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葉裡面是什麼樣的
Ⅰ 蘆薈的樣子
蘆薈:葉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狀或生於莖頂,葉常披針形或葉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為傘形、總狀、穗狀、圓錐形等,色呈紅、黃或具赤色斑點,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連合成筒狀。
蘆薈(即庫拉索蘆薈)是蘆薈屬中少數可食用的物種之一,其製品被廣泛應用於食品、美容、保健、醫葯等領域。但蘆薈也具有一定毒性,孕婦、嬰幼兒不宜食用。
(1)蘆薈葉裡面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
1、食用價值
早在1918年,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就確認蘆薈(Aloe vera,即庫拉索蘆薈)可食用。如今,庫拉索蘆薈凝膠製品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飲料、果凍、酸奶、罐頭等食品的製作中。
2、保健價值
蘆薈蘊含75種元素,與人體細胞所需物質幾乎完全吻合,有著明顯的保健價值,被人們榮稱為「神奇植物」、「家庭葯箱」。
3、美容價值
蘆薈中含的多糖和多種維生素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增白作用。翠葉蘆薈是最適宜直接美容的蘆薈鮮葉,即庫拉索蘆薈,它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濕、消炎、漂白的性能。
Ⅱ 先寫蘆薈的樣子,再寫從中的發現 作文 350字
我家養了一盆翠綠而又淡雅的蘆薈。它的身旁長滿了許多綠油油的小苗苗,正在逐漸地越長越高。再過幾天,這些小苗苗就會慢慢的長大,變成青綠色的小蘆薈。以後會帶給我無限的快樂,我也會天天精心地養育它。
這些小蘆薈的排列很有順序,小蘆薈嚴嚴實實的包在很裡面,它們的邊上都長滿了小小的刺,只要你重重地一捏,你的手就會出血,像仙人掌一樣。它們的顏色也分得均勻,最外面的大蘆薈葉是深綠色的,再慢慢地往裡面淡下去,直到最裡面的小蘆薈葉。這些小蘆薈葉長有黃色的斑點,都是被各種各樣的青蟲吃掉的。不過沒關糸,過幾天就會長出來的。
。這些蘆薈的作用可大了,蘆薈可以塗沫在劃傷的地方。首先要把蘆薈邊上的刺剪掉,再把蘆薈身上的皮割開,裡面有一層透明的肉汁,只要把汁提取出來,塗沫在劃的地方,過幾天就會好的。蘆薈還可以吃,大家很好奇吧!當然,不可以從盆子里撥出來就吃,不能連根撥起,不然的話,這盆蘆薈會死的,要用剪刀先把蘆薈剪下一段,再一小段一小段的剪起來,放入榨汁機榨一分鍾,把汁取出來,加入蜂蜜,就可以飲用了。蘆薈的汁不但味道鮮,而且很營養。還是透明的,很好看喔!
蘆薈真美麗啊!
Ⅲ 蘆薈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有什麼作用
蘆薈,為阿拉伯語allcoh演變而來,是一種民間葯草。蘆薈,並不稀奇,許多美容品中都含有蘆薈的成分。稀奇的是,直接把蘆薈鮮葉塗在臉上的做法。這種被稱為原汁原味的美容法一時間流行開來,到商場去買蘆薈葉也成為新的流行行為。在這里,我們介紹一些蘆薈美容的小常識,或許能有助於大家正確使用蘆薈美容。
翠葉蘆薈是最適宜直接美容的蘆薈鮮葉,即庫拉索蘆薈,它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濕、消炎、漂白的性能。還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傷痕的作用,不僅能防止小皺紋、眼袋、皮膚鬆弛,還能保持皮膚濕潤、嬌嫩,同時,還可以治療皮膚炎症,對粉刺、雀斑、痤瘡以及燙傷、刀傷、蟲咬等亦有很好的療效。對頭發也同樣有效,能使頭發保持濕潤光滑,預防脫發。
Ⅳ 蘆薈剛剛摘下來,流出的黃黃的液體是什麼有什麼用
黃色液體是大黃素(學名蒽醌),任何蘆薈都有的。蘆薈大黃素為大黃的抗菌有效成分,對其敏感的細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及白喉、枯草、炭疽、副傷寒和痢疾等桿菌,其中對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最為敏感。蘆薈大黃素還具有抑制癌細胞的DNA、RNA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功能。
