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根短什麼樣
❶ 蘆薈的根能吃么
能吃,不過既不好吃也沒什麼益處。蘆薈根是一種中葯,煎服具有清熱利水的作用,不過這主要指的是中華蘆薈。並不是所有的蘆薈都能食用的
❷ 請問這個是什麼植物的根,有什麼葯用價值
可能是麥冬塊根或萱草塊根。我傾向於麥冬的塊根,中葯名:麥冬,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可以雙對下圖:
圖1:麥冬
❸ 蘆薈根和蘆薈根一樣嗎
蘆薈根和蘆薈根是一樣的,蘆薈肉和蘆薈根是不一樣的,蘆薈有肉有根。
❹ 怎樣在大棚里種植蘆薈
蘆薈又名油蔥,為百合科蘆薈屬植物,原產印度,可食用的蘆薈品種有庫拉索、木立、中華等。本地大棚主要栽培品種為庫拉索,別名巴貝多蘆薈、翠葉蘆薈。現將蘆薈的植物學特徵特性、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1 植物學特徵特性
蘆薈根多數為須根,少數為球根。蘆薈多數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或短莖,不少為灌木或攀緣植物。草本蘆薈葉多基生,灌木和喬木蘆薈的葉都為莖生,葉多互生,螺旋狀排列,多數為蓮座形葉盤。葉多漿,葉肉肥厚。有的葉背有刺或葉面有刺。葉全緣,多具有波狀鋸齒,少數有纖毛。蘆薈花頂生、側生,總狀、傘狀、圓錐狀、圓柱狀或頭狀花序,通常為無限花序。花有紅色、棕色、粉紅色、黃色、橙紅色、乳白色。果皮多為蒴果,少漿果。種皮灰色或黑色,種子為不規則三棱形至扁平形。
蘆薈性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冬季室溫不得低於5℃,休眠期宜干。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質壤土。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和鹽鹼,不需大水大肥管理。但喜陽光,不耐蔭,在蔽蔭環境下,多不開花。
2 大棚蘆薈栽培要點
2.1 整地施肥
一般要選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暢、土壤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地。整地深翻並施有機肥,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kg加葉菜類復混肥100kg。畦寬要考慮能架設大棚和覆蓋遮陽網。一般畦寬單行0.5m,雙行0.6~0.8m。
2.2 繁殖方法
2.2.1 種子播種法 種子於春天播種,需砂盤育苗,然後再移植。
2.2.2 分株法 在早春結合換盆,將母株四周分櫱的新株與母株地下莖切斷,作為種株栽培。但此法因分櫱數少,繁殖數量較少。
2.2.3 扦插法 一般多採用扦插繁殖。方法是在春夏之間,剪取主莖基部和葉腋間的小側枝,進行扦插。剪長10~15cm的新芽,用小刀自基部割下,於蔭處放置1天,使剪口略干後,插於培養土內。插深3~4cm,1周後方可澆水,約20~30天即可生根。主幹也可截下扦插。插枝時間以春天為佳,以利安全越冬。冬天切忌多澆水,以防爛根。一般第二年春季定植。
2.3 田間管理
小苗分株後須灌水,但不宜過潮濕。忌中午灌水,灌水要適量,如表土下2cm處有濕土,就可不灌水。夏天乾燥時,每隔1~2天灌水1次,每隔3~4周施入人糞尿1次,清除棚內雜草。夏季應避免強烈陽光直射,大棚要用遮陽網覆蓋。冬季應防凍,外界氣溫低於5℃時棚內應加溫,至中午高溫時大棚應放氣通風。
2.4 病蟲害防治
據筆者調查,本地大棚蘆薈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灰霉病,可用10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和粉虱,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3 採收
在植株成株後可分期分批從下至上採收葉片。可採收部位是櫱生芽、葉、花、花葶和根等。採收櫱生芽可用於繁殖。用於採收葉片的蘆薈,必須3年生以上的成株,每株要有20片以上的葉片,多數葉片要有500g重,每次可採收3~4片葉,每年可採收3~4次,采完的母株必須留有12片以上的葉片,不可超采。收割口部位必是從基部靠基部的進鞘部位。畝成株每年可產鮮葉1萬~1.2萬kg。
望採納。
❺ 蘆薈怎麼分根
放心大膽的去把根櫱分出來的幼株從母株分離,斷點根很正常,蘆薈屬於多漿植物,根的再生能力很強.幼株的根和母株是相連的,但可以分離,並且不會造成植株死亡,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況且蘆薈的分櫱能力也很強,繁殖很快.如果有沒有說清楚的可以給我留言
❻ 蘆薈的根是什麼樣子的
❼ 蘆薈根的介紹
蘆薈根為百合科植物斑紋蘆薈AloeveraLvar.chinensis(Haw.)Berger等的根,具有清熱、利濕、化瘀等功效。
❽ 蘆薈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要有圖,給加分。謝謝
我沒有圖,但是我們家裡有蘆薈,它小的時候和大蘆薈沒有什麼區別,就是比它小很多,小蘆薈都長在大蘆薈根邊上。蘆薈分為公的和母的,公的不會生出小蘆薈。母的可以生出好多。
❾ 蘆薈的莖是什麼樣子的
蘆薈的葉子形狀為條狀的披針形,顏色為粉綠色。頂端有小齒,且邊緣也庫拉索生長著稀疏的刺狀小齒。它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常見的有中華蘆薈,上農大葉蘆薈,庫拉索和木立蘆薈,仔細觀察它們有很明顯的區別
擴展信息
1. 土壤
要種植蘆薈,請使用排水良好且養分含量高的沙質土壤。具體來說,可以將泥炭土、樹葉覆蓋物、細沙和珍珠岩按4:3:2:1的比例混合均勻,培育蘆薈。
2. 光
蘆薈喜光,因此需要在春秋兩季曬太陽,以幫助它更健康地生長。夏季要採取一定的遮陽措施,不要讓它在烈日下暴曬。冬天需要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
3.澆水
因為蘆薈含水量高,所以沒必要倒太多水。平時保持土壤乾燥,等幹了再澆水。夏季,由於蒸騰作用強烈,需要多澆水,幫助其補充水分。
4. 溫度
蘆薈原產於熱帶地區。它怕冷但不怕熱。通常需要給它15-35℃的溫度。冬季氣溫較低時,溫度必須在5℃以上,否則可能難以生長。
五、注意事項
(1)防止黑點。黑斑病是蘆薈的一種常見病害,會導致葉片出現黑斑,影響觀賞。所以我們需要在進入雨季之前提前給它用葯,以防止這種疾病的發生。
(2)肥料供應。蘆薈不是愛施肥的植物。平時我們不會給它施太多肥。然而,在生長過於旺盛的夏季,我們需要額外的追肥來滿足其生長需要。
❿ 蘆薈的根部是什麼樣子(圖片沒有爛的根)
不能,因為一旦根部壞死,那麼土壤中的水分,營養就不能被植物所吸收,所以蘆薈根爛掉,剪掉根,就不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