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一碰就掉是為什麼
1. 為什麼我養的蘆薈老爛掉啊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蘆薈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蘆薈在15℃~35℃左右生長最快,我國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這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
適時澆水是炎熱夏季特別要注意的。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獲得更高的產量。澆水造成不能過量,一般5~10天澆一次即可。生長旺盛期土壤中養分不斷被株體吸收,如 及時追肥就會影響蘆薈生長。有機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蘆薈生長受了影響後再施肥,這樣就來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過多,不要沾污葉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沖洗。種植三年左右的蘆薈就可採摘了。三年以上的葉子葯用價值更高。采葉時一般要從植株下部開始,成熟的葉片順熱肅下,不要傷害植株,並晝保持中體完整。因蘆薈葉中水分佔96%以上。破損的葉體中的汁液流出,對其營養是個損失。另外破損的葉子也不易保存,還會影響其它葉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澆水,可採取噴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很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注意盡量讓蘆薈多見陽光。室內盆栽蘆薈可以放到避風向陽的地方。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點以後,3下午點以前進行日曬。
參考資料:來源:農業科技報
7回答者: 祛病健身 - 助理 二級 2009-3-17 21:00
2. 為什麼我家的蘆薈爛掉了
1、最常見的爛根的原因就是澆水過多。蘆薈耐旱但是怕積水。春夏秋三季十天澆水一次即可。冬季半月一次。
2、施肥過多造成燒根,也會致使根部腐爛。給蘆薈施入'沃葉水溶肥「一定要薄肥。且施肥周期2個月為宜。
3、土壤透氣性和透水性不強會導致和加重積水、根部難透氣等問題。如果蘆薈土壤板結或者使用年限較長一定要進行更換。
4、當然常見的根腐病也會造成蘆薈爛根的發生。我們此時需要切除腐爛部分、使用多菌靈等進行根部的消毒。
3. 網購回來的蘆薈養了幾天根全掉了
你好,根據問題對證下葯:
(水方面)你這種情況明顯是水澆多了,中華蘆薈是非常忌諱潮濕的環境的,而且它會更怕積水,所以一般情況下,澆水千萬不要過量,五天到十天澆一次就可以了。其實蘆薈是怕積水的,最怕還是那種長期積水,土壤會過於濕潤,這樣的話會導致根部缺氧,造成根部腐爛而且枯死,雖然平時的時候會身葉片噴霧或者是淋些水,但是要注意,只要保持稍微有一點濕就可以了,等到盆土非常乾的時候再去澆水。冬季的休眠期蘆薈更要保持土壤的一個乾燥,不然會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變得非常容易爛根爛葉。
2.(土壤方面)蘆薈是一種適應性非常廣的植物,但是栽植土壤還是以沙質土壤比較好,必須要保證蘆薈需要的土壤是疏鬆、肥沃、保水又透氣的。
3.(生存環境方面)它耐熱不耐寒,喜歡陽光照射,不易夏季暴曬
最後,你先栽回去,土壤不要太乾燥就行了,也許可以活過來,這種植物特別耐活。
4. 為什麼蘆薈會從中間腐爛掉
原因:
1、水分:水澆多了,或者是盆土排水不暢,導致其先爛根後再爛葉。
2、光照:蘆薈不能強光暴曬,會導致其多肉汁的葉片被灼傷,進而致使其大部分植株的先後死亡,所以蘆薈不要在強光中照射。
可以過冬,但由於其根系和葉片的雙重受損,剩下的幾株一時也很難再恢復生機,所以過冬很難,應該根據蘆薈的生態習性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養護。
(4)蘆薈一碰就掉是為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夏季是蘆薈的生長旺季,應注意水肥的供應。陽光較強時應適當遮去中午的光照。蘆薈不能與喜濕的植物放在一起培養。開花時不使土壤過分干即可。
2、秋季保證充足的光照,適當澆水。蘆薈不耐寒,氣溫下降後應及時移人有光照的封閉陽台內或房間內,注意控水,使盆土干而不燥。
3、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10天後再逐漸增加光照。家庭盆栽,春、秋季節放在陽台或室外窗檯上接受陽光直射則生長健壯;夏季移至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冬季放室內光照充足的地方,室溫不低於10℃為宜。
參考資料:蘆薈-網路
5. 為什麼蘆薈的葉子會枯掉
蘆薈出現枯萎的原因是濕度低、澆水不當、施肥不當、光照不適造成的。
蘆薈雖然能耐受乾旱,但它喜較高的空氣濕度,最好在生長期間經常向葉片或周圍生長環境中噴水或灑水增加濕度,不可過於乾燥。
澆水要以干濕交替,不可過於乾旱,它是耐乾旱而不是喜乾旱。
施肥上最好以少為主,它不耐肥。一般在換土換盆進加入少許的肥料即可滿足半年,乃至一年的需求。
光照最好除夏季遮陽外,其他時期給予充足的光照。光照不適也會造成葉片黃
6. 手腳碰到蘆薈碎汁就開始脫皮,這是怎麼回事
腳氣是體內濕氣引起的,氣血不穩體虛,一般人都有,輕重的不同而已,外療起個暫緩的作用,大量用新鮮的蘆薈汁,比較敏感的皮膚,刺激到皮膚是會這樣的。建議,飲食內調加+運動手腳指關節,方便促進血液循環。
7. 種了十多年的蘆薈,要死了,怎麼辦葉子一碰就掉,葉子根部腐爛!需要在陽光下暴曬嗎,是不是水太多了!
蘆薈一般不用澆太多水,適當就夠了,像這種情況最好換個地方種或許把泥換掉,不然它會腐爛的更快。。。
8. 蘆薈為什麼會倒下,而且莖好像毆爛,這應該怎麼辦
很明顯你的蘆薈由於缺光產生很明顯的徒長,變得非常的細長,而且由於頭部非常重,莖太長,導致中間折斷,可以掰下晾乾後進行扦插,最好放到室外接受充足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