直接敷蘆薈汁除了能讓皮膚濕潤外,完全達不到護膚的功效。其原因很簡單,首先,有效成分濃度不夠,效果甚微;其次,分子過大,無法吸收。所以,自然系的護膚成分,只有吃下去,或者經過工業萃取後塗抹在臉上才有效。
(4)蘆薈葉裡面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蘆薈含有豐富的天然維生素、礦物元素、氨基酸等,但鮮蘆薈汁中含有的蘆薈甙、樹脂等化學物質在醫學上稱半抗原,當這些物質與面部表皮蛋白質結合,形成使機體發生過敏反應的全抗原,就有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因此最好不要直接將蘆薈塗抹在臉上。
而且,每個人體質不一樣,要先行皮膚試驗方可使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時岩介紹,試驗時可取少許蘆薈汁在手腕和耳背處試一試,48小時候無紅腫、瘙癢方可使用。
Ⅳ 新鮮蘆薈裡面有黃色汁是什麼東西
新鮮蘆薈裡面有黃色汁是:蘆薈大黃素。
蘆薈大黃素為大黃的抗菌有效成分,是一種橙色針狀結晶(甲苯)或土黃色結晶粉末的化學物品,可從蘆薈中提取,具有抗腫瘤活性、抗菌活性和免疫抑製作用、瀉下作用,現廣泛用作葯品、化妝品原料。
(5)蘆薈葉裡面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蘆薈大黃素的功效:
1. 通便:蘆薈里的蘆薈大黃素苷可以增加腸道里的水分,讓宿便變得更軟,有助於人們更好排便。
2. 預防凍瘡:入冬時,將新鮮的蘆薈洗凈之後榨汁,用蘆薈汁塗抹在頻發凍瘡的部位,有預防凍瘡的作用。
3. 治療凍瘡:蘆薈大黃素治療痔瘡可內服也可外用。內服時,用開水兌新鮮蘆薈汁飲用;外用時,在沐浴之後,用新鮮的蘆薈切面塗抹痔瘡部位,堅持使用有促進病情恢復的效果。
葯理葯效:
1. 抗腫瘤活性說明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蘆薈大黃素的抗腫瘤作用頗感興趣,主要的抗腫瘤活性集中在對神經外胚葉腫瘤、肝癌、肺鱗狀細胞癌、皮膚Merkel細胞癌、胃癌、白血病等腫瘤,抗癌范圍廣泛,蘆薈大黃素對P388白血病細胞有抑製作用,延長生存期。其作用機制之一是抑制癌細胞的DNA、RNA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2. 抗菌活性
在1.5~25mg/ml濃度,蘆薈大黃素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炭疽、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製作用,其中對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最敏感,抑菌的有效濃度為15-25u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209P、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在體外抑菌濃度分別為7.5mg/L、600mg/L 其抗菌作用均為抑菌而非殺菌。其作用機制之一是抑制線粒體呼吸鏈電子傳遞。
蘆薈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和蛋白質合成有較強的抑製作用。蘆薈大黃素對臨床常見厭氧性細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其中對常見脆弱桿菌能抑制90%~100%菌株生長,其MIC略高於甲硝唑。在8μg/ml濃度能使76%~91% 的厭氧菌受抑。
3. 免疫抑製作用
蘆薈大黃素能抑制生物體抗體產生,抑制碳粒廓清能力,減輕免疫器官的重量,降低白細胞數,降低腹腔巨噬細胞功能。體外在100μg/ml濃度對[3H]—TDR和[3H]Urd參入淋巴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4. 其他作用
具有使頭發柔軟而有光澤,輕松舒爽,去頭屑的作用。
在倉鼠成纖維細胞誘變性測定中本品表現為遺傳毒性作用。
可保護柚木免受白蟻的侵襲。
Ⅵ 蘆薈葉有什麼作用和功效與作用嗎
1、可以做花肥。
