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長出的白色小點是什麼
1. 今年蘆薈長了好多白色的絨毛狀的東西,貌似還有汁液滲出形成的小結晶,請問是什麼病怎麼根除
你啲蘆薈患了白粉病,如果不治:療整株都會爛死,造成白粉病的原因是通風不好澆水多了造成蘆薈呼吸困難才發病的蘆薈不喜歡陽光不喜歡水,所以要少澆水半個月澆一次水就可以。治療辦法用多菌靈溶液噴霧在患病處或用多菌靈粉抹在患'病處?
2. 為什麼盆栽蘆薈會長白色斑點呢
是黑斑吧,蘆薈長黑斑有很多原因,具體幾個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操作,一是澆水太多,二是澆水澆到葉面上形成積水,三是通風不好,因為植物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風良好很重要,四是在太陽下暴曬,細心發現一下就可以找出原因,不知是否對答案滿意?
3. 蘆薈上長了白色的蟲,好多,怎麼辦阿
蘆薈在生長期間,很少有病、蟲為害,但有以下幾種常見的病蟲害需注意: 1、介殼蟲:常發生於皂質蘆薈,其它蘆薈品種發生較少。 防治:嚴重時可用葯物防治。50%的1605乳油,稀釋1000倍液噴霧。幼苗期可用50%的三硫磷,稀釋3000倍液噴霧。 2、紅蜘蛛:在天旱時易發生,嚴重時期在5-7月、8-9月份也有危害。 防治:在冬季時節,消除田間雜草。當紅蜘蛛大量暴發時,可用40%的樂果2000-2500倍液噴灑,每隔3-4天噴一次,可連續打幾次葯。 3、棉鈴蟲:在棉鈴蟲的幼蟲期發生危害時,可採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600倍液或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 4、白根病:即在蘆薈根部上帶有白色粉末狀,防治方法同紅蜘蛛一樣。 5、根腐:根腐病,一般是因為土壤過於潮濕而引起的蘆薈根部腐爛,應及時將健康的未腐爛的莖切下來,待切口乾後,再重新種下。
4. 葉子上有白色斑點的蘆薈是什麼蘆薈
庫拉索蘆薈(學名:Aloevera(L.) Burm.f.)是百合科蘆薈屬植物。具短莖,直立無分枝,葉片大而厚、多肉多汁、狹披針形、基部闊,植株幼時葉片兩列著生,成長後則呈蓮座狀。
葉長60-80厘米,寬9-12厘米。花葶高80-100厘米,總狀花序,自葉腋抽生,小花圓筒形、基部窄、黃色,冬、春季開花。
庫拉索蘆薈主產於南美洲北岸附近的庫拉索、阿律巴及博內爾小島。中國廣西柑桔研究所、廣西果蔬研究所於1991年引種栽培。喜溫暖、 耐高溫、不耐寒。
(4)蘆薈長出的白色小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庫拉索蘆薈的生長環境:
庫拉索蘆薈喜溫暖、耐高溫、不耐寒。當氣溫降至0℃時,即遭寒害;在-1℃時,植株開始受凍。但在覆蓋條件下,能忍受-3℃的短暫霜凍。要求陽光充足。
過於蔭蔽,容易引起葉的局部腐爛。但陽光過於暴曬,則導致庫拉索蘆薈處於半休眠或停止生長。忌潮濕的環境,怕積水,積水時間過長,導致爛根爛葉。
對土壤要求不嚴,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土生長快,葉片肥厚而濃綠。忌重粘性土,在粘性板結土質中生長,根系不發達,生長不良。
5. 為什麼蘆薈的葉子中會長出一個像草莓白色的一樣
這是蘆薈的花朵,然後越長越長,有一根細桿,會開黃色的花
6. 今年蘆薈長了好多白色的絨毛狀的東西,貌似還有汁液滲出形成的小結晶,請問是什麼病怎麼根除
蘆薈長出了白色毛絨狀,是被真菌寄生了。
這是水澆多了,水不能多澆,土壤干透澆透水。
現在要保持土壤透氣,噴灑阿維菌素或多菌靈。
7. 蘆薈葉子上有白斑點怎麼回事
蘆薈的葉子上有白斑點的是中華蕃拉蘆薈品種,本身就長白斑點的。
8. 家養蘆薈葉子上長斑點是怎麼回事
蘆薈葉子長黑點有幾種原因(因為沒有圖片不好說,你看看下面幾種原因吧):
一.蘆薈葉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黃褐色,遇空氣氧化就變成了黑色.估計你的蘆薈有汁液點流出.
二.缺鉀,灑點煙灰.
三.水澆的太多..蘆薈是最好養的植物,幹了澆點水,這是懶人種的植物.
蘆薈生命力十分旺盛,極其好養,其生長特性是喜陽光,但懼烈日;喜濕潤,但忌積水;耐高溫、怕嚴寒。
1、減少澆水,1星期澆1-2次。
2、不要讓葉子接觸土壤。
3、防凍。
4、多讓蘆薈曬太陽,不要暴曬。
具體栽培
:
蘆薈是熱帶植物,它的最大缺點是生性畏寒。但除了怕冷外,算是生殖力旺盛、很不嬌氣的植物。只要不讓它遭受霜雪,平時澆點水,偶而施點肥,成活率就很高。因此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種植。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蘆薈種植土是以沼澤土和沙為主,加入腐葉土、草灰、貝殼片即可。粘土不利於排水,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話,平時根本就不需肥料。
澆水
種植蘆薈,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則會使葯效成分變淡,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根部潰爛。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澆一次水;炎夏之時,每天當太陽下山後澆一次水;秋天的澆水方法與春天相同;冬天蘆薈幾乎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只要將表面的土壤澆濕即可。
過冬法
蘆薈安全越冬溫度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葉子里的水分很快會被凍結。
9. 帶白的斑紋的蘆薈是什麼蘆薈該怎麼養
是條紋蘆薈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蘆薈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土: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的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水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公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使蘆薈生長不良。 溫度: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長,0℃時,生命過程發生障礙,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 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以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窒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月它才會慢慢適應陽光下茁壯成長。 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盡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蚯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繁殖方法:蘆薈一般都採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蘆薈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蘆薈在15℃~35℃左右生長最快,我國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這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 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 適時澆水是炎熱夏季特別要注意的。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獲得更高的產量。澆水造成不能過量,一般5~10天澆一次即可。生長旺盛期土壤中養分不斷被株體吸收,如 及時追肥就會影響蘆薈生長。有機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蘆薈生長受了影響後再施肥,這樣就來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過多,不要沾污葉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沖洗。種植三年左右的蘆薈就可採摘了。三年以上的葉子葯用價值更高。采葉時一般要從植株下部開始,成熟的葉片順熱肅下,不要傷害植株,並晝保持中體完整。因蘆薈葉中水分佔96%以上。破損的葉體中的汁液流出,對其營養是個損失。另外破損的葉子也不易保存,還會影響其它葉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澆水,可採取噴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很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注意盡量讓蘆薈多見陽光。室內盆栽蘆薈可以放到避風向陽的地方。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點以後,3下午點以前進行日曬。
10. 我的木立蘆薈生了針眼般大的白色小蟲,滿花盆的爬,密密麻麻的,把接近土的蘆薈稈上弄得都跟銹斑一樣,
你把蘆薈拔出來,看看是不是根爛了,是爛根生的小蟲子嗎?蘆薈應該和仙人掌類差不多,不需要澆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