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裡面的蘆薈怎麼養
『壹』 大棚蘆薈怎樣過冬
您好,蘆薈是熱帶植物,它的最大缺點是生性畏寒。但除了怕冷外,算是生殖力旺盛、很不嬌氣的植物。只要不讓它遭受霜雪,平時澆點水,偶而施點肥,成活率就很高。因此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種植。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蘆薈種植土是以沼澤土和沙為主,加入腐葉土、草灰、貝殼片即可。粘土不利於排水,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話,平時根本就不需肥料。
澆水 :
種植蘆薈,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則會使葯效成分變淡,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根部潰爛。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澆一次水;炎夏之時,每天當太陽下山後澆一次水;秋天的澆水方法與春天相同;冬天蘆薈幾乎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只要將表面的土壤澆濕即可。
過冬法 :
蘆薈安全越冬溫度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葉子里的水分很快會被凍結。到了這時候,便是它的生命終結之時。
1.簡易過冬法 :
種在花盆裡。進入11月以後,應盡量將花盆移到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
2.乾燥過冬法 :
進入11月份就要控制水分供給量,讓泥土保持乾燥。待泥土完全乾燥後,將蘆薈拔出花盆,拂去上面的泥土,用大紙袋包好,放於屋內不佔空間的地方。到來年4月份,移植到新的土壤中,就會像以往一樣茁壯成長。
3.利用塑料薄膜或簡易的木造溫室 :
塑料薄膜溫室的保溫性能絕佳,但是白天陽光充足時,室內的氣溫有時會上升到30攝氏度左右,所以要打開門窗讓它通風;夜晚氣溫下降前要關好門窗,不要讓熱度流走。
簡易的木造溫室同樣也有晝夜溫差過大這一毛病,所以要採取相同的方法。在花盆與花盆之間塞些落葉或發泡性苯乙烯也是降低溫差的一種辦法。進入3月份以後,白天可以去除遮蔽物以降低白天與夜晚的溫差。
開花 :
蘆薈不開花的原因有兩點:①日照不足;②長時間沒有更換花盆。若打算讓蘆薈今年開花,在5月份就應實行插枝,夏季讓它充分照射陽光。每隔10天左右就加些油垢、雞糞、米糠之類的磷酸肥料。進入11月份時別染上寒氣,年末一定會開花。開花株必須:①莖部直徑在2.5公分以上;②株長40公分以上,而且根部健全生長。
『貳』 怎樣在大棚里種植蘆薈
蘆薈又名油蔥,為百合科蘆薈屬植物,原產印度,可食用的蘆薈品種有庫拉索、木立、中華等。本地大棚主要栽培品種為庫拉索,別名巴貝多蘆薈、翠葉蘆薈。現將蘆薈的植物學特徵特性、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1 植物學特徵特性
蘆薈根多數為須根,少數為球根。蘆薈多數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或短莖,不少為灌木或攀緣植物。草本蘆薈葉多基生,灌木和喬木蘆薈的葉都為莖生,葉多互生,螺旋狀排列,多數為蓮座形葉盤。葉多漿,葉肉肥厚。有的葉背有刺或葉面有刺。葉全緣,多具有波狀鋸齒,少數有纖毛。蘆薈花頂生、側生,總狀、傘狀、圓錐狀、圓柱狀或頭狀花序,通常為無限花序。花有紅色、棕色、粉紅色、黃色、橙紅色、乳白色。果皮多為蒴果,少漿果。種皮灰色或黑色,種子為不規則三棱形至扁平形。
蘆薈性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冬季室溫不得低於5℃,休眠期宜干。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質壤土。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和鹽鹼,不需大水大肥管理。但喜陽光,不耐蔭,在蔽蔭環境下,多不開花。
