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有黑點買什麼葯
Ⅰ 蘆薈長黑點了什麼原因怎麼治
可能是蘆薈褐斑病 ,你要每周一次輪換噴施多菌靈和百菌清600倍的溶液,並在盆土需要澆水時澆灌一次500倍液的多菌靈溶液即可有效防治。注意治痊後只能是新葉不染病,老葉的病斑是不會清除的。注意養護環境的適應,以半陰通風為宜,冬季以充足的光照最好。澆水不幹不要澆,澆時要澆透也能預防此病的發生。
但也有可能是感染了蘆薈圓斑病。該病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初期為褐色斑點,稍凹陷,擴展後病斑圓形、深凹陷,內黑褐色,邊緣紅褐色,後期病斑上出現灰褐色的霉斑。這是一種真菌性的病害,病菌存活在土壤中植株病殘體上,藉助澆水、工具等傳播,可直接從葉片氣孔處侵染危害。栽培環境潮濕、通風不暢、高或低溫是使病害加重的原因。為防止該病蔓延,建議栽培環境不低於5℃、不高於25℃,濕度控制在40%以下,對植株用百菌清或多菌靈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Ⅱ 我的蘆薈葉子上長了黑點(包括嫩芽),葉肉也萎縮,還打卷腐爛。我該怎麼辦求各位幫忙!!!
這是蘆薈褐斑病,全株噴施井岡黴素、農用鏈黴素即可防治,最好連續噴施2~3次,每次間隔一周時間。
另外,要放在光照強度6~8成環境條件下養護,澆水要在表土乾燥後澆透,不可太濕澇。
Ⅲ 我們家的蘆薈怎麼葉子上長了好多黑點點啊
可能是蘆薈褐斑病 ,你要每周一次輪換噴施多菌靈和百菌清600倍的溶液,並在盆土需要澆水時澆灌一次500倍液的多菌靈溶液即可有效防治。注意治痊後只能是新葉不染病,老葉的病斑是不會清除的。注意養護環境的適應,以半陰通風為宜,冬季以充足的光照最好。澆水不幹不要澆,澆時要澆透也能預防此病的發生。
但也有可能是感染了蘆薈圓斑病。該病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初期為褐色斑點,稍凹陷,擴展後病斑圓形、深凹陷,內黑褐色,邊緣紅褐色,後期病斑上出現灰褐色的霉斑。這是一種真菌性的病害,病菌存活在土壤中植株病殘體上,藉助澆水、工具等傳播,可直接從葉片氣孔處侵染危害。栽培環境潮濕、通風不暢、高或低溫是使病害加重的原因。為防止該病蔓延,建議栽培環境不低於5℃、不高於25℃,濕度控制在40%以下,對植株用百菌清或多菌靈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Ⅳ 蘆薈葉子上有黑斑點是怎麼回事
蘆薈葉子上有黑斑,是因為患上了黑斑病。這是一種由真菌引發的疾病,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容易得。
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修剪銷毀:發現蘆薈患病後,一定要第一時間將它的病葉剪除,剪下的葉子需要集中起來燒掉,以免病菌的傳播導致其復發。修剪後要給剪口消毒,可以在上面塗抹草木灰,以免其感染。
2、通風降濕:想要避免蘆薈患病,平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尤其是在濕度較高的時候,通過加速空氣流通,可以降低它的濕度,減少病菌滋生的可能,同時對於已經患病的植株,也能起到遏制病情惡化的效果。
3、注意噴葯:在黑斑病的高發期,通過提前噴葯可以有效的進行預防。常見的葯物有甲基托布津以及多菌靈,根據其濃度不同,需要兌入一定比例的水,稀釋後再進行噴灑。通常每周噴一次,連續噴三周即可。
4、日常管理:給蘆薈提供良好的日常管理,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首先要注意溫度,氣溫要保持在8℃以上,同時還要讓它充分受光。平時可以補充碧卡硅溶磷酸二氫鉀或代森鋅,提高其抗病能力,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
Ⅳ 蘆薈有黑點怎麼辦
在栽培過程中,有的蘆薈葉子上會出現一些黑褐色的圓形病斑,在環境括官時,很快擴展成大病斑,中部稍微下陷,邊緣隆起,其上散生小黑點,即病原菌分抱子。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組織內越冬,發育適溫在21^-28'C。通風不良,高溫高濕的環境容易引起該病的發生。另外,盆土過濕,氮肥施用過多等會加速病情的發展。
防治黑斑病的發生主要要從加強栽培管理著手。首先要注意空氣流通,降低空氣濕度,特別要防止高溫高濕的現象發生。澆水時盡量不要住葉片上澆,盆土要干透澆透。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均衡配合使用。切勿偏施氮肥,防止徒長而降低杭病能力。發現病葉時,及時剪除燒毀,剪除傷口,可塗敷葯劑。在發病流行季節,可噴7。%的甲基托布津1口00^150口倍液,或7。%炭疽福美500倍液,或5口%多菌靈1000倍液。每周一次,連噴三次。
Ⅵ 家居「蘆薈」長了好多小黑點,該怎麼辦
家居蘆薈長了很多小黑點,其實是蘆薈黑斑病,這些小黑點是嚴重影響蘆薈生長及品質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導致蘆薈整株死亡。一、症狀及發生規律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水絲狀病斑,後發展成近圓形黑色褐色病斑,個別病斑邊緣呈放射狀,周圍有黃色或黃黑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有許多黑褐色顆粒,葉表下陷,葉肉可利用部分完全喪失。該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條件適宜下借風雨及澆水傳播,並可形成多次侵染。

自古評論出天才,感覺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處,請分享關注小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
Ⅶ 蘆薈上面有黑色的斑點是怎麼回事
蘆薈上有黑色斑點可能是因為養護環境溫度太低,此時要將它改放到15℃以上的屋子裡來養。也可能是因為發生了蟲害,此時要摘除病葉,然後每7-10天噴一次除蟲葯,等它恢復。還可能是因為患上了葉斑病,此時要把它移到一個通風處,剪掉病葉,再噴葯治療。
一、提高溫度
1、原因:蘆薈喜歡暖熱的環境,耐寒的能力並不強。如果在冬天的時候,將它放在了太冷的地方,它就有可能會受凍,長出黑斑。
2、處理方法:及時將它轉移到溫暖的室內,並將溫度保持在15℃以上。一段時間後即可恢復。
二、噴葯殺蟲
1、原因:如果植株受到了蚜蟲、蚧殼蟲等害蟲的侵食,其葉片也有可能會出現黑色的斑點。
