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的蘆薈怎麼帶回家
⑴ 剛移栽的蘆薈怎麼養
剛移栽的蘆薈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
剛剛移植過來的蘆薈一位比較脆弱,所以在土壤選擇方面需要注意一下。建議大家直接使用營養土,如果沒有營養土的話,可以選擇一些土質比較松軟的土壤,這樣在使用過程中才能確保蘆薈可以在已經改變的生存環境下快速適應過來。
2、水分把控
蘆薈非常喜水,所以在剛剛移植過來的蘆薈盆栽里必須要經常性的澆水,確保水分充足。如果水分達不到標準的話,蘆薈在種植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缺水,直接枯萎,而且蘆薈的色澤也會慢慢變得很暗淡,沒有任何的顏值而言。
3、定期施肥
前期如果沒有選擇營養土的話,那麼就必須要定期給蘆薈進行施肥,否則蘆薈的營養跟不上的話,再加上是移植過來,那麼在種植過程中肯定會受到影響。不過關於施肥也不需要特別的可以,半個月施肥一次即可。
4、陽光照射
相對來說,蘆薈算是一個比較喜歡陽光照射的植物,尤其是剛剛移植過來的蘆薈在生長過程中更是需要陽光的滋養。所以在初期階段,建議大家經常性的把蘆薈搬到室外,接受陽光的照射,這樣蘆薈的生長才會更加的旺盛,看起來也更加的穩定。
5、溫度控制
雖然蘆薈比較耐低溫,但是因為剛剛移植過來,所以關於溫度最好還是要控制一下為好。建議蘆薈的溫度最好控制在二十攝氏度左右,因為在這個溫度下的蘆薈,不管是生長速度還是其他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生長和發育。
(1)宿舍的蘆薈怎麼帶回家擴展閱讀
蟲害防治
防治病蟲害上要採用科學的防治措施,大力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葯,達到既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又能使產品農葯殘留量不超標。在防治上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適時早防。
農業防治
蘆薈開始採收前分別於「立春」及「立秋」前晴天清除舊母莖,進行一次徹底的清園,消滅潛伏於枯枝落葉和土壤中的病蟲源。
清園要將舊母莖和新長出來畸形、病蟲傷的嫩莖割除,搬離田間集中燒毀。
同時噴灑除草劑清除田間雜草,並扒開蘆薈蔸頭的沙土,把殘留莖清除干凈,經陽光暴曬1-2天,每667m2用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靈各0.5Kg,辛硫磷1Kg混合加水500-600Kg淋澆蔸頭,然後覆蓋5-6cm客沙,消滅病蟲源。
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若筍園土壤偏酸性,可施入適量的石灰粉調節土壤酸鹼度;注意防旱排澇,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不可採收過度,避免造成植株早衰。
葯劑防治
葯劑防治要掌握好防治關鍵期,對莖枯病等病害應抓住發病初期進行防治,保護好母莖萌發至成熟前這段易感病期:對害蟲要抓住幼蟲孵化高峰期至幼齡期防治。清園後,幼莖剛長出時就開始噴葯防治莖枯病,噴施葯劑要堅持到莖葉老化。
葯劑要經常輪換使用,不長期使用單一葯劑,以免產生抗葯性而影響葯效。
母莖生長期:適當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如大生M-45可濕性粉劑或65%好生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65%代森銨水劑800-1000倍液防治莖枯病和褐斑病。
防治害蟲要在幼蟲1-2齡噴葯,用5%抑太保乳油1000-15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600-8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少量樂果、或2.5%溴氰菊酯乳油600-800倍液混合敵百蟲或安打3000倍液防治夜蛾科害蟲:
用10%大功臣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防治蚜蟲和薊馬;發生蟎類和紅蜘蛛可用殺蟎特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採收期:應推行生物防治,可用12%敵力康1000倍液或3%克菌康800-1000倍液等生物制劑防治莖枯病;用菜碩星600-800倍液、或白僵菌或蘇雲金桿菌1000倍液、或米滿1500倍液防治斜紋夜蛾等蛾科害蟲;用阿維菌素類生物農葯防治蚜蟲和薊馬。
對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和夜蛾科成蟲可用糖醋液(糖3份,醋3份,酒1份,水10份加敵百蟲0.1%)於傍晚置於田間誘殺成蟲。
⑵ 放假了養在宿舍的花花草草怎麼辦
我也很納悶這個問題吶,前幾天剛放假,然後我種下的那一盆滿天星,那一盆每次都被上樓來查衛生的宿舍阿姨誇獎的滿天星,不曉得怎麼辦了……很辛苦的種了大概一個月,長得已經很不小了,大概有半尺高了,可是就放假了,真的這也是我上大學以來第一次在宿舍養一盆花,還是自己親手種下去的,親手在宿舍樓前的空地上挖的土,一點點看著它從一個小小的種子長到了現在這么大的,後來就想到了一個方法去讓他活著等我回去。