2 大棚蘆薈栽培要點
2.1 整地施肥
一般要選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暢、土壤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地。整地深翻並施有機肥,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kg加葉菜類復混肥100kg。畦寬要考慮能架設大棚和覆蓋遮陽網。一般畦寬單行0.5m,雙行0.6~0.8m。
2.2 繁殖方法
2.2.1 種子播種法 種子於春天播種,需砂盤育苗,然後再移植。
2.2.2 分株法 在早春結合換盆,將母株四周分櫱的新株與母株地下莖切斷,作為種株栽培。但此法因分櫱數少,繁殖數量較少。
2.2.3 扦插法 一般多採用扦插繁殖。方法是在春夏之間,剪取主莖基部和葉腋間的小側枝,進行扦插。剪長10~15cm的新芽,用小刀自基部割下,於蔭處放置1天,使剪口略干後,插於培養土內。插深3~4cm,1周後方可澆水,約20~30天即可生根。主幹也可截下扦插。插枝時間以春天為佳,以利安全越冬。冬天切忌多澆水,以防爛根。一般第二年春季定植。
2.3 田間管理
小苗分株後須灌水,但不宜過潮濕。忌中午灌水,灌水要適量,如表土下2cm處有濕土,就可不灌水。夏天乾燥時,每隔1~2天灌水1次,每隔3~4周施入人糞尿1次,清除棚內雜草。夏季應避免強烈陽光直射,大棚要用遮陽網覆蓋。冬季應防凍,外界氣溫低於5℃時棚內應加溫,至中午高溫時大棚應放氣通風。
2.4 病蟲害防治
據筆者調查,本地大棚蘆薈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灰霉病,可用10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和粉虱,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3 採收
在植株成株後可分期分批從下至上採收葉片。可採收部位是櫱生芽、葉、花、花葶和根等。採收櫱生芽可用於繁殖。用於採收葉片的蘆薈,必須3年生以上的成株,每株要有20片以上的葉片,多數葉片要有500g重,每次可採收3~4片葉,每年可採收3~4次,采完的母株必須留有12片以上的葉片,不可超采。收割口部位必是從基部靠基部的進鞘部位。畝成株每年可產鮮葉1萬~1.2萬kg。
望採納。
『叄』 大棚蘆薈栽培技術,你知道哪些
大棚蘆薈栽培技術,你知道哪些?
蘆薈是百合科多年生長多肉類植物,有500多種多樣。蘆薈樣子區別非常大,形態各異,花型.葉型風格迥異,可適合各種各樣不一樣的培養目地,備受大家的鍾愛。蘆薈的英語名叫ALOE,來自阿拉伯語ALLOEH,其義是「苦澀味」。
換盆:蘆薈活力極強,根據一段時間的生長發育,蘆薈的根莖便會鋪滿全盆,盆土越來越低,將明顯危害蘆薈植株的進一步生長發育,這時候必須把蘆薈根團從原盆里滑脫,拆換一些新的培養土,換入一個更高的花盆中,這就是換盆。換盆時間,以每一年春季4----5月份和秋天9----10月份更為適合。實際操作過程如下所示表:
澆灌:蘆薈較為耐旱災,是一種適合盆栽植物的綠葉植物,在一般狀況下,十天半個月左右不澆灌,難題也並不大,盡管危害蘆薈一切正常的生長率,但並不會造成旱災身亡。比較之下,因為澆灌太多,使盆土長期性存水,蘆薈根莖因缺氧而發育不全,最終變黑萎縮和導致爛心身亡。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一起討論。
『肆』 蘆薈怎麼養
現在大多數人家裡面多多少少都可以見到蘆薈的身影,因為簡單容易養活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蘆薈品種非常多,常見的有中華蘆薈、木劍蘆薈、庫拉索蘆薈和不夜城蘆薈等,用於工業化生產的蘆薈多是庫拉索蘆薈,這種蘆薈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庫拉索地區,是現在種植面積最廣應用最多的蘆薈品種了。而我們通常在家居領域見到最多的蘆薈則是中華蘆薈和不夜城蘆薈,又來作為觀賞盆栽。
