營養土打濕。沒有專用土的話也可以自己配置,只要將沙子和盆栽土用1:1的比例混合就可以了。
將葉子切面朝下插入土壤中。確保插入部分佔整個葉片長度的三分之一。
你可以試著把切口在植物生根素中稍微浸泡一下。如果手頭沒有生根素,也可以在切口處塗抹肉桂粉或者蜂蜜。後兩者的作用是除菌消毒,生根素則能通過化學方法誘導植物根系生長。你也可以把生根素和蜂蜜混合在一起,這樣配製出的溶液就同時具有兩種功能了。如果不喜歡化學試劑,你還可以用柳樹的皮或枝葉自己在家製作生根劑。
把扦插好的蘆薈葉放在溫暖、陽光充足的地方,澆水時要特別注意。最初的四周,你需要保持土壤微潤。植物成功生根之後,再進行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