我拿了那種洗臉的盆,裡面裝滿了水,然後再把這個種著滿天星的小花盆用一個小一點的塑料袋包住花盆的底部那裡,不要讓塑料袋透氣奧,然後把塑料袋上自己扎一個超級小的孔,要記得用最細的針吶,然後通過這個小孔,就可以有水進去了,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補給水源的目的了,說白了吧,那些花花草草只要有水就不怕它活不下去的,所以水很重要,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一切都是浮雲。
⑶ 新鮮蘆薈怎麼新鮮蘆薈的儲存方法
新鮮蘆薈有毒,不可以直接塗臉,更不可生吃哈。
還要看哈蘆薈的葉子,有斑的那種不能食用,要全綠的才能吃。
先用刀去掉蘆薈的葉尖和邊緣的刺(有毒),再用刀平著去掉皮,就剩下透明的葉肉了。
把葉肉切成小塊,放開水裡過一下,用漏勺撈起。放進冰水,越冰越好。
涼了以後,撈起來當蔬菜或水果沙拉拌勻,就可以吃了。
⑷ 蘆薈保存方法怎麼保存蘆薈
1、摘下的蘆薈用保鮮袋將其裝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切記不要放在冷凍室內。
2、需要用的時候拿出來。若還用不完的話,用干凈的保鮮膜包好切割處。防治有汁液會流出,包起來的話可以防止滋生細菌。
3、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摘下的蘆薈,放到環境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可以保存半月以上。
⑸ 放暑假了放在宿舍的蘆薈該怎麼放置呀
把蘆薈打包寄放我這里,我幫你養啊,哈哈!
⑹ 摘下的蘆薈怎麼保存
摘下的蘆薈用保鮮袋將其裝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切記不要放在冷凍室內。
需要用的時候拿出來。若還用不完的話,用干凈的保鮮膜包好切割處。防治有汁液會流出,包起來的話可以防止滋生細菌。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摘下的蘆薈,放到環境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可以保存半月以上。但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採摘時用鋒利小刀在完好無損的葉片基部包莖上,撓園形輕輕劃開(不要傷到主莖),然後用手握住蘆薈往下一攀,便自然脫離母體。
2.一片一片鋪開來(不宜重疊),基部向上形成一點斜坡度。
3.氣溫超過30度時,早晚噴點水
⑺ 蘆薈要怎麼養啊
種植蘆薈比較簡單。可在花盤中加入砂質土並摻一些花肥,切忌用粘土。栽植時,土埋到根部即可,不要把蘆薈的芯埋到土中。一次澆透水,放到蔭涼、通風的地方就可以了。待到花土表面干透時,再澆水。家庭養蘆薈,不用怎麼管,尤其是日本「木立」,半個月澆一次水,也會長得很好。但是要及時整枝、分根,保證營養供應
⑻ 蘆薈怎麼存放
蘆薈不易保存。可通過種植,需要使用時採摘的方法解決。
土質: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溫度:蘆薈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中國的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
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水分: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澆水:適時澆水是炎熱夏季特別要注意的。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獲得更高的產量。澆水造成不能過量,一般5~10天澆一次即可。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澆水,可採取噴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很容易爛根。
陽光:秋冬季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注意盡量讓蘆薈多見陽光。室內盆栽蘆薈可以放到避風向陽的地方。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點以後,3下午點以前進行日曬。
施肥:生長旺盛期土壤中養分不斷被株體吸收,如不及時追肥就會影響蘆薈生長。有機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蘆薈生長受了影響後再施肥,這樣就來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過多,不要沾污葉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沖洗。
鬆土:種植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