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白嫩膚 » 蘆薈該怎麼摘

蘆薈該怎麼摘

發布時間: 2022-07-24 00:17:19

㈠ 蘆薈的盆摘方法

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厘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厘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准,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日常護理
一、澆水
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施肥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葉片的採摘
蘆薈葉片的採摘標准,以生長一年或12片葉以上採摘為宜,翠葉蘆薈要生長一年半以上採摘較好,採摘的葉片要飽滿、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這樣蘆薈的各種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採摘時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葉片基部兩邊各切一道口,然後輕輕一掰,採摘的數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葉為基礎。
====================================================================
溫度: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長,0℃時,生命過程發生障礙,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5℃,濕度為45—5%。

土壤: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

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個月它才會慢慢適應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盡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蛆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法:在3-5月從老莖上切下嫩枝,放置幾天,待切口乾後,即可種植。

2、分株繁殖法:在4-7月或9-10月份,從母株與子株的根部分開,然後扦插。

3、種子繁殖:蘆薈長到3-4年即可開花結籽,種子收成後應立即播種,否則難以發芽。播種期以15-20℃最佳。避免在早春,晚秋及炎熱的夏天播種。

4、組織培養繁殖法:以蘆薈的莖尖、根尖、芽尖作原質體,經試管無菌繁殖培養,再生根移植,可以大量快速繁殖,而且不受季節限制。更可達脫毒苗生產之目的。

病蟲害防治:

蘆薈在生長期間,很少有病、蟲為害,但有以下幾種常見的病蟲害需注意:

1、介殼蟲:常發生於皂質蘆薈,其它蘆薈品種發生較少。
防治:嚴重時可用葯物防治。50%的1605乳油,稀釋1000倍液噴霧。幼苗期可用50%的三硫磷,稀釋3000倍液噴霧。

2、紅蜘蛛:在天旱時易發生,嚴重時期在5-7月、8-9月份也有危害。
防治:在冬季時節,消除田間雜草。當紅蜘蛛大量暴發時,可用40%的樂果2000-2500倍液噴灑,每隔3-4天噴一次,可連續打幾次葯。

3、棉鈴蟲:在棉鈴蟲的幼蟲期發生危害時,可採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600倍液或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

4、白根病:即在蘆薈根部上帶有白色粉末狀,防治方法同紅蜘蛛一樣。

5、根腐:根腐病,一般是因為土壤過於潮濕而引起的蘆薈根部腐爛,應及時將健康的未腐爛的莖切下來,待切口乾後,再重新種下。
參考資料:http://www.blog.e.cn/user2/flyinghap/archives/2006/1341102.shtml

㈡ 怎樣選盆摘蘆薈

家庭盆栽蘆薈可隨時採取新鮮的葉片,供家庭人員食用、葯用和美容。觀賞蘆薈、小型盆栽蘆薈放置於案頭和書桌之上,改善居室環境,令人喜愛;大型盆栽蘆薈放在客廳和庭院之中,趣味盎然。
家庭盆栽蘆薈和田間種植的生態環境不同,它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體中。為了盡量滿足蘆薈根系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水、肥、氣、熱等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選用各種適宜的基質,科學地配製家庭盆栽蘆薈適宜的盆土,對促進家庭盆栽蘆薈正常發育和生長是十分重要的。

1.盆土的配製

盆土應具有排水、保水、透氣和蓄肥的良好性能。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質、園田壤土、河沙的比例為2:2:1。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其比例不變。蘆薈喜歡在中性環境下生長,最適宜蘆薈生長的盆栽基質酸鹼度,一般要求pH6.8~7.0。此外,要求盆土比較清潔衛生,可用必滅速等進行土壤消毒、滅菌處理。

2.選盆

從花盆的質地來分,有泥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等,根據個人愛好和審美情趣,選擇合適的花盆栽種。透氣性好的泥瓦盆最適宜栽培蘆薈。若選用新盆,則應用水浸透,否則上盆後澆水不易把盆滲透,半干半濕的盆壁會傷新根。如用舊花盆,則應把盆土殘渣、青苔洗刷干凈,放在陽光下曬干再用,既能增加盆體透氣性,又能預防病蟲害。

