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白嫩膚 » 蘆薈種子怎麼收

蘆薈種子怎麼收

發布時間: 2022-10-30 19:14:28

A. 蘆薈怎樣種植和採收_蘆薈種植和採收方法

蘆薈是很多家庭 種植 的植物之一,那怎樣才能種植和採收蘆薈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一些蘆薈種植和採收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點擊此處我精心為您推薦“盆栽蘆薈怎麼養”

蘆薈種植方法

蘆薈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多肉植物,葉基生、簇生,狹長披針形,深綠色,呈尖舌狀,邊緣有刺狀小齒。夏秋在花莖上開花,總狀花序,穗狀,花橙紅色,蒴果三角形。幼苗期葉片為2列狀排列,植株長大後葉片呈蓮座狀著生。蘆薈四季青翠,清新素雅,既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及葯用價值。

栽培技術蘆薈原產非洲,喜溫暖,耐乾旱,不耐寒,喜光,喜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栽培容易,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只要施足有機肥作基肥,平時不追肥。一般家養的蘆薈品種以美國蘆薈、中國蘆薈和日本蘆薈為主。相比而言,美國蘆薈個大肉多,葉片飽滿多汁;中國蘆薈個小,汁多液黏;日本蘆薈葉片薄而卷。它們的共性是喜光,要求陽光充足。生長環境過於蔭蔽,蘆薈的生長速度將放慢,還容易引起葉片長得又長又細。但也不可一味長期置於陽光下,光線過於強烈,會導致蘆薈處於半休眠狀態或停止生長,經太陽高溫暴曬易枯梢。

蘆薈喜溫暖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被凍傷。當陽台上的溫度逐漸降至5℃以下時,就應把它移置到室內環境中。

蘆薈忌潮濕的環境,更怕積水,所以澆水不能過量,一般5天至10 天澆一次即可。判斷是否應該澆水了,以盆中的土是否干透為標准。冬季更要控制澆水,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容易爛根。在高溫高濕季節,蘆薈易得黑斑病,一般用600倍代森錳鋅進行防治。

繁殖方法蘆薈可以用扦插法和分株法進行繁殖。

1.扦插法:春季3月至4月間進行,剪取生長健壯老株頂端作插穗,插條長10厘米至15厘米,剪去基部兩側葉,放在陰涼處2天至3天,待切口稍干,插於培養土中,保持盆土濕潤,20天至30天生根。

2.分株法:每年春天換盆時,將幼株從老株上撥離下來,另行上盆栽植。新上盆幼株要控制澆水,夏季放在室外通風、半陰處,每天下午澆水,冬季保持5℃以上的溫度,放在室內乾燥有陽光的地方,才能生長良好。

蘆薈採收技巧

種植一年左右的蘆薈就可採收。一般從植株下部開始採取成熟葉片,採收時可先在葉片下部葉鞘處輕劃一刀,然後順勢剝下,這樣,既不傷蘆薈植株,又可保持葉片完整。生長良好的“上農大葉蘆薈”,一年後就可長達80—90厘米,寬15厘米,單片葉子700克左右,每公頃土地一次可采30噸以上,每年可采4—5次。

採下的葉片可放在塑料筐或紙板箱中。裝箱(筐)時應注意勿使蘆薈葉邊緣齒互相刺傷葉片,造成葉汁外流和葉片出傷斑。為了避免葉邊緣齒互相刺傷,裝箱(筐)時可將蘆薈葉片分層排列整齊,在各層之間放隔層的稻草或鋪上舊報紙,每箱(筐)也不宜裝得太多,以免葉片互相擠壓損傷。蘆薈葉片壓傷後,會流出汁液,在空氣中氧化成紅黑色,不僅影響外觀,也增加工廠加工處理的困難。在採收、包裝和運輸過程中都要十分細致認真。如發現有個別損壞的蘆薈葉片,應及時挑出,以免擴散損壞 其它 的葉片。同時各箱(筐)堆碼裝車時也不能互相擠壓,避免壓壞蘆薈葉片。

採收時間不拘季節,全年可采。一般可在早晨進行採收,盡可能於當天將新鮮蘆薈葉片送工廠加工,這對提高蘆薈產品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採收後的剩餘部分可按扦插繁殖方法換盆或換地。