2、可以美容護膚,擦痔瘡也可以,有保護作用,治療效果倒是不多。
3、可以食用,炒菜。
Ⅶ 能生吃的蘆薈長什麼樣子的
蘆薈可以生吃,但不是摘下來直接放進嘴裡。最好是將葉子摘下後切成片,涼拌或者蘸著糖醋汁食用,還可以榨取蘆薈的蘆薈汁飲用。蘆薈可治療便秘、增強腸胃蠕動刺激分泌,養顏、抗衰老等。使用之前要小部分試驗,防止過敏。
中國蘆薈
拓展資料:
葯用禁忌
性味:苦,寒。孕婦忌服,脾胃虛弱者禁用。
中國蘆薈
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又名中華蘆薈。中國蘆薈莖短,葉近簇生,幼苗葉成兩列,葉面葉背都有白色斑點。葉子長成後,白斑不褪。葉子長約35厘米,寬5-6厘米,植株形似翠葉蘆薈。閩南的中國蘆薈植株個體明顯比翠葉蘆薈小。
產地: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台灣等省。還有在雲南元江地區、海南和雷州島。
特性: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嫩葉可做蘆薈色拉的原料食用。
上農大葉蘆薈
上農大葉蘆薈是從庫拉索蘆薈中培育出的變異品種。上農大葉蘆薈的葉片被有白色蠟粉,葉色翠嫩,葉片最大可達85厘米、寬12厘米,葉肉潔白豐厚無苦味,生長速度快,宜於保護,但在盆載條件下分櫱能力弱小,主枝不分枝。產地: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
特性:上農大葉蘆薈它外觀挺拔青翠,葉肉肥厚,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在抗癌、美容等方面有獨特療效。
參考資料:網路-蘆薈
Ⅷ 可以食用的中國蘆薈和庫拉索蘆薈到底長什麼樣的
蘆薈的品種至少有300種以上,其中非洲大陸就有250種左右,馬達加斯加大約有40種,其餘10種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蘆薈各個品種性質和形狀差別很大 有的象巨大的喬木,高達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卻不及10厘米,其葉子和花的形狀也有許多種,栽培上各有特徵,千姿百態,深得人們的喜愛。 蘆薈的種類雖然繁多,但其中可供葯用的只有十幾種,可食用的僅五六種,其餘皆為觀賞植物。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葯用蘆薈品種: 庫拉索蘆薈:原產非洲北部地區,目前美國南部和南美洲西印度群島廣泛栽培,我國也有種植。其葉汁濃縮物即中葯「老蘆薈」,日本稱「肝色蘆薈」。 好望角蘆薈:分布非洲南部地區,主產於南非共和國的凱普州,由凱普達溫輸出其葉汁濃縮物,即中葯「新蘆薈」亦稱「透明蘆薈」,葯用者一般認為「新蘆薈」質量較「老蘆薈」差。 中國蘆薈:又稱斑紋蘆薈。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地均有栽培,雲南元江、海南島、雷州半島一帶有野生。民間廣用為草葯、美容葯物,其葉、花、根均可入葯。 木劍式蘆薈:也叫木立蘆薈。原產於南非,目前日本到處栽培作為民間葯,我國近年來也廣泛種植,尤以東北三省和華北地區為甚。 以上是葯用蘆薈的幾個主要品種。作為園藝植物,蘆薈則有數百種之多。茲舉幾個常見的品種介紹如下: 帝王錦:又稱低能蘆薈。葉細多肉且柔軟,為其最大特徵。原產於卡那維拉的南部山地,日本種植廣泛。 七寶錦蘆薈:耐寒性比木劍蘆薈強,可以長年在戶外種植。 青鱷蘆薈:原產於南非共和國,野生群集生長,在原產地大多收集其汁作蘆薈樹脂。 龍角蘆薈:又名狼牙爪。原產於非洲南部及阿拉伯地中海沿岸一帶。我國雲南有野生,「滇蘆薈」就分布在那一地區,其它地區均為人工栽培。 珍珠蘆薈:別名德國菠蘿。原產南非一帶,我國主要作溫室栽培觀賞。 千代田錦蘆薈:在日本也叫「斑紋蘆薈」,但與中國蘆薈不同。 此外,還有一些俗稱蘆薈、實際上除了外形有些相似以外、是和蘆薈根本不沾邊的園藝植物,例如竹紋蘆薈,原產南非,在中國作溫室與家庭盆栽,與蘆薈既不同科,也不同屬;又如海螺蘆薈,別名十二卷,也是原產南非,中國各植物園、苗圃都有栽培,外觀也很象蘆薈,為百合科十二卷屬,與蘆薈同科不同屬。 蘆薈的生長習性: 蘆薈葉莖出簇生,狹長披針狀,邊緣有刺狀小齒,夏秋開花,有黃或粉紅、赤色小點。 蘆薈原產於熱帶和沙漠地區,因此,葉片具有良好的儲水功能,乾旱時也不枯死,耐乾旱、怕積水,喜光、怕陰濕,耐高溫、怕寒冷。