2、處理方法:將植株上黑斑比較多的葉子剪掉。然後在准備一些有除蟲作用的葯物,兌水稀釋後,每7-10天噴灑一次。直到它完全恢復為止。
三、噴葯除菌
1、原因:如果養它的環境比較悶熱,並且不夠通風,那麼它就可能會發生葉斑病,從而導致葉片上出現黑斑。
2、處理方法:將它改放到一個通風處,把其所有患病的葉片都剪掉。然後給它噴一些除菌劑治病。
Ⅷ 我的蘆薈葉片上長了好多黑點,是什麼問題要怎麼辦
你的蘆薈是黑斑病,防治方法如下:
蘆薈黑斑病是嚴重影響蘆薈生長及品質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導致蘆薈整株死亡。
一、症狀及發生規律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水絲狀病斑,後發展成近圓形黑色褐色病斑,個別病斑邊緣呈放射狀,周圍有黃色或黃黑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有許多黑褐色顆粒,葉表下陷,葉肉可利用部分完全喪失。該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條件適宜下借風雨及澆水傳播,並可形成多次侵染。
二、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根據在雲南元江的品比試驗結果:最易感染病斑的品種是華蘆薈,而後依次是元江蘆薈、木立蘆薈、庫拉索蘆薈、皂質蘆薈。故而選用抗病且利用率高的庫拉索、元江蘆薈種植為最佳。
2.種苗消毒及土壤清理。對新引進種苗必須消毒,一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滲泡5至10分鍾,晾乾即可種植。對發病較嚴重病株,應將整株深埋,並對發病區土壤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
3.加強管理。在種植期間確保蘆薈生長最低溫度在8℃以上,同時減少和控制病源。採取獨壟種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氫鉀、0.1%代森鋅等,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同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
4.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蘆薈黑斑病的發生及防治 。
Ⅸ 蘆薈長黑斑。有一些地方凹凸不平 這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處理
這是蘆薈黑斑病。
蘆薈黑斑病是嚴重影響蘆薈生長及品質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導致蘆薈種植的絕收。
症狀
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水絲狀病斑,後發展成近圓形黑色褐色病斑,個別病斑邊緣呈放射狀,周圍有黃色或黃黑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有許多黑褐色顆粒,葉表下陷,葉肉可利用部分完全喪失。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根據在雲南元江的品比試驗結果:最易感染病斑的品種是華蘆薈,而後依次是元江蘆薈、木立蘆薈、庫拉索蘆薈、皂質蘆薈。故而選用抗病且利用率高的庫拉索、元江蘆薈種植為最佳。
2.種苗消毒及土壤清理。對新引進種苗必須消毒,一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滲泡5至10分鍾,晾乾即可種植。對發病較嚴重病株,應將整株深埋,並對發病區土壤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
3.加強田間管理。在種植期間確保蘆薈生長最低溫度在8℃以上,同時減少和控制病源。採取獨壟種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氫鉀、0.1%代森鋅等,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同時做好田間排水工作,防止田塊積水。在霜凍期間,採取薰煙法提高溫度等進行綜合防治。
4.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蘆薈黑斑病的發生及防治。
Ⅹ 蘆薈上的葉子有黑點 該怎麼處理 是不是病了
你的蘆薈是黑斑病,防治方法如下:
蘆薈黑斑病是嚴重影響蘆薈生長及品質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導致蘆薈整株死亡。
一、症狀及發生規律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水絲狀病斑,後發展成近圓形黑色褐色病斑,個別病斑邊緣呈放射狀,周圍有黃色或黃黑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有許多黑褐色顆粒,葉表下陷,葉肉可利用部分完全喪失。該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條件適宜下借風雨及澆水傳播,並可形成多次侵染。
二、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根據在雲南元江的品比試驗結果:最易感染病斑的品種是華蘆薈,而後依次是元江蘆薈、木立蘆薈、庫拉索蘆薈、皂質蘆薈。故而選用抗病且利用率高的庫拉索、元江蘆薈種植為最佳。
2.種苗消毒及土壤清理。對新引進種苗必須消毒,一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滲泡5至10分鍾,晾乾即可種植。對發病較嚴重病株,應將整株深埋,並對發病區土壤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
3.加強管理。在種植期間確保蘆薈生長最低溫度在8℃以上,同時減少和控制病源。採取獨壟種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氫鉀、0.1%代森鋅等,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同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
4.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蘆薈黑斑病的發生及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