3.盆土的上盆和換盆

上盆前的選苗是重要關鍵,健壯的蘆薈苗,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並帶有四根以上的自生根。

3.1 上盆

何謂上盆:將培育好的蘆薈壯苗栽入花盆中的過程稱為上盆。上盆是盆栽的開始,這道工序做得好壞,對後期盆栽蘆薈的生長、發育關系密切。

上盆時間:在春夏季進行。室內氣溫在15~18℃時比較合適。在合適的溫度下發根快,返青時間短。冬季不宜上盆,溫度太低,不利於新根發生,甚至還會出現幼苗「腐心」,而使植株死亡。

上盆方法:上盆前在盆底先放一塊碎瓦片,壓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會將盆土漏出。上盆時,先把蘆薈苗在盆中央放正,盡量讓根系舒展,填土覆蓋好根部,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並稍微壓實,使根上下左右與盆土緊密接觸,並墩實盆土,再將盆土加至與盆沿保持2~3厘米為止,注意盡量將苗扶正。最後慢慢向盆內澆透水。

上盆後的管理:剛上盆的蘆薈不要讓陽光直射,以免失水和養分過度消耗,宜放在半蔭處養護,待緩苗後再移至陽光處,等生根以後才能多照陽光。在蘆薈返青生根以前不宜多澆水,更不能澆肥。在盆土過濕情況下極易發生爛根現象。一般是不幹不澆,干則澆透。
待生根後,可經常向葉面噴水,可加速返青生根。

3.2 換盆

盆栽蘆薈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進行換盆為好。在換盆時,掌握正確的脫盆技術很重要。在脫盆過程中要保持完好的土團,盡量不傷根系。可把盆株倒轉過來,左手托住盆土,右手的手掌猛磕盆沿,連磕幾下,盆與老盆土自然分離。然後將蘆薈連土團一起挪入較大的新盆,再在新盆的四周加上新的盆土,接著,把盆土壓實,再澆透水即可。換盆以後,還需放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後再移到有陽光處養護。

4 管理

4.1 施肥

肥料可分有機肥和無機肥兩類。有機肥營養成分較全面,肥效較慢。無機肥又稱化肥,如常用的硝酸銨、尿素、二銨等,其有效成分高,肥效快,用量少,與有機肥結合施用效果更好。為了保證蘆薈的質量,一般盡量不施用化肥。

施肥的方法有施基肥和施追肥兩種。有機肥常用作基肥,基肥是在裝盆前,將肥料與盆土充分混合。一般盆土與有機肥料的比例為10:1左右,拌勻,再一起裝入盆中,有機肥一定要進行完全充分的發酵,否則會產生燒苗現象。追肥是在裝盆以後,將肥料配成液體稀釋後再施用。一般採用濃度不超過50%漚制的豆餅水或50%馬蹄水溶液進行澆施。肥液不宜過濃,否則會產生「肥害」。特別是採用葉面噴施的根外追肥時,肥料濃度不得超過0.1%。每隔30天左右追肥一次,也可根據蘆薈生長情況和不同季節進行追肥,一般春秋生長較快,可以適當增加追肥次數,冬季生長慢,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4.2澆水

蘆薈耐乾旱能力特強,3~5個月不澆水也不會乾死,但生長受到抑制,葉片干癟無汁,利用價值降低。而澆水過度,盆土長期陰濕,則能爛根,最後全株死亡。所以要根據植株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及自然條件來靈活掌握,如果周圍空氣濕度大,蒸發強度低,要少澆;若空氣乾燥,氣溫高,空氣流通強,就要及時澆水,防止盆土和葉片失水過快。做到見干見濕,干透澆透,要做到合理澆水。

大棵盆在生長旺季澆水量和次數要大而多。春、秋季氣溫在15~25℃時,可5~7天澆一次。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可2~3天澆一次,如果需要每天早晚可適當向葉面噴水,還要注意防止烈日暴曬。使盆土適當乾燥,有利於植株越冬。