在陽光下放置兩個月也不會枯死,在高溫下曝曬仍能生存,只是停止生長,而在-1℃時就要受凍害。但中國蘆薈幼苗則不喜光,尤其怕強光照。 蘆薈的栽培管理: 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最好放置於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在炎夏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因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稍濕即可,待盆土過干時澆水。冬季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以沙質壤土為好,並確保證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5、繁殖 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扦插可於春季3—4月進行,插條選10—25厘米長的壯枝,切口用利刀削平,去掉底部左右兩葉片,放置乾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乾硬,形成堅硬膜後植於摻有少量培養土的粗砂中。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濕即可,放半陰的環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後可全天見光,但不能強光直射,兩月後重新上盆單獨栽植。 分盆繁殖可於3—4月進行,將過密、帶根植株用利刀與主根切開,另植
食用蘆薈當慎重
轉自 : 千龍新聞網
時下,各種蘆薈產品在許多城市商場登台亮相,就連蘆薈植株和蘆薈鮮葉也在商場的櫃台擺賣,一片長50厘米左右的蘆薈翠葉一般七八十元。
賣蘆薈葉和賣盆栽蘆薈的售貨員均介紹說,蘆薈葉能外用,也能吃,比如泡水喝、榨汁,或直接入口生嚼,但每日不宜超過15克。再問為什麼,回答就十分含糊。蘆薈究竟能不能吃?又該怎樣吃呢?
只有少數蘆薈能做菜吃
專家們指出:蘆薈不僅能吃,而且能做在菜里吃。但專家們又強調,並不是所有蘆薈都能吃,也不是能吃的蘆薈就可隨便吃。據他們介紹,蘆薈有300多個品種。可以入葯的只有十多種,而可食用的僅有幾種。如「庫拉索」蘆薈,可葯用和食用,被各國廣泛種植,華蘆薈和上農大葉蘆薈均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木立蘆薈(又稱小木蘆薈、木劍蘆薈)是最好的葯用品種,葉汁極苦;珍珠蘆薈適合美容;不夜城蘆薈、千代田錦蘆薈等則只能作觀賞。
研究蘆薈方面的專家,大多數對蘆薈入菜還是持謹慎態度。在中國預防醫學院編輯的最新《食物成份表》里沒有蘆薈條目,因此傳統看來蘆薈不是食物。要成為食物新資源,按照衛生部的規定,必須做三階段毒理試驗。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的朱亮峰教授最近對華蘆薈的蘆薈汁進行了三階段毒理試驗,結論是:屬無毒極,無蓄積毒性,無發現致畸、致突變作用。也就是說,華蘆薈的去皮鮮葉是可以作為食物食用的。這個結論僅指華蘆薈一個品種,而不是所有蘆薈,因為各品種蘆薈因品種、環境等原因品質並不完全一樣,品種之間相差甚遠。另外,上海農學院自己培育的上農大葉蘆薈也是可食用蘆薈。
國外關於蘆薈入菜的報道較少。日本有蘆薈墨魚炒番茄、蘆薈炒蛋、蘆薈涼拌菜、蘆薈面條等。我國在1995年的廣州美食節上,廣州酒家和潘溪酒家就推出了蘆薈菜餚,如火腿燉蘆薈、火腿扣蘆薈、四寶蘆薈湯等,廣州酒家的火腿燉蘆薈尤其受到眾多美食家的好評。我國東北地區近兩年也興起了吃蘆薈的時尚。
蘆薈做菜都是作為輔料配菜。蘆薈本身醫療和保健功能強大,且生長時耐熱耐旱,整體葉片貨架期長,在烹飪過程中主要成分不因加工而破壞,作為蔬菜有其優勢。
但是,專家強調,即使是可作為蔬菜食用的蘆薈,依然有量的限制,一般的標准限量是每人每天不宜超過15克,而且必須去皮,因為可能導致腹瀉的蘆薈大黃素含於內皮。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身體較弱者視情況減少用量。
蘆薈有各種食法
蘆薈的食用功能其實是從蘆薈保健食品的開發開始的。從保健品到作為蔬菜入饌,蘆薈在大眾化的進程中邁了一大步。但同時表明,蘆薈首先是保健品。
