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葉子為什麼長得很粗
Ⅰ 蘆薈根部很細,上部卻越長越粗,葉子也越來越肥厚,
是因為你原先採它的葉子了 下面沒有葉子所以就細 上面有葉子就越粗越厚 你可以 1 多覆土 2 從變化出斬斷,使之下部重發, 上部發根,不知你能否操作。
Ⅱ 蘆薈怎麼養,才能又粗又壯
蘆薈別名:油蔥、龍角、狼牙掌
原產地:非洲南部及地中海地區
類型:肉質草木植物
花期:2-4月。
日照:喜陽光充足的環境。
溫度:性喜溫暖,畏寒冷,也耐半陰。在5℃左右停止生長,O℃時生長過程發生障礙,如果低於O℃會凍傷。
土壤:適合排水良好且疏肥沃的沙質壤土。
水分:喜濕,耐旱,生長最適宜濕度為45%-80%。
栽培以排水良好且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最佳。
施肥
施肥以三元素復合肥(氮、磷、鉀各15%)或堆肥為主,每1-2個月施肥1次,可促進其生長旺盛。
澆水
蘆薈雖耐早,但在春、秋兩季生長最旺盛,必須充分澆水。盛夏有一較短的休眠期,應控制水分,以乾燥為宜,高溫多濕容易腐爛,尤其是烈日高溫下澆水,容易爛根爛
溫度、光照
蘆薈生長適溫為20-30℃。冬季10℃左右能安全越冬,溫度低於5℃有受凍壞死的危險。
全日照、半日照或稍陰處均能生長,但過於陰暗容易造成徒長。室內過夏應放里在半陰和通風的環境,秋季需將盆株置於光線較充足的場所。
病蟲防治
生長季節植株或葉上會出現黑霉病,這時要減少澆水,清理受害部位,塗上硫磺,以防蔓延。
整形修剪
繁殖
蘆薈可用分株或扦插法繁殖。分株多在早春結合換盆進行,將植株從盆內磕出,剪取根部分櫱的小苗另行上盆。扦插於4-5月間從老株項部剪取長約10厘米的插穗,晾曬1-2天,待切口乾縮後插入素沙中,約20-30天即可生根。
花期調節
小貼士
蘆薈自唐朝中葉就傳入我國,是一種民間草葯,其肉質所含液體可入葯,內服有催瀉健胃、解毒消熱、通經利濕、明目鎮心、解巴豆毒等作用,並能治痔病瘡瘺。現代醫學還證明其對胃潰瘍、肺結核有特佳療效。在日本,蘆薈已成為家庭餐桌上的保健菜,可製成多種食品,並認為有很好的美容作用,對治療皮膚粗糙、雀斑、潰瘍等均有良好的療效。
Ⅲ 我的蘆薈葉子很長,佔地方很大,應該怎麼辦
用布條綁成一個圈,開始圈很大,慢慢縮小,把葉片收攏,讓它們豎著長。不過這樣就比較缺光,長不快。
Ⅳ 怎樣使蘆薈長得又快又粗
使蘆薈長得又快又粗的方法如下: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在生產季節最好放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熱的季節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銷濕即要,待盆土過干時澆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以沙質壤土為好。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5、繁殖: 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扦插可於春季3-4月進行,插條選10-25厘米長的壯枝,切口用利刀削平,塗抹新高脂膜母液於修剪傷口,可防病菌侵入,防止爛根,去掉底部左右兩葉片,放置乾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乾硬,形成堅硬膜後植於摻有少量培養土的粗砂中。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濕即可,放半陰的環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後可全天見光,但不能強光直射,兩月後重新上盆單獨栽植。分盆繁殖可於3-4月進行,將過密,帶根植株用利刀與主根切開,塗抹新高脂膜母液於修剪傷口,可防病菌侵入,防止爛根,另植新盆即可,第一周不必澆水,待傷口結膜後再澆透水。管理同成株。
Ⅳ 蘆薈葉子很肥大而且很長是什麼蘆薈
葉子肥大且很長的蘆薈是中華蘆薈,是比較常見的。
Ⅵ 為什麼我的蘆薈又瘦又長
也許是品種問題哦,我家的木立蘆薈就是細長的呀,喜歡肥肥的就種庫拉索蘆薈啊,兩種蘆薈都可以吃的,木立相對會比較難吃...但對身體好哦~~每次吃一小塊就可以,不喜歡味道可以和水果一起打果汁.等小蘆薈再長大些再移栽吧,呵呵,我家的一棵庫拉索竟然長出了8棵小蘆薈呢.