蘆薈種植注意事項

要為蘆薈創造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選擇一個透氣性比較好的盆子。

蘆薈是一種喜陽的植物,所以需要將蘆薈搬到陽光充足的地方,讓它好好的吸收陽光。

因為蘆薈是一種多肉植物,所以根部是很怕積水的,根部很容易腐爛,要用沙土種植,吸水性和排水性好。

澆水不要澆的太勤了,水太多會讓根部腐爛。

>>>下一頁更多精彩“盆栽蘆薈種植技巧”

B. 蘆薈應該怎麼種可以插活嗎

1、蘆薈葉子可以插活。

蘆薈的葉子是可以插活的。但是,它長出根來的幾率比較低。因為它的葉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如果用葉插的方式繁殖,很可能還沒有等到長根就已經爛了。只有採取了正確的方法,才能提高它的生根幾率。

2、正確方法。

(1)要選擇健壯一些的葉子,大概在八厘米長。長得弱的蘆薈不容易成活。

(2)選擇好葉子之後,准備鋒利的小刀。消毒過後才可以用,不然葉片容易感染有毒病菌。注意要斜著切,控制好角度。

(3)切下來之後,不能立即插入土壤中。要先將它們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晾兩個星期左右。在這段時間,注意防菌,不然容易腐爛。可以用一些抗菌好的物質,比如肉桂粉等。

(4)容器也要注意選擇。蘆薈不喜歡積水,排水性一定要好。底部要有排水孔,並且要足夠多、足夠大。

(5)土壤要選擇專門針對性的土壤。也可以自己配製,不要需要加入一些細砂。盆的底部要加入一些碎瓦片。

(6)將葉子朝下插入土壤之中,大約三分之一左右。

(7)插入之後,將其放在通風、光線好的地方。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

(2)蘆薈種子怎麼收擴展閱讀:

蘆薈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光照:蘆薈生長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它不耐庇蔭,必須在全光照環境下進行栽培。

二、土壤:蘆薈對盆土的要求疏鬆,透水排水能力強,對盆土的肥力要求不是太高,有足夠的肥力當然是更好,沒有肥力或者肥力不足它也能生長。

三、水分:蘆薈養護需要寧干勿濕,干透澆透。因為它是肉質植物,所以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比較耐乾旱,但是怕積水。

四、溫度:蘆薈生長室溫是在5到25度之間,短暫的零度它是可以忍耐的,長時間的結冰會造成寒害。

五、防治病蟲害:養護時通風不良會發生紅蜘蛛、蚧殼蟲等危害,還會有葉斑病、炭疽病一些病害的發生。發生時要盡早的去防控,在剛發生時像蚧殼蟲就把它擦掉,紅蜘蛛用合適的殺蟎劑;病害建議在換季時多噴灑保護性的殺菌劑。

六、注意事項:

1、蘆薈養護不建議使過大的盆,盆缽合適就可以,因為它的根系不是特別強大,過大的盆水分管理不好控制,容易造成積水爛根的現象。

2、蘆薈需要充足的光照,陰暗的環境會使葉片徒長,葉片變薄株形紊亂。

3、蘆薈發新芽時可通過摘心的方式調整它的株形,特別是一些枝條比較長植株要通過修剪來使株形生長比較豐滿,防止柱過於紊亂出現倒伏等現象。

C. 蘆薈的種子要怎樣播種

蘆薈的有性繁殖方法:採用沙盤播種育苗,再移栽。播種盤可採用塑料淺盤或陶瓷淺盆,底部打許多排水孔,播前把細砂土裝在盤內,鋪平,將種子均勻撒在砂土上,播後再撒一薄層細砂土或細砂,以蓋住種子為度,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張報紙,再把播種盤(盆)置於水槽中,使水浸沒盤高的1/3左右,當報紙浸濕後,把盤取出,數天後如報紙幹了,可再放水槽中浸濕再取出,播後6~10天開始發芽。

發芽初期可在報紙上扎些小孔,使透氣,再經5~6天大量出苗後,即可揭去報紙。幼苗出土30天左右,可將幼苗移栽到細砂土做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移入。