澆水時間:春、夏季應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應在中午進行。

澆水最好使用深井水或雨水,自來水應曬後再用。澆水後注意鬆土,以減少水分蒸發,有利於發生新根。鬆土可用竹簽、8號鐵絲製成的單齒或雙齒小耙來進行鬆土,深度以1.5~2厘米為好。鬆土可切斷毛細管,使盆土保持最佳的水分狀態。

4.3 越冬管理

盆栽蘆薈在5℃時處於生長停止狀態,氣溫低於3℃時出現冷害,低於0℃會凍傷葉片,最後全株死亡。所以,在我國有一部分地區,要保持5℃以上,必須要採取相應的增溫保溫措施。盆栽蘆薈可移至室內或溫室內越冬。要控制澆水和增加光照,可把盆放在避風的朝南陽台上。如濕度很低,可在晴天早上9時後移出,下午3時前移入室內。另外,在植株外面可加套一個透明塑料袋,既可使陽光射入又能提高溫濕度,效果極佳。

5.盆栽蘆薈,可凈化居室環境

蘆薈的植株和葉形與龍舌蘭酷似,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蘆薈花期雖短,但花色也很艷麗,很受人們喜愛。

蘆薈怎麼割,從哪個部分割下來不會影響它生長

蘆薈砍頭或者摘心不會影響生長。

砍頭一般適合高大的蘆薈,目的是讓植株變矮,枝葉多發的目的。摘心一般用於植株比較小的蘆薈,摘心的目的在於讓蘆薈株型更加美麗、蓬鬆,就是塑性的目的。所以根據自己的蘆薈設計好到底是砍頭還是摘心。

2、工具准備

蘆薈是十分潑辣的植物,沒有朋友說的那麼的嬌氣。一般裁紙刀或者花剪即可,在摘心或者砍頭前用酒精消毒或者用火烤一烤也是可以的,當然有像多菌靈、百菌清等等最好了。

3、摘心或者砍頭

在摘心或者砍頭,推薦用裁紙刀,裁紙刀片薄、鋒利、刀口平整的特點,對於消毒、塗抹、封口比較容易,你的刀口如狗啃一般,既不美觀也不利於封口。下刀一定注意,摘心在兩片葉子中間,砍頭沒有特殊的要求,就是砍頭的位置是接近盆土的地面,還是半截這需要根據自己造型的需要。

4、砍頭或者摘心後養護

砍頭或者摘心後,蘆薈汁液比較多,砍頭或者摘心後,可以用草木灰塗抹,閑影響美觀可以等到汁液基本不流之後,用50%多菌靈800噴灑即可。摘心或者砍頭後3--5天不要澆水,更不能摟頭澆水。

㈣ 怎麼摘取新鮮蘆薈 不傷害蘆薈

挑選最外面的比較成熟的直接從葉根那裡割掉,外面的葉子反正也會慢慢老化幹掉的,用不完的部份可以放到冰箱。

㈤ 蘆薈怎麼採摘

一般摘整株蘆薈底端的葉子,因為底端的葉子最肥大,不過也不是說底端的葉子最老,只是年齡大了,如果是老掉的葉子會變黃變軟。另外底端的葉子已經是底端,它下面只是土而不是又一層葉子的阻擋,手幾乎要碰到土,抓著葉子的頭部,斜向葉子尾巴的方向用力。
其實也可以用剪刀剪的,植物會自己修復受損的葉子。