如果將蘆薈養在氣候比較濕潤並且炎熱的南方室外可以不用打理。蘆薈能夠很自然地在南方環境下正常生長。如果是養在室內則可以隔十天半個月澆一次水。蘆薈需要養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不然容易出現黃葉、化水的情況。蘆薈本身含水豐富,澆水過多容易爛。所以澆水的時候要注意保持頻率,等到盆土幹了再澆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在北方乾燥寒冷的季節蘆薈應該怎養護?首先要知道蘆薈是不耐寒的,溫度過低極容易凍傷。所以北方秋冬季節應該往室內挪動栽種。並且在這些季節裡面為了避免凍傷根系要停止澆水。夏季可以適當增加澆水的頻率,一周一次要澆透並且保證盆土不積水,否則蘆薈很容易就爛根了。蘆薈養得好的另一個關鍵就是光照。蘆薈的最佳生長溫度在15-35℃,所以春夏兩季是蘆薈生長最旺盛的季節要給足光照,不然就容易出現葉片變黃、褐色斑枯。栽種在室內的盆栽,可以移到向陽的窗檯下或者放到室外接受陽光的洗禮。冬季溫度比較低在陽光明媚的天氣時候也可以移至室外,接受2-3小時的光照,記得及時移迴避免凍傷蘆薈
『伍』 怎樣養殖蘆薈
蘆薈喜高溫濕潤氣候,喜光,耐旱,忌積水,怕寒冷,當氣溫降至0℃時即遭寒害。對土壤要求不嚴,種在旱、瘠土壤上葉瘦色黃,在肥沃土壤中葉片肥厚濃綠。
繁育方法:用分株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於3~4月或9~11月,將母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接的地下莖,按行株距50厘米×50厘米定植,每穴1株。牙插繁殖:從母株上切取頂芽和側芽,長5~10厘米扦插育苗,約20天生根定植。
(1)分生繁殖是蘆薈的主要繁殖方法
通過人工的方法,將蘆薈幼株從母體分離出來,另行栽植,形成獨立生活的蘆薈新植株。分生繁殖在蘆薈整個生長期中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兩季做分生繁殖時溫度條件最為適宜。春秋分生繁殖的蘆薈新苗返青較快,易成活,只要土床保持良好的通氣透水狀態,蘆薈分生苗很快可以恢復生長。在分生繁殖過程中,具體操作可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由蘆薈莖基或根部的吸芽長成的,帶有幼根的幼株直接從母體剝離下來,然後移栽到苗圃或生產田中。另一種方法是用分株刀具將母株萌發出的幼苗與母株分離,但不要撥出來,仍讓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長一段時間(一般半個月左右),形成獨立的根系,達到完全自養狀態,再將幼苗做帶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時澆一遍定植水。如果蘆薈幼苗採用切離,再帶土移栽的方法,基本上無「緩苗期」。蘆薈幼苗生長快,在春夏秋季都可以隨時進行,但比較費時間。
(2)扦插繁殖也是蘆薈良種繁殖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扦插繁殖與分生繁殖的區別是,分生繁殖是將帶根的完整的蘆薈幼苗植株,從母體上分離下來,進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帶根蘆薈主莖和側枝的下端可以發生不定根的特性,分離繁殖蘆薈新的植株,這對於分株發達和莖節容易伸長的蘆薈品種特別適宜。在去除頂芽以後,側芽迅猛地發育,長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做扦插繁殖材料。蘆薈的扦插主要採用莖插和根插,而葉插很難成功。蘆薈扦插可以露地進行,也可以在大棚保護地或溫室內進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床進行大量繁殖,依季節不同,可以適當地採取塑料覆蓋保護或蔭棚遮陽等措施,促進蘆薈枝條發根和不定芽產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移盆蘆薈生長不是特別快,因此很少需要移盆。蘆薈在春天時傾翻他們的盆或已停止增長。使用快速排水盆栽混合三分之一的沙或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