栽後怕雨淋,每10~15天施一次水肥,中午應蓋簾遮陽,早晚揭開。苗高10厘米左右就可以定植。

D. 蘆薈種苗的繁殖技術有哪些

(1)種子繁殖。蘆薈可用種子播種育苗,但是一般較難取得種子,因蘆薈不易自花授粉結實,需行人工授粉處理,才能獲得較多的種子。同時由於蘆薈播種後的小苗生長緩慢,從幼苗到成株約需3年,所以生產上少用種子繁殖。

播種期:一般於春季採收種子後,於當年秋季播種。如春季播種,土溫穩定在15℃以上時播。

播種方法:用苗盤或苗床播種育苗,床土宜用干凈的河沙或山沙,也可以用草炭2份,蛭石1份;或草炭、蛭石、珍珠岩各1份充分混合後作培養基質使用。播種前先澆底水,然後點播或條播,在較低溫度的季節播後用玻璃板或塑料膜覆蓋,保溫保濕。溫度宜控制在28℃左右,不宜過高。

苗期管理:播種後約30~60天出苗,齊苗後應及時撤去覆蓋物。水分的管理以苗盤或床土「見干見濕」為宜。小苗長高約2厘米左右時,可葉面噴施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少量勤噴。苗高5厘米左右時進行分苗,株行距為6~8厘米;苗高10厘米以後,移植花盤或定植於大田。

(2)分株、分芽繁殖。二三年生的蘆薈具有旺盛的分株、分櫱能力,但因品種不同而異,以中國蘆薈的分櫱能力最強,剛分出的小苗也能分櫱新株,一年種1株可分生20~30多個分櫱苗,樹蘆薈除植株基部能萌發新株外,其葉腋處也能產生幼芽;花葉蘆薈則很少能在葉腋處產生幼芽;庫拉索蘆薈分櫱力較中國蘆薈弱;開普蘆薈的分株、分芽能力更弱,它的種苗主要靠組織培養來繁育。蘆薈的分株、分芽取出扦插,成活率高,由成苗到成株周期短,方法簡單,成本低,是蘆薈繁殖種苗的一種主要方法之一。

①扦插時期:蘆薈發生分芽時期主要在春、夏、秋三季,冬季較少,扦插時期以春、秋兩季最為適宜。家庭中培植可隨時進行。

②扦插用的基質:用清潔的河沙加1份腐葉土、1份珍珠岩,或草炭、蛭石、珍珠岩各1份混合組成的多孔混合基質。

③扦插方法:將分櫱芽或葉腋處的分芽取下,置放於陰涼處,待傷口稍干後插植,置放的時間春秋季2~3天,夏季半天至1天。芽的大小都可扦插,但以有6片葉,最大葉長8~12厘米的芽插後發根生長快。如果在扦插前1周把母株上的分櫱芽輕輕扭轉約半圈,培上土,使它與母株略分離,長出新根二三條後,取下插植,則更易生長。扦插的深度為約入土0.5~1厘米,勿將心葉埋入基質中。插植的株行距6~8厘米,或用小盤插植,一般1株。

④插植後的管理:插植後即噴透水,並把歪倒的扶正培土,以後見土干後再噴水,苗床上空氣濕度以75%~85%為合適,溫度在10~30℃之間,最低不能低於8℃,最高不宜超過35℃,否則易爛苗。光照強度不宜太大,要適當遮陽,夏季育苗遮光率宜在70%~80%之間,高溫時要經常噴霧降溫。小苗生根後,可噴施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一般2個月左右可以出圃種植。

E. 蘆薈怎樣進行採收與加工

蘆薈種植2~3年後即可收獲,在生長旺盛期,將中下部長度在20~30厘米以上的葉片,分批割下,及時將葉片的切口朝下,豎直於木槽或其他容器中,收集流出的汁液乾燥即可。

或將鮮葉洗凈、切片,加入等量水,用猛火煎煮2~3小時,再用紗布過濾,將濾液置鍋中加熱蒸發至稠黏狀,倒入模型內烘乾或在太陽下曝曬至干,即為蘆薈膏。不同成熟度的葉片加工所得蘆薈膏量是不同的,老葉為2.86%,嫩葉為1.83%。所以采葉時應盡量采老留嫩。