Ⅶ 請問我家的蘆薈已經有十來年了 葉子都長的很大 旁邊都是刺 花盆已沒法滿足了 換盆有沒有需要注意的
要分櫱換盆。具體就是說,要把一棵分成兩棵甚至更多棵——看起來是一株,如果真的長十幾年的話,其實在地下和靠近地面的部分已經分成幾棵了。 換盆的時候能分開就分開,這樣以後長得比較快。
換盆的前幾天不要澆水,等土基本干透,然後一手扶住蘆薈根部,一手托住花盆,旋轉一杯八十度,晃動——整棵蘆薈就會脫盆而出。 此刻,你要注意了,要兩只手一心一意的扶好到出來的土塊,然後輕輕的把原來的盆拿掉,考慮到你還在扶著蘆薈,肯定沒有多餘的手來拿掉花盆——沒關系,辦法我已經替你想好了:辦法1、直接再旋轉一百八十度,讓花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做自由落體運動。然後,彭的一聲......在震驚之餘你意識到....啊!你獨自一個人就完成了蘆薈舊居的強拆工程,你就是一個拆遷辦阿! 方法2、喊鄰居張大媽火速過來幫忙,張大媽不在就喊對門李大媽。但是,記住,千萬不能喊張大偉同學——他絕對不靠鋪! 看到你雙手托著蘆薈,騰不出手來,他會直奔你家冰箱。。。。。辦法3、輕輕的把蘆薈和花盆躺倒放在地上,然後取走花盆。
換土的時候要把靠近原來花盆壁的舊根清除掉,同時除去部分舊土—— 這部分,一般來說,都是已經幹掉的根。然後,捧起蘆薈(雙手捧著長著蘆薈的土塊),放在盛著一小半營養土的大花盆裡,放好扶正,加土,按實,澆水——澆水的時候發現塌陷部分接著加土,如果蘆薈歪斜,請扶正。最後,洗手收工!
Ⅷ 種植的蘆薈養的太大葉子太長怎麼辦
如果是庫拉索蘆薈,可以剝下來吃,也可以美容。不想的話,就送給別人,自己換品種,不夜城蘆薈是小的觀賞蘆薈。
Ⅸ 蘆薈葉尖干癟怎麼回事,注意哪幾點,葉片又肥又厚
蘆薈葉尖干癟怎麼回事,注意哪幾點,葉片又肥又厚?
蘆薈一般家家戶戶都養這個東西,都知道它非常的好養,可是真真正正把它種好的沒有幾個,蘆薈假如種好了葉片十分的肥大,全部盆直接可以撐爆,那時候放進家裡當綠植都是非常好看的,我們在家裡養,經常會發覺蘆薈的葉片頂端出現干癟癟的狀況,這是什麼原因?大家應該怎麼保養?需要把它剪去嗎?
肥料也需要按時的給他用,一個月給他用一次行嗎?自然,您不能用過多,一個月為他填補一次多元素的肥料,您可以用多原素的復合肥料,還可以選擇氮元素成分高,別的原素都不缺少的花多多十號,這是非常好的長葉肥料,確保了充沛的肥料,別缺乏水份,那樣蘆薈最基本的好多個標准就達到了。這幾點保證了之後,再去把它放進陽光照射最充沛的地方去,平時保養大家就不會出現問題,這就是蘆薈最簡單最暴利的保養方式,您學會了,您的蘆薈絕對不會出現問題。
Ⅹ 蘆薈要怎麼養才能長的又大粗
參考資料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在生產季節最好放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熱的季節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銷濕即要,待盆土過干時澆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以沙質壤土為好。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
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