蘆薈之所以被作為天然保健品食品,是因為其含有數十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2、B6、B12以及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礦物質等。堅持服食蘆薈,可有清熱通便、殺蟲疳、生肌治傷、抗菌消炎等功效。正因此,蘆薈保健食品在國外已日漸熱起來。美國人做成蘆薈三明治、蘆薈果汁、蘆薈糖果、蘆薈餃子等,認為食用後能預防感冒和扁桃腺發炎;日本也把蘆薈製成葯酒、果汁、蘆薈蜂蜜汁、蘆薈橘子水、蘆薈口香糖等;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泰國、新加坡等則把服食蘆薈看作平常事,服食方法簡單,能健體強身。
食用新鮮蘆薈是家庭自然保健的好方法,具體食用方式有:生嚼蘆薈生葉肉,即把鮮蘆薈葉切成3—4厘米的段,洗凈去皮即可;飲食蘆薈汁,即將蘆薈葉在豆漿機中打碎過濾服用,最好隨用隨打,也可煮開後冰箱內保存1—2周;煎服法,類似於傳統中葯用法;蘆薈生葉全粉,將鮮葉切薄片在微波爐中烘脆後研磨成粉即可;蘆薈浸酒,可參照其它水果浸酒做法,一般與50度白酒比例為1∶1.2,存放3—4周後即可飲用,此外還有蘆薈浸蜜、蘆薈鮮葉沖茶等。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楊建榮教授提醒說,食用蘆薈時必須謹慎,蘆薈含有的蘆薈大黃素有「泄不通便」之效,吃多了,必然導致腹瀉。不久前天津女青年潘某一直為臉上的青春痘苦惱,聽說吃蘆薈有用,便去市場買回3株,回家先擠汁喝,後又一口氣兒吃下了三株蘆薈的葉肉,結果半夜腹部劇痛,上吐下瀉,並伴以嘔血、便血,經搶救方脫險。不同的人應根據自身情況具體分析,一般說來,成人以每天服食15克鮮葉為宜,少兒老人等酌減20%—50%,如果是便秘患者,則可稍多吃些以利其效;如果本身脾胃虛寒,則宜盡量少吃為好。
Ⅸ 蘆薈堪稱萬能植物,家裡養它有那麼多作用和好處呢
蘆薈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家居植物,要說它的形態其實也算不上有多美觀,只能說是比較普通的類型,但是為什麼在綠植裡面,它卻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呢?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機肥有一個發酵的過程,必須在發酵過了以後才能使用有機肥,不然就可能會導致蘆薈燒根。
Ⅹ 蘆薈的葉子是什麼形狀
蘆薈的葉子生長在莖的底部,多數蘆薈的葉子會呈螺旋狀排列向上生長,也有少數的一些蘆薈葉子形成兩列排列向上生長。
蘆薈的葉子通常長15-35厘米,葉寬3-16厘米,葉厚2.5-6厘米。葉子從葉根到葉尖邊緣兩邊排列有小刺。
蘆薈的葉片呈淺綠色,長期在陽光下暴曬的蘆薈葉片也會呈紫綠色,上面時有不規則的葉紋。
蘆薈的葉片肉厚多汁,開花時節為夏秋兩季。
(10)蘆薈葉裡面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蘆薈的種植
花盆要選擇透氣性比較好的材質,建議用泥制的花盆,最好是不要選擇塑料材質的花盆,蘆薈不管是對花盆還是土壤的透氣性都是要求很高的,而塑料材質的花盆透氣性就沒有那麼的好,如果透氣性不好的話,就很容易導致蘆薈的無法呼吸從而出現爛根的現象,導致蘆薈死亡。
土壤要選擇透氣性和排水性都比較好的土質,建議使用砂質的土壤最為宜,因為砂質的土壤透氣性和排水性都是相當不錯的,裡面可以加入一些腐殖土來作為基肥。
平常淘過米的水可以給蘆薈澆一些,這樣可以給蘆薈提供平時所需要的營養,不用可以的去追肥,特別是到了夏天天氣比較熱溫度又高的時候,施肥反而容易導致蘆薈出現爛根。
蘆薈怕積水,土壤過濕的花很容易導致蘆薈的根部因為缺氧而腐爛死亡,所以我們在第一次蘆薈上盆澆水的時候要把土壤一次浸透。等再澆水的話,一星期澆一次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花盆裡面不要積水,積水會直接影響到蘆薈根部的呼吸,特別是冬天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澆水量。
蘆薈比較喜歡陽光,不耐寒,在夏天的時候可以把蘆薈放在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到了冬天的花要及時的給蘆薈進行保暖,建議放在室內,一般溫度不低於五度的話就可以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