F. 想養盆蘆薈花,蘆薈有種子嗎如何移植啊

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法:在3-5月從老莖上切下嫩枝,放置幾天,待切口乾後,即可種植。
2、分株繁殖法:在4-7月或9-10月份,從母株與子株的根部分開,然後扦插。
3、種子繁殖:蘆薈長到3-4年即可開花結籽,種子收成後應立即播種,否則難以發芽。播種期以15-20℃最佳。避免在早春,晚秋及炎熱的夏天播種。
4、組織培養繁殖法:以蘆薈的莖尖、根尖、芽尖作原質體,經試管無菌繁殖培養,再生根移植,可以大量快速繁殖,而且不受季節限制。更可達脫毒苗生產之目的。
病蟲害防治:
蘆薈在生長期間,很少有病、蟲為害,但有以下幾種常見的病蟲害需注意:
1、介殼蟲:常發生於皂質蘆薈,其它蘆薈品種發生較少。

防治:嚴重時可用葯物防治。50%的1605乳油,稀釋1000倍液噴霧。幼苗期可用50%的三硫磷,稀釋3000倍液噴霧。
2、紅蜘蛛:在天旱時易發生,嚴重時期在5-7月、8-9月份也有危害。

防治:在冬季時節,消除田間雜草。當紅蜘蛛大量暴發時,可用40%的樂果2000-2500倍液噴灑,每隔3-4天噴一次,可連續打幾次葯。
3、棉鈴蟲:在棉鈴蟲的幼蟲期發生危害時,可採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600倍液或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
4、白根病:即在蘆薈根部上帶有白色粉末狀,防治方法同紅蜘蛛一樣。
5、根腐:根腐病,一般是因為土壤過於潮濕而引起的蘆薈根部腐爛,應及時將健康的未腐爛的莖切下來,待切口乾後,再重新種下。

G. 蘆薈怎樣種植和採收_蘆薈種植和採收方法(2)

盆栽蘆薈種植技巧

1、盆土配置: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2、花盆選擇: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厘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厘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3、種植方法: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准,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蘆薈的功效作用

增強體質

健康的人,服用蘆薈和堅持蘆薈浴,不僅可以防治各種疾病,而且還能改善體質,增強體力,保持精力旺盛。健康人體液呈弱鹼性,過度勞累或生活緊張等原因會使體液變成酸性,易感染病毒,常用庫拉索蘆薈會使體液保持鹼性,維持健康、不患感冒。

殺菌

蘆薈酊是抗菌性很強的物質,能殺滅多種真菌、黴菌、細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滅病原體的發育繁殖。

抗炎

蘆薈的緩激肽酶與血管緊張來聯合可抵抗炎症。尤其是蘆薈的多糖類可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治癒皮膚炎、慢性腎炎、膀胱炎、支氣管炎等慢性病症。

濕潤美容

蘆薈多糖和維生素對人體的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增白作用。尤其是青春少女最煩惱的粉刺,蘆薈對消除粉刺有很好的效果。蘆薈大黃素等屬蒽醌甙物質,這類物質能使頭發柔軟而有光澤、輕松舒爽,且具有去頭屑的作用。因此,蘆薈美容霜、蘆薈護膚霜、蘆薈染發膏...

健胃下泄

蘆薈中的蘆薈大黃素甙、蘆薈大黃素等有效成分起著增進食慾、大腸緩泄作用。服用蘆薈,能強化胃功能,增強體質,體質衰弱而失去食慾的病危患者,服用蘆薈也能恢復食慾。蘆薈是古今中外治療便秘最有效的葯物,即使非常嚴重的便秘,服用蘆薈之後,也能在8-12...

強心活血

蘆薈中的異檸檬酸鈣等具有強心、促進血液循環、軟化硬化動脈、降低膽固醇含量、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使血液循環暢通,減少膽固醇值,減輕心臟負擔,使血壓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免疫與抗腫瘤

蘆薈中的粘稠物質多糖類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抑制、破壞異常細胞的生長的作用,從而達到抗癌目的。