㈥ 蘆薈剪枝方法

第一步:選中要砍頭的位置後剪切。

第二步:將切下的頭去掉基部的2到4片葉,方便切下的頭扎入土壤生根,切頭後的基部留在原盆中不動。修剪完畢後放在通風的位置晾根。

第三步:將傷口癒合的頭部插入新的土壤中,頭部就會重新恢復緊湊的美樣。

㈦ 如何採摘蘆薈來美容是摘下一整片還是要多少在葉上割多少

個人採摘蘆薈來美容,不需要整片摘下,這樣太浪費!要用多少就割下多少好,既能保證每次使用的都是新鮮的,而且一張葉片又可以用很多次。

㈧ 養值的蘆薈要怎麼掰下來才不至於整棵都死掉呀

蘆薈鮮葉的採摘、運輸和儲存的方式、方法,對蘆薈鮮葉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國外蘆薈企業的加工要求,蘆薈採摘後4~6小時之內,應該進行加工處理,否則會影響蘆薈鮮葉的內在質量。因此,如何正確地採摘、運輸和儲存蘆薈鮮葉是個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1.蘆薈鮮葉的採摘
一般說來,種植蘆薈2.5~3年後,蘆薈葉子就可以採摘了。因為,蘆薈葉子里的有效成分是隨時間的增加逐步積累的。原則上說,根據生產的需要,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摘。南方露天種植,夏季由於太陽直射,天氣過熱,長勢不會很好,夏末秋初不適於採摘;北方溫室內種植蘆薈,由於冬季氣溫低,生長較為緩慢,冬末春初不宜採摘。在採摘的時候,為了不影響蘆薈的繼續生長,要從蘆薈根部的葉子開始採摘,在葉子的根部劃一小口,側向用力一披就可以摘下,一株蘆薈最少要保留8~12片頂端嫩葉。

2.蘆薈鮮葉的運輸
蘆薈採摘之後,最好整齊地碼放到透氣性較好的瓦棱紙箱內。如果沒有紙箱,放在蔬菜運輸周轉硬塑料箱內也可以。沒有周轉箱,直接把蘆薈碼放到運輸車里,一定要碼放整齊。同時,碼放高度一般不要超過1米。碼放前車廂內要清掃干凈,最好底下放些稻草之類的東西,千萬不能有水。北方冬天運輸要注意防凍,上面要放些草簾子之類東西來保溫。南方夏季運輸時,要注意防雨。運輸之中,車輛盡量保持平穩,避免蘆薈葉子的破損。國外大公司運輸蘆薈用的是專用冷藏車,溫度保持在攝氏零上4~7度。

3.蘆薈鮮葉的儲存
蘆薈鮮葉採摘後,按照國外企業規定,應該在6小時之內進行加工處理。實在來不及處理時,合理的儲存也是減少損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對於有條件的企業,蘆薈鮮葉可以放在專用的倉儲庫房內,庫房內應該有恆溫系統,保持攝氏零上4~7度。沒有專用庫房的,要把蘆薈鮮葉放在防凍、防雨、防曬、乾燥、通風的地方,盡量碼放整齊,堆放不要太高太大,庫房內盡量不要放入有機塑料的物品。

4.蘆薈鮮葉的保鮮
蘆薈鮮葉採摘後,脫離了母體,不再有營養和水分供應,因蘆薈葉內含有多種活性成分,這時有些成分會慢慢發生分解變化。因此如何保持蘆薈的新鮮除了謹慎的運輸、合理的儲存外,還要注意蘆薈葉片的保鮮。蘆薈中的各種活性成分如:多糖、氨基酸、酶等給細菌繁殖提供了極好的條件,所以,在蘆薈的採摘、運輸等過程中,保持蘆薈葉子的完整不破損是蘆薈葉子保鮮的首要條件。其次,低溫、乾燥、通風也是蘆薈保鮮的重要的條件,低溫不利於細菌的繁殖,乾燥通風有利於蘆薈破損的部分自行收縮閉合。當個人使用蘆薈鮮葉時,先要把蘆薈用清水洗凈,用多少切多少,一時用不完,要保持其新鮮,有利於再次使用。當從市場買一大片蘆薈鮮葉使用時,先從葉子窄端開始用,不要掰斷,要用干凈的刀片切下,創面愈小愈好,然後放在冰箱中冷藏即可。

㈨ 怎樣採摘蘆薈才不會傷害到它

要是不想傷害到蘆薈,就應該採摘蘆薈靠近根部的葉子。那裡的葉子比較大片,但採摘時應該成片採摘,沿著靠近根部的白色嫩葉採下,這樣就不會對蘆薈有太大的傷害了。記得採摘時要成片採下,不要在中間切下,這樣對蘆薈的傷害較大。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2531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326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1237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1191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58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856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53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425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384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297