鎮痛、鎮靜作用

手指腫痛、牙痛而難以忍受時,在患部貼上蘆薈生葉,能消除疼痛,神經痛、痛風、筋肉痛等,內服加外用蘆薈,也有鎮痛效果。蘆薈還能預防和治療宿醉、暈車、暈船等。

防曬作用

蘆薈中的天然蒽醌甙或蒽的衍生物,能吸收紫外線,防止皮膚紅、褐斑產生。

防蟲、防腐作用

蘆薈汁液具有很好的消毒、防腐作用。夏天皮膚上塗上蘆薈汁,蚊子不咬。哥倫比亞人常給小孩腳上抹上蘆薈汁,以防止蟲害。

蘆薈鮮葉外用的使用方法

1.新鮮蘆薈葉汁塗抹法 在蘆薈植株下部剪取一小塊蘆薈葉片洗凈,將蘆薈葉的表皮撕去,輕輕地將蘆薈液汁均勻塗於消毒處理後的傷口上,每隔一段時間塗抹一次。採用這種方法所用的葉片應隨用隨取,能保證蘆薈葉汁新鮮無污染,治療效果也比較明顯。

2.敷貼法 取新鮮蘆薈葉片一塊,面積要略大於患處,將葉片兩邊小齒切除,再從上下表皮中間平行剖開,形成帶有葉肉的兩個薄片。將其平貼在經過消毒處理的患處,然後用紗布包好。生貼原生蘆薈葉肉能使有效時間延長,一般可以隔半天左右,再換貼一次新葉,使用比較方便。

3.搗爛敷貼法 取新鮮蘆薈一片,先切成小塊,然後用消毒過的玉器或石器將葉塊搗碎成糊狀後敷於患處,再用紗布包好,每天換一次葯。葉片搗爛後,葉肉和表皮中多種成分充分混合,其殺菌、消炎、消腫、解毒效果更好一些。但操作時要嚴格注意消毒,以免感染。

4.蘆薈濕布法 將蘆薈切碎加水2倍?倍,再放入消毒紗布數塊,浸沒在蘆薈葉汁水中,用小火煮20分鍾,再將紗布和蘆薈汁一起倒入洗凈消毒過的廣口瓶中加蓋保存,隨需隨取。將蘆薈汁浸紗布貼在患處,可以吸熱消炎,止痛止癢,使用十分方便。

5.蘆薈酒精浸出液 取適量新鮮蘆薈,洗凈、搗碎、放在兩份無水酒精內浸泡一周,將蘆薈內的有效成分浸出,再用紗布將蘆薈殘塊濾出,將蘆薈酒精浸出液裝入棕色瓶內保存。

6.蘆薈洗法把蘆薈當成浴劑來使用時,蘆薈中所含的多種有效成分能夠經由皮膚滲透促進血液循環,不僅具有美肌效果,對肩膀酸痛、神經痛都有效;對於肢端寒冷症者,蘆薈浴液除溫暖身體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將洗凈蘆薈鮮葉100克,切成片,包在紗布或濾布里,直接放入熱水中,製成蘆薈鮮葉擦汁,將擦汁放入洗澡水中充分拌勻,即可洗泡蘆薈浴。

H. 蘆薈要怎麼採收加工

蘆薈全年可采。割取葉片,排列在木槽兩側,使液汁經木槽流入容器,蒸發濃縮至適當的濃度,任其逐漸冷卻凝固,得「老蘆薈」或稱「肝色蘆薈」,如庫拉索蘆薈。若將葉片排壘在墊有羊皮或厚布的地穴周圍,使液汁流入其中,然後用猛火蒸至稠膏狀,再迅速冷卻凝固,得「新蘆薈『或稱』光亮蘆薈」,如好望角蘆薈和中國蘆薈等。這種加熱加工蘆薈凝膠的方法雖土法廉價,但因高溫蒸發,破壞了蘆薈的酵素和其功效,故現代國際上已採用高科技的「冷凍穩定法」加工高度濃縮的凝膠或結晶粉末及其他劑型的產品。

蘆薈葉的液汁濃縮成的乾燥物,以色黑綠、質脆、有光澤、氣味濃、無農殘、無有害重金屬超標者為佳。本品含水分不得超過12.0%;總灰分不得超過4.0%。按乾燥品計算,含無水蘆薈苷(C20H20O8),庫拉索蘆薈不得少於28.0%,好望角蘆薈等不得少於18.0%。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2071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239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1098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1049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6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724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317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292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284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